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农药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而过早降解,导致利用率低下,利用响应型控释技术对传统农药剂型进行改善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使用多巴胺改性凹凸棒负载毒死蜱 (CPF),将海藻酸盐作为包覆材料,利用外源挤出法与Ca2+ 交联,制备了能够对碱性条件作出特定响应的多巴胺改性凹凸棒/毒死蜱/海藻酸钙复合水凝胶 (PRCH)。通过扫描电镜 (SEM)、ζ-电位和比表面积测试 (BET) 对PRCH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PRCH在不同pH环境介质中的缓释性能、溶胀性能以及在紫外光和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RCH对毒死蜱的负载率高达85%,并能够在碱性条件下吸水溶胀,导致海藻酸钙孔道打开甚至结构坍塌,从而释放出毒死蜱。利用Korsmeyer-Peppas模型方程拟合曲线阐释PRCH的缓释机理为:在pH = 5.5的缓冲液中,毒死蜱的释药速率由药物的扩散和水凝胶溶胀共同决定;pH = 7.0时农药传输过程由水凝胶裂解的速率主导;而pH = 8.5时农药自身的扩散在毒死蜱的释放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水凝胶的裂解加速了毒死蜱的扩散。PRCH比毒死蜱标准品拥有更强的紫外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本研究表明,PRCH具备优异的载药性能、pH特定响应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提高传统农药施用稳定性和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统农药剂型存在理化性质不稳定、利用率低、持效期短以及环境问题凸显等不足,开发释放剂量可控、安全性高的农药控释剂已成为目前农药研究的热点。天然高分子材料因具有无毒无害、来源丰富、廉价易得且生物降解性好等特点而成为农药控释剂的理想载体。本文综述了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和木质素4种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农药控释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纳米粒径可调,具有酸敏感性.为研究其在农药递送中作为缓控释载体的性能和应用,以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以下简称Pyr)为模式农药,以二价锌为配位中心,二甲基咪唑为有机配体,采用"一锅法"制备了pH响应性吡唑醚菌酯控释剂Pyr@ZIF-8;通过扫描电...  相似文献   

4.
杨君  张正  崔忠凯  杨青 《农药学学报》2020,22(6):1054-1060
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风险,提高农药靶向性,利用胆固醇和硬脂胺通过自组装形成的非磷脂类纳米脂质体作为农药载体,构建了具有缓控释特性的噻虫嗪纳米脂质体。电镜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制剂呈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载药后的纳米粒径为173.7 nm ± 1.6 nm,载药量为8.97%,带有正电荷的脂质体与噻虫嗪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药组8 h内完全释放,噻虫嗪纳米脂质体8 h累计释放率为62%,实现了噻虫嗪的缓释效果。制备的噻虫嗪纳米脂质体具有碱性pH敏感性,其中当pH值为10.0时噻虫嗪的释放速率显著提高,有助于噻虫嗪在鳞翅目昆虫独特的碱性pH中肠环境中进行响应性释放和积累。以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模式昆虫的杀虫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成分为0.6 mg/mL的噻虫嗪纳米脂质体较原药组的杀虫活性更佳,作用1 d后原药组仅部分影响其生命活动,而纳米脂质体组存活率已降至60%以下,表现出纳米脂质体载体提高了噻虫嗪对玉米螟的杀虫活性。以非磷脂类脂质体作为农药载体,为农药活性成分的定向可控递送和缓控释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不仅可高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具备经济和环境友好等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酶诱导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转化对农药的安全使用及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转化途径主要分为3个阶段:I相代谢为氧化、水解和还原等酶的催化及非生物降解过程;II相代谢是在谷胱甘肽 S-转移酶、糖基转移酶和丙二酰基转移酶等作用下农药及其代谢物与植物内源物质进行的轭合过程;III相代谢中,植物细胞质中的轭合物被分泌到液泡溶质储存,或运输到质外体中作为结合残留物保留。文章综述了植物中的农药在植物酶作用下的 3 相代谢转化研究进展,包括参与代谢的植物酶系、基因鉴定、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方法及相关应用等,旨在为解析农药在植物中的归趋、农药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抗性管理及环境修复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未被有效利用的农药经环境与膳食暴露,可能影响食品安全,进而在人体内形成微量残留,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相较环境水及水果蔬菜等常规样品而言,由于人体样本具有复杂的基质效应及农药痕量残留水平的特点,包括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等在内的传统样品前处理方法很难实现对复杂基质中不同种类痕量农药的检测分析。为了解决复杂基质样本中痕量农药检测的难题,靶向性的纳米吸附剂被陆续开发出来。本文介绍了具备高效分离特性的纳米吸附剂——功能性Fe3O4纳米颗粒用于痕量农药残留分析的技术趋势,包括其磁核合成方式 (化学共沉淀、热分解、溶剂热反应等)、功能基团修饰类型 (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碳基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无机材料等)、应用基质 (环境水、水果蔬菜及生物样本) 以及适用农药种类和检测分析效率;重点介绍了该类纳米颗粒的靶向性制备原理、应用特点和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基于功能性Fe3O4纳米颗粒分析痕量农药过程中尚待改进的问题和未来应用前景,以期为新型纳米吸附方法的拓展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子印迹传感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大型仪器检测及免疫检测等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操作复杂等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分子印迹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分子印迹传感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因其具有快速、实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及特异性好等优点,目前已被应用于多数种类杀虫剂及部分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检测,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从原理和方法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传感技术与电化学、光学以及质量敏感技术联用在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农药可控释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节、孔道均匀、内外表面易于修饰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在药物控释方面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软模板法、硬模板法和自模板法),表征技术[扫描电镜分析(SEM)、透射电镜分析(T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物理吸附分析、热重和差热分析(TGA-DTA)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及其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应用状况,探讨了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作为农药载体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微球剂(microspheres)是指活性成分溶解或均匀分散在辅料(包括载体)中形成的微小球状实体(粒径一般在1~250μm之间).