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病害严重时,叶片上因布满锈色病斑而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代谢,导致减产10%30%。发病症状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以叶片发病最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上散生黄色小斑点,病斑逐渐隆起,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颜色呈黄褐色或红褐色。植株生长后期,在病斑上逐渐形成黑色突起,破裂后散出黑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孢子。  相似文献   

2.
树木盆景中的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等部分蔷薇科植物以及桧柏、龙柏、真柏等某些柏类植物,均易遭受锈病的为害。这种病害秋冬为害柏类的嫩枝,导致小枝病瘿成串,叶片枯黄,小枝枯死,严重时能造成整株死亡;春夏季为害海棠等树木的叶、嫩枝、果实,发病严重时,满株病叶,叶片畸形,凹凸不平。这种病害要寄生两种寄  相似文献   

3.
正小白菜白斑病为低温型病害,长江流域春、秋时的雨季均有发生;北方从8月中下旬开始发生,9月份为发病盛期。植株生长衰弱易发病。一、症状识别主要为害叶片,初生病斑散生灰白色至淡褐色近圆形细小斑点,逐渐扩大直径为6~15毫米,病斑中部渐变为白色或灰白色,外围有污绿色晕圈或斑,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来,无论是公园还是其他绿化带的观赏桃李等植物,细菌性穿孔病有偏重发生的态势,尤以美国黑李更易感病。除危害桃李外,还能危害樱桃、杏等核果类果树,引起叶片脱落和枝叶枯死,影响桃李植物的观赏性。现将其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病害症状发生在桃、李植物上的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造成叶片穿孔脱落。发病  相似文献   

5.
<正>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虫害主要有蛴螬、红蜘蛛、山药叶蜂。炭疽病山药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及藤茎。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心散布小黑点,后期部分病斑穿孔。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68月发病严重,植株常枯黄、落叶。防治方法: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冬季收获时,清除病株残叶,平时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前可喷  相似文献   

6.
正霜霉病俗称"烘病""跑马干"等,是花椰菜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茎、花梗、种荚。自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高湿、多雨,易于发病。植株徒长或早衰,病情加重。发病轻重常与病毒病、细菌性黑腐病轻重有关。发病高峰期在9月份。一、症状识别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叶正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边缘不明显,因受叶脉限制而产生多角形不规则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有白色霉状物,叶的背面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变暗褐色而干枯。种株发病,茎、花梗、花器、种荚上都长出白霉,并畸形。种荚淡黄色,出现黑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雨水较多,玉米大斑病大流行。玉米大斑病,又称长蠕孢菌叶斑病、煤霉病、煤纹病、枯叶病、条斑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重要叶部病害,在冷凉地产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当玉米植株70~90厘米高时即可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苞叶和籽粒。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的。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加重。  相似文献   

8.
<正>霜霉病俗称"烘病"、"跑马干"等,是花椰菜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茎、花梗、种荚。自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高湿、多雨,易于发病。发病轻重常与病毒病、细菌性黑腐病轻重有关。发病高峰期在9月份。一、症状识别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多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叶正面出现淡绿色至淡黄色的小斑点,扩大后呈黄  相似文献   

9.
<正> 葡萄白腐病,俗称烂穗病。是葡萄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害流行的年份,损失可达50%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品质。一、症状与诊断。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穗轴和果实,发病初期,先从离地面较近的植株穗轴或小果梗上开始,出现淡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而后逐渐蔓延到果粒上。果粒发病后7-10天左右,病果由褐色变为深褐色,果实软腐,果皮下密生白色略突起的小点,以后病果逐渐干缩成僵果。果粒和果穗易脱落,枝蔓多在受损伤的部位发病,病斑初为淡红褐色水渍状,以后颜色变深,表面也密生略为突起的灰白色小点。后期病浸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裂,纤维散乱如麻,病部两端变粗。严重时病蔓易折断,或引起病部以上枝叶枯死;叶片发病,先从叶缘开始产生黄褐色边缘水渍状的病斑,逐渐向叶片中部扩展,形成近圆形的淡褐色大病斑,  相似文献   

10.
<正>黄秋葵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生产中常受到病虫危害。在河北省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蚂蚁、棉铃虫等。病毒病是黄秋葵生产上主要病害,成株期比苗期发病重。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尤其以顶部细嫩叶片十分明显,叶片表现花叶或褐色斑纹状。早期染病会使植株变矮、结实少或不结实。防治办法:不从病田留种、选用抗病品  相似文献   

