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莓定植后的绿色防控技术直接影响着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在江苏省现代农业(草莓)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盐城市各县、区多点示范推广了草莓土壤消毒、移栽前蘸根、移栽后灌根、放蜂前放置黄蓝板、施用微生物肥“宁盾”和植力康、释放智利植绥螨、健达或锐真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白粉病等技术,有效提高了草莓定植后的成活率和草莓产量与品质。文章从草莓定植前准备、定植技术及定植后田间管理3个方面,总结草莓定植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以供广大种植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培育优质健壮草莓种苗,提高定植成活率和减少定植时的缓苗时间,本试验以草莓品种"蒙特瑞"为试验材料,研究大棚槽式基质育苗对草莓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在基质育苗条件下,株高进入快速增长期起始时间提前了5 d,且结束时间较早,使最大生长速率出现时间早;叶面积和叶片数在基质育苗条件下较低,茎粗、根长和根体积较大。地下部生物量积累以基质育苗条件下草莓积累较多,比土壤育苗多36.25%,差异达显著水平;根冠比也以基质育苗较大,而有利于提高草莓定植的成活率、减少定植时缓苗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草莓定植后死苗现象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草莓产量与效益,笔者与大家分享草莓定植后死苗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一、生理性死苗在定植初期容易发生,诱发原因主要有温度过高、施用土壤消毒剂或化肥未充分拌匀或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土壤盐分过高、栽植过深以至淹没苗心。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设施栽培草莓面积逐年扩大,由于长期连作病虫害发生加重,草莓枯萎病主要发生在草莓育苗期或移栽定植初期。它是一种土传病害,种苗和土壤带菌是枯萎病重发的主要原因,一些种植户在防治时往往把它当作草莓炭疽病防治,结果效果不佳。现将草莓枯萎病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识别。该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真菌性维管束病害,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主要危害草莓根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测定大棚草莓种植不同处理间新旧基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状变化差异,比较不同处理新旧基质对草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新旧基质间理化性质和生物性状变化规律不同,新旧基质对草莓品质的影响无明显变化。旧基质经太阳热高温、杀菌药剂和适量补肥的处理后草莓果实品质表现与新基质相近,实现了栽培基质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日光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连作条件下丰香、全明星和土特拉等九种不同品种草莓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根部病害发生状况。结果表明:与熏蒸对照相比,土特拉草莓连作土壤中定植成活率高,平均单株草莓根数、根系和茎叶干重下降少,叶面积指数较大,花蕾数较多,根茎较粗,物候期相对稳定,果实产量高、品质变化小,根部病害发生轻,抗(耐)连作障碍能力最强。全明星连作土壤定植成活率低,平均单株生物量降低最显著,收获期绝产,物候期变化大,根部病情指数高达83.4,抗(耐)连作障碍能力最弱,其次是丰香和童子一号。  相似文献   

7.
<正>问:我们这里的草莓发生严重的枯黄萎病,请问用什么药防治比较好?答:草莓一旦发生枯萎病和黄萎病很难用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避免连作重茬,最好与水稻等进行水旱轮作。长期种植单一的草莓品种易导致病害重发,应每3年更换一次草莓品种。草莓定植前进行土壤处理。高温闷棚能对土壤消毒。草莓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株,耕翻、浇水,上覆塑料薄膜并盖严,依靠阳光照射使土温达到50℃左右,闷棚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黄沙资源,对黄沙进行改良,制备适合辣椒生长的新型黄沙基质块。研究测定黄沙基质块的总氮含量、pH、EC值、力学性能,考察基质块对辣椒苗期以及定植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沙基质块氮素释放速率在第7周时养分释放率达到74.4%,基质块3种酶活性分别比基质高60.5%、69.1%、62.4%。采用分段掉落且第一次掉落高度高于第二次掉落高度的方式移栽,可有效降低基质块的损伤。定植后基质块培育辣椒幼苗生长状态优于黄沙基质培育辣椒。基质块培育辣椒其中所含的辣椒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纤维、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基质培育高28.57%、29.2%、3.31%、10%、20.41%。该黄沙基质块能缓慢释放养分,能为幼苗以及定植后的辣椒生长提供营养,且栽培作物生长状况及品质都显著优于普通基质。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5.设施草莓能源循环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单位名称:石家庄市神州花卉研究所评价单位名称:石家庄市科技局课题以防治草莓土传性病害为主,进行了草莓基质栽培配方技术研究,研究出安全高效、可循环利用的设施草莓栽培基质,基质配方:菇渣:草炭:蛭石=2:1:1。明确了温室草莓基质栽培的主要营养因子指标,有机质含量2%~3%,全氮1200mg/kg,速效磷192mg/kg,速  相似文献   

10.
为重庆地区早实核桃采穗圃营建及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以早实核桃‘渝城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定植密度(1 m×2 m、2 m×2 m、2 m×3 m、3 m×4 m)和4种修剪强度(长放、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对核桃枝条生长和穗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和修剪强度对有效枝数、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有显著影响,且修剪强度的影响大于定植密度,两者交互作用对枝长影响显著,对其他指标则无显著影响。从定植密度上看,有效枝数、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随密度降低而增加,在2 m×3 m和3 m×4 m密度下的有效枝数及有效芽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从修剪强度上看,随着修剪强度增加有效枝数显著减少,而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显著增加,其中重短截的枝条质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综合来看,在16个处理中,2 m×3 m结合重短截处理的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单产有效芽数较高,是兼顾了枝条质量和穗芽产量的最佳处理。定植密度和修剪强度对于重庆地区早实核桃‘渝城1号’采穗母树枝条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营建采穗圃的适宜定植密度为株行距2 m×3 m,适宜的修剪强度为休眠期重短截。  相似文献   

