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三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因子的选取和量化分级为基础,构建了以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和生态系统 生境三类生态敏感度因子为框架的三峡库区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巫山 县进行了土地生态敏感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巫山县生态敏感性程度整体较高,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县域内高 度和极度敏感性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系统稳定性好;中度敏感区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 脆弱性,但对外界的干扰活动具有一定的抵抗和自我调节能力.巫山县应加大力度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植树造林以 增加生态用地面积,适宜强化林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态敏感性理论为基础,以邹城山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情况,选取土地环境、风景名胜区、水域环境、海拔高程等生态环境保护因子,对该区域进行生态敏感度分析。将邹城山区分为低敏感度地区、中敏感度地区、高敏感度地区、极高敏感度地区,并对不同敏感度等级的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代县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应用GIS技术,构建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体系,以期指导森林公园规划与开发。通过对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影响因素的分析,选取景观原生度、敏感度、适宜度、健康度作为评价指标因子构建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因子叠加法、层次分析法,结合GIS 技术,科学分析各评价指标权重,建立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体系,并对赵杲观森林公园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指标权重分别为适宜度0.3971、视觉敏感度0.2726、原生度0.1232、健康度0.2071。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数据最高值为3.0655,最低值为1.2071,整体景观生态状况良好。综合赵杲观森林公园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考虑公园实际状况划分对应保护区域,对各区域内人为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对公园后续开发利用提出对策。以评价分区为依据,提出公园规划优化策略,以期实现规划设计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科学生态的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因子叠加法和层次分析法,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物现状、用地现状和水体缓冲区5个生态因子对大蚶山天云洞旅游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值生成生态因子分析图,并结合各因子权重生成生态敏感分析图,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旅游区划分为3个等级:强敏感区、中敏感区、弱敏感区.结果表明,旅游区强敏感区和中敏感区面积占66.2%,其生态敏感性较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保护措施,为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氟乐灵对淡水生物的毒性特征及水生生物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毒性试验,得出氟乐灵对15种代表性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分别采用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基准推导方法,推导氟乐灵的水生生物基准值。结果显示:评价因子法、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出的基准值分别为0.007 5、0.075、0.071 mg·L-1。评价因子法得出的基准值较低,原因在于该方法主要依赖敏感物种的毒性值推导基准值,有时会造成过保护。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和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得到的基准值比较接近,大于评价因子法得到的基准值,而且这两种方法基准值的推导都需要较多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得出的基准值可以保护绝大多数水生生物。研究得到的氟乐灵水生生物基准值将为农药水质标准的制订及农药水生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以某实际搬迁后铅蓄电池场地的土壤中重金属Cr、As、Pb、Cu、Zn含量实测值为基础数据,将Monte Carlo模拟引入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中,构建Monte Carlo-Hakanson模型,主要通过对重金属含量这一随机变量进行抽样,将得到的大量可靠预测值代入Hakanson指数模型,重复计算模型中的函数值,得到场地生态风险等级及处于各生态风险等级的概率,以此来降低生态风险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案例结果如下:研究区生态风险隶属于较高等级,概率为49.44%,Pb的敏感度最高,达到了99.7%,对场地的污染起主导作用。Monte Carlo-Hakanson模型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类似场地的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为获得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计算出柠檬在连平县各镇生态气候适宜度,并对生态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填补了当地柠檬生态气候适宜性模糊评价的空白,为当地柠檬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了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地计算出柠檬在连平县各镇的生态气候适宜度,并对生态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柠檬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地生态安全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构建了鄂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惩罚型变权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鄂州市2005~2013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鄂州市2005~2013年土地生态安全总体上由中警向轻警状态转变并逐渐趋于平稳,但2013年仍处于较低水平的轻警状态,土地生态安全仍面临威胁。2依据准则层诊断分析,最大障碍因子在2009年由系统压力转变为系统响应;依据指标层诊断分析,环保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及万元GDP能耗为三大障碍因子。该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鄂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作物生态适宜性变权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了400多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因子的限制原理,在生态因子的稀缺性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变动赋权原理和方法,克服了传统主观赋权法的不足,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作物-地域生态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
生态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生态居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凸显的问题,并就评价指标的选取和体系的构建过程提出了不因地域不同的确定评价因子的筛选,及从景观安全格局出发的生态居住区整个生命周期的演替过程的评价体系理论。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位3方面选取评价因子,对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耕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芬现状耕地布局不够合理,并据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生植物的生态敏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室外玻璃水槽养殖试验,研究了几种水生植物在两个不同的生态水平上对重金属 Pb和 Zn的生态效应。结果发现,水生植物对有害环境因子的生态敏感度,在植物组织水平上与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截然相反。根据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反应来排序,几种水生植物的( CAT)敏感度为:水花生 >紫背萍 >满江红 >轮叶黑藻 >马来眼子菜。这与植物受 Pb和 Zn伤害后的形态症状表现的生态敏感度(种敏感度)顺序完全相反。把不同的生态敏感度概念( CAT敏感度和种敏感度)引入生态规划,作为生态敏感区域划定的指标。对具有不同敏感等级和不同的保护水平要求的生态区域,应采用不同的生态敏感度,即 CAT敏感度或种敏感度。  相似文献   

