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稻飞虱是桂林市水稻上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历年发生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褐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防治效果明显下降。为筛选防治褐飞虱的高效药剂,作者在临桂县临桂镇秧塘村进行了晚稻田间防治褐飞虱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剂40%万灵将SP,美国杜邦公司提供;20%好年冬EC,美国FMC公司提供;15%金好年EC,美国FMC公司提供;10%蚜虱净WP,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市售);25%扑虱灵WP,上海东风农药厂生产(市售)。1·2试验设计试验设40%万灵将SP 86g/667m2(约700倍),40%万灵将SP 43g/667m2 25%扑虱灵WP80g/… 相似文献
5.
6.
7.
8.
单季晚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种药剂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吡蚜酮25%可湿性粉剂20g/667m2、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50g/667m2、噻嗪酮25%可湿性粉剂50g/667m2 有机硅16.7g/667m2、阿维菌素4%乳油30mL/667m2 噻嗪酮25%可湿性粉50g/667m2、毒·噻40%可湿性粉剂50g/667m2、氟虫腈5%悬浮剂50mL/667m2对单季晚稻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15d校正防效分别为53.0%~75.8%、60.7%~83.0%、65.7%~85.1%、63.4%~83.4%、28.2%~86.0%、39.8%~70.8%,并且以吡蚜酮、噻嗪酮 有机硅、噻嗪酮处理区蜘蛛量相对较高.对以褐飞虱虫量为主的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田,以选用吡蚜酮、噻嗪酮 有机硅、噻嗪酮为好. 相似文献
9.
几种农药防治大龄高密度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80%烯啶虫胺.吡蚜酮WG施用20g/667m2,对高密度大龄褐飞虱有显著防效,药后3d、7d和14d防效分别达到81.51%、99.03%和99.54%;10%烯啶虫胺AS施用160g/667m2,药后3d、7d和14d防效分别达到70.6%、96.21%和97.93%,均优于25%吡蚜酮WP 32g/667m2、10g/L醚菊酯SC120g/667m2、80%敌敌畏EC160g/667m2+25%噻嗪酮WP120g/667m2,且对水稻安全,适宜水稻中后期爆发的高密度大龄褐飞虱防治。 相似文献
10.
稻褐飞虱在湖南晚稻上一般发生3代(即四、五、六代),其中以9月下旬晚稻乳熟期发生的第五代若虫密度最大,每百蔸禾可达数千至近万只,是造成晚稻死秆的主要虫害。因此防治第五代若虫是控制晚稻成灾的重要一关。而短翅型成虫,对褐飞虱数量的增长有特殊作用,特别是雌虫最多,产卵量比长翅型大1—2倍。短翅型成虫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不同药剂防治蛴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温圳镇花生种植中 ,蛴螬为害严重 ,最高虫量达 79条 m2 ,,中等虫量 3 8条 m2 ,最低虫量也达 1 0条 m2 ,常造成花生缺蔸断垄 ,以至颗粒无收 ,严重制约了花生生产。为寻找有效药剂和防治方法 ,特进行本试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40 %辛硫磷EC(山东乐陵农药厂生产 ) ;48%乐斯本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 ) ;40 %克虫宝EC(北京富力特新技术公司生产 )。1 .2 试验处理与设计试验在南昌市进贤县温家圳乌龟山南李家岗进行 ,供试花生品种为当地强盗花生。试验地为连作 6年的果园套种地 ,属红壤土。1 .2 .1… 相似文献
15.
16.
17.
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主要害虫。越冬成虫于 4月初产卵, 4月中旬卵孵化为若虫开始为害, 8月下旬成虫越冬。在华北地区 1 a发生 3代。由于梨木虱发生期长,而且各虫态混合发生,控制为害较难,常采取连续多次喷药和加大用药量的方法进行防治,其结果不仅防治成本增高,而且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又易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等。为此,笔者于 1999年进行了农地乐 52.25%乳油 (下简称农地乐 )防治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河北省辛集市兴华办林子村果园进行。试验地为壤质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势平坦,… 相似文献
18.
19.
麦田越冬灰飞虱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飞虱[Laodepjax striatellus(Fallén)]是传播小麦丛矮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玉米粗缩病的罪魁祸首,近几年来,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江苏省苏北地区常规防治灰飞虱的时间主要在5月底6月初,以防治向水稻秧田转移的1代灰飞虱成虫和2代灰飞虱的若虫为主,很少见到对麦田越冬灰飞虱防治的报道.为此,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麦田越冬灰飞虱的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每667 m~2用30%已唑醇悬浮剂15 mL+25%嘧菌酯悬浮剂15 mL施药一次,7 d后再施药一次,第二次施药后14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88.30%,显著高于每667 m~2用30%已唑醇悬浮剂10 mL+25%嘧菌酯悬浮剂10 mL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每667 m~2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 mL、30%已唑醇悬浮剂15 mL和10 mL、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 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几种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