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森林采伐调查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包括设计方式不合理、样点选取不合理、数量误差控制不合理、林业调查管理不合理等。然后对如何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精度和效率的措施进行探究,包括加强管理、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准确度、保证质量等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森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比如造纸业、建筑业等对树木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整体的森林覆盖面积也大大提高,但是,在对森林进行采伐时,仍然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保证森林的利用更加规律,才能持续的利用森林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的精度与效率,积极探讨提高森林采伐调查设计的方法,并提高森林采伐的效率,保障我国的森林能够可持续生长。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6):93-94
在我国森林采伐工作中,经营单位需要提高调查设计精度与效率,按照相关规定等,开展相关设计工作,做好森林资源安全防护工作,提高森林经营企业的工作质量,提升国家森林资源安全性与合理性,优化其工作体系,按照法定文件等,科学开展森林采伐的调查设计工作,提升其精确度,以此减少工作造价。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森林资源的监测质量、数量化森林生物量的测定精度,该文论述了采用经典方法进行森林生物量测定的误差来源:①样地抽样误差;②样地每木检尺误差;③标准木生物量的测定误差;④模型误差;⑤下木层和草本地被物生物量测量误差.然后广泛运用误差传播定律,分别对样地设置、生物量调查及生物量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精度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理论验证,最终得出了采用经典方法调查森林生物量的误差为7.63%~14.56%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伐区设计的误差分析与提高伐区设计精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指的伐区设计,主要是指商品林中的人工杉木林皆伐伐区设计。在伐区设计中如果设计负误差过大,既浪费了限额采伐指标又影响集体或个人的经济利益;如果设计正误差过大,则会造成森林资源的过量采伐,设计人员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轻者违法,重者犯罪。为提高伐区设计精度,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损害,本文系统分析了伐区设计中的误差构成及其对设计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误差精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是影响地球环境的重要资源,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减少自然危害,保证生态环境。林业采伐是国民经济收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平衡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需要对林业采伐伐区进行调查,提高调查设计精度技术对林业采伐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林业采伐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提高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林木采伐是林业活动中的重要工作,是维护森林资源平衡的重要措施,能够保证森林系统的稳定性。为了确保林木采伐工作能够顺利实施,需要在采伐之前进行林木采伐调查设计,保证采伐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于采伐过程中涉及到的树木数量以及种类较多,给林木采伐调查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更需要工作人员注意调查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提高林木采伐调查设计的质量。本文阐述了林木采伐的设计原则以及申报程序,并分析了调查设计的流程,力求能够提升调查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林木采伐管理是实现合理采伐、限额采伐的有效方式,科学的林木采伐管理模式不仅能优化森林的发展结构,还能保护森林的生态净化功能。在我国林木采伐管理上,我们要严格遵循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落实采伐管理的各项制度,控制好采伐调查、采伐设计、采伐验收等各个环节,不断地提高采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和顺  石军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24-2625,2629
利用变化检测技术从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上提取森林采伐区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信息,可以实现对森林采伐的监测。主要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合影像差值,对经过校正后不同时相的spot5影像进行植被覆盖变化检测,结果表明,能较好地检测出采伐区变化的地面类型、林班界线,检测出采伐区植被减少的面积与实际采伐面积相比较,精度达到80%以上,检测的效果较好,该方法适用于对森林采伐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采伐强度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建立提供意见,并对今后阔叶红松林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以吉林蛟河林业实验管理局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采伐强度为0(对照CK)、15%(弱度采伐LT)、35%(中度采伐MT)、50%(强度采伐HT)的4块样地。采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标准,选择森林群落结构、森林蓄积量、树种结构、森林自然度、植被总覆盖度、林分平均高、枯枝落叶厚度、郁闭度8个因子作为森林生态功能的评价因子,对比了不同强度采伐样地在采伐前、采伐后和采伐4年后生态功能的差异。结果(1)采伐前,各样地生态功能指数均为0.83,采伐后,不同强度采伐样地生态功能指数出现显著差异,未采伐(0.83) > 弱度采伐(0.71) > 中度采伐(0.67) > 强度采伐(0.53)。4年后,各采伐样地生态功能指数差异逐渐减小,其中弱度采伐样地的生态功能指数恢复到采伐前状态(0.83),中度采伐样地和强度采伐样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态功能指数分别为0.77和0.61。(2)林分蓄积年均增长率随着采伐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采伐对阔叶红松混交林优势种的生长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而对林分树高的生长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低强度采伐后,森林生态功能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并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潜力,提高了人类对木材资源的利用,使森林综合效益得到改善;而大强度的采伐会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生态系统功能,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综合考虑,采伐强度在15%比较合理,建议不超过35%。