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苏州"农药零差率"配供模式,分析了目前连云港市农药供应及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统一领导等6个方面就"农药零差率"配供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农药零差率"配供模式的有效推广提供参考,助推农药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2.
<正>"自从九台市出台了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我和家里人一合计,就办起了种植业家庭农场,现在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九台市纪家镇凤才种植家庭农场场主张凤才告诉记者,土地股份合作让他走上了新的致富路,年收入由原来的几万元到现在的近百万元。像张凤才这样的家庭农场,在九台有360多家。自从长春市把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以  相似文献   

3.
地广人稀的黑龙江垦区如何成功地办好家庭农场,依笔者之拙见,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家庭农场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是办好家庭农场的核心所在。众所周知,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先决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越雄厚。因此,家庭农场的长期发展目标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农业机械化,否则就没有出路。以垦区两个种植600亩水稻的家庭农场为例:一个因为机械化程度高,不误农时,成本低,水稻平均亩产650公斤,总产39万公斤,人均生产粮食19.5万公斤,人均收入12万元;另外一个家庭农场因机械化程度低,延误农时,成本高,水稻平均亩产只有480公斤,总产28.8万公斤,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将发展家庭农场列为全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通过聚合土地、资金、劳动、科技等生产要素,助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一、提供政策支持,规范“土地”流转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意见》《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等扶持政策,优先将家庭农场列为财政支农项目申报和实施主体,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由国家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延龙主持选育的我国首个油用牡丹新品种祥丰通过了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6年生每亩产籽量203公斤,8年生每亩产籽量310公斤,平均单位面积产量较对照的常规栽培品种凤丹高28%,出油率提高近33%。据了解,祥丰的总脂  相似文献   

6.
农药过量施用不仅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而且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基于安徽省260份家庭农场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农业企业技术服务对家庭农场农药施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企业科技服务下,家庭农场施药次数明显减少,与无技术服务农场相比减少24.6%;务农年限、户主性别、信息渠道获取等因素对家庭农场农药施用次数存在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丰富沟通渠道、加强农企合作以及提升农场经营者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发展。为此,研究提出"科学家庭农场的顶层设计、完善家庭农场的功能定位、明确家庭农场的主体特征、健全家庭农场的保障体系"等4个维度的"三位一体"家庭农场制度,并阐述了"三位一体"家庭农场制度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功能定位、主体特征和支持保障体系,为我国家庭农场制度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作为我国数量最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其亲环境生产行为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表征亲环境生产,利用2018年江苏省家庭农场的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农场亲环境生产行为的主体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家庭农场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施用有机肥的比例并不高,仅占总样本的40%左右,秸秆还田比例相对较高,为70%;(2)教育和培训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主的亲环境生产行为,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农场主和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农场主更倾向于采取亲环境生产行为;(3)土地经营规模和家庭农场是否参与合作是影响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概况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作用,分析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应用状况,从而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探究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山东凤祥集团在做大做强肉鸡产业的同时,又开发了以"凤祥绿色农业"为主题,集肉鸡饲养加工全程参观、现场品尝、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进一步延伸、提升了"凤祥"品牌。高标准现代化的肉鸡养殖场目前公司备案饲养场42个,其中具有现代化规模养殖场35个。走进凤祥养殖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现代化鸡舍,鸡舍内片片鸡群健康活泼、干净整洁,从自动化输料设备输送而来的饲料由  相似文献   

11.
<正>在当下,家庭农场正蓬勃发展,这一新模式顺应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然而,一些地方在家庭农场建设上出现"盲目推进,着力不准"的现象,这已经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现在不少地方,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数量有了,但效果一般。笔者了解到,有的农户种植投入成本高,资金周转乏力。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高效、优质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无法提高种植的效能;另一方面,不知如何获得有力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持,找不到贷款或融资的路子,想烧香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养殖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升级转型,家庭农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小农农业"向现代"农场农业"转变。基于此,通过对宁夏家庭农场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发展特点,提出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进一步发展家庭农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河南首个家庭农场进退维谷,折射出家庭农场目前所处的窘境——2012年12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自此,家庭农场成为一个热词。2013年2月28日,河南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台荫村农民陆利峰,在孟津县工商局顺利拿到了"洛阳河之南家庭农场"的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而这也是河南首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成立的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在洛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注册家庭农场289家,但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是2013年发表的中央一号文件。在这份文件中,首先总结了"三农"的相关工作,然后提出了"家庭农场"这一概念。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其实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中,"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早就被应用于农业经营中来,而且获得了成功。因此,在我国发展"家庭农场"已经迫不及待了。笔者将在本文从四个部分来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如何"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第一部分是介绍"家庭农场"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是简要谈谈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存在哪些问题;第三部分是建设"家庭农场"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第四部分是发展"家庭农场"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15.
利用ISM模型厘清影响家庭农场发展潜力的表层直接因素、中层间接因素、深层根本因素,构建家庭农场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再应用AHP法对10项表层直接因素进行综合权重排序。以215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为样本对家庭农场发展潜力进行模拟测算,得到评分并划分为"高潜力水平"、"中潜力水平"、"低潜力水平"三类,发展潜力越大的农场,成本收益率较高,经营模式更丰富,参保意识较强,但各农场普遍存在融资难题。在此基础上建议改善融资渠道,增加家庭农场的销售网点,同时尽快完善家庭农场法律体系,推动家庭农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生于1980年的黄生飞是来自越剧之乡浙江省绍兴市的外地媳妇。就是这个浙江媳妇,2015年成为上海市浦东区宣桥镇季桥村的第一个家庭农场主。她从106亩土地起步,经营的农场土地面积逐年增长,如今形成了450亩的规模。和上海其他经营有方的家庭农场一样,生飞家庭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业,2017年卖了5万公斤大米,单这一项,经营额就超过了100万元。"田是一样的田,小时候的米饭多香,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吃上?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农场规模化生产经营,将农场产业化生产推向土地高出产率、家庭劳动高生产率和当地资源高利用率的"三高"层次。文章从家庭农场的含义入手,说明了福建宁化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宁化县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对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根据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互联网平台主导型"、"合作社主导型"、"家庭农场主导型"3种产业链延伸模式的发展方式、优势,以期促进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发展好,规划引导宜趁早。目前,家庭农场发展势头有增无减。但诸多家庭农场遭遇"土地连片难、资金筹集难、信息捕获难、科技运用难"瓶颈,还没真正跨过"龙门",还没活出真滋味。深究以上"四难"原因,最关键的还是规划引导不够。所以,应该对家庭农场进行规划引导,助力家庭农场活出另一片天。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家庭农场起步缓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却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由于家庭农场对于缓解"三农"问题的积极意义在实践中逐渐凸显,我国各级职能部门对于家庭农场的重视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家庭农场"这一概念,更是对家庭农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基于马岩村农业发展的资源禀赋及土地利用现状,尝试从土地流转的视角探索马岩村家庭农场的培育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服务家庭农场的建立及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