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联苯肼酯是用于农作物害螨防治的一种新型选择性叶面喷雾杀螨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与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合作以43%联苯肼酯悬浮剂(SC)供试材料,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药剂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室内毒性;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了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桑园施药后的残留毒性。研究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SC对2种害螨的成螨、若螨和螨卵均具有  相似文献   

2.
<正>为更好地防治柑橘全爪螨,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省绿色农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选择7种药剂采用改进浸叶法,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乙唑螨腈(0.818mg/L)、丁氟螨酯(4.645mg/L)、  相似文献   

3.
<正>柑橘全爪螨是重要的柑橘害虫之一,对多种化学农药已产生抗性。为合理选择防治药剂,更好地防治该害虫,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省绿色农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选择7种药剂采用改进浸叶法,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柑橘全爪螨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乙唑螨腈(0.818mg/L)、丁氟螨酯(4.645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以来,梨二斑叶螨在砀山梨园发生逐年加重,严重的园片造成早期落叶,影响了梨树树势、梨果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防治梨园二斑叶螨,安徽省砀山果园场科技人员于2016年6月16日在安徽省砀山果园场梨都科技公司梨园用24%螺螨酯悬浮剂2000、2500、3000倍液;20%丁氟螨酯乳油5000倍液;20%三唑锡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和清水等7个处理4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梨园二斑叶螨试验。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枸杞中丁氟螨酯及其代谢物2-三氟甲基苯甲酸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匀浆提取,MgSO4、GCB和C18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1.0 mg/L的范围内,目标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其相应的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0.01、0.1、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丁氟螨酯及其代谢物在枸杞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0.7%~1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11.6%之间。在-18 ℃条件下储藏15个月试验期间,丁氟螨酯及其代谢物在枸杞中的降解率均小于30%。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精密度较高,是一种适合检测分析枸杞中丁氟螨酯的方法。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枸杞储藏过程中丁氟螨酯及其代谢物均比较稳定。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环境对枸杞中丁氟螨酯的降解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茶园中利用植绥螨防治叶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茶园中利用植绥螨对害螨的控制作用及几种茶园常用的农药在非致死浓度下对植绥螨定居的影响。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是叶螨在茶园中发生的高峰期,也是植绥螨在茶园中应用效果较好的时期(最高可达46%),茶园中常用几种农药溴氰菊酯、速灭杀丁、乐果乳油、扑虱灵对植绥螨的迁移率达28%~66%,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在茶园中采用“以螨治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11种常用药剂对蔬菜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11种常用药剂对北京地区蔬菜上朱砂叶螨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最高,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0.0007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氧苦?内酯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0.0130 mg/L和0.1461 mg/L;哒螨灵和虫螨腈的效果次之,其LC50分别为21.3122mg/L和34.8519 mg/L。其他药剂如克螨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多杀菌素对雌成螨毒性较低,螺螨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螨酮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毒力很差。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期发现,市场上一些不法企业(如:西南××农化(重庆)有限公司、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宣传兜售假冒伪劣丁氟螨酯产品,需引起各地农药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农民消费者注意。截至2013年7月15日,在我国登记丁氟螨酯制剂产品的只有1家企业,即江苏省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正农药复配可扩大防治谱、降低单剂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开发能耗低、稳定性好的纳米乳剂,使农药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剂型加工更好地发挥其生物效果,提高药效。近期,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杀虫杀螨剂甲氰菊酯、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的毒力,采用共毒因子法评价了两个药剂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法进行复配农药最佳配比筛选,最后对配比与共毒系数进  相似文献   

10.
19种防治棉叶螨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棉叶螨活性最高,唑螨酯、哒螨灵、甲氨基阿维菌素、四螨嗪次之;其它药剂对棉叶螨杀螨活性依次为多杀菌素、甲氰菊酯、浏阳霉素、联苯菊酯、倍硫磷、三氯杀螨醇、双甲脒、噻螨酮、克螨特、毒死蜱、喹硫磷、氯氟氰菊酯、对硫磷和伏杀硫磷。哒螨灵、阿维菌素、四螨嗪和唑螨酯对棉叶螨有极高选择性;浏阳霉素、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噻螨酮、克螨特、三氯杀螨醇、双甲脒、倍硫磷和甲氰菊酯次之;喹硫磷、氯氟氰菊酯、对硫磷和伏杀硫磷则无选择性。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对中红侧沟茧蜂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正>巴斯夫近日宣布其杀螨剂Nealta(活性成分:丁氟螨酯)已获得美国环保署正式登记。该产品的标签应用包括树坚果(杏仁和开心果等)、葡萄、草莓、苹果和梨。Nealta的杀螨作用位点与美国现有的所有杀螨剂不同,并在螨虫生长的所有阶段具有残效作用。丁氟螨酯对已经产生杀螨剂抗性  相似文献   

