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为了改善鱿鱼与白鲢鱼混合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本研究通过鱼糜制品的感官评价、凝胶强度、持水性、白度、水分分布、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电泳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等指标,分析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为3∶4时,凝胶特性最好,其中鱼糜凝胶的凝胶强度及持水性较混合比例为5∶2时分别提高了42.74%和2.93个百分点;感官评价总分、白度值显著高于其他混合比例(P<0.05),分别为76.3和72.3,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混合比例(P<0.05),且该比例下鱼糜凝胶网络结构致密均一,对水分的束缚能力强。肌原纤维蛋白电泳结果显示,混合比例为3∶4时,肌球蛋白重链交联程度高,形成了大分子聚集体。综上,当鱿鱼与白鲢鱼混合比例为3∶4时,可明显改善混合鱼糜制品的凝胶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提高鱿鱼鱼糜制品的凝胶品质及生产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添加剂及其添加量对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以秘鲁鱿鱼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4种添加剂(壳聚糖、转谷氨酰胺酶、卡拉胶、海藻酸钠),通过响应面法建立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硬度和添加剂用量之间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壳聚糖0.40%、转谷氨酰胺酶0.50%、卡拉胶0.90%、海藻酸钠0.25%,在此条件下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硬度达最大值859.85 g,保水性为96.34%。此复合添加剂能显著改善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特性。研究结果为生产高品质的秘鲁鱿鱼凝胶制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鱿鱼丝制品中的甲醛含量,以食用明胶酶解物为甲醛捕获剂,采用响应面法对捕获条件进行优化,并将明胶酶解物运用到秘鲁鱿鱼丝加工中,改良生产工艺,降低鱿鱼丝制品甲醛含量。结果表明,p H、温度、时间对明胶酶解物的甲醛捕获率均有显著影响,明胶酶解物捕获甲醛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4.04℃,时间87.04 min,p H值8.99,明胶酶解物浓度1%,该条件下甲醛捕获率达94.12%。在鱿鱼丝加工中,蒸煮前将鱿鱼片浸泡在含1%明胶酶解物的溶液(料液比1∶3)中6 h,制得的鱿鱼丝成品甲醛含量为7.49 mg·kg~(-1),极显著低于原工艺组鱿鱼丝甲醛含量(13.21 mg·kg~(-1)),且对鱿鱼丝的口味和色泽无影响。综上,明胶酶解物具有较好的甲醛捕获能力,能抑制鱿鱼丝加工中甲醛的产生。本试验结果为生产食用安全的鱿鱼丝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壳聚糖对鱿鱼皮明胶膜的改性效果,将壳聚糖添加到明胶溶液中,考察壳聚糖的添加量对鱿鱼皮明胶复合膜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透光性及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能有效改善鱿鱼皮明胶膜的有关性能指标,当鱿鱼皮明胶溶液与壳聚糖溶液以60∶40(v/v)比例混合,制得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相比单一明胶膜下降,但其抗拉伸强度、透光率和水蒸气阻隔能力分别比单一明胶膜提高了652%、11%和48%;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能与鱿鱼皮明胶相互作用,形成结构致密的均相体系,提高复合膜的热变性温度。综上可知,鱿鱼皮明胶与壳聚糖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壳聚糖是一种较理想的明胶膜改性材料。本试验结果为鱿鱼皮明胶作为食品保鲜膜的应用提了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取常州市4类生产流通渠道的3个品种共56个水产品为监测对象,分析其中甲醛含量,计算常州市居民水产品甲醛平均摄入量,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3种水产品中的甲醛含量C平均为3.8mg·kg-1,C内梅罗为38.0mg·kg-1。水产品中甲醛的污染程度,从品种上来看,银鱼>鱿鱼>虾仁;从流通渠道上来看,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加工场。常州市人均甲醛摄入量相当于每日1.52×10-4mg·kg-1;从人体健康风险来看,目前常州市市场流通的水产品基本上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疆番茄产业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快速发展起来,番茄制品出口增长迅猛,新疆成为世界第二大番茄制品出口地区。但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新疆番茄产业暴露出发展模式的落后,病虫害日趋严重,产业竞争力不强,缺乏自主产业品牌等问题,依然是一个低附加值的产业。通过对新疆番茄产业发展状况的浅显分析,试图对番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姜在生长、收获、加工、储存等一系列过程中,容易受到霉菌的侵染而发生真菌毒素污染,但目前对生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保证生姜质量安全,促进建立高效、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本文总结了有关生姜及其制品中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污染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目前对生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旨在为生姜中真菌毒素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柳贤德  朴伶华 《核农学报》2012,26(5):786-791
