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水旱盆景是山水盆景与树木盆景相结合的作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盆中再现自然界中水面、旱地、山石、树木兼而有之的景观。它具有题材广泛、自然气息浓厚和最宜于表现诗情画意等特点,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创新形式。近年来,已为国内外的盆景爱好者所瞩目。水旱盆景的制作较为复杂,必须先掌握好制作树木盆景及山水盆景的基本技术(本文不再赘述),这里只将其特别之处分别作介绍。 (1)选盆:一般采用浅口盆,较山水盆景用盆可略深少许。盆的  相似文献   

2.
<正>文人树盆景近些年来在广大盆景爱好者中倍受推崇,因由是文人树盆景是以精气神为内涵,以意识形态为指导的,风格独特,韵味无穷。文人树盆景远离了刻意的平整、规则,只追求自然的表现和内在的渗透。如近些年来使用的扦插树木火棘、野木瓜、金弹子等就很有代表性(图1,悬天金果;图2,繁星似火),具有自然、独立性强、潇洒自如的特点。还有一种是将扦插整形后的紫薇等树材不拘一格地栽于盆中,使其表现出飘然苍劲、浑然天成的造型美(图3,金蛇吐  相似文献   

3.
树术盆景的美,是它所采用的树种在自然原生态状况下所形成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艺术化的再现。自然界的树木花草千姿百态,干奇百怪,不同的种类及不同的生存环境造就出它们各具个性特征的姿态;乔、灌、藤、柏松、花、果.、常绿、落叶等。不同的树制作盆景后,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古老一直是树木盆景的主要树相,这已成为树木盆景创作的定式。苍劲古朴的树木盆景精品魅力四射,令人叹为观止,这种树相定式妙不可言。但笔者认为,也存在缺憾,那就是它只表现了树木的一个美好侧面,而忽略了更为广泛的树相之美。由此,我们在欣赏老态树木盆景的同时,能否考虑将其他树相也纳入视野呢?遥望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美不胜收。深入其中,就会发现是幼年树、青年树、中年树和老年树共同构成了林海,方才打造出森林的壮美。幼年树茁壮成长,青年树朝气蓬勃,中年树稳健壮实,老年树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数年来制作树石盆景的实践认为,除常见的水旱盆景外,最能体现出树与石组合相配成景的构图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提供作为参考。 1.石旁树:指在石体的旁侧生长的树木。可使用单树,也可使用几棵树木组合成景。单树制作时,要求树桩主干有一定的粗度,且有适当的曲度变化,枝叶不能过于浓密。树应比石高,但不能悬殊过大。根盘要在石体的基部展露。石与树应保持好恰当的距离(照图1)。群树制作时,要求树木低于石体,让石体大部份露于群树之上,把群树制作成枝叶浓密的丛生灌木林状,分布在石体周围(墨图1)。不管使用单树或群树制作,树木与石体必须比例适中,相配和谐。  相似文献   

6.
我国栽培菊花历史悠久,随树桩、花果盆景的产生和发展,以小花品种菊株或附木、附石制作盆景也得到了盆景艺者的重视。小菊专指花朵小型的菊花,它最易模仿树木。和小叶树种一样,通过“缩龙成寸”的技巧微缩巨木或森林制成盆景。  相似文献   

7.
对节白腊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材,古老桩头更是珍品。郭新堂先生的这件对节白腊桩头盆景,原载《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第9期,现又选登在连智兴先生编著的《树木盆景造型》一书中。能制作象这样好的桩景,还有很多其它树种,如古梅桩、榔榆桩、紫薇桩,等等。这件作品为劈干式。老桩被劈去一半,是雷轰电击、苍老枯朽之故,是樵夫砍伐、开山挖路所致,还是郭君手下“无  相似文献   

8.
当今人们谈论各流派盆景的风格,一般都要指出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哪些典型树种可作为盆景材料;在制作上,又有什么样的富有特色的造型方法。比如,岭南盆景的风格,它的造型是采用蓄枝截干法,典型的树种是九里香、福建茶、榕树和其他落叶树种;扬州派盆景的风格,是“一寸三弯”,一般从实生苗开始培养,典型树种有黄杨、罗汉松、柏类等。我认为,要形成一派的风格,既要有不同地  相似文献   

