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东陵区1951~2015年降水量资料,对东陵区近65年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和2014~2015年夏秋连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灾害较为频繁,以夏旱和秋旱为主,为2~3年一遇。其中,秋旱发生的频次最多,夏旱次之,春旱发生频次最少。春夏连旱发生过1次,夏秋连旱发生过5次,未发生过春夏秋连旱。从干旱的等级来看,中旱最多,轻旱次之,重旱以上等级最少。在年代变化上,8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的次数最多,7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次数最少。厄尔尼诺现象对东陵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年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的概率是51.4%;近65年发生的28次中旱等级以上的干旱灾害中,有26次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占总数的92.9%。其中,2014~2015年东陵区连续2年出现夏秋连旱现象,为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夏季出现15~24 d无有效降水,致使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秋季降水偏少,无法缓解旱情,导致干旱发展严重。  相似文献   

2.
利用东陵区19512015年降水量资料,对东陵区近65年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和20142015年降水量资料,对东陵区近65年季节性干旱演变特征和20142015年夏秋连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灾害较为频繁,以夏旱和秋旱为主,为22015年夏秋连旱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灾害较为频繁,以夏旱和秋旱为主,为23年一遇。其中,秋旱发生的频次最多,夏旱次之,春旱发生频次最少。春夏连旱发生过1次,夏秋连旱发生过5次,未发生过春夏秋连旱。从干旱的等级来看,中旱最多,轻旱次之,重旱以上等级最少。在年代变化上,8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的次数最多,7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次数最少。厄尔尼诺现象对东陵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年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的概率是51.4%;近65年发生的28次中旱等级以上的干旱灾害中,有26次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占总数的92.9%。其中,20143年一遇。其中,秋旱发生的频次最多,夏旱次之,春旱发生频次最少。春夏连旱发生过1次,夏秋连旱发生过5次,未发生过春夏秋连旱。从干旱的等级来看,中旱最多,轻旱次之,重旱以上等级最少。在年代变化上,8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的次数最多,70年代发生的季节性干旱次数最少。厄尔尼诺现象对东陵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较大,在厄尔尼诺年东陵区发生季节性干旱的概率是51.4%;近65年发生的28次中旱等级以上的干旱灾害中,有26次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占总数的92.9%。其中,20142015年东陵区连续2年出现夏秋连旱现象,为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夏季出现152015年东陵区连续2年出现夏秋连旱现象,为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夏季出现1524 d无有效降水,致使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秋季降水偏少,无法缓解旱情,导致干旱发展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干旱缺水是制约滇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价滇中干旱变化规律对制定区域抗旱对策、应对干旱缺水问题十分必要。【方法】以近40年来滇中45个气象站的月降水、气温资料作为基础数据,采用降水蒸发差值(P-PET)初步衡量滇中地区水分盈亏状况,然后以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计算了滇中旱季SPEI的总体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分析滇中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0年,滇中地区冬春两季、干季水分亏缺较为严重,除春季SPEI呈微弱上升趋势外,冬季、干季均以下降趋势变化;干季周期变化为11、18、29年,春季周期变化为6、12、24年,冬季为8、12、18年。滇中各季SPEI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为总体一致型。【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滇中地区制定抗旱策略、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西部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1950~1990年降水资科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白城地区)的降水及干旱特征。结果表明:降水量少、降水变率大和季节分布不均,是导致这一地区干旱的主要原因。70年代以来,该地区干旱趋于严重,春、秋旱中的大旱频率增加,进入80年代干旱有所减少,但却出现了1989年的全区性大范围干旱。综观这一地区的干旱情况,局部性干旱近乎年年发生,季节性干旱的地域分布十分明显。干旱是该区的主要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滇中地区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杨梅  黄英  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99-9801
[目的]分析云南省滇中地区气象干旱特征。[方法]根据滇中地区43个气象站自建站以来的降水资料,分别计算各站年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并统计不同等级干旱出现的频次,最后利用样条曲线插值法获取滇中地区不同干旱等级出现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滇中地区自1960年以来旱情趋势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SPI减小趋势比较明显,干旱有加重趋势;60、80年代SPI变化波动比较大,但无明显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直到2000年SPI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即这一时期为滇中湿期;2001~2009年滇中干旱又呈增加趋势。红河、元江、宾川、禄劝、沾益等地发生中等干旱频率较高;昆明、呈贡、曲靖、楚雄东北部、大理、漾濞东部、玉溪中部等地发生严重干旱频率较高;沾益、宾川、大姚西部、祥云、曲靖北部、安宁、昆明西北部等地发生极端干旱频率较高。[结论]该研究为该地区防旱抗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蒋斌  赵玉金  岑启林  李克勤  汪发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45-2047,2066
利用黔西南州近50年气象资料对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黔西南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2%~85%,而头年11月到次年4月(旱季)的降水量只占15%~18%,有长达6个月的少雨干旱期,即季节性缺水期;旱季降水量有减少、旱灾有加重的趋势。并分析了工程性缺水的现状,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秋旱的环流背景 1.500hpa旱年平均环流场特征.为了罗清楚地认识秋旱形成的原因,进一上掌握其特征,从长波槽脊形势演变来分析秋旱,从典型旱年(9~10月)平均高度场可看出.35°N以北地区欧亚环流特点是:两槽一脊型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SPI的烟台地区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台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的近30年(1981~2010)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得到了烟台地区近30年的年度干旱指数和季节干旱指数,并根据干旱标准中干旱发生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三项指标分析了烟台地区近30 a干旱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来,烟台地区以轻旱为主,中旱和重旱比例持平,有干旱发生频率逐渐减少而发生强度有所增强的趋势;春旱和夏旱有增加趋势,冬旱和秋旱有减少趋势;西部和北部地区发生干旱的次数明显多于东部和中间地带地区。与灾情对比时发现,年SPI能够较好的对长期的干旱进行描述,但在年内发生短期干旱时,效果欠佳。尽管烟台地区近几年来没有重旱出现,仍需注意做好对干旱特别是重旱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1971—2011年天水地区河谷、渭北、关山区3个代表点的气象站资料,以湿润度指数(M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降水距平百分率(Pa)3种干旱监测指标及等级划分为基础,对天水各气候区的春、夏、秋3个主要作物生长时段干旱气候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春季(3—5月)出现干旱灾害的气候风险最大,各气候区10年中有6~8年出现干旱,中旱以上干旱河谷区10年中有4~5年、渭北区有5~6年、关山区有2~4年出现;夏季(6—8月)干旱风险次之,各气候区10年中有6~7年出现干旱,中旱以上干旱河谷区10年中有2~4年、渭北区有2~3年、关山区有2~4年出现;秋季(9—10月)各等级干旱气候风险出现均较小。各季干旱风险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  相似文献   

10.