为使电子束辐照在Jeotkal食品产业中得到广泛利用,对鱿鱼Jeotkal发酵食品及配料实施电子束辐照后,分析了鱿鱼Jeotkal发酵食品及配料的微生物和官能特性。结果表明,电子束处理前鱿鱼Jeotkal好氧菌数为2.88logCFU/g,经5kGy处理后,下降为1.76logCFU/g;酵母和霉菌及大肠杆菌初期污染度分别为3.04logCFU/g和4.20logCFU/g,经5kGy辐照后,下降到1.27和1.34logCFU/g,降低2~3log cycle。辣椒粉辐照处理前好氧菌数为4.07logCFU/g,酵母菌和霉菌为3.91logCFU/g,大肠杆菌为4.34logCFU/g。辣椒粉经5kGy辐照后,好氧菌及酵母菌和霉菌显示为ND。蒜糜中初期好氧菌数为4.41logCFU/g,酵母及霉菌为4.48logCFU/g,大肠杆菌为4.32logCFU/g;经5kGy电子束辐照后好氧菌、酵母及霉菌、大肠杆菌都显示为ND。电子束不仅对鱿鱼Jeotkal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而且没有引起鱿鱼Jeotkal的pH和官能特性的变化。因此,电子束杀菌技术在低盐或发酵食品储藏工艺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己衣镇芒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了芒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指出了当前该地区芒果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指导己衣镇芒果产业发展的办法和措施,以促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己衣镇芒果产业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脱色工艺及其对鱿鱼皮胶原蛋白肽风味的影响,本试验在酶解制备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活性炭和树脂对鱿鱼皮酶解液的脱色效果及最优工艺,并采用电子舌、电子鼻、氨基酸分析及感官评价等方法对鱿鱼皮胶原蛋白肽风味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末状活性炭的脱色效果较好,最佳脱色工艺为:pH值2.0,添加量0.1%(m/v),30℃下脱色30 min,该条件下鱿鱼皮酶解液的脱色率和蛋白损失率分别为82.91%和24.81%。分子量分布与游离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与脱色前相比,脱色后样品的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游离氨基酸及苦味氨基酸含量下降,鲜味氨基酸占比上升。电子舌、电子鼻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脱色前后样品的风味差异较大,脱色后,样品的风味有显著改善,表现为苦味下降,鲜、酸、咸味提升。本研究结果为鱿鱼皮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及胶原蛋白肽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叶开  陈小娥  袁高峰  郭健  方旭波  池海波  张华 《核农学报》2019,33(10):2023-2032
为了实现秘鲁鱿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以鱿鱼加工废弃物中的鱿鱼吸盘为原料,以脱齿率为指标,采用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脱环齿试验,以确定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对鱿鱼吸盘环齿主要成分进行测定,并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鱿鱼吸盘环齿(SRT)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秘鲁鱿鱼吸盘环齿最适酶解脱离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 700 U·g-1、酶解温度43℃、酶解时间34 min,此条件下样品脱齿率为96.2%,蛋白质含量为86.75%。红外光谱分析证明,鱿鱼吸盘环齿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含有甲壳素;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秘鲁鱿鱼吸盘环齿微观构造为平行管状模块组成的多孔结构;热稳定分析显示其在118.6℃处有熔融峰,具有一定的热塑性。同时,鱿鱼吸盘环齿还具有一定的耐酸耐碱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秘鲁鱿鱼吸盘环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秘鲁鱿鱼肉盐溶蛋白的提取及凝胶形成条件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KCl浓度、pH值和低温加热时间对鱿鱼肉盐溶蛋白凝胶保水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提取液KCl浓度对保水性影响极其显著,对硬度影响显著;提取液pH值对保水性影响显著;低温加热时间对硬度和粘性影响显著;(2)在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的基础上,确定鱿鱼肉盐溶蛋白提取和凝胶形成的适宜条件为:KCl浓度0.16 mol·L-1、pH 7.10、40℃加热55min,此时凝胶保水性、硬度、粘性分别达到88.00%、510.00g、-11.00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环保型长效化肥聚脲甲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勇  万涛 《土壤通报》2001,32(2):73-74
