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4℃低温下4个苜蓿引进品种(MaYa,ABOUND,ASPIRE,DOBLONE)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以筛选低温适应性强、适宜黑龙江地区种植品种.结果表明,ASPIRE和DOBLONE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好,适于低温下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苜蓿材料的抗寒性与低温胁迫下苜蓿根颈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在科尔沁沙地种植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和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越冬前挖取越冬器官并进行-10℃,-15℃,-20℃,-25℃,—30℃低温胁迫处理,以低温(4℃)贮藏为对照,测定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日本饲用高粱(Japan forage sorghum)在榆中县自然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生物学特性、单位面积产量、鲜草和青贮草的营养价值、对奶牛和肉羊增产增重效果的系统研究,并根据4年多的推广种植和利用实践经验,对日本饲用高粱栽培与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更多的种植和养殖户提技术参考,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业信息》2020,(3):52-52
据《北方园艺》2020年第4期《文冠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生理响应》(作者闫星蓉等)报道,以文冠果30 d实生苗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在持续4℃低温条件下,研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7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处理时间(0、4、12、24、48 h)的变化趋势,旨在探讨文冠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以期评价文冠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即高温(37℃)、室温(25±5℃)、较低温(10℃)、低温(0~4℃)条件下,使用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试纸条对不同浓度动物尿液样品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及低温条件下,检测准确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严重影响监督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据《北方园艺》2020年第4期《文冠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生理响应》(作者闫星蓉等)报道,以文冠果30 d实生苗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在持续4℃低温条件下,研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7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处理时间(0、4、12、24、48 h)的变化趋势,旨在探讨文冠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以期评价文冠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防寒措施对冬季低温下移植香根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冬季低温条件下采用常规农艺防寒措施,旨在探索解决低温下种植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难题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香根草移栽后采用覆膜措施比覆土壅根和对照春季存活率高,而且香根草春季返青、分蘖早,但最终存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2)覆膜措施在各移栽期防寒效果较为稳定,而覆土壅根措施和对照的防寒效果因种植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差异;3)农田平地上种植的香根草春季存活率比在公路斜边坡上高,预示着香根草春季存活率高低与土壤水分、肥力等非温度因素有关;4)不同防寒措施对香根草分蘖影响不显著;5)从经济和技术角度来看,覆膜防寒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低温青贮中筛选出的优异耐低温乳酸菌菌株戊糖片球菌OL77在低温和低pH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情况,探讨其耐低温机理,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OL77的CspP基因,运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程序,基于SYBR-Green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筛选OL77在低温和低pH胁迫条件下表达稳定的内参基因,并利用其研究了CspP基因的低温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L77在受到外界低温和低pH胁迫时表达较稳定的内参基因为Ldh、tufA和6PGDH,而GAPDH和GyrA是表达较不稳定的内参基因。采用同源克隆获得OL77的CspP基因片段,以Ldh和6PGDH为内参基因,对25、15和5℃下培养0、1、3、6、12、24 h的OL77中Csp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低温条件下CspP基因瞬时表达量激增,在5℃下上调86倍,这可能是OL77耐低温的主要原因,OL77对低温的适应性部分来自其较强的冷休克蛋白表达能力。CspP基因可用作OL77低温适应性的指示基因。  相似文献   

9.
4种薄荷种子萌发对干旱与低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瑞芬  杨秀云  尹大芳  郭芳 《草业科学》2015,(11):1815-1822
以柠檬薄荷(Mentha citrata)、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猫薄荷(Nepeta racemosa)为供试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干旱与低温的交互作用对4种薄荷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与低温对这4种薄荷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30%的PEG-6000和8~10℃的低温处理严重抑制了这4种薄荷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柠檬薄荷种子发芽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4种薄荷种子在22~24℃处理下发芽率最高,胚芽、胚根和叶的生长表现出差异性,柠檬薄荷在12~14℃时胚根和叶的生长良好。干旱和低温的交互作用对4种薄荷种子的萌发及生长影响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10.
