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现代渔业发展由注重产量增长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由注重资源利用转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1.模式特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借鉴了工厂化循环流水养殖理念,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该模式是在池塘中的固定位置建设一套面积不超过养殖池塘总面积5%的养殖系统,主养鱼类全部圈养于系统内,系统外的池塘面积用于净化水质,以供主养鱼类所需。  相似文献   

2.
邱岐强 《农业与技术》2013,(11):174-175
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风景秀丽,山川河流众多。因此,很多山区的农民会利用这一独到的天然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山区小池塘的草鱼养殖,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因有些农民对于小池塘流水草鱼养殖技术的掌握还不到位,池塘建设简陋等原因导致草鱼的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本文就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将山区小池塘流水养殖草鱼的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水产专家杨长荣同志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0年多的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667平方米~6670平方米、水深15米~25米为宜,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667平方米产成鱼1000千克~1500千克,进水口断面的自然流量至少要确保每667平方米面积在1小时内能获得30立方米的水量。为此,进水口的数量要多,宽度要大。排水系统是在池底最低处的排水管…  相似文献   

4.
正以梁鹏等(2014)黄海2号对虾、海蜇、贝类无公害立体养殖技术为例。1养殖池塘的选择1.1位置选风浪小,潮流畅通,海水交换好,易排灌,不受雨水和工厂排污影响,泥沙底质无渗漏的池塘。1.2规格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3.3hm~2的4口池塘,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海水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东港市近年来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立体生态养殖是根据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在同一池塘中混养多种生物,让它们睡"上下铺",且互不打扰,实现生态平衡,是一种充分利用不同生物的生态匀性在池塘中的合理配养,以达到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时间和饵料资源,提高池塘利用率的高效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在发挥传统生态养殖优势的基础上,采用了现代养殖技术,不会因为一个品种产量的减少而影响整体收益。海  相似文献   

6.
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实施牛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技术自1998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全期共实施池塘面积9.13hm^2,设置网箱3636米^2,养鱼产  相似文献   

7.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 ,是四川省杨长荣等同志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 ,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 ,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 ,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 ,十分有利于精养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米为宜 ,同时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保证(最好是自然水源)。…  相似文献   

8.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具有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的特点。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m为宜 ,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每亩产成鱼1000~1500kg ,进水口断面的自然流量至少要确保每亩面积在1h内能获得30m3 的水  相似文献   

9.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杨长荣等人于1985年率先在四川郓县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987年,该县花园镇渔场一口面积为3.84亩的参试塘,获得了平均亩产1078.4公斤的高产量,比原来静水式养鱼产量提高了1.5倍。近10几年来的大面积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建造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面积以1~10亩、水深1.5~2.5米为宜,同时常年要有一定流量的水源保证(最好是自然水源)。若计划亩产成鱼1000~15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正斑点叉尾鲴属底栖杂食性鱼类,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限制、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等特点,适合于大部分地区淡水水域养殖。可单养,也可与鲢、鳙、鳊、罗非鱼等混养。现将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鲴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一般要求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最好为2000~6667平方米(3~10亩),水深1.6~2米,  相似文献   

11.
铁凌  陈玲 《北京农业》2002,(2):28-28
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是四川省水产专家杨长荣同志试验成功的一种新的池塘养鱼形式.10年多的实践证明,半流水式池塘立体养鱼饲养密度大、成活率高、易管理.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龙虾生命周期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又是人们餐桌上喜爱的佳肴,故小龙虾高产养殖技术备受养殖人员青睐。也正因此,使得有关池塘小龙虾高产的养殖技术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的小龙虾养殖情况为例,探究池塘小龙虾高产养殖技术,以进一步提升池塘小龙虾养殖效果,为养殖人员带来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池塘水体内循环利用与虾-鱼套养模式,在杭州市萧山围垦南美白对虾主养区开展了池塘内循环水虾-鱼高效生态养殖试验。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设置循环流水式水槽,槽内高密度流水养鱼。依据不同养殖品种间的生物学习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达到水体生态平衡、降低养殖风险和增产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蛙类养殖的发展,池塘鱼蛙立体养殖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实行石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鱼蛙共生,优势互补,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池塘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池塘以养鱼为主,塘内设置网箱养蛙,不占用耕地,技术方便;从饲料利用角度看,池塘设置网箱养蛙,建立了池塘鱼蛙共生系统,池  相似文献   

15.
<正>武夷山市三兴生态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池塘养殖面积120亩。2012年采取双季青虾养殖模式,获得亩产青虾50公斤,亩产收益2800元,成为了我市青虾养殖的领头人。其主要养殖技术如下: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每亩面积3-6亩,水深1.2-1.5米,常年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有独立进排水,每口池塘配备增氧机。2.池塘消毒:根据春、秋两茬虾(1月-6月,7月-12月)的养殖要求,每年12月底和翌年6月中旬前后分别用75-100公斤/  相似文献   

16.
皖南山区流水养鱼一般比常规养鱼增产40%左右。介绍了该地区的流水养鱼技术,包括养殖环境、养殖类型、流水池址选择、池形与面积、鱼种放养、饲养管理等内容,以期促进该新兴养殖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养殖鳗鱼,一般需要较好的设备条件。近年来,广东试验池塘养鳗成功,有效地促进了养鳗业的发展,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据顺德勒流水产场大面积池塘养鳗试验,平均每亩鳗塘获纯利高达一万多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池塘养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淡水生态立体养殖方式是针对养殖对象栖息水层的不同而进行的一种综合养殖方式,大力支持传统水产养殖方式的革新,以淡水池塘立体养殖为重点,研究推广适合当前养殖业发展水平的立体生态型养殖模式。1立体养殖技术概述立体养殖是指:在同一池塘多品种生物混养,利用生物间的多种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时间和饵料等资源的养殖模式,旨在实现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节能、环保的目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是我国建设现代渔业生产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是我国一种小型优质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渠、溪流、塘堰中均能生长,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近年来,我镇兴起池塘养殖这种方式,并在池塘养殖中灵活运用传统的八字精养法基本原理,在突出水、种、饵  相似文献   

20.
低碳环保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阐述了低碳环保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作用,并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物清理2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要点,以期为水产养殖防污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