合成了环保型长效聚脲甲醛化肥 ,并对其合成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0℃~ 6 0℃ ,反应的第一阶段 pH值为 8,反应的第二阶段 pH值小于 4时 ,能获得较高产率的制品 ,最后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林业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林业产业逐渐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前,我国已成为林业大国,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从当前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产业在前进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现实情况探索适合国情的林业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纯碱联合复配磷酸盐对鱿鱼鲞品质的影响,优化鱿鱼鲞的复水条件,本试验以鱿鱼鲞为原料,研究在碱发条件下,不同质量分数(0%、0.1%、0.3%、0.5%、0.7%)的复配磷酸盐对鱿鱼鲞复水后品质特性的影响,并利用3种复水动力学模型对鱿鱼鲞复水过程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纯碱联合一定质量分数的复配磷酸盐有利于提高鱿鱼鲞的复水品质。随着复配磷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复水比呈上升趋势,当复配磷酸盐质量分数为0.5%时复水比最高;在食用品质方面,鱿鱼鲞复水后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内聚性整体显著降低,而弹性变化不显著,感官品质呈先变好后变坏的趋势;鱿鱼鲞样品的a*值和b*值总体呈上升趋势,pH值、L*值和ΔE值则随复配磷酸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略有下降。鱿鱼鲞的水分吸收曲线符合经典物质吸水曲线,3种复水动力学模型中Peleg模型拟合度最佳,可用于描述鱿鱼鲞的复水过程,由此得出本试验鱿鱼鲞的复水动力学模型方程:Mt=M0+t/[1.269-0.366X+(1.969-0.573X) t]。通过...  相似文献   

16.
大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丰富的功效成分。本文对大蒜及大蒜制品中主要的功效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大蒜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主要功效成分研究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大蒜中攻效成分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蔬菜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副食品。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设施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方式,设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于此,对永胜县设施蔬菜产业的优势进行概述,分析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希望对永胜县设施蔬菜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玛咖及其制品真实性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咖及其制品的真实性是保障品质的关键。为了研究玛咖及其制品的差异,对玛咖制品进行真实性鉴别,分别以不同产地、色型的玛咖及玛咖制品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不同识别方法的研究。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TM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体积流量0.80 m L/min,各成分得到较好分离。经方法学验证,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对19个玛咖样品和6个玛咖制品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确定了15个色谱峰为玛咖和其制品的特征指纹峰,建立了玛咖及其制品的指纹图谱。以数字化指纹图谱为基础,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使玛咖与玛咖制品得到较为一致的模式识别结果。主成分二维平面图和判别分析能够区分玛咖和玛咖制品,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玛咖与玛咖制品相似度分析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0.916和0.668,不同来源和色型的玛咖、玛咖制品间相似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玛咖制品具有玛咖的特征峰,但含量存在差异。3种方法均能准确地体现指纹图谱的一致性和特征性,为玛咖和玛咖制品的区分及玛咖制品真实性保障提供了参考。利用HPLC指纹图谱可对玛咖及其制品的真实性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对"互联网+"将给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近期促进绿色食品产业"互联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徐翔 《南方农业》2015,(3):129+133
桂北水果产业发展大有潜力。基于此,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桂北水果发展状况,探究了桂北水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国际水果业发展的情况做了比较,指出了桂北水果产业发展的前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