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油菜蚜虫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菜蚜虫发生状况危害特征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三种。这三种蚜虫都以成、若蚜密集在油菜叶背、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破坏叶肉和叶绿素,苗期叶片受害卷曲、发黄;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正值油菜苗期阶段,油菜苗青嫩,易引发多种病虫发生危害。油菜苗期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猝倒病、霜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跳甲、菜青虫、蟋蟀、猿叶虫、菜螟等,常造成油菜生长受阻,甚至缺苗断垄。因此,油菜种植农户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开展防治。蚜虫一般在干旱时,蚜虫常大量发生,为害猖獗。成蚜和若蚜多集聚在幼苗及  相似文献   

3.
油菜蚜虫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控制油菜蚜虫的危害,筛选出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防治的经济、有效、环保的药剂,通过对药剂的安全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以及各种药剂的经济效益分析来验证所选取的药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试验表明: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10%氟氯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2.5%高效氯氰菊酯EC等6种药剂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油菜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第一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31%、93.99%和79.18%,而第二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80%、80.40%和86.35%。各药剂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且油菜的经济性状较对照好,通过药剂防治油菜蚜虫,对其经济效益分析可知,6种药剂的投入产出比为1:6.53,其中地蚜灵DP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1.88。5%地蚜灵DP、70%吡虫啉WP、50%烯啶虫胺SWG对油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油菜安全,成本低,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10个抗感大豆品种蚜虫取食处理叶片和茎的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蚜虫取食诱导抗虫品种叶片大豆苷、染料木苷和异黄酮总含量增加,而感蚜品种异黄酮含量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品种受害程度与叶片大豆苷、染料木苷和异黄酮总含量呈负相关。但茎的异黄酮含量与大豆品种的抗蚜性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1.蚜虫俗名腻虫。种类繁多,常见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蔷薇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许多种花卉。蚜虫在嫩叶、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组织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萎缩、卷曲,严重时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图1)。蚜虫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时蜜露又是霉菌的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毒昆虫。蚜虫危害较大,须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油菜在冬季苗期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蝇、猿叶甲、黄曲条跳跳甲、蟋蟀等多种。蚜虫不仅吸食油菜汁液,还可传播病毒病,使油菜生产受阻,发黄或畸形,尤以暖冬年份蚜虫发生重,应严把防治关,可以减少由蚜虫传毒的油菜病毒病的危害。菜青虫、小菜蛾、猿叶甲、蟋蟀等啃食油菜嫩苗或叶片,造成缺苗,因此,抓好油菜冬期害虫防治是夺取油菜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个体的分布符合或背离随机。研究害虫的空间分布,不仅可以揭示出种群空间存在的特征,而且对确定资料代换、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油菜蚜虫在三都是一个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主要有3个种:在油菜生长的早期以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为优势种;中期以萝卜蚜Lipaphis  相似文献   

