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及其译名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叶茎枯病是棉花的一种生理早衰现象,在世界多个植棉国广为发生。历史上科学家对红叶茎枯病的病因曾提出过:1.昆虫为害假说;2.侵染性病害假说;3土壤、气候与耕作条件不适假说.;4矿物质失调假说。第1、2种假说已被否定,第3种假说内容宽泛,对病害的起因不能圆满地解释,第4种假说长期占统治地位,主导人们对病因的认识。近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库源比(主要是铃叶比)失调是红叶茎枯病的病因。该病在国际上常用的英文名称有red leaf disease,red leaf blight。根据资料分析,美国棉花上发生的bronze wilt很可能是红叶茎枯病。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明确棉花库源比(铃叶比)变化对红叶茎枯病发生的影响,揭示红叶茎枯病的病因,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开展了多项试验并获得初步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棉株的病害严重度与其铃叶比呈高度正相关。早熟品种开花期早,铃叶比高,病害发生重;盛蕾期以前的气温对棉花生长和红叶茎枯病发生的作用大于土壤水分的作用。与常温处理相比,提高棉花3叶期至盛蕾期的气温,可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减小库源比,其发病盛期延后约45天,病情  相似文献   

3.
棉花茎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上海地区的发生日益增多。我场自一九六八年普遍种植海岛棉后,茎枯病的危害越来越重,已经成为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造成很大的损失。一九七三年全场六千一百多亩海岛棉,发生茎枯病的有四千七百多亩,其中死苗一半以上的占五百八十多亩,还有一百亩棉田因死苗过多只得翻耕重种。病原菌茎枯病是由半知菌 AscochyfaGossypii 引起的。一九七三年六月,我们曾用病叶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真菌菌落在摄氏二十五至二十七度下很快,一星期后斜面培养基即布满了菌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茎枯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又叫黑霉病、茎溃疡病,主要为害茎和果实,亦可为害叶和叶柄,且多在断枝、裂果上发生,造成枝、果实褐色干腐。近年来,番茄茎枯病的发生日益严重。生长旺盛,枝叶茂盛,植株间多郁闭,高温高湿,不断地进行整枝打杈造成伤口,浇水较多,均易引发此病。  相似文献   

5.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红叶枯病或凋枯病,是严重为害棉花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后,棉株中下部叶片变暗变厚,皱缩发脆,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叶缘卷缩,叶片逐渐变黄或变红,后期叶片干枯脱落;侧根短、少,根系不发达;上层棉桃坐不住,中层桃小、桃瘪,衣分低,吐絮不畅,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据调查,该病多发生在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质地偏轻和土壤结构不良的田块。据研究表明,在不良环境下,棉株缺钾,抗逆能力变差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气候环境不适,土壤水分、养分和通气失调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新疆农垦科技》2012,(9):60-60
红叶茎枯病是从底部老叶开始发红发紫,叶片僵硬,如果发病严重,顶尖叶片可出现叶斑,并最终脱落。本病主要是因为缺钾引起,也叫缺钾性红叶茎枯病。而0黄萎病是发生在6下旬至7月中上旬,在连阴雨天、温度下降时易发病,造成叶片出现不规则黄斑,或者叶片边缘干枯,造成叶片皱缩。  相似文献   

7.
邢军 《山东蔬菜》2007,(2):42-42
芦笋茎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世界各芦笋产区几乎都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山东芦笋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有加重的趋势。五六月份进入了高温、高湿季节,也是芦笋病害的高发期,尤其是在老种植区,芦笋茎枯病成为制约生产的一大主要病害。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该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从山西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棉花研究所张慧杰团队突破传统的植物生理性病害研究方法,把作物栽培学和库源理论融入植物病理学研究,填补了以上学科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破解了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病因,研究结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发表于《植物病理学报》。  相似文献   

9.
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了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的关系。棉花早衰依据其成因差异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生理性早衰、病理性早衰及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近些年来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在我国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系统分析了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的成因及有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我国棉花生产、以“选种、壮苗、补钾、抗逆、防病”等技术为核心的棉花早衰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芦笋的褐斑病与茎枯病症状比较相似,在生产中因广大笋农对芦笋的褐斑病与茎枯病不能很好地区别,选用防治茎枯病的药用于防治褐斑效果差;如果用防治褐斑病的药剂防治茎枯病基本无效,既增加了费用又耽误了防治适期,造成病害发生严重。因此,必须准确诊断出是什么病,然后才能根据病害选用药剂防治。一、症状区别1.病斑色泽:茎枯病病斑前期为水渍状,逐渐变为褐色小斑,再失水变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病斑颜色比较浅。褐斑病病斑前期为褐色,逐渐变为棕褐色或红褐色,病斑颜色比较深。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茎枯病是芦笋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根治方法或技术的报导,只能防而不能治。因此,针以本地区植笋面积较大,发生茎枯病较重的实际情况,对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基本摸清了该病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影响此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制订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清除病残体为中心,以药剂防治为保证”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1病害症状芦笋茎枯病在自然条件下只侵染芦笋,不危害其它作物,寄主…  相似文献   

