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草原上过度畜牧对空气、水源、土地等方面造成严重损害,严重破坏草原生态平衡,草原植被的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和地表流失等问题,还有可能存在物种消亡的可能,为了保护环境,恢复草原生态环境,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极其重要。本文对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提出深刻思考,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全面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各地要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对已划定的2.67亿亩基本草原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要进一步完善草原规范化承包工作,努力做到承包草原面积的四至界限清楚、草原使用权证、承包经营权证和承包经营合同全面发放到位。要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确保完成45万个羊单位的减畜任务。要切实加强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完成154万亩的人工种草任务。要加强对草原  相似文献   

3.
草畜平衡是恢复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巴音布鲁克草原利用、超载、退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长期的超载过牧,解决超载过牧、恢复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和贯彻草畜平衡,并就如何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草原是草原畜牧业最根本的基础。草原的状况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草和畜的关系问题,即草畜平衡问题,是保护草原资源、维护草原生态的关键性因素,而且同时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在哈巴河县相继实施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生态工程,逐步推行了基本草原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全权承包等草原利用制度,极大地带动了项目区的饲草料生产,草畜矛盾得以  相似文献   

5.
<正>前不久,农业部发布《2013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等强牧惠牧政策深入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在草原牧区全面推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全国天然草原鲜草产量再创新高,草原生态呈现出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农业部发布《2013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等强牧惠牧政策深入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在草原牧区全面推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全国天然草原鲜草产量再创新高,草原生态呈现出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建设基本草地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是草原保护、管理和利用的根本保证,使其制度化、法制化,并积极贯彻落实,对我国草原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制度体系的建立1.1基本草地保护制度草地是牧民生活的基本来源,我们应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中央财政拨款对履行草畜平衡义务的农牧户每户每年每亩进行草畜平衡面积奖励,从资金投入上加快草原的利用和建设的一个鼓励性政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内蒙古陈巴尔虎旗为对象,评价自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后,草畜平衡的效果,为后期继续实施草畜平衡政策提供政策依据,更好地促进草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方法】利用2010—2018年陈旗的遥感数据、地面样方调查数据进行最优估算模型建立,反演地上生物量,并利用牧业统计数据计算草畜平衡状况。【结果】(1)建立幂函数能较好模拟产草量与其对应NDVI值的相关关系;(2)反演草原产草量表明,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后,草原植被平均产草量持续增加,2018年草原植被平均产草量1 231.76 kg/hm2,往年同期相比处于最高值;(3)内蒙古陈旗2010—2018年的平均草畜平衡指数8.11%,草畜平衡指数在逐年增大,从2010年的欠载6%增加大超载6.17%,2018年接近临界超载。【结论】建议内蒙古陈旗要严格控制牲畜数量,调整牲畜结构,增加牲畜良种率,加强草畜平衡监督管理,使草原生态环境总体逐渐转好,达到草畜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一句话信息     
<正>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明年起,国家每年安排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的草原牧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禁牧补助、实施草畜平衡奖励、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草畜代谢能平衡问题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天然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放牧家畜高效生产的关键。草畜代谢能平衡评估技术是实现草原保护和提高草地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例,就中国北方草原草畜代谢能平衡进行分析,并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平山湖荒漠草原草畜平衡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以代谢能为指标的草畜平衡评价方法,分析了张掖市平山湖荒漠草原草畜平衡现状,结果表明,平山湖荒漠草原全年草畜均不平衡。建议采用禁牧、调整产羔时间、精准管理、异地养殖等措施实现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l古1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固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草原牧区,草原畜牧业比较粗放,仍以天然草原放牧为主,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依赖家畜数量的增加。为了控制家畜数量,达到草畜平衡。我县积极开展了草畜平衡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炉霍县农牧和科技局在宗塔乡降巴村格多玛组开展草畜平衡试点工作以来,通过牲畜塑膜暖棚建设、畜群结构调整和以草定畜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草畜平衡项目的实施,不仅能缩短牦牛的饲养周期,降低幼畜死亡率和提高牲畜出栏率,还能有效缓解草原放牧压力,在促进畜牧业科学生产的同时,加强了草原植被与生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草畜平衡,目前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草畜平衡制度探析,包含制度内容、制度实施和生态补偿制度;二是草畜平衡实践研究,即在草地资源、载畜量、供求关系和修复格局方面的研究;三是草畜平衡影响因素,有放牧强度、经济收入、牧户心理和自然因素;四是草畜平衡困境探究,包含超载现象、草畜矛盾和产权问题;五是草畜平衡管理模式,有合作社、技术优化、家庭牧场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关于草畜平衡仍然有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需要在草畜平衡制度更新中继续丰富研究内容,在草畜平衡实践细化中深入掌握实地情况,以及在草畜平衡管理创新中引进人才与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不完善的牧区土地制度对内蒙古草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牧区普遍实施草畜双承包的经济政策,充分借鉴农区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草牧场落实“双权一制”的土地制度,由于草原牧区的特殊性及“双权一制”的不完善,在实施的20多年里,逐渐暴露出对草地可持续利用的不利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揭示这些不利因素,为从经济学、生态学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入手,完善草原牧区土地制度、全面深入研究内蒙古草原生态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云南省天然草原面积2.29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8.74%。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起,落实禁牧2731万亩、草畜平衡15069万亩,涉及全省15个州(市)、109个县(市、区)。补奖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了草原生态持续向好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推动了全省农牧民收入增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青海将安排专项奖励资金19.47亿元,用于在全省牧区实施禁牧补助、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牧草良种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等草原生态补助项目,鼓励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作为中国五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