14.
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的生态敏感度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格局与景观生态敏感的相关性,建立了森林景观格局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景规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反映,体现了景观的敏感性程度;(2)森林景观格局的生态敏感度通过景观类型、地貌、坡度、土层厚度、年龄结构、郁闭度等级、群落结构来反映;(3)从森林景观类型的格局生态敏感度来看,灌木林、阔叶树类、经济林类、竹类最高,中等为杉木类、松木类,最低为非林地类;从评价等级来看,除了非林地外,所有的森林景观类型都为3以上,说明了全部为中等敏感度以上,这也反映了森林对外部环境干扰的敏感程度;(4)从区域的生态敏感度来看,生态敏感度最高的区域为桃源县和汉寿县,其次是临澧县、澧县和津市市,低度敏感区为安乡县、武陵区和鼎城区。  相似文献   

15.
以溪洛渡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实地勘察以及矢量数据,选取海拔、植物郁闭度、土壤侵蚀、地类、坡度、坡向、石漠化7个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机制,并通过AHP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后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进行叠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溪洛渡镇生态敏感性呈阶梯状,自北向南呈现敏感度递增趋势;南部、东南部以及西南部为中高度敏感,北部沿金沙江区域多为轻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及高度敏感区所占比例总和为99.92%,说明溪洛渡镇的总体生态敏感程度相对较高;造成生态敏感性的主要因子有石漠化、郁闭度、土壤侵蚀、海拔。该研究结果可对金沙江流域周边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方案的建立提供借鉴性的理论探索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PSR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综合评价法计算生态安全值,对华池县2009—2014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GM(1,1)模型对2015—2020年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并建立障碍度模型确定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9—2014年,华池县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良好且逐渐改善,2015—2020年耕地生态环境将继续改善,生态安全状况的主要障碍因子包括城镇化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有效灌溉面积、机械总动力、单位耕地农膜压力5个方面,为耕地保护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省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的优劣程度进行测度并找到主要障碍因子。基于云理论构建了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并且建立了土地生态质量障碍度模型。结果表明:(1)从总体看,2003年榆林市土地生态质量等级分布呈西部、北部高,中部、南部低; 2014年各县(市、区)土地生态质量等别变化不尽相同,但整体较2003年有所上升。(2)从指标层看,土地生态质量主要障碍因子有水土流失治理率、废水处理率、节能环保支出占GDP比重、耕地自然质量平均等别等;从准则层看,障碍因子主要集中于土地生态质量状态及响应,土地生态质量响应障碍度变化较大。研究结果对榆林市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点,基于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物元和可拓理论构建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宁夏南部彭阳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1986年-2004年近20年以来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有改善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并不容乐观,目前仍处于临界安全水平.②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物元模型克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参评因子的量化处理,实现了评价精度的提高,应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可行、客观,可作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一种新方法.③物元模型作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数学工具,无论在理论体系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目前可供选择的关联度函数较少,因此物元模型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扩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景观资源评价和多目标规划开展森林公园功能区划优化研究,为森林公园景观功能区划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安顶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开展各景观单元生态恢复力、视觉敏感度和景观美景度评价,结果通过线性变换转换为重点保护、维持现状、局部调节和建设改造等4项管理对策适宜度,最终运用多目标规划法(VMP)寻找各景观单元最优管理对策。【结果】(1)建立了以生态恢复力、视觉敏感度和景观美景度为核心的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结果显示,大安顶森林公园生态恢复力、视觉敏感度总体水平较高区域差异较大,景观美景度较高但区域差异较小;(2)提出了属性指标-管理对策适宜度的线性变换模型,实现多指标评价结果向公园功能区划的适宜度转换;(3)应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就研究区20个景观单元的管理寻找到最优方案,寻优结果与景观实际情况高度耦合;(4)5个多目标规划方法中,理想点法、目标规划法、模糊规划法可划为一组,功效函数法和最大最小法为另一组,2组内部规划结果基本一致,组间稍有差异,其中以模糊规划方法平衡性最好。【结论】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质量评价研究所获的结果数据通过属性指标-管理对策适...  相似文献   

20.
生态敏感性分析在风景区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山云谷景区为例,结合景观生态学及"3S"技术等相关知识,探讨了生态敏感度分析在风景区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并从水系和地质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景区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