12.
<正>芝麻茎点枯病俗称"黑根病"、"黑杆病",是芝麻生产中最主要病害,主要发生于芝麻开花结蒴期,自根部或茎部开始发病,向茎上部发展。根部感病后变为褐色;茎部感病后迅速形成绕茎的黄褐斑,边缘无明显界限,中部灰白色表面油光,其上密生许多黑色小粒。芝麻茎点枯病病菌主要是以种子、土壤中病残体上的菌核越冬进行传播。高温多雨,地势低洼,土壤长期过湿是暴发流行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困扰世界100多年的一道科学谜题——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终于被驻运的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张慧杰团队破解。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今年4月份的中国植物病理学顶级刊物——《植物病理学报》,为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红叶茎枯病是当前我国棉花三大病害之一,是抗虫棉健康生长的一大障碍。自1997年我国政府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后,红叶茎枯病由  相似文献   

14.
棉花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阳县是国家规定的棉花优势区域,也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常年植棉面积1万hm2左右,总产7500 t,近几年,棉花苗期病虫害普遍发生,直接影响了棉花产量.棉花苗期病害是指棉花播种至幼苗期所发生的病害,大体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烂种、烂芽、茎基腐和根腐,另一类是子叶及幼茎发病.烂种、烂芽严重时棉苗就不能出土,死在土内;而有一些受病菌侵染轻的,虽棉苗出土,但常常形成根腐和茎腐,当棉苗受害严重,又遇低温高湿时,则造成大批死亡,使棉田严重缺苗断垄,甚至需要重新播种.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茎枯病等,苗期虫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等.控制棉花苗期病虫害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正>问:棉花红叶茎枯病怎么防治?答:该病诱因主要是棉田缺钾、气候持续干旱和暴雨后骤晴所致。因此,防治棉花红叶茎枯病首先要保证田间排灌通畅,遇大雨后能及时排水,同时中耕晾墒,保持土壤中的适宜含水量。其次是增施钾肥,亩施氯化钾25~30公斤,以保证土壤中有效钾的含量。问:旱直播稻3叶1心期用什么除草剂防除多种杂草?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滨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的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优良的抗虫性,但其抗病性均较差,特别是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为害比较重的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2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棉花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菌和发病症状;从发生条件、传播途径及流行时间和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芝麻茎点枯病的流行规律;从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合理轮作等方面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农业防治措施;从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杀菌剂对病菌抑制作用测定和农药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主要药剂防治措施。认为对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应在以选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的基础上,适时采取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农药喷施等药剂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控模式,既能较好地控制病害的发展,又能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棉花枯、黄萎病和苗期根病病情分级的国标严谨、科学、可行,以适应科研和生产的需求,本研究对中国棉花枯、黄萎病和苗期根病分级标准诞生与演变的过程进行了回顾,肯定了某些分级标准在这3种病害研究与防治方面的贡献。指出了GB/T 17980.92—2004和GB/T 17980.93—2004中棉花枯、黄萎病和苗期根病分级国标的缺陷。比较了不同分级标准对病情指数统计结果的影响。依据制定植物病情分级标准的理论和国内外多种植物病害分级的实例,提出了修订棉花枯、黄萎病和苗期根病分级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每到甜瓜生长季节,我们在下乡开展农业生产调查及技术服务时,看到有些甜瓜前期出苗生长比较正常,可遇到生育发生突变时,常见有的农户甜瓜幼苗成片枯萎,有的甜瓜茎蔓和叶片也点、片或者成片枯死,有的瓜果也会遭受为害,轻者减产20~30%,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更多,从田间诊断来看,这些情况就是甜瓜不同生育时期蔓枯病的为害状态。根据历年观察,甜瓜蔓枯病从苗期到结瓜期都有可能发生,一是在幼苗子  相似文献   

20.
红叶早衰是新疆棉花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常因田间管理不当而引起。本文简要介绍了2011年库尔勒垦区棉花红叶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