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储粮冬季通风过程中的水分减量引起粮食损耗偏大这一问题,通过控制风机出风端的空气湿度,实现粮堆在冬季通风降温的同时保持粮食水分基本稳定,达到保水通风的效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有效地掌握池塘养殖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趋势,保障罗非鱼稳定高效养殖,在对罗非鱼池塘养殖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优化,针对无锡市2015 年8 月23—11 月4 日这段时间内南泉实验基地的水产养殖溶解氧进行预测。同时,将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SO-BP优化模型的训练和预测结果远远优于普通BP神经网络模型,除异常点外,误差率基本均低于0.5%。同时,该模型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性低,能够较好的体现和预测罗非鱼池塘养殖的溶解氧趋势,也为其他水质指标的预测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漫长寒冷的冬季,越冬水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导致冰下水生动植物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一些有毒气体无法排到外界,再加上越冬水体的溶解氧降低,就会使这些有毒气体的毒性加强,从而严重危害越冬鱼类的健康,甚至会造成鱼类的大批死亡。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养殖产量的不断提高,单位池塘的越冬鱼量也不断增大,这种有毒气体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下面简单介绍北方地区鱼类越冬水体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底层鱼类养殖池塘的水质,设计分区池塘养殖模式以改善池塘水质的效果。结果显示:分区池塘pH 7.0~7.6,下午16:00达到最大值,分区池塘与无螺贝池塘pH平均值分别稍高于不分区池塘与有螺贝;溶解氧上午9:00在6 mg/L处波动,下午16:00在10 mg/L上下波动,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但分区池塘与未分区池塘溶氧变化没有显著差异;水温在6个时间段内递增,9:00测得的水温均低于16:00的水温,但分区池塘与未分区池塘水温变化没有显著差异;池塘在分区和有螺贝存在的情况下透明度最高,池塘水质良好。分区池塘是一新型养殖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盱眙龙虾池塘夏季水温与溶解氧变化特征及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夏季虾塘管理水平,减少高温灾害对龙虾产量造成的损失,利用盱眙县龙虾池塘2014年夏季水体溶解氧、pH值、不同层水温逐时观测资料以及对应台站气象数据,对溶解氧、pH值、水温的小时变化、日变化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逐层水温及溶解氧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夏季较深层的水温均高于气温,10 cm水温的小时变化幅度最剧烈。日最高水温出现的时间依次为:10 cm>30 cm>60 cm>100 cm。气温与水温波动性较为一致,溶解氧的波动与气温呈负相关,pH波动较小。与空气温度相比,不同层水温波动幅度较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层最高水温最大值与当日最高气温、前1、2、3、4日最高气温具有较好的关联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日平均溶解氧含量与当日最高气温、前1日最高气温、100 cm最高水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性。日平均溶解氧含量与不同深度最高水温的实测值与模拟值决定系数均达到0.98以上,相对误差不超过1%,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本研究构建的盱眙龙虾池塘水温、溶解氧预报模型可为龙虾的养殖和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氨氮是池塘养殖尾水治理过程中需着重考虑的一种污染物,池塘养殖环境氨氮氧化去除主要依赖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和厌氧氨氧化菌。本研究介绍了在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几种氨氧化菌的氮素代谢机理,并结合池塘生态系统特征,着重从温度、pH、溶解氧、附着基质和光照角度,阐释氨氧化菌对池塘养殖水体的生态调控机制。基于氨氧化菌附着生活习性,现已研发出多种异位池塘养殖水质净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技术能发挥净水效果,但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效率低等问题。目前,中国池塘养殖水体处理领域,在氨氧化微生物菌剂和高效微生物反应器应用及研发方面比较薄弱。建议未来强化池塘低温高效氨氧化菌株筛选和富集培养研究,促进结构紧凑型水处理微生物反应器研发,丰富淡水池塘养殖尾水氨氮去除手段。  相似文献   

7.
周礼敬 《科学种养》2014,(12):42-43
<正>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池水温度也随之降低,池塘养殖鱼类生长变缓,有的甚至停止生长,进入漫长的生长"停滞期"。部分养殖户可能会因鱼的生长变缓而放松日常管理,这给各种致病菌侵蚀鱼体创造了机会,有的甚至引起大规模病害,导致发生各种养殖惨象。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将冬季池塘管理措施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清整池塘1.清除淤泥养殖池塘经过一年的连续养殖(有的甚至几年),  相似文献   

8.
兰花在空气湿润的南方是较易培植的,而在北方,兰花则难以适应干燥的气候。我在初养兰花时由于难以创造适宜的通风、湿润条件,所养兰花往往干尖糊叶。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季,门窗紧闭,暖气习习,更是通风不畅,空气干燥,即便使用加湿器也难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对于水体质量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残饵及生物排泄物的增多会大量消耗水体溶解氧,进而打破水体动态平衡,导致NH3-N、NO2-N等毒害成分升高,引起南美白对虾病害甚至导致死亡,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并且阻碍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研究并开发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养殖池塘水质,并能根据南美白对虾生长习性智能控制增氧机、水泵等养殖设备的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质智能控制系统。系统具有控制智能、运行可靠、集成度高等特点,在养殖生产试验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的安全,有效降低了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风险。  相似文献   

10.
冬季放养鱼种既能提高成活率、减少损耗,又可促进早春生产,使成鱼产量增加30%左右。这里介绍一些冬季放养鱼种的技术要点: 1.清塘消毒经太阳暴晒后,将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挖去,只留15~20厘米,铲除杂草,加高加固池埂。池塘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枯等。其中生石灰使用较多,带水消毒时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120~150千克全池泼洒;干法消毒池塘留10厘米左右水深,每亩用60~80千克  相似文献   