11.
<正>韭菜疫病是由烟草疫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害一旦发生,发展迅速,传播快,会在短时间内使全田发病。韭菜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假茎和鳞茎发病最重。叶片发病,开始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展,病部失水缢缩变细,叶片发黄,凋萎下垂,进而出现软腐和叶鞘脱落。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白色霉层。鳞茎发病时,茎盘  相似文献   

12.
大蒜叶枯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斑从大蒜叶间开始逐渐向叶茎发展,病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病斑初为苍白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灰褐色,呈椭圆形不规则状,病害严重时可造成蒜株全叶枯萎死亡。发生叶枯病的大蒜病害部位常伴有黑色霉状物,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一、病害的发病条件、症状识别及其防治1.水稻恶苗病(徒长病):育秧棚温度在30℃35℃,催芽过长,播种过密有利于水稻恶苗病发生。播种带菌种子,偏施氮肥,秧苗伤口多的地块发病重。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被害秧苗呈黄绿色,植株细长,叶片和叶鞘狭长,病重植株长到2235℃,催芽过长,播种过密有利于水稻恶苗病发生。播种带菌种子,偏施氮肥,秧苗伤口多的地块发病重。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被害秧苗呈黄绿色,植株细长,叶片和叶鞘狭长,病重植株长到2225厘米时即枯死,轻者节间明显伸长,剑叶叶片开张角度大,下部茎节倒生许多不定根,后期茎秆上着生淡红色霉层植株不分蘖,不抽穗。剖开病茎有白色丝状菌丝体。防治措施:⑴农业防治:选用无病良种;合理施用氮肥,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4.
防病治虫     
菌核病和白绢病的寄主范围都十分广泛,能侵害30多个科、近130多种植物,是常见的观赏植物病害,造成植株发生茎腐、基病,乃至植株萎蔫死亡。虽然症状相似,但仔细区分,了解其各自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对实施正确有效的防治还是有必要的。菌核病在各个生长期及植株的各部位均可发病,但以成株期的茎部为主。一般在茎的中下部及茎基处发生水渍状软腐,从浅褐色变为灰白色,表面生有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层,同时在茎内外产生初为白色块状、后为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茎腐、基  相似文献   

15.
正胡萝卜斑枯病,又称叶斑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肉质根等,发病严重时全田叶片枯黄,呈火烧状,导致胡萝卜大幅减产。每年在9月中旬开始发病,9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管理粗放地或生长衰弱地发病重。发病症状叶片上病斑呈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病健组织分界清晰。病斑边缘黄绿色、中央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颗粒,小颗粒埋生或半  相似文献   

16.
<正>莲藕褐斑病:是莲藕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病斑,使病叶局部干枯。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确保藕田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防止病害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及时。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莲藕黑斑病:又叫褐纹病,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田间病株残叶,并集中烧毁。发  相似文献   

17.
王仁如 《科学种养》2014,(12):32-33
<正>日光温室冬春季栽培的番茄价格高、效益好,但在生产中常发生一些病害,严重影响到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广大棚室种植户应对这些病害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治。一、番茄早疫病1.发病症状发病植株病叶上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明显同心轮纹,直径1~2厘米,边缘深褐色,潮湿时产生黑色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脱落,仅留下上部少数叶片。果实和茎秆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河南山药主产品种"铁棍山药"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田间发病株率为6.6%。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病斑圆形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堆。日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  相似文献   

19.
费克伟 《科学种养》2014,(10):31-31
<正>马铃薯环腐病是马铃薯的一大病害,在六盘水市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发病重的减产达30%以上。1.发病症状植株受害后,一般表现为生长迟缓,地上部矮缩、瘦弱、分枝减少、叶片变小,后期表现出萎蔫症状,自下而上发展,引起植株提早枯死。薯块受害后形成环状腐烂,用手挤压受害处内外可分开。2.发病过程带病种薯是主要侵染源,若用病株所结的薯块做种薯,以后就会发病,病菌还可以从伤口侵  相似文献   

20.
<正>褐斑病是由病菌引起的从春到秋都可为害园林植物的常见的园林病害,常见的受害植物有榆叶梅、菊花、桂花、大丽花、丁香、杜鹃、牡丹、鸡冠花、贴梗海棠、天竺葵、鸢尾、樱花、杜鹃、松树等。褐斑病从春到秋都可为害,秋季多雨,发病严重。高温高湿、植株过密均有利病害的发生。褐斑病的病斑初期被害叶上有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病斑,后期叶片逐渐变黑,病部与健康部位分界很明显。发生严重时多数病斑相连,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下面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