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洪县地处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北缘,涪江中游,幅员面积1497k2,境内以丘陵为主,总人口103万.林业用地100.04万亩,其中有林地70万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0.81%,绿化率达99.7%,已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森林资源大幅增长,活立木蓄积量不断增加,林下枯枝落叶层不断增厚.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在森林中经常性地会发生火灾,森林火灾的发生会对森林资源等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非常严重而且恶劣。火灾对于森林有着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灭火时还需要对被火烧毁的林地进行修复,减少因森林火灾对于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环境的影响。我国针对于火烧迹地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再造林,进行森林资源的更新,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深林火灾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小兴安岭气候条件和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了采伐火烧迹地保土防冻更新造林技术。并阐明了更新造林的树种选择、整地方式、栽培技术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火灾可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对动植物多样化的栖息繁衍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火烧后的迹地要加大更新造林力度、尽快复绿。文章结合当地实际,对火烧迹地更新造林复绿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复绿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致使森林面积蓄积遭到很大破坏,植物群落发生逆行演替,植物种类及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为尽快恢复火烧区植被保持林地生产能力,使其长期发挥森林功效,维护平衡,必须对火烧区进行森林植被恢复进行人工植苗。一、清理方式和方法1.清理方式:采用全面清理。2.清理方法:(1)带状归堆法:带宽1.5米、高不超过1.5米,带间距为10米带的方向视伐区坡度而定,地势平坦的可顺山堆积,以方便更新作业;坡度超过16度要横山堆积,以利于水土保持。(2)火烧处理法:有条件的生产单位,在保证防火安全的情况,在冬季可以将无利用价值的采伐剩余物、风倒木、病腐木、以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内容有所加强,对采伐迹地的造林更新技术加强了重视的程度。本研究将对我国目前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优化措施来加强我国采伐迹地造林更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川地,指的是地势平坦、开阔的平地,围场县素有栽植杨树的历史,杨树生长速度较快,树干高大,对于水肥要求较高,一块杨树林地砍伐以后,应该尽快进行更新造林,一般情况下,杨树迹地还可以栽植杨树,现将川地杨树迹地更新造林的经验总结如下:1清理地面的伐根及杂物杨树的伐根很大,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劳动强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森林资源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保障国土安全以及农牧业丰产丰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建设高质量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各种迹地类型的造林特点根据生态学、造林学并结合森林经营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承担着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保障国土安全以及农牧业丰产丰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建设高质量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摆在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各种迹地类型的造林特点根据生态学、造林学并结合森林经营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依据更新方式的不同,在过火后的4个林场机械布置样地,每个林场分别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各设置3块标准地,对标准地内的苗高、株数、更新频度进行实测,为今后的火烧迹地更新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树种组成、密度、生长性状(基径、株高、冠径)、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探讨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人工林火烧迹地林木更新特征,为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和森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保护区内火烧迹地油松林为研究对象,根据重度火烧下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下不同火烧强度(重度火烧、中度火烧、轻度火烧)和对照(未过火)分别设置3块20 m × 20 m样地,重度火烧下天然更新样地和天然更新下重度火烧样地为相同样地,共15块样地,调查林木更新出现的种类和数量,测量林木更新的基径、株高、冠径,进行每木检尺并记录样地的地理坐标和立地因子等信息。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林木更新密度、生长性状的差异,利用方差/均值法分析林木更新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油松林火烧迹地林木更新树种主要是蒙古栎和山杨,分别占所有林木更新的38.1%和42.3%,此外还包括油松、裂叶榆、大果榆、榆树、色木槭等。重度火烧下不同更新方式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天然更新下不同火烧强度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2)重度火烧下不同更新方式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生长性状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天然更新下不同火烧强度之间所有林木更新的生长性状特征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 0.01)。(3)油松林火烧迹地林木更新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到种子来源、种间竞争和火灾后生长空间的影响,适宜的微生境、动物携带种子扩散等因素会促进更新小规模聚集。结论火烧后4年的油松林火烧迹地更新树种主要是蒙古栎、山杨,中、低强度地表火可以促进林分天然更新,采取抢救性采伐等管理措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可以加速火烧迹地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3.
森林火灾是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干扰因子之一,研究火烧迹地幼苗更新及空间分布格局,对深入探讨火烧迹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西坡北部2010年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根据迹地存活株数设置3块30 m×30m不同火烧强度(轻度L、中度M和重度H)的固定样地,调查...  相似文献   

14.
地形对滇西北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形因子与幼苗发生时间、密度、生长状况的相关关系得出:地形因子对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影响明显,坡向、坡位对幼苗发生密度有影响,坡度会影响幼苗发生时间,海拔对幼苗发生密度有微弱影响。根据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随地形因子变化规律给出了合理化建议,火烧迹地更新方式不易大面积采用,仅为下坡及地势平缓地带易采用火烧迹地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红松,乔木,高可达36m,胸径可达1m,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纵裂。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叶5针一束,长6~12cm。分布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及老爷岭等山区。为半阳性树种,幼时耐庇荫,对大气湿度较敏感,湿度在0.7以上生长较好,0.5以下生长不良。1立地条件特征望奎县是全国的农业大县,是黑龙江省重点防护林县份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中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昆明西山林场火烧迹地4年自然更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植物群落分布、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地内有物种78种,分属36科,67属;灌木层主要以杜鹃花科的碎米花杜鹃、卵叶南烛为优势,草本层主要是菊科、禾本科和蕨科的物种,其中以灰苞蒿、毛蕨菜、刺芒野古草和紫茎泽兰重要值较高;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其中尤以北温带分布的属为多。(2)CCA排序将样地大致分为四类,同时CCA排序也反映了植物群落的环境梯度变化;CCA排序第一轴与坡度、海拔相关性较高,CCA排序第二轴与土壤水解氮相关性最高,而CCA排序第三轴与土壤速效钾相关性最高。(3)灌木层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水解氮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钾和土壤速效钾显著正相关;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磷、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显著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全磷和土壤速效钾极显著相关,与土壤全钾、土壤水解氮和土壤有效磷显著相关;Pi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和土壤全磷呈极显著相关,与土壤有效磷和土壤全氮显著相关。(4)草本层的Gleason丰富度指数与11个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坡向极显著相关,与坡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呈显著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仅与坡向显著相关;Pilou均匀度指数与坡向(AS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坡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王蓬  王海荣 《农技服务》2012,29(5):593-594,602
通过对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管理的桃山林场柳塘子营林区和石人梁营林区的针阔混交林的迹地人工更新造林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落叶松-桦树-柞木组合模式中的落叶松长势最好。从混交方式、配置方式、混交树种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形成了更合理的更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酉华林场马尾松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优良树种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楸树、马褂木、白玉兰、香樟、栾树等树种完全适合于林场迹地更新造林;迹地更新山场可通过营造阔叶林,逐渐达到恢复地力、改良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环境建设当中,林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更新造林工作开展中,建设采伐迹地可以说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即需要通过进一步栽植使其能够生长为高质量的林地。在本文中,将就林木采伐和迹地造林更新设计要点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为樟科楠木属高大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属阔叶树种。由于人为乱砍滥伐、浙江楠的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以及病虫害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浙江楠资源接近枯竭。为此,许多地区开展了浙江楠人工造林等试验。国内有不少学者对楠木的生物学特性及造林技术进行研究表明,浙江楠幼林较耐荫。因此,本研究以浙江楠造林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比较火烧迹地条件下的不同造林模式对浙江楠生长效果的影响,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