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采伐森林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公益林采伐,依法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合理控制采伐方式和强度”。我国现行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即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和林木采伐更新制度。本文主要针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对贯彻《森林法》,实行依法治林,逐步扭转森林过量采伐和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实施采伐限额制度就是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8—2013年Landsat TM/ETM+/OLI时间序列分类数据,根据采伐迹地的时序变化特征,提取长汀县1988—2013年森林采伐信息,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长汀县各时相森林采伐监测的总体精度达90%以上,除1994-11-02、2001-12-31外,其余时相的kappa系数均接近或者超过0.8,利用采伐迹地特有的地表覆盖变化特征,能将光谱特征极为相近的采伐迹地、裸地、休耕期的耕地做进一步区分;长汀县采伐迹地分布最密集的区域集中在西南部,其次是东南部、东北部;长汀县1988—2001年森林采伐的面积为500~1 000 hm2,2003年以后随着森林覆盖面积持续增加,森林采伐面积增加,其中2010年森林采伐的面积超过2 800 hm2,中心区域采伐迹地面积增加与该区域森林覆盖条件显著改善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精度,探讨哑变量技术在蓄积量遥感估测中的作用。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为研究区,以Landsat 8 OLI和93块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角规控制样地数据为基础,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进行遥感变量因子的选择,并以龄组为哑变量分别构建基于哑变量的SVR和PLSR蓄积量估测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使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变量的选择有效减少了自变量的维度,提高了计算效率;其次,哑变量引入后,PLSR和SVR 2种回归模型的估测精度都比无哑变量方法有明显的提高,且SVR的估测结果优于PLSR;在引入哑变量后SVR模型的决定系数R2由0.59提高到0.68,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由36.76%降低至32.97%,PLSR模型的决定系数R2由0.53提高到0.62,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由39.41%降低至35.24%。在森林蓄积量的遥感估测中,哑变量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蓄积量大小对估测结果造成的影响,进而提高蓄积量的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其不仅给工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物质,而且对调节大气环境温度、调节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森林调查包括一类调查(即连续性调查),二类调查和三类调查(森林采伐作业调查),其调查目的是:提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调查的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管理,指导和规划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非等间距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1974-2007年山东省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为时间数据序列,建立非等距灰色预测模型。用模型对山东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进行拟合,拟合误差均在10%以下,拟合精度较高。使用后验差检验方法对模型进行精度等级检验,求得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后验差检验值分别为0.15,0.23和0.14,均小于0.35,小误差概率均为1,预测精度等级为一级好,预测的结果可以作为制订山东省未来林业发展计划的依据,为建立“数字林业”等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森林覆盖率为26.78%,还达不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生态省建设阶段性目标。因此,山东省应加快森林资源发展,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林分质量,避免造成森林资源的逆转。  相似文献   

17.
作业区是伐区调查设计中区划伐区的最基本单位。皆伐作业时,怍业区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伐区木材生产成本,而且也影响作业区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效果。现在实行的《东北、内蒙古林区林业企业采伐营林调查设计规程》中规定:"皆伐作业区面积不许超过十公顷"。这个规定,对森林更新是有利的,但对伐区木材生产经济效益较差。皆伐作业时,最适宜的作业区面积,应该既有利于森林更新,森林的扩大再生产,又有利于降低伐区木材生产成本。以上两方面是互相联系的,片面的强调那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本文就是从伐区木材生产的经济效益和保证采伐后森林环境条件不发生显著变化来加以探讨,使森林采伐成为利用森林和保证森林生态平衡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小兴安岭森林采伐对土壤侵蚀和河流泥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采伐对土壤侵蚀及河流泥沙量的影响,选择带岭实验局具有代表性的采伐迹地为研究对象,按其不同坡度及对土壤的破坏程度进行土壤侵蚀测定和调查;同时选择汤旺河下游干流的晨明站为河流泥沙量研究点,收集并分析了36a的泥沙资料,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皆伐后,采伐迹地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现象。其中,集材道、凋落物被破坏处及陡坡地段,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森林采伐可使一些局部地区的土壤侵蚀加剧,但就整个汤旺河流域,森林采伐还没有导致河流含沙量的明显增加。同时,森林植被的迅速更新,森林复被率的提高也对减少河流泥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办法对采伐作业有明确规定,进行采伐作业前必须做好前期设计工作,采伐过程中定期对采伐工作进行细致检查,采伐后验收采伐作业成果,避免盲目采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汪清林业局采伐迹地的实际调查和分析,得出森林经营的原则和方针,汪清林业局具体情况是:1、合理确定采伐和更新方式,培育百万亩采育林。汪清林业局经1985年更新普查核实,全局采伐面积11117920a,迹地更新11087360a,更新率为99.73%,不仅实现了更新跟上采伐而且还绿化了荒山荒地1043020a,使森林复盖率达到9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