1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晋北农牧交错带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个引进品种和1个国产品种连续两年(2016~2017年)测定其物候期、越冬率、产量及干草品质,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比较其适应性,旨在为晋北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WL366HQ,三得利(Suntory)和皇后(Empress)生长较快;WL354HQ越冬率显著(P0.05)高于WLHQ353;三得利和WL298HQ的产草量显著(P0.05)高于甘农4号;WL366HQ、三得利和皇后相对饲用价值较高;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适应性表明三得利(0.921 9)、WL366HQ(0.891 4)、WL298HQ(0.867 6)和皇后(0.852 5)4个苜蓿品种在晋北农牧交错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在晋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低温高能饲粮对笼养产蛋鸭生产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低温高能饲粮对笼养产蛋鸭生产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低温使日采食量、料蛋比显著升高 (P<0.01) ,使日产蛋量、产蛋率显著降低 (P<0.05) ;高能饲粮则使日采食量显著降低 (P<0.05) ,使日产蛋量、产蛋率有升高的趋势 ;在低温下提高饲粮代谢能水平使日采食量、料蛋比显著降低 (P<0.05) ,使日产蛋量、产蛋率有升高的趋势。(2)低温使血清中T3 水平显著升高 (P<0.05) ,而T4 水平略有降低 ;高能饲粮使T3 水平略有降低 ,T4水平略有升高。在适温下和低温下提高饲粮代谢能水平使T3 水平有升高趋势 ,而T4 水平有降低趋势。 (3)低温显著升高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和尿酸水平 (P<0.01) ,显著降低血清中葡萄糖水平 (P<0.05) ;高能饲粮显著升高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水平 (P<0.05) ,使血清中尿酸水平有降低的趋势。在适温下和低温下提高饲粮代谢能水平有使血清中游离脂肪酸、葡萄糖升高的趋势 ,使血清中尿酸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2.
◆WL232高品质(WL232HQ):休眠级为2.2 ,抗寒性极强特别适合冬季极其寒冷地区生长,生长势强,能够在粘重、排水不良的土壤上持续茁壮生长。适于冬季极其寒冷的东北、西北地区种植。目前已在我国黑龙江东部、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广泛种植,表现良好。◆WL252高品质(WL252HQ):休眠级为2.6 ,纤维含量低、体外消化率高达81.8 % ,抗寒性强,冰雪覆盖下可忍耐-40℃的低温,适宜冬季寒冷的东北、西北地区种植,现已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的地区大面积种植。◆WL323℃:休眠级为4 ,适宜排水不良地区种植,能适应最恶劣的土壤条件,适宜种植在华北、…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根瘤菌共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低温胁迫下抗寒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对低温胁迫下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的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温胁迫下,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相对电导率(-6℃,4~6 h)显著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P < 0.05),且其MDA含量低于不接种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的SOD比活力、CAT活性、POD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不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根瘤菌共生紫花苜蓿在低温胁迫下具有更强的膜稳定性、活性氧防御以及渗透调节能力,具有更强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昌宁县引进11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引种试验,通过对试验品种物候期观察和3年的产草量测定.结果表明:GA - 0504 ALFALFA、07 01399 ALFALFA、Tripleplay (WL903HQ)、IS - 1085 4个品种适应性强,产草量高,适宜在昌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苜蓿是畜牧业重要的饲草,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黑土台镇有适宜苜蓿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苜蓿的历史长。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本研究以丰隆苜蓿(试验组)、准格尔苜蓿(对照组)和中苜一号(对照组) 3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开展区域品种评比试验。试验从适应性、产量、品质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适应性分析,丰隆苜蓿和准格尔苜蓿越冬率高,返青早,初花期早,成熟早,生育期短,对当地气候适应性强;从生物学特性分析,准格尔苜蓿和丰隆苜蓿产量高于中苜一号;从品质分析,丰隆苜蓿品质最优,中苜一号次之,准格尔苜蓿较低。综合结果为丰隆苜蓿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更适宜在丰镇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玉米青贮饲料所含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以南方乡村的玉米青贮饲料营养成分为研究对象,采取Probit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玉米进行种植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玉米青贮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尽相同,由于受温度、光照、水分及土壤等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青贮玉米的营养成分都有很大变化。