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16日,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获批临时登记24%唑醚·壬菌铜微乳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葡萄霜霉病。据悉,壬菌铜属于有机铜产品,对多种真菌性、细菌性植物病害有较好防效,但与噻森铜、喹啉铜等类似产品相比,登记开发力度略显偏弱。此前,西安近代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登记有30%壬菌铜微乳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黄瓜霜霉病;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登记有25%溴  相似文献   

2.
正8月21日,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60%烯啶·呋虫胺可湿性粉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观赏菊花蓟马和咖啡树叶蝉。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和烯啶虫胺在咖啡树上登记。同日,山东省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35%呋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统一全国农药登记评审标准,提高农药登记试验水平和质量,确保登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农药产品实现联合登记,尤其是对农作物防治用药短缺产品进行联合扩作登记,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国家制定并出台《农药登记联合试验管理办法》,法律法规上有依据。办法规定:对部分行业关注度高,有市场前景的化合物进行农药登记联合试验。目前,禁限用高毒农药在提速,导致部分农作物出现用药矛盾。办法要接地气,只有扎扎实实开展相关工作,不能停  相似文献   

4.
正8月21日,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60%烯啶·呋虫胺可湿性粉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观赏菊花蓟马和咖啡树叶蝉。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和烯啶虫胺在咖啡树上登记。同日,山东省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35%呋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茄子白粉虱。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在茄子上登记。同日,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申请的40%呋虫胺可溶粉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茶树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单季晚粳8006为材料,研究栽插行距及配置方式对产量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扩大行距,抽穗期群体叶面积适宜,抽穗后干物质积多,产量提高;宽窄行方式扩行能提高成穗率,且比等行方式更能提高每穗颖花数、结实颖花数、结实率,协调穗粒重,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7月10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发布消息,对2015年第15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进行公示。据公示,10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的阿维菌素、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噻虫嗪、丙环唑、多菌灵、井冈霉素、霜霉威盐酸盐、噁霉灵、异菌脲等14种有效成分的产品拟批准扩作登记,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病虫害。这是我国开展农药登记工作以来,对农药扩作登记最集中的一次,登记企业之多、扩作产品之多,双双创历史记录。专家指出,12种  相似文献   

7.
李珊  杜春梅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4):125-131
为了更好的防控稻瘟病的发生,为水稻育种工作和新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深入了解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与水稻相互作用的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归纳了稻瘟病菌侵染水稻的机制、水稻对稻瘟病菌侵染的信号识别及其下游反应以及识别后诱导水稻产生的防御反应机制,分析了水稻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利用分子育种手段提高水稻抗病性的相关策略。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后,植株会通过细胞壁加厚、病程相关蛋白表达以及病原菌侵入位点细胞程序性死亡等系统免疫反应来抵御稻瘟病菌的侵染;因此指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诱导植物发生免疫反应来抵御稻瘟病菌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防治病害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而且,作为研究病原菌—植物互作的模式系统,深入了解稻瘟病菌与水稻的互作机制,也为通过诱导水稻防御基因的表达来防治其他重要真菌性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杜邦TM康宽杀虫剂、杜邦TM奥得腾杀虫剂、杜邦TM倍内威杀虫剂以及杜邦TM可杀得叁千杀菌剂是杜邦植物保护事业部行销中国市场的明星产品,受到广大农户朋友的欢迎。经过严谨的实验验证和严格的审批流程,这些市售产品获得了相应的登记扩作批准,特公告如下:杜邦TM康宽杀虫剂(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玉米粘虫、二点委夜蛾  相似文献   

9.
瓜类白粉病是葫芦科作物的主要病害,在生产中选择抗病品种是减轻该病发生程度的重要措施。瓜类抗病育种利用白粉菌人工接种是鉴定葫芦科作物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的主要方法,筛选和获得稳定的菌源是抗病性鉴定的基础。本试验选择6种田间表现易感白粉病的葫芦科作物品种,通过人工接种甜瓜白粉菌,比较其接种后的发病情况,以确定较为合适的瓜类白粉菌扩繁寄主。  相似文献   

10.
正细菌性穿孔病是甜樱桃上的主要病害,因用药单一或预防不当,特别是甜樱桃生长中后期的高温多雨天气,造成细菌性穿孔病大发生,最终导致早期落叶,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和翌年产量。为了筛选效果好的细菌性穿孔病防治药剂,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于2015年7月15日、8月1日在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能够防治细菌病害的有效药剂并不多,国外常见的主要以无机铜制剂为主。国内杀菌剂市场上,相对于真菌病害的药剂,防治细菌病害的药剂,登记品种较少。在我国,防治细菌病害的药剂中,无机铜制剂处于配角地位,有机铜制剂噻菌铜则是主角,成为众多种植大户的理想选择。自2000年以来,噻菌铜经全国各地近2,950万亩次的防治试验示范和大力推广,已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正规登记了番茄  相似文献   

