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纵观农业发展的进程,同一农作物在特定空间区域内时常出现集中的现象,这一集中现象对于农户、流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消费者等利益相关群体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79~2010年新疆特色林果业种植的面板数据利用区位熵和集中系数方法测算新疆林果业种植的集中程度和专业化优势,研究发现,相对于全国的林果种植产业,新疆的林果业种植发展非常迅速,集中程度和专业化优势在一个比较高的基础上长时期保持持续上升趋势,2001年至今一直处于非常显著的集中水平。对于这种集聚现状,本文分别从新疆少数民族生活传统、自然禀赋、市场需求、政府行为等方面深入分析新疆林果业种植集聚现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类型及其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振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207-7213
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依据河南省各县(市)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方面的差异,将其108个县(市)划分为工业主导型、现代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4大类。针对各类县(市)在产业结构、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及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大体归纳为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畜产品养殖加工、区位优势工业化、内生性工业化、产业集聚、矿产资源开发加工、非公有制促动、旅游资源开发、劳务经济、传统文化艺术开发、传统农业主导共4类12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协调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提供参考,利用199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区位熵研究农业经济水平与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大农业(农林牧渔业)集聚程度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小农业(粮食产业,包括小麦、稻谷、大豆和玉米)各产业集聚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差异;地理区域上,东、中、西部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集聚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基于2008~2018年河南省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且对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影响.鉴于此,提出了政府应着力发展农业加工业,努力打通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5.
采用区位熵指标,测度2006-2011年中国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6个沿海省份的海洋产业总体及其三次产业的聚集度,探究中国沿海省份海洋产业集聚态势差异及其演进。研究结果表明,6个沿海省份海洋产业的集聚程度集中趋势与分散趋势并存,江苏、浙江、福建呈显著集中态势,而山东、上海、广东则呈弱分散趋势;沿海6省海洋三次产业的集聚与分散态势呈现与整体一致性格局,但海洋第一产业的集聚水平最高者为福建、浙江;上海的海洋第二、三产业集聚水平均最高;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的海洋三次产业集聚程度演进呈现"二三一"型的上海,"二一三"型的江苏,"一三二"型的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是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培育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对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北京、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江苏、湖南、福建、甘肃10省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取得的主要成就、模式和特点,分析了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注重产品质量,做强龙头企业,创新管理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基于2008~2018年河南省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且对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影响。鉴于此,提出了政府应着力发展农业加工业,努力打通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充分挖掘河南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让生态产业化,从而吸引社会资本流入乡村地区;拥抱新经济、新技术催生农村地区新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区位嫡对我国农药制造业的区域集聚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我国农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较高,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几个省份;我国农药产业集聚程度与产业增长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等指标分析了我国农业集聚度时空变动态势,实证检验了农业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985—2011年我国农业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呈现波浪型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主要农作物整体的集聚度呈现波浪型上升变化,表明以市场为导向的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程度在提升。但不同农作物之间的空间集聚变动存在明显差异;农作物空间集聚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农业产业集聚的提高带来了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农业产业集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浙江城乡发展转型程度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发展转型可以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与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构建人口、土地、产业和社会为主的城乡发展转型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1991、2002和2013年的转型程度,并用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判别转型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城乡发展转型的程度测度中,高水平区域整体集聚在浙北地区,逐渐增大与浙西南、浙东南地区的差距;省内城乡发展转型程度的区际差异显著,高高值集聚区为环杭州湾块状地区,低低值集聚区为浙东南、浙西南交界处的条带状地区;驱动力判别表明转型程度较高的浙北地区受资金、市场和区位的综合影响,转型程度中等的浙东南地区受资金和区位的双重影响,转型程度最低的浙西南地区仅受市场要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林业统计年鉴》、《黑龙江年鉴》中研究区域范围内各地区2009—2018年林业产业总产值数据为基础,应用区位熵模型、行业集中度模型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结合空间计量分析法中的莫兰指数,从时间、空间2个维度分析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产业集聚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内,大部分地区林业产业集聚化程度有提升的趋势,但产业集聚化程度仍然较低;各产业集聚性呈现出,由2014年及以前的行业集中度指数由大到小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集聚模式,向2015年及以后的行业集中度指数由大到小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集聚模式演替发展;研究区域内,大部分地区的林业产业集聚化程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存在空间正向相关性,地理位置接近的地区彼此相互影响,存在"高-高"集聚区域、"低-低"集聚区域。总体看,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产业集聚性,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分布不均衡,在动态时间上呈现更替变化。  相似文献   

12.
