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了解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和黑腹果蝇D. melanogaster可培养的肠道细菌多样性。本研究将2种果蝇卵中及幼虫、蛹和成虫肠道中的细菌分别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6srDNA基因分析的方法鉴定。结果显示,在2种果蝇的不同发育阶段中,卵中的细菌数量最少,而幼虫肠道中最多,且斑翅果蝇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多于黑腹果蝇。2种果蝇共分离出31种细菌,以变形菌门细菌为主。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中细菌的种类分别为20和21种,其中相同种类的细菌为13种。斑翅果蝇肠道内比较稳定的细菌种类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sp.、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黑腹果蝇肠道内比较稳定的细菌种类为醋酸菌Acetobacter thailandicus、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雷氏普罗威登斯Providencia rettgeri、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因此,不同发育阶段的斑翅果蝇和黑腹果蝇肠道中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均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正>黑腹果蝇是蓝莓果实转色成熟期的一种主要钻蛀性害虫,为害期长且难以防治。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和0.3%苦参碱水剂等4种杀虫剂对蓝莓黑腹果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最好,3000倍液施药后第1天、3天和7天对黑腹果蝇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0%、96.1%和  相似文献   

3.
<正>为探讨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和虱螨脲对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的毒性机制,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了氟铃脲、虱螨脲对2种果蝇2龄幼虫的毒力,以及其在亚致死浓度LC_(10)、LC_(20)下对2种果蝇体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的氟铃脲和  相似文献   

4.
野生型黑腹果蝇Canton-S品系果蝇在含有0.02%,0.05%,0.10%质量分数PP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并收集8 h内羽化的成蝇,将雌、雄蝇处理组分别杂交,统计各组产卵量、出蛹量、羽化量及体质量,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丙酯(N-propylparaben,PP)对果蝇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PP(0.02%,0.05%)对CS果蝇有明显的雌激素效应,其产卵量、出蛹量、羽化量及体质量均有所增加;高质量分数PP(0.10%)雌蝇处理组的出蛹量及羽化量也有所增加,而高质量分数PP雄蝇处理组的产卵量、出蛹量、羽化量和雄蝇体质量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有消费者在购买樱桃食用时,先将樱桃放在淡盐水中浸泡几分钟,结果竟然发现果肉中有像"蛆"一样的白色小肉虫往外钻。此事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得到迅速传播,很快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直接影响到樱桃的销量和价格。虽然有专家为"救市"一再声明食用这种樱桃对人体并无多大害处,但"蛆虫"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阴影仍然无法消除。其实,樱桃生蛆并非今年独有。研究发现,从樱桃内钻出的"蛆虫",是一种叫"果蝇"(包括黑腹果蝇、铃木氏果  相似文献   

6.
<正>栗实象甲又名栗实象鼻虫、栗蛆,属鞘翅目,象虫科,是危害栗果的一种主要害虫,常引起贮藏运输期间果实大量腐烂,损失极为严重。因此,应早动手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下面介绍其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供参考。1.形态识别:成虫为小型象鼻虫,全体黑色或浓褐  相似文献   

7.
<正>为确定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取食后樱桃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2种果蝇分别取食樱桃、共同取食樱桃和自然腐烂4种处理方式,经过2、4、6、8、10、12天后,采用16S rD NA和ITS基因分析的方法分离鉴定樱桃中的微生物。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共分离鉴定出16种细菌和12种真菌。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樱桃中微生物的动态  相似文献   

8.
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试验动物, 研究了亚硝酸钠对果蝇寿命和生育力的影响及维生素C(Vc)对其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亚硝酸钠可以显著缩短果蝇的平均寿命、最短和最长平均寿命。与对照组相比,除30mg/mL亚硝酸钠处理组的雄果蝇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实验组果蝇平均寿命均显著或极显著缩短(P〈0.05或P〈0.01)。果蝇的生育力也随着亚硝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实验组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随后通过在添加480mg/mL亚硝酸钠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Vc,结果发现,除雄果蝇的0.13%实验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雌、雄果蝇的平均寿命随Vc浓度的提高而显著或极显著延长(P〈0.05或P〈0.01)。除0.13%实验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果蝇生育力其它两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果蝇卵巢管经固定和染色后的荧光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生物材料的荧光染色特性,开辟荧光组织学的新领域,以黑腹果蝇卵巢为实验材料,解剖取出雌果蝇的卵巢管,通过不固定直接压片、用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后压片及固定后再用不同染料染色后压片这3种方法处理后,分别在明场(白光)、绿色激发光、蓝色激发光和紫外激发光下观察、拍照。发现果蝇的卵巢管具有弱的自发荧光性,多聚甲醛可赋予卵巢管明显的荧光特性,固定后的标本经不同染料染色后荧光性分别出现不同的显著变化。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常规固定剂及染色剂可以分别赋予果蝇卵巢管中的生殖细胞和体细胞各自不同的荧光特性,也可赋予细胞内不同物质成份以各自不同的荧光特性。不同固定、染色剂赋予生物组织细胞新荧光特性的研究在组织学中将会有重要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二点委夜蛾是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夏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虫害,由于形态特征和为害部位与地老虎相近,很多农民误将其认为是"地老虎",由于防治不当导致其在夏玉米上暴发,有的甚至造成毁种,对夏玉米生产影响极大。一、主要形态特征的识别1.成虫成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毫米左右;前翅灰褐色至深褐色,识别的主要特征是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小黑点(图1),故称二点委夜蛾,端部小黑点外围散生白色鳞片,前翅外缘有一列小黑点;后翅白色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茶园黑刺粉虱的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危害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不少茶农对该虫知之甚少,防治时不知从何下手,现将其危害特征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危害特征。茶黑刺粉虱为同翅目粉虱科害虫,成虫体小,橙黄色,前翅紫褐色,周围有7个白斑,喜栖息在茶芽梢叶背面,其他时间则多栖于丛间老叶背面。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叶、果实、嫩枝的  相似文献   