11.
基质栽培草莓施肥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基质栽培条件下草莓肥料投入不合理、果实产量降低和品质差等问题,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以传统施肥处理为对照,测定基质栽培条件下优化施肥处理对草莓缓苗率、株高、茎粗、叶面积、开花现蕾率、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农户传统相比,优化施肥处理(控释肥育苗、苗期和花期24-8-18+TE水溶肥、果期18-6-31+TE水溶肥)使草莓缓苗时间缩短5~8天,缓苗率提高43.3%,茎粗提高20.4%,叶面积显著增加77.1%;优化施肥处理显著提高草莓的单果重和果数,显著提高草莓产量40.9%,平均提高每茬果草莓糖酸比15.8%,提高草莓经济效益53.2元/m~2。优化施肥处理能促进草莓的缓苗和生长,显著提高产量,提升草莓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筛选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适合草莓无土栽培的基质,[方法]本试验以“甜查理”草莓为试材,研究了6种基质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自配基质A(草炭:蛭石:珍珠岩:沙子=7:1:1:1)、B(草炭:椰糠:蛭石:珍珠岩:沙子=5:2:1:1:1)和C(草炭:椰糠:蛭石:珍珠岩:沙子=3.5:3.5:1:1:1)在草莓果实品质、产量等方面和商品基质无明显差异,均表现较好;在植株生长量上,A、B和C处理的株高、叶柄长度、叶柄粗度和叶面积等方面均大于商品基质CK。[结论]因此,基质A、B和C处理可以用作草莓无土栽培的基质,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正草莓炭疽病对农户来说,并不陌生。此病是草莓育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天气条件下,草莓炭疽病极易发生。如防治不及时,就会降低草莓繁殖能力和草莓苗质量,严重的会造成大量死苗,给农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专家介绍,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其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草莓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植株叶片及匍匐茎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后,初始会产生直径3-y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后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一位网友给我发来几张草莓发病后的几张图片,初步判断应是比较典型的草莓红中柱根腐病,该病又叫红心根腐病、红心病、褐心病,在露地栽培草莓产区容易发生,目前已成为草莓老产区的毁灭性病害。在冷凉和土壤潮湿地区易发生。一、发病症状主要侵害根部,常见有急性萎凋型和慢性萎缩型两种。急性型红心柱根腐病:多在春夏两季发生,从定植后到早春植株生长期间,在外观上显不出有异常现象,但到了3月中旬至5月初,特别是久雨初晴  相似文献   

15.
苗期不同营养液处理对草莓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学文 《华北农学报》1996,11(4):123-125
在DFT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草莓苗期不同营养液处理对定植后草莓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苗斯断肥处理能增加草莓前期产量和总产量,苗期营养液浓度1.0mS/cm较0.5mS/cm有利于草莓产量形成。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草莓品种对苗期营养液具有相同的适应性,草莓品种春香宜作为水培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16.
孟娟 《种子科技》2023,(11):71-73
草莓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人们对草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设施草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文章结合巢湖地区草莓栽培的实际情况,总结了设施草莓栽培的关键技术,如品种选择及壮苗培育、选择栽植地及整地、适时定植、定植后期管理等,为当地草莓优质丰产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温室秋延晚蔬菜定植前的准备工作及定植方法,并详细描述了各种蔬菜的定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盆栽草莓基质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目的为筛选出最佳盆栽无土草莓基质,适应盆栽草莓工厂化生产的技术体系,为相关园艺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和工厂化生产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用河沙、珍珠岩、煤渣和草炭不同比例的11种组合为处理,试种品种为丰香,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盆栽草莓的生长结果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生长结果指标差异显著。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评价,筛选出三个较好的盆栽草莓基质配方:草炭:煤渣(体积比1:1),珍珠岩:煤渣(1:1)和珍珠岩:河沙:煤渣(1:1:1)。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栽培措施对贡菊生长与产量的影响,采用早、中、晚3个定植期(分别是5月1日、5月20日、6月10日),设不摘心、1次摘心、2次摘心3种摘心方案,在盛花期调查统计株高、冠幅、单株花数、花径、单花鲜重和单株产量,比较不同栽培措施对贡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20日定植、生长期2次摘心处理下贡菊的生长、开花指标及单株产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5月20日定植2次摘心后冠幅、单株花数、单株产量最高,较不摘心依次提高26.39%、8.76%和14.86%,但株高和单花鲜重较不摘心分别降低16.97%和8.76%。适合贡菊高产栽培的措施为定植期为5月20日、摘心次数为2次,该栽培措施能够提高贡菊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为探究草莓定植前吡虫啉蘸根处理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等单位研究人员分别在江苏句容和东海进行了不同剂量吡虫啉蘸根处理防治草莓蚜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倍液、250倍液、500倍液蘸根处理,可以有效防治蚜虫,且持效期均在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