8.
筛选抗蚜种质资源,为油菜抗蚜育种提供亲本。自然感蚜条件下,在云南罗平与泸西两地利用蚜情指数对18份油菜品种进行抗蚜性鉴定,分析蚜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发生盛期出现在花期至成熟期之间,温和干燥的气候利于蚜虫的生长繁殖。泸西点的发生盛期较罗平点早。相关性分析显示,蚜情指数与油菜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负相关,且与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发生蚜害会造成油菜4.97%~79.69%的产量损失。从18份材料中筛选出5份抗蚜品种、13份感蚜品种。其中‘云油杂28号’和‘云油杂18号’表现为高抗,可作为油菜抗蚜育种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江苏省小麦相继成熟,收割工作将陆续展开。在麦田危害的蚜虫、蓟马、飞虱等害虫将迁移至春玉米田,对玉米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麦田周围的春玉米田,应注意加强对害虫的防治。蚜虫以成蚜和若蚜刺吸危害,喜幼嫩组织,在玉米抽雄前群集危害心叶,也常在叶鞘和节间危害,在玉米生长后期主要集中在雄穗和雌穗部位危害,严重时自果穗以上所有叶片、叶鞘及果穗苞叶内外遍布蚜虫,影响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发生在雄穗上还会影响授粉,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受大豆蚜虫危害的作物与正常植株进行比较,其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差异显著,而叶片氮素含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豆蚜虫对植株各生理指标影响程度不同。利用植物光谱仪测定受害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变化,大豆蚜虫危害程度可以在大豆叶片的光谱中得到响应,并认为近红外区比可见光区更具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邵玉涛  王振杰  贾晋 《种子》2016,(4):57-62
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饲用、工业和能源开发的重要原料.蚜虫是危害高粱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危害高粱的蚜虫主要包括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高粱蚜(Melanaphis sacchari).本文就蚜虫危害高粱的现状及防治策略,高粱的抗蚜遗传研究、以及高粱的抗蚜机制研究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高粱抗蚜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桃蚜和萝卜蚜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常在同种蔬菜作物上混合发生。为深入了解2者的种间互作关系和潜在的竞争机制,研究了2种蚜虫分别为害后,对其寄主甘蓝的氮素营养,以及后取食的异种蚜虫的生命特性和种群数量变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桃蚜为害的甘蓝植株,可显著降低在被害叶上后取食的萝卜蚜的种群数量、种群净生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也可显著降低在系统叶上的净生殖率;而萝卜蚜取食为害,仅可使被害叶上桃蚜种群净生殖率降低。桃蚜为害后,甘蓝叶片的谷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而萝卜蚜为害后的蛋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由此可见,桃蚜危害介导的甘蓝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可能抑制了萝卜蚜的生长发育,多食性的桃蚜比寡食性的萝卜蚜也许具有更高的进化发育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期受大豆蚜虫危害的作物与正常植株进行比较,其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差异显著,而叶片氮素含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豆蚜虫对植株各生理指标影响程度不同.利用植物光谱仪测定受害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变化,大豆蚜虫危害程度可以在大豆叶片的光谱中得到响应,并认为近红外区比可见光区更具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西瓜蚜虫以成虫及若虫群集在西瓜植株的嫩叶背面和嫩枝上吸食汁液危害为主。西瓜幼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叶片卷缩,植株萎焉,甚至枯死。老叶受害后不卷曲,但是会提前枯落,从而造成减产。蚜虫的另一大危害就是传播病毒病,引发西瓜病毒病的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蚜虫是草莓上的常见虫害之一,俗称腻虫。危害草莓的蚜虫有多种,主要是桃蚜(烟蚜)、棉蚜(瓜蚜)和马铃薯长管蚜等。蚜虫是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其传播的草莓病毒病造成的危害甚至大于其直接为害。对于草莓蚜虫的防治,除了农业措施、物理措施、释放捕食或寄生性天敌等以外,药剂防治也不可替代。一、目前我国批准登记的草莓蚜虫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烟草品种抗蚜机制,选用6个不同烟蚜抗性的烟草品种,采用盆栽试验接种蚜虫,研究烟蚜侵袭后第0、3、6、9 h烟草叶片茉莉酸(JA)、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到蚜虫为害后,叶片JA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烟蚜取食6 h后叶片JA含量达到峰值,且抗蚜品种JA增量大于感蚜品种。受到蚜虫为害后,抗蚜品种叶片NO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烟蚜取食3 h后NO含量达到峰值,感蚜品种烟蚜取食3 h后的NO含量与取食前差异不显著,但6 h和9 h后显著低于0 h。受到烟蚜侵袭9 h后,参试品种CAT活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烟蚜取食9 h后,抗蚜品种‘竖把老母鸡2113’的CAT活性增量最多,增幅最大。JA和NO含量以及CAT活性均可以作为烟草品种蚜虫抗性鉴定的生理指标,烟蚜取食5~6 h叶片茉莉酸含量的增幅可以用于鉴定烟草品种抗蚜性。  相似文献   

17.
<正>胡萝卜花叶病毒病发病适温20~25℃,栽培管理条件差、干旱、蚜虫数量多时发病重。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也严重。发病症状花叶病毒病一般在苗期或生长中期发生,植株生长旺盛叶片受害,轻者形成明显斑驳花叶,或产生大小为1~2毫米的红斑,心叶一般不显症。重者叶片皱缩花叶,还有的叶片扭曲畸变。发生规律病原物为病毒,国外报道过的胡萝卜病毒病的毒源有胡萝卜花叶病毒、胡萝卜杂色矮缩病毒、胡萝卜薄叶病毒、胡萝卜斑驳病毒及萝卜红叶病毒。病毒可随肉质根在窖内或野生胡萝卜上越冬,传毒虫媒为埃二尾蚜和胡萝卜微管蚜及桃蚜。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操作接触摩擦传毒。  相似文献   

18.
油菜蚜虫发生消长规律研究张信扬(贵州省道真自治县植保站563500)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它的发生不但对油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还能传播病毒,致使油菜发生病毒病。油菜田间蚜虫发生数量的多少与油菜长势、生育期和温度等关系密切。为了掌握油菜蚜虫的发生规...  相似文献   

19.
蚜虫取食大豆诱导大豆异黄酮变化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蚜虫取食大豆诱导大豆异黄酮含量和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蚜虫取食处理不仅能诱导虫害叶内异黄酮含量的显著变化,而且能诱导同株未被害叶内异黄酮含量发生类似的变化,说明蚜虫取食诱导大豆叶片植株合成3种异黄酮苷元组分及总异黄酮的反应是一种系统诱导抗性;接蚜数量不同的大豆植株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的受害程度内,大豆叶片内异黄酮含量基本一致。蚜虫取食对大豆叶片异黄酮的诱导反应与光照无关,只与植株是否被害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油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欢食用的一种蔬菜,且栽培简单,周期短,可常年供应上市,深受百姓的欢迎。但在栽培过程中,除了病害以外,害虫的防治也非常重要,如果防治不当或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油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质量而造成经济损失。对此,为了便于农民朋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现将有关油菜害虫防治的方法编成歌诀,以供参考选用。蚜虫诊断:油菜蚜虫危害重,常见发生有三种。甘蓝萝卜和桃蚜,危害特征需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