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也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但当前乡村旅游人才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农林高校作为培养涉农人才的重要力量,具有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优势。鉴于此,本文从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分析了农林高校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剖析了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人才供需不匹配、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从创新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路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和塑造实践创新能力、主动对接人才市场需求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完善农林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涉农高校图书馆具有农科人才培养主阵地信息中心、文献资源丰富、服务形式多样等优势,但仍存在与乡村振兴需求契合度不高、缺乏乡村人才培养创新性机制、应用实践能力不足、参与度贡献度不够等问题。涉农高校图书馆可以从服务教育改革提升乡村振兴人才质量、发挥知识信息服务平台作用支撑乡村振兴人才成长、“走出去”到农业农村一线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应进一步强化责任使命和工作规划,建立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新机制新模式,强化服务乡村振兴人才的支撑保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这一问题出现与农林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落后、培养能力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等原因密切相关,亟须探索一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农林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之路。研究认为,农林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从强化实践育人理念、完善培养方案、构建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与资源培育整合、加强产学研与实践育人融合等多方面共同着手。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战略,农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本文立足乡村振兴背景,通过调研和走访,分析农林高校就业育人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林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以及就业育人的路径,旨在培育能够满足乡村振兴要求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实现精准就业的农林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要抓好人才这个关键要素。乡村人才振兴面临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不契合;乡村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农业高校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难题。乡村振兴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才需求更加趋于多方面宽领域。农业高校作为涉农人才培育的主要场所,应为乡村人才振兴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与使命,亟需在保障乡村人才供给、提升乡村人才素质和能力、促进人才流入乡村上下功夫,切实通过服务人才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涉农人才的保障,人才要素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目前涉农产业人才的“供给—需求”矛盾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涉农人才供给服务机制不健全、高水平涉农产业人才引入困难、涉农企业的人才管理水平不高等。本文引入共生理论,从完善涉农人才供给服务机制、拓宽人才招募渠道、提高人才管理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优化涉农产业人才的供需对接机制,以期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以6所部属农林院校为例,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组成要素来分析农林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提出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建议,即要引导涉农林专业学子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将“论文”书写在大地上;构建涉农林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机制,服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构建农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分析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调研,发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人才培养法律体系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师资水平不高;人才供给渠道不畅通等.针对上述问题,从涉农职业教育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对策与政府主导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2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媛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71-273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我国重大战略部署,其关键是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人才.涉农高职院校作为提供农业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应肩负起历史的使命.通过对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势、困境和实践进行探索,旨在为促进涉农院校人才培养、实现新的更大突破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振兴是推进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保障.目前,广大农村在高素质人才不足,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解决人力资本问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大数据背景下,应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涉农人才供需的平衡,发挥数据治理的优势,统筹构建涉农人才培训体系,提升涉农人才培训的质量.大数据可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技...  相似文献   

11.
田妹华 《乡村科技》2023,(13):34-38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以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张家港市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乡村人才培养的典型做法,即定向委培、分层分类、项目支撑、党建引领等,提炼出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构成维度与构成要素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总结苏州市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成效,并从地方政府、涉农职业院校2个角度出发,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党管人才、以系统视角升级培养目标、以系统思维夯实育人过程、以主体协同保障育人生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这一战略实施进程中,以高等学校特别是涉农高校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建构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农业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地理区位、人才供给和心理认同方面的优势表现突出,但也存在学科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综合支撑作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对接不畅、社会服务破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困境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地方农业院校探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的路径,应坚持农科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全面振兴;"以本为本",创新培养模式,突破人才瓶颈;转变观念,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校地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3.
涉农高职院校具有人才、专业和技术等天然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针对当前涉农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协同性差、服务质量不高、服务规模不大等问题,提出涉农高职院校要以涉农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技术技能积累为手段、以校地合作为平台、以社会培训为重点、以智库建设为特色,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和质量,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孙翠萍  丁莹莹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180-183+187
新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涉农人才的支撑。这是时代交给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命题。面临当下高校人才培养与涉农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难题,潍坊科技学院应积极依托学校“大农科”办学优势、“寿光模式”地域特色以及“产学研”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重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案例院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本文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双基双能”实践能力体系构建、“三层三阶”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五方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搭建等改革措施,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涉农高校应当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优势,主动肩负起伟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文章阐述了涉农高校"双一流"建设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高校提出的新要求。文章以西南大学为例,分析了涉农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讨论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水平和推进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的路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符方德 《乡村科技》2022,(17):17-20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但是,当前乡村人才振兴存在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低、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有待加强、人才数据利用效率低、人才考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要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以大数据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完善人才考评激励体系,以助推乡村人才振兴,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在法治语境中,乡村振兴离不开多领域涉农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法律体系的保障。相应法律体系的构建应以宪法为统帅,以产业振兴法律部门、人才振兴法律部门、文化振兴法律部门、生态振兴法律部门和组织振兴法律部门为支撑,五个法律部门承担相应的法律保障和调整功能,针对部分法律部门或者法律文件不够健全的立法现状,应当加强国家立法或者通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下位法律文件的制定,完善涉农法律体系,确保乡村振兴的专门性、系统性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从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成为涉农高校的历史责任、重要使命和重大机遇。2018年,山东省依托省内农业高等院校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政策期望以公费教育为切入点,破解市场配置优秀人才资源流动不畅,致力于解决乡村振兴涉农人才短板问题。文章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在深化农科生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林高校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化教育改革,展现新作为,是其职责所在,也是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的历史契机。文章以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深化拓展为例,阐述了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系,从结合度、引领度、融合度、转化度、认同度、保障度等六个维度,就农林高校如何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和需要的重大战略。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进行乡村改造,而乡村教育的发展是农村社会一系列发展的关键抓手。农林高校集中了大量农业人才和学者,在深化服务乡村产业、人才的振兴与文化的振兴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