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6月28日,陕西先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30%呋虫·噻虫嗪悬浮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枸杞蓟马和蚜虫。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和噻虫嗪在枸杞上登记。此前,我国批准呋虫胺的登记作物共14种(不含卫生杀虫剂),分别是水稻、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番茄、黄瓜(保护地)、西瓜、甘蓝、观赏菊花(包括露地和保护地)、茶树、苹果树、梨树和柑橘树;批准噻虫嗪的登记作物共35种(类)(不含卫生杀虫剂),分别是水稻(包括水稻制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油菜、甘蔗、棉花、菠  相似文献   

2.
正7月24日,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20%呋虫·哒螨灵悬浮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大白菜黄条跳甲。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和哒螨灵在大白菜上登记。此前,我国批准呋虫胺的登记作物共15种(不含卫生杀虫剂),分别是水稻、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番茄、黄  相似文献   

3.
正5月17日,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申请的2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苹果树蚜虫和甘蓝菜青虫。这既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在苹果树上登记,也是首次批准呋虫胺在菜青虫防治方面登记。此前,我国批准呋虫胺的登记作物共13种(不含卫生杀虫剂),分别是水稻、小麦、玉米、花生、马铃薯、番茄、黄瓜(保护地)、西瓜、甘蓝、观赏菊花(包括露地和保护地)、茶树、梨树和柑橘  相似文献   

4.
<正>1月7日,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40%氯虫·噻虫胺悬浮剂产品获批临时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马铃薯蛴螬。这也是我国批准的首个在马铃薯上登记的氯虫苯甲酰胺产品。此前,氯虫苯甲酰胺产品(包括单剂和复配剂)登记作物范围包括玉米、水稻、棉花、甘蔗、大豆、菜用大豆、豇豆、甘蓝、番茄、姜、小青菜、小白菜、花椰菜、辣椒、西瓜、苹果等,但不包括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甘薯、花生、油菜、  相似文献   

5.
<正>5月9日,江苏省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获批登记第2个噻虫胺种子处理剂产品——18%噻虫胺种子处理悬浮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蓟马。此前,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登记了首个噻虫胺种子处理剂产品——27%精·咪·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噻虫胺20%+咪鲜胺铜盐4%+精甲霜灵3%),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6.
<正>加拿大卫生部建议批准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噻虫嗪的三年登记申请,加拿大卫生部表示,现有科学证据表明,上述两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且在批准条件下使用上述产品并不会对人类环境健康造成威胁,建议登记产品标签修改为推荐产品。噻虫胺和噻虫嗪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可用于地面、叶片以及种子,农业工作者和许可施药者使用上述产品保护作物、种子和草地免受害虫侵害。为了回应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和其他传粉媒介的影响的担忧,加拿大卫生部正在进行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  相似文献   

7.
正1月20日,江西海阔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2%联苯·噻虫胺颗粒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韭菜韭蛆。这也是我国批准在韭菜上登记的第1个联苯菊酯产品、第3种菊酯类农药(另2种为(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同日,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15%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悬浮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桃树桃蚜。这也是我国批准在桃树上登记  相似文献   

8.
正8月21日,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60%烯啶·呋虫胺可湿性粉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观赏菊花蓟马和咖啡树叶蝉。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和烯啶虫胺在咖啡树上登记。同日,山东省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35%呋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茄子白粉虱。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在茄子上登记。同日,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申请的40%呋虫胺可溶粉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茶树  相似文献   

9.
正8月21日,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60%烯啶·呋虫胺可湿性粉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观赏菊花蓟马和咖啡树叶蝉。这是我国首次批准呋虫胺和烯啶虫胺在咖啡树上登记。同日,山东省青岛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35%呋虫·哒螨灵水分散粒剂产品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  相似文献   

