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蔬菜农药的残留情况,进而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农作物种植及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为提高农产品产量,不可避免的会用到一些化肥、农药。化肥、农药的使用存在很多不合理的之处,有部分农药会残留在农产品中,如果农药残留量超标,其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对人体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管,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农产品安全性的主要途径。本文就农药残留监测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也是农药使用大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关系着民生健康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正确分析检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及时了解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就针对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进程的脚步中,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健康调查而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政府建立健全了对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控,做好蔬果农药残留检测及防控是当前乡镇政府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农药残留对自然和人体的伤害及农药残留速测仪的使用步骤进行浅显的论述,以提升农药残留的检测质量,加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以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规范化和质量化。  相似文献   

5.
<正>农产品是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环境下,其安全性备受关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业生产中,为追求产量种植户往往会加大农药及化肥的投入量,或使用剧毒高毒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是农药残留成分超标的主要原因。人们在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轻则影响身体健康,重则出现中毒现象。所以,对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本文笔者对实际工作的技术操作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加,农业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农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对农产品的农药进行检测,降低农药残留,以避免农药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是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不只关注农产品给人们带来的营养成分,同时农产品中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所以,针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要严格的管理每一个环节,借鉴与引进国外先进的定性检测技术,从而使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定性检测技术得到提升,为农业产品类的食品安全性提供可靠的检测技术保证,让人们使用的农作物具有安全性。从而推广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农产品种植中使用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给人们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该文对国内应用的主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色谱检测技术和生化检测技术,阐述了两种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以期保障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1中国现阶段在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中检测技术的方法1.1酶抑制检测技术酶抑制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出有着病虫害防治作用的常规农药。农产品在栽培阶段,由于果农、菜农借助这一类的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所以就会使农药残留显著超标。有病虫害防治作用的大多数农药包括有机磷以及氨基甲酸酯。酶抑制检测技术具体检测原理为借助酶在有机磷及脂类农药方面有着极强灵敏性的特点,来判断农产品里面的农药有没有出现超标。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在农产品种养期间,为了减少病虫害以及增加产出率,往往会用到含有化学物品的农药或者是激素。然而,大量使用化学性农药或者激素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药残留超标,进而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项科学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来说,农药的应用在食品中已经非常普遍,而农药的选择中对于有机磷农药的选择量最大,因为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效果最佳,相应的,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也更大。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当食品存在有大量农药残留时,人们就会对此食品进行抵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进而进行处理。本文重点就对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带动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蔬菜种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蔬菜病虫害的产生需要对蔬菜喷洒各类农药,一旦喷洒过量或者选择的农药种类错误就会导致蔬菜中残留一定有毒物质,损害人们的健康。为此,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应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进行科学准确地农药残留检测,以确保人们食用的蔬菜质量达标,对人体损害的程度最小。本文主要对蔬菜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阐述,同时提出几种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从而有效保证蔬菜质量  相似文献   

13.
酶抑制法在蔬菜农药残留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必然会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尽管现今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农药残留的问题仍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民生问题。本文从农药残留检测、发展现状、检测原理检测技术以及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豆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从而提高土豆的产量和品质。但是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将会导致农药残留,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最近几年,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对土豆农药残留的危害认识逐渐提升,对高品质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该文主要就土豆中多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但不合理或者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不仅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还危害人类健康,因而农残检测十分重要。本文重点讨论了气相色谱法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气相色谱法检测农残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气相色谱法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准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使用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农产品由于残留大量农药,会对民众的身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近些年,社会对于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关注。对农产品进行残留农药检测,能够使民众掌握农产品健康情况,能否达到食用标准。基于此,本文对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农产品一直是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尤其是农药的使用对农产品的产量和规模化生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也提升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但农药的使用会在农产品中产生一些化学物的残留,对农产品的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威胁。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实际情况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在种植的过程中会使用农药来促进健康生长,但由于农药常常会出现使用不当的情况,使得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农药残留物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所以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使其得到良好的控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  相似文献   

19.
<正>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农产品安全性的提升有所帮助。1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滥用农药是造成药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绝产,降低农业生产效益,而且还会因农产品残留大量剧毒物质而威胁到人体健康。若这些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被人长期食用,则会引起人的慢性中毒,损害人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在国内外良好形势下获得长期有效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之前相比获得显著改善与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对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当下,我国十分重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有效性提高的问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且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获得广泛应用。通过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可充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此农产品检测的重点在于科学的检测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