9.
文人树既是指树木盆景的一种造型,也是指一种特别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盆景中,文人树并不多见,然而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文人树的造型与风格都与文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文取士,历代沿袭,文人与官常常是二者合一或是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士大夫”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大多既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到的艺术品味,又处于上述特殊的地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  相似文献   

10.
"文人树"盆景以其瘦小中呈雄伟,简洁中见高雅,脱俗中有乐趣而备受人们欣赏。三年前在朋友的建议下,我们在一家苗圃里选了几株三年生实生侧柏苗试作"文人树"盆景。经两年地培、修剪与扭拉,现已基本成形。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与同仁交流。一、侧柏制作"文人树"盆景的优势与不足经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五优一劣",即:资源丰富,几乎所有苗圃里都有种植,不需到处采桩破坏资源与环境;生长快,萌发力强,实生苗五六年,扦插苗四五年养育得法,就可制作成中小型"文人树"盆景,枝条柔软,易扭拉造形;抗旱耐劳,对土壤与环境要求不严,极易栽植;枝叶茂盛,出枝繁多,便于留枝与修剪。但羽状枝  相似文献   

11.
我十分偏爱文人树盆景,正因如此,我对所有关于文人树的文章都格外予以关注,并认真拜读有关文人树的文章很多,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苏本一先生的《赋于新时代文人树以新的生命》(以下简称“赋文”见《中国花卉盆景》2001.8) 他在“赋文”中对文人树的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分别作了精辟的论述我在闲来无事之时常读这篇文章,并经常循“赋文”的文脉,深入到文人树的腹地源头进行观光采风探奇览胜。每次归来,必有所得;现将管窥锥指,串缀一起,作记如下。 1.“赋文”说“文人树的艺术风格,源于文人画”现在,我们就循着这条文脉探下去看看这一说法有什么根据以及产生文人树的历史背景。中国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之后,就发现了盆景背后的辛酸与无奈,盆景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它至今无法独  相似文献   

12.
谈盆景树种     
盆景是一种造型艺术。盆景树种作为盆景艺术创作所依赖的重要材料之一,它的选择必须围绕盆景创作这个中心,选择最切主题,最宜表现盆景艺境的植物材料(可以是一种、两种或多种植物)。谈到盆景的艺境,人们往往会理解成只是诗情画意。假若这样,选取盆景树种时就会受到诗、画中树木题材的束缚,囿于松、竹、梅“岁寒三友”或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传统的植物种类之中,这种盆景艺术家的树木知识就与诗人画家等量齐观了。  相似文献   

13.
丛林式是将木本盆景植物多株丛植于一盆,以表现山野丛林景观的盆景形式。一般都采用一个树种,也有两个以上的树种组成。如不同树种必须要求树种之间有一定的共同性,不要用差异较大的树种。一件作品里的所有树木,它的姿态(主要指主干)要求基本相似,以求得一定程度的统一性。如直干、斜干的植株就不易和曲干的植株结合得好。素材选择要求瘦长些,不宜太奇,要在平淡中得趣。常用树种有:各  相似文献   

14.
江苏盆景以扬州、苏州、南通三地较为著名。扬州树木盆景以松、柏、榔榆和黄杨为代表树种,采用棕丝“精扎细剪”,多将树木枝叶作成扁平“云片”狱,显得整饰、严谨。山水盆景与水旱盆景是扬州盆景的后起之秀,雄秀兼备,富于诗情画意。苏州树木盆景以榔榆、雀梅、三角枫和梅为代表树种,采用棕丝“粗扎细剪”,将树木枝叶作成“云朵”状,显得清秀、古雅。还有通派的树木盆景,常以小叶罗汉松和六月雪为代表树种,采用棕丝剪扎,主干多成“两弯半”造型。枝叶作成片状,层次分明。其他如南京、徐州和连云港等地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盆景造型上,无论是哪种类型,江苏盆景都呈  相似文献   