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核心解释变量的显著性依次为:品种的遗传性(C1)、环境的适应性(C2)、品种的抗病性(C3)、品种的抗倒性(C4);主要控制变量的显著性依次为:光照(D1)、土壤有机质(D4)、温度(D2)、湿度(D3)。由此可见:通过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可以大大地提高青贮玉米饲料营养成分的含量,这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升种植业水平、发展养殖业、拉动饲料行业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 (L.) Merr.)相对耐高温而不耐低温的分子机理,于2008年5月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沟叶结缕草在低温(5℃)和高温(40℃)胁迫下的叶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共检测到35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26个得到鉴定。分析表明:沟叶结缕草在低温胁迫下,一方面加强了胞内信号转导、活性氧的清除、蛋白质防御以提高其低温适应性;另一方面,由于一些蛋白质的下调表达,使得其低温下植物体呼吸作用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光合作用下降、蛋白降解、细胞的转运能力减弱,因而抗低温性能下降。在高温胁迫下,则通过一些蛋白质的上调表达,加强了体内信号识别和转导、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次生代谢作用、活性氧的清除、蛋白质防御及合成等功能,沟叶结缕草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高温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以俄罗斯杂花苜蓿和3个紫花苜蓿抗寒品系为试验对象,通过0℃,4℃低温胁迫处理,以22℃(室温)为对照,测定3个紫花苜蓿抗寒品系茎、叶的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FP)、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梅(CAT)、抗坏血酸地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以明确低温胁迫对紫花苜蓿的生理影响,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有效作用阈值与紫花苜蓿抗寒耐受能力的相关程度,筛选出了对紫花苜蓿抗寒性指示作用较敏感的生理指标及其有效作用阈值。结果表明:温度阈值上限SS为0℃,FP为4℃,SP为0℃,MDA为4℃,SOD、CAT、APX及GPX活性低温处理下的变化差异不显著,表明这些生理指标在低温胁迫时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低温是限制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常见胁迫因子,尤其对种子萌发过程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22个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标准发芽温度(20℃,即对照)和低温(10℃)两种条件下9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相关指标变化,运用耐冷系数、隶属函数、聚类分析方法对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紫花苜蓿耐低温种质筛选与新品种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各品种紫花苜蓿的9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相关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基于综合耐冷系数与隶属函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紫花苜蓿划分为4个不同耐低温类型,即强耐低温性、中耐低温性、弱耐低温性和低温敏感性,并筛选出强耐低温性品种为‘赛迪10号’、低温敏感性品种为‘英斯特’,为紫花苜蓿耐低温种质筛选和种植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其耐低温基因挖掘及新种质创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景天三七(Sedum aizoon)为试材,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后,再进行低温处理(0℃、5℃、10℃,以25℃为对照),在低温处理2、4、6、8和10d后对生长指标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旨在探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景天三七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了AMF(Glomus mosseae)对景天三七根系的侵染能力和菌根的相对依赖性。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的景天三七在株高、根长、干鲜重等方面有明显增加,0℃低温下增长效应更明显,总干重比未接种对照增加了75.38%;低温胁迫下景天三七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Pro含量随胁迫温度的下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和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呈下降趋势。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能显著抑制低温下景天三七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景天三七体内SOD、POD和CAT的活性,诱导产生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提高植株体内叶绿素含量和Fv/Fm,明显缓解低温胁迫对景天三七的伤害,增强景天三七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