东北半干旱地区Palmer干旱指数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lmer指标可以较准确地描述干旱的强度,但当各个月份或季节降雨量不均衡时,由于干旱指数综合了各个月份降水的盈余或短缺,使得其弱化了灾情,通过改进方法,引入了马利科夫判据与Palmer指数结合的方法分析干旱特征.分析利用东北半干旱地区辽宁省朝阳地区1952-2011年期间60年的日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数据,进行干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引入马利科夫判据与Palmer指数结合的方法分析干旱特征方法正确、客观.该方法进一步对Palmer指数分析结果补充判断,有效辨别出60年的试验数据中1959,1960,1963,1993,1999年5个年份原始判定为正常旱情的年份,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际旱情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松原地区是吉林省内严重的缺水地区,降水是影响旱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降水的演变特征及趋势,准确预测降水量,可为松原地区防旱、抗旱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松原地区4个气象站从1956年~2015年共60年的降水资料,对其干旱特征及降水量预测等进行研究,运用Z指数分析松原地区干旱特征,1982年~2007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极端干旱年份主要集中在1958年、1982年、2001年、2007年。利用蒙特卡洛法对松原地区年降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蒙特卡洛程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对降水序列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小二沟地区近50年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小二沟地区1961~2010年降水量资料分析年份湿润度以及历年、各季、逐月的干旱气象灾情,发现小二沟春、秋季出现干旱的频率最大,旱情也最重,其次为冬旱,夏旱发生频率最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018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主要干旱期内磐石地区降水、气温、日照及蒸发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对比近30年历年平均值。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内,极少的降水、较高的气温和较大的日照及蒸发是此次干旱的重要气象要素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庞万才同志多年研究的干旱指数计算公式,确定春旱、夏旱、秋旱以厦季节连旱的指标和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兴安盟地区无论是春旱、夏旱、秋旱,还是季节连旱,干旱发生频次都是东南部多于西北部。且发生季节连旱频率少于单季干旱频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干旱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辽西北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增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林  邓卓  梁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48-4549
[目的]研究辽西北地区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及春雨形成的天气特征,为春播抗旱防灾、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和经验公式分析干旱概率和干旱规律。[结果]辽西北地区春播期重干旱年份约占40%,轻干旱约占30%,1/3年份春季透雨不足;春季干旱存在着10~11年的周期性,逢1、2、3年份出现干旱达80%。东北低压、华北低压和冷锋云系是春播期降水主要天气特征。[结论]掌握春季干旱发生规律和春季降雨天气特征,可为抗旱防灾及春播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9~2008年张家口市坝上地区4县逐月降水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等级评价指标,分析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年际降水变化、月际降水变化和干旱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坝上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中:尚义>沽源>张北>康保;年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连续6~9月的降水量为2 183.5 mm,其中7月份多年平均降水为3 223 mm; 30年发生干旱15次,频率为50%,发生轻旱2次,中旱2次,重旱6次,特旱5次。研究结果可对张家口市坝上地区进行干旱监测与评估,对指导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济宁市干旱特征分析及干旱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济宁市1962~2005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4年及各季降水变化规律,发现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干旱有增加的趋势。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年和各季的干旱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历史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韩倩  邱林  陈海涛  荆燕燕 《农业与技术》2014,(1):187-187,197
利用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资料,分别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和Z指数,对河南省干旱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进行干旱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河南省干旱主要集中在冬季,年际间干旱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北部地区发生干旱,特别是较为严重干旱事件的频率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调查地点:云南省玉溪市对象:云南滇鑫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安勇市场分析:当地春耕市场启动缓慢,连续三年的干旱缺水对化肥的销售非常不利。安勇告诉记者,如果3月中旬仍不降雨,水库蓄水困难,肯定会对今年春耕造成影响。由于天气的不确定因素较大,终端零售商操作相对保守,大型企业也不敢过多储备,市场一时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吉林省长岭县1956—2005年降水量、蒸发量、土壤含水量等气象、水文资料对长岭县干旱特征进行研究。根据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对长岭县气象、水文资料包括降水量趋势、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降水蒸发比、土壤含水量、水文干旱指数及社会经济需水与供水进行分析,得出长岭县的干旱特征。结果表明:长岭县干旱以气象干旱为主;1956—2005年共发生6次气象干旱,平均每7~8年发生1次;季节性气象干旱平均每2年发生1次;每3~4年出现1次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决定于用水量的多少,可人为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