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当前,农民在农作物施肥管理上仍存在着盲目性。主要表现在"重视氮肥磷肥,轻视有机肥,忽视钾肥微肥",偏废滥施现象比较普遍。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不合理,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人们  相似文献   

2.
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氮肥运筹方式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施磷、钾肥产量比不施高,验证了水稻施磷、钾肥有利于产量提高;磷、钾肥同时施用比单一施用磷肥或钾肥有利于产量提高;在土壤富含磷钾肥的情况下,后期施用磷、钾肥对水稻千粒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钾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它又被称为抗逆元素,适量施用钾肥能增加作物抗旱、抗倒伏的能力。 问:哪些农作物需要多施用钾肥呢? 答:钾肥是一个很重要的营养元素,从保证农作物优质  相似文献   

4.
钾是作物生长的三要素之一.由于我省钾肥资源紧缺,且价格较高,除烤烟等经济作物外,许多农作物都未施用钾肥,因此很难做到合理施肥,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一、钾肥的主要作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资料表明,缺钾土壤在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用钾肥(按氧化钾计算)5~10千克,每千克可增产粮食(玉米、小麦)4.9~8.5千克。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钾肥各处理均比对照区有增产作用,其中公顷施用钾肥75kg的处理产量最高,公顷产量13365.0kg,比对照区平均增产14.4%;其次是公顷施用钾肥105kg的处理,公顷产量12915.0kg,比对照区平均增产10.5%。  相似文献   

7.
钾肥的施用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北方地区,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氮、磷化肥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合理施用钾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高产田更显示出氮磷钾等养分供应的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大通不同生态区,不同农作物上钾肥的施用效果及土壤钾素测定结果的分析,说明合理施用钾肥是我县农作物增产、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 钾素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复种指数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作物从土壤中所摄取的养分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氮、磷肥施用较多,而钾肥施用较少,土壤中所含的钾已不能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而逐渐成为高产的限制因素,由缺钾引起的生理病害也逐渐增加.因此,钾肥的施用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徽州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为此,我们自1976年以来对本地区不同母质、不同肥力水平的水稻土进行了水稻施用钾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特别在试验中采用钾肥蘸秧根的施肥方法,获得了显著成效.现将试验的有关结果列述于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不同钾肥品种对加工番茄产量、肥效的影响.[方法]试验设3个不同钾肥施用量、3个施用时期和3个不同钾肥品种,采用膜下滴灌种植,在收获期测定加工番茄株数、单果重,计算产量,分析肥料效益.[结果](1)当钾肥施用时期相同时,钾肥用量为120 kg/hm2的加工番茄产量高于其它用量;(2)当钾肥施用量相同时,钾肥50;开花期滴灌追施和50;结果期滴灌追施的加工番茄产量最大,而钾肥全部基施最低;(3)钾肥施用时期相同时,缺钾、施钾量不足、施钾量过高均会降低加工番茄的经济效益;钾肥施用量相同时,钾肥50;开花期滴灌追施和50;结果期滴灌追施的经济效益高于其它施用时期;(4)加工番茄不同钾肥品种以钾肥为K-KCl处理的产量和肥料效益最高,依次是K-K2SO4、K-KNO3.[结论]加工番茄的最适宜钾肥施用量为125.89 kg/hm2,最适宜的钾肥施用时期为50;开花期滴灌追施,50;结果期滴灌追施;加工番茄的钾肥品种以钾肥为K-KCl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研究钾肥在潮土区夏玉米增产效果,田间实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增产幅度在8.7%~10.0%之间,钾肥的用量为90kg/hm。最好;潮土区施用钾肥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影响了百粒重和穗长,和对照相比,施用钾肥降低了穗的秃尖长度,降低的幅度达到47.1%~64.7%;钾肥对玉米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当前生产条件下不同作物施肥效果和肥料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以及目前不同作物的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现状。【结果】目前农作物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但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差异较大。与不施肥相比,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2269、2200、1438和1617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7%、109.8%、173.7%和68.6%;相对应的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9.6%、48.6%、56.2%和38.0%,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为7.2、7.7、4.0和3.0kg·kg-1。【结论】现代作物产量的提高和维持必须依赖肥料的施用,并且应该根据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合理配置肥料资源,同时在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前提下,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钾肥的施用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在中国北方地区,随着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氮、磷化肥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合理施用钾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高产田更显示出氮磷钾等养分供应的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适当调整氮、磷比例,配施一定量的钾肥效果势在必行。钾肥不但能协调土壤养分比例,提高氮、磷化肥利用率,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特别是改善喜钾作物的品质具有良好作用,有的称钾为“品质元素”。  相似文献   

