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这一直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科学问题。植物多样性下降能够导致一些诸如初级生产力、营养循环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发生变化。大部分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都是由不同营养级生物类群改变而引起。其中,植物多样性的丧失能够显著导致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多度和丰富度下降。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植物多样性丧失对高营养级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学效应以及其互作。但是,学界关于植物多样性丧失  相似文献   

2.
<正>高等植物中,植物体所有胚后发育的组织和器官都来源于各级分生组织。花分生组织产生及维持是花器官生成及发育的前提,而FM活性的程序性终止导致的细胞分化是后续的生殖生长及世代交替的保证,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分生组织的维持及分化由特定的蛋白组分如转录因子,多肽信号和受体及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控,但植物激素间以及激素与蛋白间互作调控FM维持及分化的机制未有系统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西岗研究组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农药团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孙明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Small RNAmediated Cry toxin silencing allow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o evad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avoidance behavior defenses。该研究以苏云金芽胞杆菌和线虫为模型,揭示了一种由small RNA介导的病原菌欺骗宿主趋避行为的新策略。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彭东海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孙明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气候变化和外来生物入侵是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目前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局限于气候变化对入侵植物本身的影响;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天敌昆虫等多级营养关系,从而间接影响植物入侵,目前尚无报道。空心莲子草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入侵物种之一。我国于1986年引进专一性生防天敌莲草直胸跳甲控制该草。但该虫目前仅成功控制了南方水生生境中空心莲子草,而对陆生生境中空心莲子草防效甚微。前期研究表明,陆生生境中空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激素分析平台褚金芳团队的文章,报道了一种高效的植物激素分析新方法,通过1份样品,能够同时定量分析现有已知10大类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应对外界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结构特征和生理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以Divergen LysM effectors contribute to the virulence of Beauveria bassiana by evasion of insect immune defenses为题在线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研究以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为对象,揭示了LysM蛋白介导真菌-昆虫互作的效应机制。真菌细胞壁成份中的几丁质是重要的病原模式分子,植物病原真菌通过分泌含有LysM结构的效应蛋白(effector)保护细胞壁、结合游离的几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6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论文,系统鉴定了拟南芥中独脚金内酯的早期响应基因,阐明了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分枝发育、叶片形状以及花青素积累的分子机制,突破了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研究的瓶颈,发现SMXL6、SMXL7和SMXL8基因作为转录因子调控自身转录,同时作为转录抑制蛋白调控分枝等重要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茉莉酸(Jasmonate,JA)激素是植物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脂类生长调节物质,参与调控植物某些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如叶片表皮毛的起始、花青素的积累及抗冻害反应等。根毛是根表皮细胞特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根际激发效应(Rhizosphere priming e ffe ct)是指根际活动造成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被认为是调控土壤碳氮循环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科研人员对根际激发效应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激发效应可使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降低50%或增加3.8倍,与温度、水分因子对土壤碳释放的影响程度相当。然而,这些研究结果还相对零散,限制了人们对根际激发效应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正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在世界分布广泛,是对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和牧草有严重危害的重要病原性线虫。在小麦现有品种资源中CCN的抗性相关基因较少,但在其近缘物种中却较丰富。易变山羊草1号(Ae.variabilis No.1)是禾本科山羊草属植物,具有很好的抗根结线虫(RKN)和禾谷孢囊线虫(CCN)特性,是小麦抗性育种研究中的重要基因资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以Ae.variabilis No.1为材料,对前期CCN侵染诱导下的RNA-Seq分析筛选得到的候选基因Ae VTDCs进行功能分析。TDC  相似文献   

12.
<正>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维管束病害,是制约我国棉花生产的首要病害。从棉花黄萎病抗性品种中发掘关键抗病基因,进而通过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主栽品种的黄萎病抗性,是当前棉花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点。质外体是植物细胞膜外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组成的系统,是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的第一道屏障,在植物先天免  相似文献   

13.
<正>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原产于美洲,现已入侵至非洲、亚洲、西太平洋和大洋洲岛屿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快速生长和繁殖对当地农业、牧业和林业等造成了极大破坏,已被列为全球危害最严重的前100种入侵生物之一。入侵地区分布有两种在形态学上具有明显差异的飞机草。一种分布在西  相似文献   

14.
<正>微生物在诸如养分物质循环、动植物健康、生态多样性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作为媒介可以像电话一样为地上和地下生物传递信息。然而,地上地下微生物组是否也能通过植物进行传递尚不清楚。在近期完成的研究中,一个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峰和荷兰皇家生态学研究所的四位生态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地上昆虫可以从地面上有选择性地获取微生物组,无需植物干预。  相似文献   

15.
<正>寄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态学现象。寄生植物占到被子植物的1%,大概有4000到5000种。常见的寄生植物包括列当、槲寄生、独脚金以及菟丝子等。菟丝子是一种茎寄生植物,所有营养和水分都通过吸器从寄主获取。由于双方天然存在的紧密联系,其间的物质交流也非常广泛,但这些物质交流的生理和生态意义依然鲜有研究。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菟丝子不但能够从寄主获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激素分析平台褚金芳团队题为A Tailored High-efficiency Sample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10 Classes of Known Endogenous Phytohormones的文章,报道了一种高效的植物激素分析新方法,通过1份样品,能够同时定量分析现有已知10大类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有机小分子  相似文献   

17.
稻稗混播互作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稻稗互作机制对揭示抑草稻的抑草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抑草稻材料6173、不抑草的地方品种93067以及已破除休眠的稗草为试验材料,采用稻稗混播法,研究混播水稻材料及稗草互作的生物学性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稻材料6173具有较强的抑草性能;水稻对稗草的抑制作用则主要对稗草的成苗率、孕穗期及抽穗有影响;相对于水稻对稗草的抑制效果,稗草对水稻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表现为在单播时,93067和6173的成苗率、茎、根干重、茎长差异不明显,在与稗草混播的条件下,成苗率、茎、根干重、茎长差异明显,其中,93067茎、根干重仅为6173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93067茎长则仅为6173十分之三,而相应的与93067和6173混播的稗的草茎、根干重及种子结实率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与稗草混播互作过程中,水稻对稗草的影响远小于稗草对水稻的作用。本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稻稗互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因子及寄主抗性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研究员关亚风、副研究员耿旭辉团队在微量样品中痕量植物激素分析检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发展了一种微型基质固相分散(microscale MSPD)萃取的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亚毫克级植物样品,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且收率高。同时,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衍生试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从中科院获悉,该院动物研究所孙江华研究组赵莉蔺副研究员等最新研究表明,松材线虫转型发育与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羽化过程高度偶联是松材线虫扩散的关键。松材线虫具有两个扩散周期虫态:扩散型三龄线虫(LⅢ)形成扩散型四龄线虫(LIV)。松墨天牛在羽化过程中释放大量C15-C18脂肪酸乙酯,启动松材线虫Insulin和DA/DAF-12信号通路,改变发育途径,进而诱导扩散型三龄线虫(LⅢ)形成扩散型四龄线虫(LIV)。只有扩散型四龄线虫(LIV)能够被媒介天牛携带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