天然高分子明胶因具有无毒无害、来源丰富、生物可降解等特点已成为控释剂的理想载体,在生物、医学及农药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论述了以明胶为载体,负载农药(医药)后形成微球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日趋发展完善,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compound-specific isotope analysis,CSIA)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同位素分析技术手段已逐渐受到关注。目前CSIA技术在有机污染物溯源方面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于卤代烃类、多环芳烃类及甲基叔丁基醚等,其在农药溯源领域的应用尚待研究开发。文章对CSIA技术在卤代烃类、多环芳烃类及甲基叔丁基醚等有机污染物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综述,讨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在农药残留污染物溯源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CSIA技术在食品(特别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污染溯源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农药也被注入新的活力。静电纺丝是一种灵活高效、方便快捷的超细纤维加工及制造技术。近年来,这项技术基于静电纺丝微纳米纤维的功能化改性、药物缓控释、微量化合物吸附、清洁过滤等原理而被开发应用于农药领域。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农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集中论述了其在农药递送载体、农药残留分析与检测、农药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针对该项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静电纺丝技术在农药领域中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植物保护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纳米乳剂作为一种新型纳米载药系统,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性、粒径小以及缓释增效等优点,从而提高农药在靶标表面的附着、沉积和渗透,并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风险。本文介绍了纳米乳剂的组成成分以及制备方法,综述了纳米乳剂在农药领域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同时对目前有较大争议的关于纳米乳剂和微乳剂的界限进行了讨论,并对该领域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制备性能优异的纳米乳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药在靶标表面的持留与沉积是剂量传递中的重要过程,直接关系到农药剂量传递效率和生态环境安全。目前我国农药在施用过程中界面传递环节损失较大,导致农药利用率低下,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科学手段增加农药的叶面沉积效率,对改善农药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作用特点及环境条件,应运而生了多种高效、安全、经济的功能化药物递送体系,不仅可以通过调控农药的持续释放来延长持效期,又可以提高农药在靶标表面上的沉积与持留,是提高农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分别从靶标作物表面化学成分与微纳结构两个关键因素出发,综述了功能化载体在改善农药叶面沉积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针对功能化载体的制备工艺、拓扑形貌、释放性能、叶面沉积与持留及其靶标生物防效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功能分子 (多巴胺、单宁酸、聚乙烯醇、聚乳酸等) 对载体表面进行修饰改性,增加载体与靶标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或者构建具有特殊拓扑形貌的载体 (纤维状、网络状、帽子形等),以此来增加界面传递过程中载体与靶标之间的尺寸效应,减少损失,最终提高农药的叶面沉积性能与剂量释放调控。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当前高效叶面沉积功能化载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农药剂量传递效率开拓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农药对大型蚤的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蚤是水体生态系统中对农药十分敏感的生物,被世界各国列为农药登记中必测非靶标生物之一。在新农药推广应用中,及时明确它对大型蚤的毒性和作用机制,对于科学地管理和正确地使用农药,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农药对大型蚤毒作用的研究进展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进一步对其未来研究进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纳米农药及载体材料的增效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容易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科技的长足进步推动了现代植物保护学科在交叉领域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纳米科技为依托的药剂递送系统,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农药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结合最新的纳米农药研究进展,重点论述纳米农药的概念,介绍纳米农药的载体种类,分析纳米农药扩大靶标接触面积、促进植物内吸作用、提升叶面附着能力和调控药剂精准释放的增效机理,并对纳米农药的前沿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降解残留有机农药的微生物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农药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微生物在环境农药残留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降解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氮等农药的微生物种属资源以及相关酶资源和基因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近年来该领域中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并讨论了在环境修复、生物防治和生物肥料等方面多功能化应用微生物资源,同时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应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先进的功能材料和制备工艺,可以改善农药制剂的性能,提高农药稳定性,调控农药释放,提高农药利用率.阿维菌素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和卫生等方面,但在紫外光和微生物作用下易分解,影响其药效的发挥.选择合适载体材料,优化制备工艺,既可以解决阿维菌素的稳定性问题,又可以提高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农药在俄罗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农药因其副作用小、对环境兼容性好而日益成为全球农药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方向。本文以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微生物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用抗生素作为微生物农药的代表,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在俄罗斯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与俄罗斯在微生物农药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