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销商的品牌组合是指把各个厂家的产品组合到一起,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降低成本,吸引顾客,获取利润的一种经营手段。品牌组合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线品牌和非品牌产品的组合、走量产品和利润产品组合、淡旺季品牌组合、成熟品牌与新品牌的组合、核心产品+辅助产品的组合、产品渠道和品牌的兼容性组合、高中低价格组合等。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各种组合。1.一线品牌与非品牌产品组合。在农资经营的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2.
<正>零售商在选择农资时应当慎之又慎,着重选购"五好"农资产品。何为"五好"农资产品?指的是拥有好(上游经销)商家、好品种、好厂家、好卖点和好价格的产品。一个好(上游经销)商家商家是产品进入消费终端的"二传手",发挥着组织、协调货源,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作用。因此,选择的商家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有实力具有能够承担产品质量责任或者违约责任的相应能力(财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农资经销商,经销的主题是农资,市场的主题是客户,是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将农资与市场更好地衔接融合,从而达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的。所以,能不能将产品铺下去、如何铺货、如何达到对产品的认知,以及品牌意识的最终形成,这是每个农资经销商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销售氛围烘托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陌生产品。对于新产品的投放,除客户对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关乎农药、农资"直供"之话题成了行业界的热点,政府部门开始关注起来,农友乡亲拭目以待,媒体报道披露连连,农资经销业界对此褒贬不一。但是,不管咋说,农资的"直供"就是农资人去年以来一则敏感话题,引人关注。浏览涉及三农的媒体新闻,农药、农资通过"直供"渠道走进农家田头的信息可随手拈来:《解放日报》说,自本月起,上海农民购买农资,只要登录"上农网",轻点鼠标,农户可以"货  相似文献   

5.
<正>当今之时,在农资市场经销点多、经销渠道众、经营品类繁杂的农资圈里,"生意怎么做?"常常成为不少农资经销商们互动的中心话题。笔者与一些成功人士交流,偶有所得,虽似"一孔之见",也不妨可作参考借鉴之处。"经营像下棋,走活车马炮,棋子活、财路活、运道活、生意全盘活……"他们的"得道"之处在于  相似文献   

6.
<正>为更好地满足农村客户的需要,基层农资经营者在注重改进供应结构并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应逐渐实现农资营销产品的"点菜式"供应,在农资产品供应上力求"因需而销",切实破解"三农"长期"只经营什么"的陈旧固守营销模式。当前,很多基层农资供应商在长期经营中存在进货上的"单打独斗",即独家代理经营某种"知名"品牌产品,门店俨然一个专卖店,比如,复合肥专卖不经营磷肥,粉剂农药店买不到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是农药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农药管理条例》、环保、安全生产、原药涨价、产品缺货、种植大户、作物大王、全程植保服务等关键词纷纷登上舞台,使得一部分农药企业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造成盈利空间变小,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在未来环保核查与安全生产越来越严的形势下企业应该如何生存?农药企业和农资经销渠道面对的将是怎样的发展局面?2018年农药企业应该制定怎样的市场策略?2018年农资经销渠道如何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时刻困扰着企业和渠道的经营者们,笔者为此作一探讨。用什么词来描述2018年的农药市场和解答农药企业面对的问题,笔者发  相似文献   

8.
<正>常听农资销售业内人士说"农资无品牌",这既对也不对。应当说农资产品还是有地域性品牌的,而销售门店的品牌却少之又少。大到年销售量过亿元,小到年销售量只有几万元,没见过几个扛着销售门店品牌的大旗推销产品的。我们把经销厂家产品的门店叫农资销售品牌商,把树立自己门店品牌的叫农资品牌销售商。往往有些门店销售农资  相似文献   

