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华南、江南中稻陆续成熟,晚稻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单季稻处于抽穗至灌浆期,西南和东北单季稻处于灌浆乳熟期。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3级),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中等发生(3级),稻纵卷叶螟偏轻至中等发生(2~3级),稻瘟病偏轻发生(2级)。与上年同期相比,稻飞虱、稻瘟病发生重于上年,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与上年同期持平,纹枯病发生轻于上年。据统计,当前全国水稻病虫害发  相似文献   

2.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日通报,当前,华南、江南中稻和西南、东北单季稻处于孕穗至抽穗灌浆期,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华南、江南双季晚稻正处于返青至分蘖期。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3级),其中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中等发生(3级),稻纵卷叶螟偏轻至中等发生(2~3级),稻瘟病偏轻发生(2级)。与上年同期相比,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发生重于上年,纹枯病、稻瘟病发生轻于上年。据统计,当前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2.72亿亩次,同比增加1.4%。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日表示,水稻病虫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与上年同期相比,稻飞虱在华南、江南中稻和西南单季稻区、稻纵卷叶螟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二化螟在西南北部和江南稻区田间虫量同比偏多,重于上年。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下阶段西南、东北稻区多阵性降雨,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穗颈瘟的发生流行。1.稻飞虱稻飞虱在南方稻区偏轻至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7102万亩次,与上年同期持平。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在南方稻区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当前发生面积5157万亩次,接近上年同期。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稻区监测到明显  相似文献   

4.
<正>据植保部门发布的信息,当前,华南、江南晚稻正处于分蘖期,江南一季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灌浆乳熟期,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田间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发生程度重于上年。结合当前病虫害发生基数分析,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稻飞虱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仍将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江南稻区偏重发生,华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二化螟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瘟病在江南、西南、长江中  相似文献   

5.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通报,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齐穗至灌浆乳熟期,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江淮单季晚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稻飞虱短翅型成虫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田间虫量增长较快,重发威胁大;稻纵卷叶螟在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世代重叠严重,呈加重发生态势;稻瘟病在西南局部、华南、江南晚稻区扩展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从全国农技中心了解到,当前华南、江南晚稻正处于分蘖期,江南一季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灌浆乳熟期,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田间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发生程度重于上年,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程度轻于上年。预计下阶段"两迁"害虫、稻瘟病、稻纹枯病等病虫害重发风险仍然较大。各地需高度重视,加强监测预警,实施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病虫危害。1."两迁"害虫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据安徽省植保总站预计,全省夏季水稻病虫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偏轻至中等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偏轻发生,水稻病毒病轻发生。专家预计,全省水稻病虫发生面积5670万亩次。从全省范围看,单季稻要突出以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重点防治对象,兼顾水稻其他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12月6日至7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2014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预计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累计发生面积约55亿亩次,发生重于2013年。一、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在华南、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西南西部、江淮和华南南部等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7亿亩次。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华南南部早稻处于幼穗分化期,华南北部、江南和长江中游早稻处于分蘖期,西南单季稻处于返青分蘖期。据各地监测,5月份稻飞虱在江南和西南南部稻区迁入虫量较多,稻纵卷叶螟在西南北部、江南局部稻区诱蛾量高,二化螟在华南北部、江南稻区虫口密度高、为害重于上年同期,纹枯病和稻瘟病在南方稻区扩展速度快;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6154万亩次,同比增加9%。下阶段华南和江南地区将有明显降雨过程,天气条件也利于水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南方稻区早稻已基本收割,中稻大部处于抽穗至扬花期,晚稻大部处于移栽至分蘖拔节期。由于近期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两迁"害虫大量转迁至华南、西南和江南中稻以及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危害一、当前发生情况稻飞虱近期,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灯下虫量峰次增多,虫量增多,发生态势加重。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生趋势1.1虫害稻飞虱在华南、西南南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区大发生概率高,西南北部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800万公顷次。稻纵卷叶螟在黔、湘、鄂局部稻区大发生,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西南西部、江淮和华南南部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1733.33万公顷次。水  相似文献   

