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部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元素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集从北到南五家污水处理厂的消化污泥,通过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我国部分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分布。结果表明,消化污泥总体呈高有机碳、高氮磷、低钾、高营养的相似性,但其理化性质如阳离子交换容量(CEC)、pH等差异较大,对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与生物可利用性有影响。同种元素在不同的污泥中含量的差异较大,相差数倍甚至10倍以上;一种污泥中不同元素含量明显不同,Zn的浓度最高,其次是Cu,Cd、B的浓度最低。连续提取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污泥pH明显影响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酸性污泥(S5样品)中各重金属元素酸溶/交换态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污泥。不考虑pH因素影响,Cu、Cd、Cr和Pb主要分布在残渣态和氧化态,其酸溶/交换态和还原态含量较低;Zn、Ni和B分布受污水处理厂污泥性质影响较大,各态均有较高分布,一般高于10%,有效态含量高,生物可利用性和植物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污水污泥的农业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污水污泥的农业利用山西省卫生防疫站郭兰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史崇文污水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之后的沉积物。随着世界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多,污泥的产出量迅速增加。据统计,美国每年所积累的干污泥达1000万t以...  相似文献   

3.
脱水污泥样本采自二级处理厂,用带式压滤机脱水。污泥组分和农用价值的研究表明:①主要影响因素是进厂污水的组分(污水类别和处理季节),而不是脱水与否。②生活污泥是一种富含有机质、氮、磷的优质有机肥,除去锌以外的重金属含量较低。③污泥农用控制量的确定依据是,在连续施用一段时期内农田锌负荷量低于限制值。  相似文献   

4.
生活污泥是污水净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将生活污泥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生活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及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已成为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分析了国内外利用生活污泥概况,阐述了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生活污泥施用对土壤环境及农产品安全潜在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几种污泥的化学特性并将3种污泥施用在盆栽和田间试验的作物上。污水处理厂和啤酒污泥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远高于机械厂和化工厂的污泥。施用污水处理厂和啤酒污泥能分别增加盆栽油菜和田间棉花的产量;在提高棉花经济产量上,啤酒污泥与化学肥料具有等效作用。因而,污水处理厂和啤酒污泥可作为土壤改良剂并有利于作物生长。化工厂污泥中镉、铜、铅、锌含量都高于其它污泥,盆栽棉花对化工厂污泥的瓜在也因土壤类型而异,因而将化工厂污泥应用于作物生产会带来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污水污泥产生量大且成份复杂,除少量得到有效处置外,大部分污泥最终出路不明确。污泥处置环节存在潜在环境风险。结合上海某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性质,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的污水污泥控制标准及国内外较为成熟实用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利弊,讨论了污泥土地利用的可行性。认为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污泥可用于绿化用土、土壤改良,并应加强污泥制片流通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 城市下水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产物。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污泥的产量将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处置和合理利用污泥已成为城建、环保、农业等部门均为关切的问题。本文仅就城市污水污泥对农田和作物的影响以及处理与利用途径作如下探讨。一、污水污泥对农田和作物的影响 1.污水污泥是十分宝贵的肥源城市下水污泥含有比较丰富的有机质(含量在20—40%左右),以及作物所需的常量营养元素(一般含N3-6%,P2%、K0.3%左右)和必需的微量元素(Cu、Zn、Fe、Mn、B、Mo等)。按N、P、K主要营养物质的总量计算,1吨城市污水污泥大约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城市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文章指出,城市污泥含有丰富的 N、 P、 K和有机质,但它通常也含有氯酚 (CPs)、氯苯 (CBs)、硝基苯 (NBs)、多氯联苯 (PCBs)、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 /呋喃 (PCDD/Fs)、邻苯二甲酸酯 (PEs)、多环芳烃 (PAHs)和有机农药等种类复杂的有机污染物而影响其农业利用。不同城市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含量不同,与污水的来源、污泥类型及其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堆肥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从而达到农业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 1年内不同季节对江苏 5个代表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脱水污泥 pH通常呈弱碱性 (pH=7.3~ 8.4),盐分含量普遍较低.采用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有机质 40%~ 54%,氮 3%~ 6%,磷 0.8%~ 2%,高于采用污水一级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相应含量(有机质、氮、磷含量分别为 14.1%, 0.85%和 0.29%);但采用污水一级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钾含量 (0.8% )略高于采用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污泥( 0.2%~ 0.4% ),但均远低于农家肥.污泥中富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多种中微量元素,如 Ca( 1%~ 3%), Fe( 1%~ 2%),有效 S( 5%~ 13%), Mg( 3 000~ 7 300 mg· kg- 1), Mn( 160~ 650 mg· kg- 1), B( 60~ 140 mg· kg- 1), Si( 300~ 700 mg· kg- 1)等.污泥中 81.1%的 N和 44.6%的 P主要以有机形态存在.在污泥有机氮中易矿化氮成分占 83.5%,这与污泥有机氮矿化培养试验结果相吻合.而污泥有机磷则主要以中等活性有机磷形态存在 (60.7% ).污泥有机物中水溶性有机物、蛋白质和半纤维素等易降解成分约占 43%;而粗脂肪、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相对难降解组分约占 57%.由于污泥含有的大量有机成分,相当部分以易于降解的形态存在,且总养分十分丰富,因此,污泥供肥潜力较大,是一种值得合理利用的肥源.  相似文献   