9.
<正>农资营销,无论是生产厂家、经销商、代理商,抑或是其他销售形式和渠道,往往都很关注市场占有量、利润、生产销售成本、资金占用、结算方式等市场因素,而农资产品的使用者同样也对产品的品牌、质量、价位、服务承诺及表现等相对比较关注。当然,这些因素对于农资经销是非常重要的,但这些因素对任何一种产品营销也都相适应。然而,作为农药、农肥、农机等农资产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除有着一般意义上商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农资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厂家对于销售渠道和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渠道精耕、重心下移,农资经销商的地盘被越划越小,厂家对经销商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资金、运力、诚意、管理、人脉一样都不能少,销量、陈列、促销、推广、分销,每件工作都要做。在此环境下,一个聪明的经销商如何保障自己在代理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呢?一、正确的产品组合和渠道规划首先,农资经销商要对代理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正>农资营销效益的好坏,不仅仅是农资产品和农资市场把握等方面的问题,农资经销商在融资环节如何做好做活,对农资经销效果也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成功的农资经销商,不可能不慎重对待农资融资。农资融资,就是筹措农资经销资金。在农资经销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筹措资金,解决农资营销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问题。农资经销商科学有效融资,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扩大营销覆盖面,提高经销商的经销信誉,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的农资经销,着重于实体产品,主要是产品的质量、适应性等方面,这是立足于农资产品本身的。笔者试图从农资产品生产厂家和农资经销商两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试提出农资经销在关注实体产品的同时如何来把握非实体产品。一是农资生产厂家。农资生产厂家立足于自身的发展和企业本身实际,注重的是实体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量、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一些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的纠纷中,许多案例均因无法溯源而酿成纠纷,作为农资消费者的农民大呼上当受骗;基层农资经销商也因未建立进销货台账制度,最终找不到假冒伪劣产品真实来源,感慨上当的同时还要受罚。农资销售大量事实证明,作为农资监管部门,必须加大对农资经销单位的监管,督促经销商建立"两账、两票、一书、一卡、一留样"(进货台账、销货台账、进货发票、销货发票、经销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无论经销何种产品,离不开市场竞争。农资经销也是如此。就农资市场而言,正常的市场竞争,不仅可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经销商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使农民朋友能用较少的资金购买到最实惠的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而"跟屁虫"式的市场恶性竞争,不仅不利于优质产品的顺利推销,还会加快优质产品迅速淘汰,最早推广此产品的经销商得不到合理的利润不愿意再经销,而"跟屁虫"式的经销商往往压低价格跟着销售  相似文献   

15.
<正>农资经销商在基层的农资销售服务中,上连农资生产企业和具有实力的中间批发商,下接终年在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广大农户,特别是在各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后,不论是农资企业、中间批发商,还是长期在基层从事农资销售的经销商,他们工作的重心也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笔者在农村接触到了不少的农资经销门店农资经销人员,他们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在某农资论坛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很受启发。当前许多经销商为什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不稳脚跟?笔者以为就是没有掌握好所经销产品的标准,无经销产品标准的农资经销商没有未来。农资经销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选择好所经销产品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择所经销产品的标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地域环境有不同的标准,关键是要适合,合适是最重要的,适合自己、适合本地市场、适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这让笔者想起了  相似文献   

17.
正经销农资如何避免风险?问题抛出去,笔者相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回答。下面笔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几位资深农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1在我们当地农资经销商中流传着一句话——哭着赊销,跪着讨账!农资经销大多都是赊销,存在赊账收不回来的风险,不赊销农资又销售不出去,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打折、送礼品、请吃饭、送试用新产品等手段几乎全用上了。开"联谊会""订货会"。每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已过去一半,农资市场竞争较往年更加激烈。大量的中小型农资企业"关停并转",与以往相比,今年农资经销商会面临更多挑战。农资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农资经销越来越不挣钱,不是因为农民不买农资,而是因为地还是那些地,种地的也还是那些农民。市场上有一些经销商,即使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也能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所以,农资零售市场现状是,农民会"选"地方买农资了。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各种新型的农业承包方式方法的陆续出台,农药、农资营销行业的"界面"也在跟着演变,出现了诸多的"洗牌"现象,话题较为集中、转变方式较为聚焦的就有农资经销商的"大户战略"、"大牌思路",那些"财大气粗"的农资经销大商贾们发出召集令,高擎大旗摆动,似乎所向披靡,为诸多农资零售商们横亘了一道"死坎",好像唯有被"招安",给"吞并",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心不甘、情不愿地在"大鱼吃小  相似文献   

20.
<正>如今,农资市场上各种新概念、多功能的农资新品层出不穷,在满足农业实际生产需要的同时,也让农民朋友在购买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而且每到用药旺季,经销商家们也会惯于推出各种促销手段来吸引消费者。可是,一些农资经销商家借促销之名"重利轻义",故意暗藏玄机、大玩"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