12.
正为明确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对捕食性天敌巴氏新小绥螨和害螨截形叶螨的毒力,评价两种农药的安全性,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农药对巴氏新小绥螨和截形叶螨的LC_(50)值,并计算了两种农药的益害生物毒性选择指数(TSR)。  相似文献   

13.
<正>现阶段杀螨剂的大量使用,导致害螨的抗药性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发新型、高效的杀螨剂品种。近年来,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参照螺甲螨酯的合成方法,合成了新杀螨活性化合物螺甲丁酯(AC-118),并分别测试了AC-118对朱砂叶螨螨卵和雌成螨的毒力,考察了其对山楂叶螨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AC-118的结构经1H NMR确认。初步活性试验显示:其对朱砂叶螨螨卵和雌成螨的LC50分别为2.4mg/L和6.7mg/L;田间施药后14天,2000倍和3000倍剂量下,24%AC-118 SC对山楂叶螨的防效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正为明确联苯肼酯与联苯菊酯的联合杀螨活性,南京向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研究人员以室内连续累代饲养的朱砂叶螨为测试对象,评价了两者联合作用类型,为防治开发害螨防治复配制剂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联苯肼酯与联苯菊酯混配对朱砂叶螨成螨的增效作用明显,相同浓度下复配剂显著优于各单剂,其中,联苯肼酯与联苯菊酯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2月14日,欧盟委员会向WTO通报,建议对含有活性物质丁氟螨酯(Cyflumetofen)的植物保护产品使用采取限制措施。欧盟农药法规(EC)No 1107/2009第4条要求,植物保护产品的使用不应给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对申请者提交的补充数据的评估过  相似文献   

16.
<正>为评价新型杀螨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荔枝叶螨的活性,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对荔枝叶螨的不同螨态进行了室内活性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玻片浸渍法和浸叶法测得的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成螨的LC_(50)分别为0.977和0.248 mg/L,其毒力分别是对照药剂43%联苯肼酯悬浮剂的0.50和7.33  相似文献   

17.
正叶螨,俗称红蜘蛛或白蜘蛛,俗称"红蛐""蛐虱子"。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总目叶螨总科,严重为害蔬菜作物。在蔬菜上常以截形叶螨、朱砂叶螨、二斑叶螨3个种类混合发生。叶螨具有个体小、世代短、繁殖快、寄主广、活动范围小、适应性强、近亲交配率高、受药机会多、抗性问题严重等特点,极易暴发成灾,对蔬菜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一、为害特点叶螨喜群居及高温低湿的环境。发  相似文献   

18.
正腈吡螨酯对柑橘树、苹果树、梨树、葡萄、草莓、辣椒、西瓜、茶树、玫瑰等作物上的各类害螨、红蜘蛛、食心虫等均具有良好的活性,市场潜力较大。其中30%腈吡螨酯悬浮剂及腈吡螨酯·哒螨灵、腈吡螨酯·乙螨唑、腈吡螨酯·虫螨腈等复配登记配方受到了国内外农化企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般茶园中,常见的螨类有五种,即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咖啡小爪螨、短须螨、茶黄螨。其中茶橙瘿螨在大叶种茶、特别是水仙等发生较多而严重,咖啡小爪螨则在中小叶种茶上发生较多。从栖息与危害的部位来看,茶黄螨只在嫩梢上,为害幼嫩芽叶,茶橙瘿螨以在嫩梢为主,也可在成叶上。短须螨多在叶背近主脉两侧处,咖啡小爪螨主要在老叶叶面。螨类为害后轻者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探讨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和虱螨脲对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的毒性机制,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了氟铃脲、虱螨脲对2种果蝇2龄幼虫的毒力,以及其在亚致死浓度LC_(10)、LC_(20)下对2种果蝇体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的氟铃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