10.
将苏北某污水处理厂脱水压滤后的污泥与稻草进行混合堆肥试验,污泥和稻草设4种配比,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实验室好氧堆肥装置,采用强制通风堆肥的方式,堆制15 d,分析堆肥过程中氮、磷、钾、有机质、有机碳、硝态氮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配比的堆肥产物均达到了腐熟度要求,但以污泥与稻草体积比为1 ∶2混合堆肥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污泥有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 ,随着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 ,污水处理率和处理程度的提高与深化 ,污泥产量大大增加 ,如何将这些污泥无害化并进行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和有效利用现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 ,污泥农用应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化学组分与重金属元素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现场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化学组分和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初沉污泥、消化污泥、生化污泥和二沉污泥总体呈高有机质、高氮磷、低K、高微量营养元素,具有良好的农用价值。但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A s超过国家标准,限制了污泥的农用。重金属元素总量分布研究表明污水处理过程中重金属元素沉积到污泥中没有显著的差异。连续提取研究表明,不同的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差异较大,因而其潜在的迁移性和植物毒性明显不同。A s、Ni、Zn的有效态含量的百分率在30%以上,潜在的迁移性和植物毒性最值得关注。污泥的消化无害化处理可以改变污泥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但不能降低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建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适当运用废水处理技术,改变重金属元素沉积方式,从而降低污泥处置成本,并提高污泥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产物,农业利用是较好的污泥处理方式。通过盆栽试验和动态渗滤试验,探讨污泥作为广东赤红壤种植作物肥源的方法。盆栽试验和动态渗滤试验得出了一致结论:污泥和K2SO4混合处理不仅肥效好,作物产量高,并且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较低,降低了污泥直接农用的次生重金属污染。试验利用污泥农用作为广东赤红壤种植作物肥源,在充分发挥肥效作用的同时,又尽量避免了污泥直接农用带来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苏省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置社会资源企业调研,利用GIS创建空间数据库,在二次开发平台Map Objects构建江苏省污泥处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江苏省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管理工作信息化。系统支持污泥处置优化选址与处置功能,可有效避免污泥产生单位处置污泥的高盲目性与高成本性,降低污泥对区域环境的潜在危险,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规划提供可视化的决策辅助,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尤其较大型污水处理厂中采用A2/O 工艺较多,它是最简单的同步 脱氮除磷工艺,整个处理流程上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较少发生丝状细菌污泥膨胀,除磷无 需外加投药,费用低,含磷较高活性污泥会形成,进而制造肥效较高的肥料,最终达成污水回用和 污泥资源化的目标。脱氮除磷效果是运行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数量的迅速增加,污泥的处置及其环境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污泥土地利用因具有处理费用低廉及高效性的特点,已成为重要的污泥处理方式。然而污泥中的重金属元素是限制其大规模农田利用的重要因素。施污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研究可以用来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它们在土壤中的移动性。用修正BCR三步连续提取法进行分步提取研究了施污后的水稻田土壤中Cu、Pb、Cd、Zn的形态分布状况。与对照相比,在直接施用污泥的水稻田土壤中Cu、Pb、Cd、Zn的含量显著增加。但即使是在施污60t/hm2的土壤中,Cu、Pb、Zn的含量亦远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施污的水稻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规律为: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可交换态和弱酸溶解态。这些重金属元素在水稻田土壤中相对稳定性顺序为Zn>Cu>Cd=Pb。  相似文献   

17.
新型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499-7500
从现阶段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投资大、成本高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实际污泥减量化的几种污水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以生物砾石为微生物载体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达到了无剩余污泥排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 ,研究观察了固氮菌在污水厂污泥和城市垃圾中的生长繁殖情况 ,探讨了利用这些污泥和垃圾作为生产微生物肥料的载体和基质,开辟了生产微生物肥料和处理污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