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在经济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在本县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畜牧业的比例很高,养牛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我县的养牛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应对牛疫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要注意对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发生将使牛副产品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从而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并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养牛业乃至畜牧业的繁荣和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对牛伊氏锥虫病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防治。本文对牛伊氏锥虫病的病因、症状和流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主要探讨了对牛伊氏锥虫病进行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如今国内畜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发展。新时期养牛业是畜牧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想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必须增强对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意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探究中西结合治疗牛伊氏锥虫病的方法。选择2005年5月—200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汾信、大源、水元、大兴5个行政村的牛105头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室血液检测确诊伊氏锥虫病后,采用自拟中药方剂口服+西药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养牛户针对伊氏锥虫病防控措施进行相关培训,分析治疗效果及养牛户对伊氏锥虫病防控知识了解程度。105头牛中确诊伊氏锥虫病者13头(12.38%);病牛经治疗后在7d内完全治愈。利用中西结合方案可有效控制伊氏锥虫病病情,对养牛户进行伊氏锥虫病防控措施培训可显著提高养牛户配合度及对疾病了解程度,有助于降低再次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王玲 《中国畜禽种业》2010,6(6):116-116
<正>肉牛寄生虫病、牛伊氏锥虫病常被称为苏拉病,是一种发生在肉牛、马、骆驼,这类动物群体的主要因伊氏锥虫寄生于宿主血浆和造血器官内所引发的具有贫血、消瘦、四肢下部常发生肿胀、甚至死亡的寄生疾病。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牛锥虫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总结了牛锥虫病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目前养牛业生产实际提出了本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省耕牛锥虫病于1977年在贵溪县发现之后,继1978—79年,先后在弋阳、广丰、玉山等46个县流行。为了查明疫情,摸清耕牛锥虫病发生、流行及传播的主要因素;为制定耕牛锥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81—1982年期间在弋阳、资溪、进贤、新建、南昌市郊区和湾里区等地进行了耕牛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耕牛数1646头,其中阳性牛80头,平均感染率为4.86%。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牛的农户逐渐增多,但如果牛群染病并且没有得到及时防治,将会给农户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本文主要分析春季牛群瘤胃积食、牛流感和牛肺疫3种常见疾病,详细介绍其发病症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热症状疫病在牛群养殖过程中属于感染性强、患病率高的一种常见牛群疾病。本文围绕牛群高热症状疫病,讨论了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之后的发病特征及原因,并对疫病的防治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旨在为养殖户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处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新疆是蜱侵袭较严重的地区.目前已发现牛群中存在这三种梨形虫病,但只有牛泰勒虫病有有效的疫苗防治.探讨新疆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制定出该区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并予以实施.[方法]选择牛梨形虫病比较严重的疫区作为实验点,根据该区的气候、季节特点,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驱蜱、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结果]该区的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牛梨形虫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实验期间牛群中没有发现死亡.[结论]通过制定牛梨形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使疫区牛群的牛梨形虫得到有效控制,在新疆农区与牧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肉牛养殖场来说,牛群频繁地发生呼吸道疾病会导致其经济损失巨大,还会严重地影响到我国肉牛养殖业的稳步与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是分析一些对牛群呼吸道疾病进行综合治疗的方法以及预防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各肉牛养殖户对其的认识度,进而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 耕牛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由吸血昆虫(虻、螫蝇)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我国南方各省早有发生和流行,并逐渐向北方蔓延.五十年代以前我国已开始对锥虫病的防治进行研究,十年动乱期间,防检制度松弛,加之近几年来群众向各地采购耕牛,随着带虫牛只的流动,锥虫病又在南方各省传播.1980年笔者曾在庐江县杨柳公社一带发现有相当头数的耕牛患不明原因地进行性消瘦,间歇性发热,四肢水肿,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最后衰竭死亡.当时,根据临床症状与药物(贝尼尔) 试验性治疗,效果显著,可诊为此病.以后邻近各县相继均有报道.1982年经省农业厅确诊为耕牛伊氏锥虫病.目前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华容县发现牛、马伊氏锥虫病(以下简称锥虫病),永兴、长沙、宁乡、桃江、益阳等县发脱牛锥虫病。看来,此病在湖南流行广泛。牛锥虫病一般为慢性经过,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临床症状,但由于饲养管理不良,劳役过度,天气寒冷,可引起反复发热,进行性消瘦,甚至最后衰竭死亡。死亡多见于冬季、春耕和双抢期间。母牛还有流产、早产、产后小牛死亡等情况。因此,本病对牛危害很大,为保护耕牛,支援农业生产,应迅速开展普查,积极进行防治。现将望城和桃江两县初步调查情况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细菌性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并且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一旦一头奶牛发病,牛群就均有可能被该病传染。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奶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细菌性疾病类型,并提出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牛的养殖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巴氏杆菌病是牛群中常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生长,给畜牧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将介绍巴氏杆菌的特点,该病的流行病特点,发病后的症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媾疫是严重威胁马属动物的重要疾病,能够引起病畜皮肤丘疹、贫血、瘦弱、运动失调、面部麻痹,最后衰竭死亡。为更加有效防治马媾疫,本文从马媾疫锥虫病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此外,对马媾疫的实验室检测、药物研发和疫苗研制提出了新的思路,为马媾疫的实验室诊断、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病毒是牛经常出现的一类疾病,这种疾病传染非常快,严重威胁牛群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总结,从而有效预防牛口蹄疫疾病。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于牛群的慢性疾病,但其剧烈的传染性的该病重要的危害,必须引起养殖户们的重视。本文就流行特点、病情特征、病理诊断和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诊并捕杀阳性者对奶牛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的控制效果,2009-2010年,持续监测12个感染程度各异的新建奶牛群。结果表明,当牛群初始感染率较低时,借助RBT与SAT能在较短时期内有效控制并净化布氏杆菌病;但在牛群感染率较高的情况下,上述手段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扩散。减毒活疫苗模拟感染试验进一步证实,RBT和SAT阳性结果的出现严重滞后于牛群真实感染,这可能是其不能有效防控布氏杆菌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牛口蹄疫是牛群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虽然该疾病死亡率较低,但是也会影响牛群的正常发育、成长,延长出栏时间,给养殖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本文简单介绍了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治策略,为牛群养殖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国际锥虫病抗性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TrypanotoleranceCenter,简称ITC),是根据冈比亚政府法规于1982年建立的委托管理国际组织。其宗旨是为执行ITC的家畜发展计划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费,并开展有关锥虫病抗性研究,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