12.
<正>据中国农业新闻网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10月28日表示,一项新研究成果表明,世界上对农业最具破坏性的4种有害果蝇实际上是同一物种。这一发现或许能够促使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某些限制放宽。为防范有害外来物种入侵,许多国家限制农产品进口或严加检疫,果蝇是重点防控对象。多年来,人们将危害最大的果蝇分类为东方果蝇、菲律宾果蝇、入侵果蝇和亚洲木瓜果  相似文献   

13.
蓝莓果蝇是蓝莓果实危害最严重的蛀食性害虫。为了控制蓝莓果蝇对蓝莓果实的危害,以杀虫灯、粘虫板、糖醋液和性诱剂构建综合防控体系田间防控蓝莓果蝇。综合防控体系对蓝莓成熟采收期的落果有很强的控制作用,同时对蓝莓采收后虫果率也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昆虫,原产于美洲,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害虫。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11日在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首次被发现。由于其迁飞能力强、食性杂、扑杀难度大,下半年将对黄淮海、华北及东北等玉米主产区构成严重威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识别其形态特征、发生与危害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减轻草地贪夜蛾对当地农作物的危害程度,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棉花根蚜是近几年来在安徽省芜湖地区局部发生的一种虫害。1973年我区南陵县奚滩、东河两公社发生面积近五千亩,直到6月中、下旬还发生严重死苗现象,1975年复又大发生,除南陵县外,当涂县的江心公社也相继发生,危害时间持续到7月初,严重影响了棉苗的正常生长发育。现根据两年的观察,将根蚜的发生危害和群众的防治措施简介如下:一、棉花根蚜的识别棉花根蚜是同翅目蚜科的一种害虫,具体的种和名称有待进一步鉴定。其生活史也有待考察。我区南陵、当涂发生的根蚜,其形态特征大体可分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盾瘤胸叶甲是石河子垦区农田防护林——杨树害虫新纪录种,本文对其各虫态形态特征及其在石河子垦区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掌握了其在石河子垦区危害习性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无论是公园还是其他绿化带的观赏桃李等植物,细菌性穿孔病有偏重发生的态势,尤以美国黑李更易感病。除危害桃李外,还能危害樱桃、杏等核果类果树,引起叶片脱落和枝叶枯死,影响桃李植物的观赏性。现将其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病害症状发生在桃、李植物上的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造成叶片穿孔脱落。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麦田多种禾本科杂草在幼苗期与小麦伴生性强,相互之间的外部形态特征比较接近,难以识别。在进行化除的幼苗期,找出每种杂草的重要特征,准确识别不同种类,选用最有效药剂,对提高麦田化除水平至关重要。现很多文献资料对每种杂草进行全生育期描述,重点不突出,附成株期图片,实际用于幼苗期识别参考性不强。笔者依据田间调查,温室内标记种植,查阅参考经典文献,对麦田已经发生危害的10种禾本科杂草,找出每种幼苗期外部形态的主要特征,便于识别应用,供大家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黑胫病是马铃薯生产和贮藏中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引起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主要有黑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和狄基氏菌属的菊果胶杆菌。本文通过对我国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征、发病规律进行归纳,并总结出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马铃薯黑胫病的研究和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加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工业及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使得江河、海水的污染加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加深。果蝇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与其它动物模型相比,具有饲养成本低、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遗传物质简单、突变表型多且易于观察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并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和毒理学的模式生物。简述了水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氟喹诺酮类药物、重金属、农药和微生物毒素等污染物对果蝇的毒理学研究,提出了果蝇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在研究毒理学机制以及筛选抗毒药物的优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