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目前县级森林资源调查成果所形成大量的基础数据和图面材料,采用GIS技术编绘森林分布图。利用ViewGis3.0以湖南省宜章县“二类调查”的森林分布图制作为例,对GIS制图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调查方法因存在许多局限性而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RS、GI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另一方面作为一项新技术手段,在森林资源监测、野生动物调查、植被调查、病虫害预报、林火信息管理、林业专题图编制和森林经营管理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信息的提取和制图依赖于大量空间数据的有效处理,本文探讨了ARC/INFO7.0.1和ARCVIEW3.0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信息提取、分析及制图等方面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3S"技术简介"3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系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简称。3S技术是关于GPS技术,RS技术和GIS技术的简称。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概况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为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的需要所开展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制定区域国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一项全面掌握本地森林资源、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测算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的林业基础性工作.在2006~2007年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过程中,镇江市全面运用了GPS、RS、GIS技术,并对调查方法进行了探索,有效地加快了调查的速度、提高了调查的精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平台,以专业地图制图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和近期TM卫星RS图像,构筑多信息产品森林分布图技术。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和RS的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达岭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RS),利用200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VOR模型对八达岭林场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绘制森林健康状况分布图。与传统方法相比,将森林健康评价与GIS和RS技术结合,其评价更加快速、准确,减少了传统定性评价的不确定性,提高工作效率。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森林大部分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调查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是目前森林信息管理的重点,而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分工和外部传统的调查方法。我国的国有林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统计,在短时间内,传统的林业方法调查不能满足森林资源调查的客观需要,但国内外综合调查方法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内外业一体化与移动GIS的含义入手,调查了移动GIS在森林调查内外业一体化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内外业一体化的要求,讨论出移动GIS在森林调查内外业一体化当中扮演着优化信息管理方式,促使森林资源分类管理,便于制图、规划的角色,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确保在森林资源调查时间紧迫、重视任务的时候,对人员和设备的优化配置有很高的要求,以尽快解决工作压力过大、操作繁琐等问题,保证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质量,将误差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浪费。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结合传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获取了试验区连续几年的TM数据清单。建立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和制图技术体系。依不同地类绘制出5种专题林业地图,对传统调查图面成果进行了修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陕北黄土高原东南部的韩城、宜川、延长、延川四县(市)是国家“七五”重点科技项目“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遥感调查与系列制图”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林业组的目的是调查本区的森林资源现状及分布规律、编制森林分布图、提交森林资源数据清单和研究报告,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可以有效的指导经营主体科学、合理、有序地培育、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西林吉林业局森林经营以生态公益林为主,针对该局森林经营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对林业局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当地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经营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内容构成之一——经济指标的测算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1.
二类调查是林业领域最详细、最基础的数据来源之一,充分利用二类调查得到的森林资源数据研究和探讨多尺度林业地图制图综合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中介绍了制图综合技术的概念及主要实现策略,分别从多尺度聚合知识库的建立及推理过程、多尺度聚合模型的选择与模型库的建立、多尺度聚合方法与结果评价3方面综述当前制图综合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并对多尺度林业地图制图综合技术框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实行的森林经营单位水平上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 )来实现。重点是对森林资源动态、林业经营效果和森林资源监测的综合评价。通常 ,二类调查每 1 0 a复查 1次 ,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可落实到地块 ,也是森林经营单位进行营林生产的重要基础数据 [1 ] 。但是这种常规调查方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 :(1 )复查间隔期长 ,无法及时满足森林经营单位对森林资源变化信息的需求 ;(2 )调查成果多是以报表、文字的形式提交 ,只能建立属性数据库 ,森林资源的空间信息较少通过计算机实现可视…  相似文献   

13.
GIS在林业专题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运用于理信息系统软件完成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思茅地区样地清查及进行“二项调查”的制衅工作,重点阐明了整个制作过程、成果分析、该注意的几点事项。成果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该方法可应用于林业专题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14.
GPS与GIS支持下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GARMIN的eTrex Venture(奇遇)手持型GPS接收机,以广西国有沙塘林场为实验区,通过野外实地数据采集、GPS数据下载及后处理、坐标系转换、地形图配准、GPS数据与GIS数据叠加等,探索了一套快速、准确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的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PS与GIS技术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规划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耗费低等特点,是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1997-2007三次森林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基于ArcEngine组件、C#语言、ArcSDE空间数据引擎、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和.NET开发环境等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了符合用户需求和贴近本行业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地图基本操作、图层处理、查询统计、属性编辑、专题图、图形编辑和图像输出等功能,能满足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图形、数据更新的要求。本系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是一个GIS组件式二次开发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6.
文章应用GIS技术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图形化的管理,并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快速、高效关联,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专题要素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表达,同时采用柱状、饼状等统计图表方式展示各类统计数据,从而实现了对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的可视化表达,直观再现了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景区、景点分...  相似文献   

17.
基于PDA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就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工作的需求,分析了当前野外数据采集的特点,将PDA、GPS、GIS等技术进行综合集成,以北京二类调查工作为试点,研制并建立了一套野外调绘和数据采集的应用系统。该系统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的野外调查方式,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外业和内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芦珊  舒清态  栗业 《绿色科技》2014,(1):116-118
以香格里拉县为例,利用ArcGIS软件并以林业“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林地分布制图,最终形成了香格里拉县林地分布图,详细探讨了制图过程及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实践证明了ArcGIS软件制图功能强大,且操作方便易学,在林业制图中有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A method of mapping forest age structure us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in combination with ground data is used to form an age structure map of mainland Britain’s forests. Age structure is then used to demonstrate a method of calculating 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 for a region of forest.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coherence data provides an indication of forest biomass, which is related to forest age using forest management data at five independent locations. Coherence data is sensitive to time varying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hence requires extensive calibration of the function relating coherence to forest age. The calibration approach appropriate in Britain makes use of the extensive ground GIS data available. Age structure information for nearly 3 million hectares of forest is generated, of which 70% is privately owned and age information is otherwise unavailable. The resulting map has a spatial resolution that can differentiate individual forest stands and provides detailed regional age and biomass estimates. Comparison of stand age estimates with ground data is has potential to provide growth rate and felling information. The age structure map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xemplary function relating forest age to NEE to estimate atmospheric carbon exchange for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This method predicts threefold higher (10.87 M t a−1) forest carbon uptake than national inventory figures.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also indicates age estimates that conflict with the ground data in Wales, which is explainable by the introduction of partial felling practices in this region during the time period of the coherence acquisitions.  相似文献   

20.
The methods of forest inventory data acquisi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s have been well tested and implement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 The predominant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pixel-based automated techniques are now being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object-based image classification at multiple level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 using medium-format digital aerial imagery for the purpose of automated updating of the existing GIS forest management database (LHPO). The method emphasises the pre-processing phase, where various image transforms and additional channels i.e. spectral ratios and vegetation indices (NDVI), low-pass filters, Sobel edge and GLCM (gre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texture measures are derived from the original dataset. The layer stack is then transferred into the 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environment together with the existing thematic vector layer, and analysed on three hierarchical object levels. The classification involve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successional stage of forest compartments and the estimation of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in terms of area coverage. In addition, age information on the GIS forestry management map can be updat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lasses corrected using the multi-scale object relations of the former analysis. The advances of the automated procedure based on sequential processing of image objects are partially covered. Moreover, aspects of utilisation of the medium-format colour infra-red images (CIR) a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aerial photos and very high resolution (VHR) satellite data, we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