14.
钾是水稻生长所必须的大量元素,随着水稻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钾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多,施用钾肥已成为许多地区稳定和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试验表明,钾肥的不同施用时间和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在安龙县一季中稻栽培中,最佳施钾肥时间为水稻分蘖盛期。  相似文献   

15.
几种钾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几种钾肥在新疆葡萄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氮、磷肥用量相同的基础上,在南北疆葡萄上施用不同种类的钾肥,探讨葡萄产量和品质与钾肥的关系.[结果]施用钾肥改善了葡萄品质,VC含量大幅增加,总糖略有上升,而酸度有所降低.北疆试验各处理的葡萄产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在葡萄上施用钾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增幅为3.49;~8.92;,氯化钾型钾肥增产效果优于硫酸钾型钾肥;南疆葡萄施用钾肥增产效果优于北疆,增产幅度在14.35;~29.39;,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硫酸钾型钾肥较氯化钾肥对木纳格葡萄的增产效果要好.北疆施用不同钾肥的增收幅度为1 850~5 384元/hm2,氯化钾型钾肥增收效果好于硫酸钾型钾肥;南疆获得的经济效益好于北疆,葡萄增收幅度为7 409~15 441元/hm2,硫酸钾型钾肥的增收效果优于氯化钾型钾肥.[结论]北疆宜施用氯化钾型钾肥,南疆宜施用硫酸类钾肥.  相似文献   

16.
谢学智 《农技服务》2007,24(11):27-27
进行了不同钾肥用量在玉米上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钾肥后产量显著增加;施用K_2O180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6.4%;在施用K_2O 135 kg/hm~2时,土壤中钾素出现赢余。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几种主要土壤施用钾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之一,在全国占重要地位。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的25%。大豆是喜肥作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上施用钾肥,尤其是氮、磷、外肥的平衡施用,可有效提高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并且能改善其品质  相似文献   

18.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大蒜蒜头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对蒜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蒜头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施用量要合理,避免不施磷、钾肥或过量施用磷、钾肥。  相似文献   

19.
食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丰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相互配比,可以充分发挥土壤供肥能力,使向日葵产量达到最大化。通过试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最好;氮、磷肥配合施用优于氮、钾肥配合;氮、钾肥配合施用优于磷、钾肥配合。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主栽的棉花品种需要更多的钾,盛花期和结铃期缺钾会对籽棉产量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的目标是为生长在干旱瘠薄土地上的当前转基因棉花确定适当的钾肥施用量,评估分次施钾的影响,并量化额外的叶面施钾对籽棉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贡献。在巴基斯坦的木尔坦中央棉花研究所进行了为期2年(2014~2015年)的田间试验。试验分成两部分:其中试验1中,全生育期有3个钾肥施用剂量(0,6.7 kg K_2O/亩和13.3 kg K_2O/亩)被均分成2次或4次施用,每次施用量为3.3 kg K_2O/亩(分成2次施用的于播种前和播种后45天施用;分成4次施用的于播种前和播种后30、45、60天施用)。试验2中,评估种植前施用0、6.7、13.3 kg K_2O/亩的钾肥,紧接着喷施4次叶面肥(2%K_2SO_4)对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施钾肥是当前转基因棉花在贫瘠的干旱土壤上高产的先决条件,因为它保证了充分的植株生长和发育,籽棉产量也随之提高到较高水平。然而,仅施基肥不会实现棉花产量潜力。棉花生长中期分2~4次追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籽棉产量。基施钾肥后,在棉花全生育期再叶面喷施4次2%K_2SO_4获得的产量最高,与不施肥处理相比,产量增加超过40%;与分次施用钾肥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10%~15%。这些结果表明,与作物生长发育对钾素的动态需求相匹配的钾肥施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当前转基因棉花品种上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