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吴为民 《福建农业》2006,(11):15-15
泉薯23(原名泉薯723)系泉州市农科所以金山57为母本,泉薯5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镇于2003年引进试种,2004年进行示范种植,2005年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泉薯9号系泉州市农科所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优质甘薯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惠安县引进该品种推广种植,在黄塘、山霞等10个乡镇建立万亩丰产示范片,表现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好,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3.
泉薯76系泉州市农科所以金山57为母本、台薯6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5至2006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2007年参加福建省甘薯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薯2008006)。2009年、2010年惠安县黄塘镇引进种植,表现丰产性好、食用品质优、适应性广、抗病性强,深受种...  相似文献   

4.
龙薯10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利用岩粉一号作母本,金山57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春催芽播种育苗,秋季剪苗种植实生苗品系。2000年至2005年经复选、品系鉴定、品种比较、龙岩市多点试验、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区试、福建省及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选育而成。2006年1月和3月分别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5.
<正> 龙薯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1996年在岩薯5号茎尖组培苗变异株中经过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等特点。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2002年1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龙薯10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8年以岩粉1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经多年多点的示范种植,表现出高淀粉、高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是适宜作鲜食及加工淀粉、乙醇等多用途的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7.
1 选育过程 莆薯90是莆田市农科所于2000年用台引2号为母本与湘薯75-5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大田种杂交F1代株系45个,中选9个株系,2002年种植9个株系从中选出9013…9041四个株系,进入2003年株系品比观察结果9013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跃级进入2004年该所新品系比较试验,2005年进入多点评比试验及抗性初步鉴定,9013株系抗性鉴定为高抗蔓割病、高抗薯瘟病,多点评比试验结果综合性状为第二名,从而定名为莆薯90推荐参加2006年度省甘薯区试.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4  相似文献   

8.
泉薯23(原代号泉薯723)系泉州市农科所以金山57作母本,泉薯511作父本杂交选育出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耐贮藏等优良性状的甘薯新品种。于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已在泉港、惠安、石狮、晋江、霞浦、焦城等县(市)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泉薯84系泉州市农科所采用金山57集团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于高淀粉型优质新品种。该品种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泉港区于2003年开始引进泉薯84,经过品比及试种,该品种在我区已有一定种植面积。现将该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龙薯9号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以岩薯5号为母本,金山5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抗薯割病优点。我区从2003年引种试种龙薯9号以来,通过不断示范推广,龙薯9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深受群众欢迎,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广种植龙薯9号,现将该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泉薯10号系泉州市农科所以泉薯267为母本,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福鼎市叠石乡引进试种,各项性状表现良好。2011年扩大示范种植,突出表现产量高、薯形好、抗薯瘟病强、品质优,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2012年,在福鼎市叠石乡和其它乡镇全面推广,并实行无公害高产栽培。一、产量表现该品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增产  相似文献   

12.
<正>莆薯90是莆田市农科所以台引2号为母本与湘薯75—5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和2007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试,表现丰产性好、食味品质优、抗病等特点。200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2009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龙薯1号(原系号C3-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2年以岩粉1号为母本,龙岩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甘薯品种.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中国南方薯区甘薯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实施跨行业联合,走贸工农一体化路子,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2001年至今累计推广种植15.85万hm^2,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泉薯647系泉州市农科所以金山57作母本与C180作父本回交,选育出具有高产、食味佳、抗病、耐贮、较高干率和粉率等优良性状的甘薯新品种.对主要性状进行早期鉴定和同步试验,加快品种定型,于200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已在泉港、惠安、石狮、晋江等县(市)作为粉食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泉薯23(原名泉薯723)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选育的具有高产稳产、食味较优、适应性较好、抗蔓割病和薯瘟Ⅰ型菌系等特点的甘薯新品种。1996年以金山57为母本和泉薯511进行人工杂交;1997年进入实生苗试验:1998-2000年在南安、晋江、惠安、泉港等地进行多点试验;1999-2000年参加福建省甘薯联合区试和全国甘薯南方区试。  相似文献   

16.
丽薯1号(原名85克疫红皮)是丽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85年从内蒙古乌盟农科所引进克疫实生种子育苗移栽产生的分离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全省示范推广面积已达11万亩.目前正参加全国马铃薯区试.  相似文献   

17.
湛薯96-24是湛江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丰产、耐贮藏、抗薯瘟病、高抗蔓割病和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宜广东薯区秋、冬季种植,大田生产示范平均每667 m2鲜薯产量2 066 kg、干薯产量609.4 kg。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龙薯3号"系龙岩市农科所1996年在"岩薯5号"茎尖组培苗变异株中经选育而成,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尤其突出的是该品种薯形美观,大小均匀,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高,适宜作鲜食保健型甘薯直接在市场上销售,还可综合开发加以利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选育出适合广东省薯区推广种植的食用型甘薯新品种,并于2008年鉴定筛选出11个具有某种优良特性的品种组成集团杂交群体进行有性杂交,从‘普薯04-26’的杂交后代选出单株08-64-271,后定名为‘湛薯271’。2012~2013年参加广东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平均产量31 020 kg/hm~2,增产达极显著,干薯平均产量8 997 kg/hm~2,增产达极显著。2016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鉴定编号为粤审薯2016001。该品种属高产、优质品种,具有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广东省各非薯瘟病秋冬薯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戴继红 《福建农业》2007,(11):14-14
泉薯11系泉州市农科所用金山1255为母本,泉薯2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丰泽区开始引进试种。一、产量表现2005年试种,平均亩产鲜薯2365.3公斤,薯干653.8公斤,均比对照金山57显著增产,增产幅度分别为8.9%和7.5%。2006年续种,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