12.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6月27日消息,当前,华南、江南早稻处于破口抽穗至灌浆乳熟期,江南中稻、西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单季稻处于分蘖期。据各地监测,6月初以来"两迁"害虫在南方稻区灯下诱虫量和田间虫量同比偏少,长江中游局部偏多;二化螟在江南中稻田虫量较高;穗颈瘟近期在南方早稻区陆续显症,江南稻区局部田块发生重。全国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1.97亿亩次,同比增加5%。下阶段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于江南北部和江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0月14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发布了《晚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指出华南、江南、长江中游双季晚稻当前正处于灌浆至乳熟期,田间病虫发生总体平稳,稻飞虱局部漏防田块虫量较高,存在"冒穿"风险;稻纵卷叶螟发生基本定局;穗颈瘟和稻曲病陆续显症,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部分感病品种局部发生较重;受台风影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华南沿海局部重发。其具体发生动态及未来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笔者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获悉,当前,华南、江南、西南早稻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江南、长江中下游、西南大部中稻处于返青分蘖期。截至目前,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水稻螟虫发生程度重于或接近上年同期,"两迁"害虫、常发性病害等发生危害期有所推迟,程度轻于上年同期。近期随着南方稻区降水增多,水稻"两迁"害虫大量迁入,田间虫量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华南、江南和长江中游早稻大部分处于幼穗分化至孕穗期;西南地区中稻,贵州处于栽插至返青期,其他大部进入分蘖期;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单季稻大部分处于秧苗期。受前期低温、干旱和境外虫源地水稻生育期推迟、病虫发生基数偏低等因素影响,当前水稻病虫发生总体偏迟,程度轻于上年。  相似文献   

16.
《种业导刊》2014,(3):11-11
<正>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植保系统和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会商结果,预计2014年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0.96亿公顷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虫为主,发生面积0.68亿公顷次;病害以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0.28亿hm2。1发生趋势1.1虫害稻飞虱在华南、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大部稻区偏重至大发生,西南西部和江淮稻区中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华南晚稻处于孕穗期,江南晚稻和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处于抽穗扬花期。据监测统计,当前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如下。一、稻飞虱稻飞虱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当前发生面积9073万亩次,同比增加1.4%。9月上中旬,华南、江南稻区监测到明显回迁峰;据全国172个稻飞虱测报区域站监测统计,平均单灯诱虫量1412头,同比减少12.8%;其中褐飞虱占比63.5%,比上年同期减少1.3个百分点。田间虫量有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江苏丘陵稻区旱育机插条件下长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种子处理方式,以机插为前提条件,采用20%氯虫苯甲酰胺(CAP)悬浮剂浸种、清水浸种后药剂拌种(湿拌)及干籽拌种(干拌)3种方式处理种子,比较其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和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并结合赶蛾数据分析当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式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相同用量条件下,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和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均为干拌≥湿拌>浸种处理。在江苏丘陵地区稻纵卷叶螟第3代偏轻至中等发生、第4代中等偏重发生条件下,利用CAP有效用量2.0g/kg浸种处理种子、1.0g/kg湿拌和干拌处理种子均可达到90%以上的保叶和杀虫效果,有效控制时长达111d以上。结合农药利用率及成本因素,在江苏丘陵地区可利用CAP有效用量1.0g/kg拌种,湿拌或干拌种子可预防水稻生长前期偏轻发生、后期中等偏重发生的稻纵卷叶螟,有效减少田间白叶率、活虫数及田间稻纵卷叶螟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植保总站预测今年该省水稻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单季稻稻曲病、沿淮迟熟单季稻感病品种稻瘟病偏重发生,稻蓟马中等至偏重发生,螟虫中等发生。两迁害虫"两迁"害虫是安徽省水稻上的重大生物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特点。2012/2013年冬季,总体大气热量和水分条件对两迁害虫越冬存活和繁殖较有利。该站预计,"两迁"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9月21日称,当前,华南和江南双季晚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大部处于抽穗至灌浆期乳熟期,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对后期产量形成仍存在较大威胁。其中,稻飞虱在华南和江南稻区监测到回迁峰,回迁范围广、虫量大;稻瘟病在华南、江西西部病叶率明显高于上年同期,田间菌源充足,穗颈瘟重发风险高。一、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在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当前发生面积1.02亿亩次,同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