摘要: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对于产业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4年各省市农药产业数据,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区位熵实证分析我国农药产业的区域集聚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化学农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和浙江等沿海省份,且部分省份虽然在地区产业集聚方面有相对比较优势,但农药现价产业总产值并不靠前,应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合作,促进我国农药产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静  刘雪 《甘肃农业》2023,(10):81-84
结合甘肃省和陇南市2010—2021年11年间乡村旅游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应用H指数法和综合区位熵,测算陇南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增长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陇南市乡村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在逐年降低,产业集群呈扩散趋势,而且从下降趋势还可看出,在2010—2016年7年间陇南市乡村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区县乡村旅游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陇南市的旅游村、旅游休闲场地均略低于全省平均值,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区位优势不显著,最后分析了其时空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14.
苗丽 《湖北农业科学》2021,(12):181-185+196
旅游产业是内蒙古发展绿色经济的突破口,而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强调多产业、全资源的高度融合,以旅游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发展。集聚发展是提高旅游要素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采用区位熵理论和产业集聚竞争态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2012—2018年旅游产业集聚度进行分析,指出内蒙古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大菱鲆养殖业受困于养殖产品供大于求和质量安全等问题,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打造区域品牌可能是该产业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此类品牌的打造需要有一定的产业集聚作为基础。因此,先运用区位熵指数和行业集中度鉴别该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再以产业集聚为视角构建区域品牌建设的理论模型,并以"兴城多宝鱼"品牌为案例,对理论模型之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我国大菱鲆养殖产业集聚主要集中在辽宁、山东、河北三省,其中辽宁省兴城市的产业集聚水平较高;产业集聚形成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组织服务能有效推进品牌建设;但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缺乏强势龙头企业,缺乏区域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存在"搭便车"和"囚徒困境"问题。基于此研究结果,建议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引导产业转型,以多宝鱼养殖协会为品牌的所有者,建立行业标准和品牌营销基金。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发展能够获得集群效应,贵州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增速一直位居前列,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指数对贵州省产业的集聚度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当前贵州省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均比较低,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创建产城融合机制以及坚持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区位熵理论对2017年黄冈市及其下属县市旅游产业集群相关指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黄冈市旅游总区位熵指数为1.25,呈现明显集群态势;麻城(1.62)、红安(2.53)、罗田(3.03)、英山(3.89)已形成产业集聚态势;黄州(0.96)、团风(0.85)、蕲春(0.82)已有明显集群趋势。结合黄冈市美食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优势及其限制因素,分析了产业集群视角下的黄冈市美食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量化茂名市县域蔬菜生产布局与产地集中的变迁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专业化、集聚化程度指数,对茂名市县域 1998—2018 年蔬菜产地集中状况进行量化分析,探究茂名市蔬菜生产地域格局变化规律。对茂名不同时期蔬菜产地集中程度进行度量,进一步分析不同阶段茂名蔬菜产地布局的特点。【结果】茂名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集中度均较广东省总体水平高,主要集中在电白区、化州市、高州市,但蔬菜单位面积产量超过茂名市平均水平的只有高州市,而电白区和化州市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处于全市平均值以下。通过产值对茂名各地区进行专业化程度分析,蔬菜种植面积最小的茂南区专业化水平最高,其区位熵维持在2.0 左右,远超其他地区,约为信宜市的 2.5 倍;电白区专业化水平排第 2 位;而化州市与高州市作为蔬菜主产区,其区位熵较低,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均小于 0。【结论】通过对专业化与聚集化程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茂名市的蔬菜产业集中度高,部分区县专业化水平也不低,但集中度与其专业化水平不匹配。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农业主导产业的定量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农业主导产业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区域特色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立足于河南省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分别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区位熵法对河南省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林果业分别进行产业优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农业经济现状,选择出农业各主导产业,并提出了河南省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打造产业园区采取优惠提供土地、减免税收、全方位优质服务等优惠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发展条件,千方百计引进资金、项目和人才入驻园区参与农产品加工开发。目前,拥有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2个,即怀化工业园和中方省级工业集中区,其中怀化工业园系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到2014年底,2个园区共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65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