10.
<正>截至2017年4月10日,已先后分别有3家国内企业将呋虫胺登记作物范围扩展到小麦和菊花。扩展到小麦的企业及产品:一是陕西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的24%氯氟·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小麦蚜虫。二是江苏富田农化有限公司的15%噻呋·呋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小麦纹枯病和蚜虫。三是石家庄市兴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20%呋虫胺悬浮剂,登记作物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呋虫胺属于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近年来在我国登记应用越来越广泛。截至2017年7月底,我国批准呋虫胺产品已经达到78个,其中原药8个,制剂70个;登记应用范围包括10种作物的多种害虫,包括水稻(稻飞虱、二化螟)、小麦(蚜虫)、玉米(蚜虫)、花生(蛴螬)、马铃薯(蛴螬)、黄瓜(保护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的正式颁布与实施给农药行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很多农药产品的登记局势随着新政策的变化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噻虫胺就是一个这样的产品。噻虫胺由日本武田(即现住友化学)开发,后又迎来了拜耳等国际农化公司的加入。2002年首次在日本获得登记。噻虫胺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及十字花科作物市场,因此中国市场肯定不容错过,早在2008年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就已经在我国获得了噻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杀虫(螨、螺)剂2013年登记10大热点杀虫(螨、螺)剂品种详见表1。与2012年相比,10大登记热点品种中的烯啶虫胺、联苯菊酯被噻虫嗪、茚虫威代替,其中吡蚜酮、噻虫嗪、茚虫威登记产品数量增幅最为明显,预计2014年仍将继续保持大幅增长态势。另外,呋虫胺、噻虫啉、噻虫胺、乙虫腈、氟虫腈(作为玉米、花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农业农村部集中批准一批火龙果用药登记,共涉及噻嗪酮和噻虫嗪两个有效成分23个产品(均为扩作,生产企业均来自江苏省)。这也是我国首次批准火龙果用药登记。具体登记信息如下:一、噻嗪酮(11个产品)(见表1)二、噻虫嗪(12个产品)(见表2)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特约记者郑庆伟)噻虫胺(clothianidin)属于新型、低毒、高活性烟碱类内吸性杀虫剂(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1710毫克/千克、雌大鼠急性经口LD_(50)为1628毫克/千克,雄/雌大鼠急性经皮LD_(50)2000毫克/千克,大鼠4小时急性吸入毒性LD_(50)5.66毫克/千克),主要用于叶面喷施、土壤处理,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截至2015年9月30日,在我国登记并在有效期内的噻虫胺制剂产品名单见右: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7月1日,农业部药检所公示了2016年第6批拟批准登记产品名单,其中,泸州东方农化有限公司的98%氟噻草胺原药将在我国取得正式登记。该公司2014年4月10日曾获得98%氟噻草胺原药的临时登记,登记证号为LS20140144,专供出口,有效期至2015年4月10日。2015年5月,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中国取得了95%氟噻草胺原药  相似文献   

17.
<正>新烟碱类杀虫剂已经成为杀虫剂市场增长最快、销售最为成功、活性最为出色的品种,目前此类杀虫剂已有十几个产品商品化或即将商品化,其中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和啶虫脒仍为国内首选品种……(接上期)五、噻虫胺(Clothianidin)噻虫胺由日本武田公司和拜耳公司1996年共同开发。有触杀、胃毒、杀虫谱广和内吸性等特点。主要用于水稻、果、蔬菜、棉花、草皮和茶叶等作物上的害虫。既用于茎叶理,也可以进行土壤处理。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将审议通过的455个正式登记产品、35个特色小宗作物农药产品、58个扩大使用范围产品及相关信息予以公示。455个正式登记产品包括:连云港立本作物科技有限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等。其中,五氟磺草胺相关产品劲增14个(单剂产品6个,复配产品8个);草铵膦相关产品达到27个(原药产品1个,单剂产品24个,复配  相似文献   

19.
世界农药     
<正>加拿大拟批准吡噻菌胺用作杀菌剂据加拿大1月3日消息,参照害虫防治的产品法案和法规,加拿大害虫监督管理机构提议对销售和使用吡噻菌胺杀菌剂和杜邦吡噻菌胺250FS杀菌剂进行正式登记。该类产品主要用于控制或抑制油菜籽、芥末,玉米和大豆在土壤和种子中的真菌疾病。卫生部在现有科学信息评估下,经批准使用的产品,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不存在无法预计的风险,此前,在2011年末,加拿大就已经通过了吡噻菌胺的登记批准。(吕聪)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12月24日,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登记国内企业首个噻虫嗪制剂产品——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不含分装登记产品和卫生杀虫剂产品),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稻飞虱。截至2012年12月27日,共有6家国内企业获批登记噻虫嗪原药产品,分别是辽宁省葫芦岛凌云集团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瑞凯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和山东海利尔化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