11.
温室大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植物种植环境,不容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尤其是到了冬季,出于保暖的需要,会尽量减少通风时间和次数以避免温室内气温下降。因此温室内空气湿度大、容易结露的情况成为冬季温室管理者经常碰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养殖池塘良好的藻类繁殖与生长,可增加池水溶解氧、降低池水肥度,促进养殖生物的快速生长。若藻类生长过旺,轻则影响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重则造成水质败坏,养殖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有效地调控养殖池塘中藻类的繁殖生长,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对取得养殖最终的成功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藻类繁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空气负氧离子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机能平衡的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素”,但受区域生态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导致合理解释空气负氧离子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研究特定区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入揭示空气负氧离子变化机理及开展区域空气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北幕阜山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为研究对象,利用长期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等特征和浓度等级评价,并分析负氧离子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PM2.5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该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负氧离子浓度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总体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月均值最大为8月,最小为1月。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和PM2.5总体上呈负相关关系,与风速相关性表现不明显。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负氧离子浓度均值为2191个/cm3,具有优异的空气负氧离子生态康养资源。  相似文献   

14.
旨在合理选择美洲鲥当年鱼种池塘养殖模式。以美洲鲥当年鱼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遮荫池塘和敞口池塘两种池塘养殖模式,比较美洲鲥当年鱼种消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养殖前期,敞口池塘美洲鲥内脏团的淀粉酶活性均高于遮荫池塘的;在43天和57天时敞口池塘美洲鲥内脏团的胃蛋白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均高于遮荫池塘,在15天和29天时则相反;养殖后期,遮荫池塘美洲鲥肝和胃组织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在79天、106天和120天均高于敞口池塘的;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106天和120天也都高于敞口池塘的,在92天时遮荫池塘中美洲鲥肝和胃组织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却低于敞口池塘。研究表明,在高温季节,美洲鲥当年鱼种养殖无需遮荫方式,可以直接采用敞口池塘。  相似文献   

15.
分区池塘中浮游生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林春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9):104-108
为了净化水质,改善底层鱼类的生长繁殖环境。本试验采用分区池塘的养殖模式,并对分区池塘与普通池塘中的浮游生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关于浮游动物,就种类而言,1、2号池塘中的浮游动物有42种,隶属于4门;3、4号池塘中的浮游动物有43种,隶属于4门。4口池塘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均是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数居多;其次是枝角类、桡足类最少;就密度和生物量而言,4口池塘差异显著,其中2号池塘(传统池塘)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最多,3号池塘(分区池塘)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最少。关于浮游植物,就种类数而言,4口池塘没有明显的区别,4口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均有43种,隶属于7门。优势度排序为: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其他。其中,黄藻门、隐藻门、甲藻门、裸藻门占据的比例相当,均为2.0%;就其密度和生物量而言,4口池塘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不同的采样日期内,均是2号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的丰度和生物量最高,最低是3号池塘。结果表明:分区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量明显小于传统池塘,比较适合于喜水质清瘦的鱼类养殖。  相似文献   

16.
<正>夏季正值鱼类主要生长期,其摄食量大,生长快,对溶解氧需求量较高。但此时养殖水温偏高,加上雷雨天气较多,池塘水体容易发生上下层水体逆转等情况,导致鱼类缺氧浮头现象多发,严重时引发泛池导致大批量死亡。养殖者必须做好巡塘工作,防止池塘养鱼缺氧。1.巡塘检查养殖场应该每天派专人巡塘,特别是高温季节更要加强早巡塘的管理,因为大部分缺氧浮头发生在黎明前后。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观察养殖鱼。工作人员走到池边拍手掌,如  相似文献   

17.
茶花开花时可临时搬入室内观赏,但不宜长期摆放室内。因为茶花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而室内光线较弱,通风受阻,还会受到不良空气的侵害。冬季当气温降至0℃以下不得已置于室内时,也要远离热源,到天气晴好时,隔三差五地白天开开窗、透透气,晚上再关上,当然这是以宁波而言的。大部分茶花自然花期都在冬末至早春,除少量早花品种外,未进入花期的茶花冬季一般都处于休眠状态。  相似文献   

18.
冬季的低温冻害和夏季的高温危害是威胁植物生长的两个极限温度。夏季养花,光线强,温度高,空气湿度小,热辐射量大,是温室花卉最不好度过的时期之一,也是花卉花、叶灼伤、干枯及茎、根腐烂多发时期。要使温室花卉安全度夏,应主要从光照强度、温度、空气湿度、水、肥等方面来控制。  相似文献   

19.
冬季若阴天多,光照弱,空气潮湿,日光温室(冬暖大棚)中的番茄、甜(辣)椒易引起落花落果,黄瓜易出现花包头,叶片发黄、不舒展、化瓜、沤根等症状;并诱发灰霉病、疫病、叶霉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同时发生,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天气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1.池塘条件池塘呈长方形,东西方向,面积10亩左右,埂宽2~3米,坡比1∶2.5,水深1.5~2.0米,塘底基本平坦。养殖塘口为进、排水分流,并配备5.5千瓦水泵2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台、120瓦振动式自动投饲机1台。2.清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铲除池边杂草,清除池底淤泥,保留淤泥10厘米厚,加高加宽池埂,修补池坡缺口,堵塞漏洞;冻晒池底整个冬季,以加速底质有机物质的风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