12.
13.
棉花黄萎病菌与品种互作的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3个棉花品种(系)接种18个黄萎病菌株的抗感表现(病情指数)为分析对象,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用双标图方法研究了寄主 病原的互作格局。结果表明:23个棉花品种分为6个抗病性不同的品种组,18个菌株聚为5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群。5031和50312组成的品种组G1对所有菌株群具有最高抗性,可作为抗黄育种的高抗质源。来自河北成安的VD25与来自江苏常熟的XS4、XS6和XS7组成的菌株群S4与G5品种组存在互作,其致病力最强,是棉花黄萎病的优势菌株群,在抗黄育种和抗黄鉴定中应予以高度重视。S2和S3菌株群与56%的参试品种构成的3个品种组间存在互作,是潜在的优势菌株群。具平均抗病性的G2品种组是黄萎病菌的优良寄主。  相似文献   

14.
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因子及寄主抗性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噻菌铜将扩展登记中药材铁皮石斛软腐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8月,浙江省农业厅出台小品种农作物农药登记补贴政策,补贴品种为具有特色的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小品种作物病虫害防治药剂,补贴资金用于田间药效、残留、毒理、环境等登记试验费用,补助标准不超过登记试验总费用的50%,单个补贴总额不超过20万元。浙江龙湾化工龙克菌(20%噻菌铜悬浮剂)在铁皮石斛软腐病上获得补贴。含20%噻菌铜SC(龙克菌)在内,合计共有25个农药制剂获得浙江省农业厅2013年小品种农作物农药登记拟补贴产品。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根际促生菌(PGPR)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微生物的生物修复作用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酿酒酵母耐铜基因CUP1编码铜金属硫蛋白(Cu-MT),对铜有很高的亲和性,可拮抗重金属铜毒性。为提高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物修复能力,将酿酒酵母耐铜基因CUP1克隆至荧光假单胞菌。通过引物设计,将SD序列添加至酵母耐铜基因CUP1编码序列前端,PCR扩增得到约200bp的CUP1片段,克隆至测序载体pUC19,经测序证明正确后,胶回收CUP1片段连接到具有广泛宿主范围的柯斯质粒pLAFR3上,经三亲接合转移至荧光假单胞菌AS1.1381,得到重组菌株AS1.1381/pL3CUP1。铜实验表明,重组菌株AS1.1381/pL3CUP1的抗铜能力(6mM Cu2+)显著高于AS1.1381/pLAFR3(4.5mM Cu2+),重组菌株抗铜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明波食用菌种植园所在的滨海镇是中国大棚葡萄之乡,该镇及周边种植着2 600多公顷葡萄,每年修剪产生上万吨葡萄枝条。食用菌种植园将废弃的葡萄枝条剪切、研磨成枝屑,成为生产秀珍菇的基质原料,实现废物再利用。经试验,用葡萄枝屑替代棉籽壳粉末栽培秀珍菇取得了成功。2010—2012年,该种植园扩大葡萄枝屑基质栽培比例,每年利用17公顷葡萄园里的5万公斤葡萄枝栽培秀珍菇,可年节省成本8万多元。同时,还利用秀珍菇菌糠覆盖种植马铃薯,延长  相似文献   

18.
根肿菌是一种专性寄生在十字花科植物根部的的土传病原菌。简要介绍了根肿菌的生物学特性、危害、检测方法及根肿病的防治方法,重点介绍根肿菌在植物根际土壤中的行为过程及其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效应,总结了土壤理化因子、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矿质元素等根际土壤因素对根肿病发生过程的影响与调控。旨在为研发根肿病防治措施与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为促进十字花科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植物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揭示植物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机制,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尖孢镰刀菌对植物的致病机制,植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抗病机制以及植物与尖孢镰刀菌之间的互作机制,认为尖孢镰刀菌与植物之间主要通过小RNA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与化合物水平三方面进行互作。而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小RNA分析也将是今后研究尖孢镰刀菌与植物互作机制的主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20%龙克菌悬浮剂(通用名:噻菌铜,正式登记证号:PD20086024)是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低毒、安全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能很好地治疗和预防水稻、果树、蔬菜及重要经济作物的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具有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