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三种不同的作物(向日葵、玉米、马铃薯)"一膜两年用"后作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垄全膜覆盖种植食用向日葵在"一膜两年用"后作效益中重茬不宜种植,首选作物是玉米,其次是马铃薯,可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在西瓜上的应用试验表明: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能节水省工,增加收入;结合改进种植规格,节约材料成本;在其它旱地作物如甘蔗、玉米、辣椒、南瓜等的栽培上具有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制种玉米膜下栽培技术主要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无需冬灌直接深翻犁地整平,春季在干地上播种,然后使用滴灌进行滴水出苗,达到节水、节本,提高玉米作物出苗率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探讨与实践经验介绍,以期为制种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东北大庆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东北大庆进行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对作物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本论文简要介绍了东北大庆暖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并对膜下滴灌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秦安县的主体作物,适当增加密度是其获得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秦安县山区群众种植全膜玉米都较稀,为了掌握秦安县干旱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完善全膜玉米配套栽培技术提供技术依据,今年秦安县中山乡香山村进行了全膜玉米密度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1试验设计选择肥力均匀,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验,采取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6.6m,宽3m,小区面积20m2,小区长6m宽3m,每小区种植3垄(6行),先起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主要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滴灌灌溉技术。同时配合采用机械化作业、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生物防治、化学控制等先进技术。玉米膜下滴灌是将滴灌带铺设在膜下,利用管道将灌溉水源送入滴灌带,滴灌带设有滴头,使水源不断滴入土壤中直至渗入作物根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作物吸收的水分。一、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全膜玉米已成为甘谷县主要作物,群众自发利用全膜玉米原膜种植玉米、小麦、油菜、蚕豆等作物的模式不断增多,其中在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是应用范围最广、面积最大,增产最显著的一种种植模式。原膜二次利用点播冬油菜可解决全膜玉米收获后立冬前时间短,热量不足来不及播种冬油菜的问题,同时节省2次耕地和劳力支出200元左右,抗旱保墒效果很好,产量比正常露地播种增产30%左右,在干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农田雨水在玉米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中得到高效利用,进一步探索降水利用率、不同水分环境与产量水平下的作物需水特征和水分生长模型,作物水分状况信息及水分平衡等方面的规律,2011年4月15日开始,作者在秦州区汪川镇良种场设立了玉米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试验土壤墒情监测点。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是一项充分接纳和利用自然降水、最大限度保蓄土壤水分、显著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降水生产效益的有效旱作农田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9.
凹型盖膜种植对坡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两种盖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差异,1999-2000年在昆明市寻甸县王家箐流域坡地进行了5种耕种方式的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型盖膜种植一样,凹型盖膜种植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早抽穗和成熟,改善作物穗部性状和经济性状,提高玉米产量。传统的凸型盖膜行间易积水,增大破耕地径流,凹型盖膜则可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在凹型盖膜种植的基础上,结合前茬麦秆覆盖玉米行间,可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坡地作物生产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在辖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对大田平膜玉米和大田垄膜玉米进行了全生育期的灌溉试验。目的是经过对玉米作物田间灌水量,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物候观测、土壤含水量等一系列数据的测定,汇总各类数据,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在大兴安岭南麓地区膜下滴灌玉米作物全生育期的最佳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采用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兴安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次数为5次,灌水定额为1350mS/hm2时产量最好,最高产量达到15.06t/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出适宜我县膜下滴管节水种植栽培技术,并通过新技术能更好的挖掘出我地区的玉米增产潜力,在全县选取3个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区及非项目区进行了玉米膜下滴灌节水种植技术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玉米亩增产249.3公斤,增产幅度为38.1%,亩增加费用200元,亩净增收250元。  相似文献   

13.
山旱地全膜春玉米冬小麦一膜两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年引进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玉米产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同时出现了小麦面积缩减和耕作倒茬的矛盾。为了充分发挥全膜覆盖的作用,科技人员在大力推广这一新技术的同时,进行了玉米收获后的地膜再利用试验,总结出玉米全膜覆盖免耕连播小麦栽培技术,克服了全膜投入大,玉米收获后刨根难等缺点,解决了小麦与玉米轮作的问题,降低了水土流失和地表风蚀,有效地保证了冬春季作物生长的水分需要。通过与露地大田比较,全膜留床再播小麦能更好地提高地温,极大限度地积蓄水分,促进冬小麦越冬后返青拔节。2006年在秦安县莲花镇小户村试验示范全膜玉米秋播小麦一膜两用技术0.667hm^2,小麦平均产量为3540kg/hm^2,较常规栽培方式增产11.58%。该技术在海拔1900m以下,年降水量240-5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蓝膜控释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肥效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蓝膜控释肥,无论是种肥同播还是于小喇叭口期追施,均能较好地保证玉米生育期的养分需求,不仅可节约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促进作物植株生长,又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全膜玉米和全膜豆角的普及推广,武山县山区地膜覆盖面积大幅度增加,为了充分利用玉米、豆角收获后基本完好的地膜,发挥其增温保墒的作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力投入,农业技术人员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开展了各类作物的原膜二次利用试验,相继试验成功并示范推广了原膜二次利用种植玉米、油菜、小麦、胡麻、马铃薯、蚕豆、大豆、中药材等技术,原膜二次利用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各种具有区域特色的原膜二次利用种  相似文献   

16.
阜新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新地处辽西北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气候条件风沙半干旱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年平均降水量为490 mm左右。在如此环境条件下,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对于阜新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的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可以在作物需水时灌溉,改变了传统漫灌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用水量,也为玉米增产提供了保证。本文作者总结了阜新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栽培方法、田间管理等环节入手,总结了和布克赛尔县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为和布克赛尔县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原膜上第二年种植蚕豆,是武山县群众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试种成功的一种蚕豆种植新模式。为了解掌握县内种植的几个蚕豆品种在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条件下种植的产量、生育期、生物特性等方面的差异,为全膜玉米原膜二次利用种植选择适宜品种提供依据,特设立本试验。1试验设计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视野开阔,去年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垄沟正直均匀,底肥充足,地膜完好的地块。参试品种为当地老品种岷县蚕豆、临蚕8号、  相似文献   

19.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效益与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3年不同覆膜方式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20cm土壤温度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0~20cm土壤含水量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产量和效益为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早春全膜双垄沟播〉播期全膜双垄沟播〉秋季半膜覆盖〉早春半膜覆盖〉播期半膜覆盖,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比常规半膜覆盖增产25%-30%,优势十分明显。通过玉米不同补灌时期试验、不同海拔玉米品种试验、玉米密度试验、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其他作物示范。初步完善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选用向日葵、油葵、玉米、马铃薯4种作物开展一膜两年用后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除油葵外,其他3种作物产量效益、水分生产效率及效益均达到理想水平,建议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