15.
近期有关盆景刊物屡有文章讨论文人树盆景,表现出盆景界学术气氛的活跃和人们对盆景艺术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鉴于艺友们对有的著文谈及文人树盆景造型时,要求把树桩制成“中上部呈软弯蛇曲翻卷扭动……”,以及又有的著文说要“采用多干式”等有不同意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想和大家一起切磋讨论。“文人盆景”本是早期盆景的总称。因为是文人雅士早在汉代之前,从简化和缩制园林中,推出了盆栽这一“活的艺术”雏形,并历经多年使之逐步成为盆景。仍然是文人雅士约于明代偶有摹拟古诗、画的意境,创作出简约、瘦高式细桩盆景,用以象征文人节操,而成为“文人树盆景”,可视为盆景的一个分支。它又历经多年,约于清代使之逐步  相似文献   

16.
正朴树为榆科朴属深根性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高可达20m,叶卵形或椭圆形,深根性、萌芽力强。耐烟尘、抗污染、生长快、耐旱、耐水湿、耐瘠薄、寿命长、枝条柔软易蟠扎,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材料。朴树可以制作斜干、丛林、水旱、卧干、悬崖、曲干、临水等各种类型的盆景。选材和整型选材一般多从根、干、枝等方面来看树坯的优劣,但对朴树而言,主要以根盘为主。因朴树是速生树种,且芽点  相似文献   

17.
以我个人之见,我国盆景在南方发展迅速,不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不断出现,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有所突破,如福建榕树盆景研究所对树种特殊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中原及北方盆景事业发展迟缓,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树种选择上存在着重大的失误和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一些不能或不耐盆栽的树种做为中原、北方的主要盆景树种。例如,在《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制做技术》等权威性盆景书籍中,就把柽柳、黄荆、枸杞、金银花等列为中原、北方的盆景树  相似文献   

18.
水杉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孑遗植物,也是园林绿化的著名欣赏树种。一年四季变换不同色彩的树叶,更富有情趣。近年来,我们尝试把它搬上了盆景的制作上,使之成为盈尺盆盎中的新树种,效果不错。其优点是:栽培容易,管理粗放,病虫害少,制作的盆景树型清雅而雄浑,色彩丰富且多变,古色古香,别有一番新奇景致。  相似文献   

19.
高压苗木是制作盆景材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具有取材容易,管理方便和成型时间短等优点,深受盆景制作者的喜爱。高压一股在霉雨季节(或生长旺季)进行。生根时间因树种不同略有差异,大都在立秋前后剪下栽培。由于高压苗木根须少,树冠大,因此培育发达的根系便是栽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主要有以下10方面的工作: 1.选定适宜制作盆景、允许高压的树种之后,要在高压部分简单选型并进行高  相似文献   

20.
附石盆景,作为盆景艺术中一个独立的形式,有着它自身的优势。首先,它不择树种,绝大多数盆景树种都可以附石;其次,由于有石材的衬托,所以对树木的桩形不象对树桩盆景那样苛求;尤其可贵的是适宜扦插苗木的盆景创作,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繁荣盆景事业的一条可行之路。正因上述优势,附石盆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各地盆景界的作品看来,附石盆景的数量还是不及其它组合盆景(如丛林式、水旱盆等)。考查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附石盆景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对技术、技巧的要求较高,使一些缺乏经验的爱好者望而却步:二是按照常规来制作附石盆景需时较长,一般在树桩附石后,让根系衔石而生,附着稳固,都要经过3~5年的埋土栽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对此也深有感触。往往在选中石材后,对树桩的选择颇费踌躇:桩形好的,根系不一定与石材相配,还须先埋土定植,培育根系;有的树桩根系能较为合理地附石,而枝形与石材又不尽协调,附石后还必须重新调整枝形,进行养护。这便是让初学附石盆景制作者感到好的树桩可遇不可求的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