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油田液态轻烃管网属于多点注入的多源系统,采用原稳烃、浅冷烃、深冷烃混合输送的方式,目前外输泵启停频繁,压力波动较大,能耗较大,危险性高。在充分考虑各产烃站内不同轻烃输送顺序约束以及站内罐容约束等的基础上,以研究时间段内系统启泵次数最少为目标,建立轻烃站场外输优化调度模型,求解输烃站场最优输烃时间窗分布。采用两阶段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实际算例说明算法是有效可行的。计算结果表明:新的输送方案的启泵次数较传统输送方案启泵次数降低了61.1%,减少了由于泵机组频繁启停造成的设备损耗,以及电力能耗费和频繁启停带来的管理与操作等问题。(图3,表6,参19)  相似文献   

2.
多相混输泵输送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相混输泵输送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概述了混输泵应用的意义及试验情况,对混输泵试验的结果及设计安装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介绍了多相混输泵现场应用效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对管输成本的控制,针对受复杂多变的输油能耗变化因素影响,企业难以合理地确定管输能耗指标这一问题,结合生产实践,将季节性因素引入模型,对能耗进行了量化分析,消除了由季节性差异干扰带来的误差.探讨了在有限的数据环境下实现管输能耗预测的有效途径,反映了原油管道输送过程能耗的变化关系,其预测结果可以作为制订管输能耗指标和成本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目前大庆轻烃管网间歇输送模式下频繁启停泵等问题,考虑站场外输模式、水力、站内罐容与节点分输流量等约束条件,基于定时步法,建立了在研究时间段内以输烃站场启泵次数最少为目标函数的轻烃管网调度优化模型。考虑到模型约束条件具有非连续性且模型规模庞大,引入相对罐容、连续参数、外输优先级等过渡变量,采用优先级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且通过改变连续参数来调整外输操作的连续性和紧迫性对外输优先级影响的比重,选择最优方案。同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预先求出满足约束条件的所有可能的启泵方案,整理成启泵方案列表,供模型求解时进行查找,提高了求解速度。所得方案与传统调度方式相比,启泵次数减少近45%,可以为现场优化输送调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油气田多源单汇液态轻烃管网系统主要采用间歇混合输送模式运行,将不同种类的液态轻烃从多个产烃站场混合输送至下游储备库,现场运行计划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制定,存在启停泵频繁、运行能耗较高、管网水力波动较大等问题。鉴于所建模型大多求解过程较复杂、计算结果经济性不高、启停泵次数较多,基于离散时间、定时步表达法,考虑各约束条件,以各产烃站场外输泵运行费用与外输切换操作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处理非线性约束,并采用大规模数学规划求解器Gurobi进行求解。以中国某实际运行的多源单汇液态轻烃管网系统作为算例进行计算,求解耗时245.7 s,求解结果提高了管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符合现场操作工艺。(图7,表4,参28)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油气田多源单汇液态轻烃管网系统主要采用间歇混合输送模式运行,将不同种类的液态轻烃从多个产烃站场混合输送至下游储备库,现场运行计划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制定,存在启停泵频繁、运行能耗较高、管网水力波动较大等问题。鉴于所建模型大多求解过程较复杂、计算结果经济性不高、启停泵次数较多,基于离散时间、定时步表达法,考虑各约束条件,以各产烃站场外输泵运行费用与外输切换操作成本总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处理非线性约束,并采用大规模数学规划求解器Gurobi进行求解。以中国某实际运行的多源单汇液态轻烃管网系统作为算例进行计算,求解耗时245.7 s,求解结果提高了管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符合现场操作工艺。(图7,表4,参28)  相似文献   

7.
齐世明 《油气储运》1997,16(10):17-20
随着中原油田产量的递减,中洛线的输量也明显减少,为了避免反输,降低输油成本,中洛线在采用添加降凝剂输送的同时,实行间歇运行工艺,但在运行中,停财训动后出现的压力、排量波动现象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中洛线间歇输送运行参数的跟踪分析,指出停输及避动过程中进入管道的“冷油段”是导致管道压力、排量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波动幅度的大小与运行工况、停输季节、停输时间长短及停输启动操作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8.
西部原油管道乌鄯支干线采用"一泵到底"的输油方式,输送北疆油与哈国油两种物性差异较大的原油,对乌首站输油泵组合与管道的匹配状况造成挑战。为此,利用仿真模拟软件SPS,对乌鄯支干线管输北疆油、哈国油进行了稳态水力、热力计算。基于泵管匹配结果,绘制了乌鄯支干线输送北疆油、哈国油的压力操作谱图和温度操作谱图,给出了乌鄯支干线管输不同种类原油、不同流量下的泵组合方式、泵站调节方案,为工程实际操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曾多礼 《油气储运》1995,14(3):16-21
通过格-拉管道两次密闭输送航煤的实践,肯定了该管道密闭顺序输送工艺的可行性,介绍了该管道的控制方式、方法及参数的调整。为保证油口质量提出了以下措施:①着力解决阀门渗漏问题,将失效、窜油的阀门更换;②采用压差法输送航煤;③精确调节各站进站压力和泵入口压力,使其大于旁接罐油口对泵入口所产生的压力,使航煤只能向罐一方浸渗;④对中间站多次取样,及时化验;⑤合理安排输送顺序;⑥确保首站切换准确;⑦混油段的检  相似文献   

10.
姚志祥 《油气储运》1996,15(2):45-47
格拉成品油管道西大滩泵站1号主油泵,在输送70号车用汽油过程中,泵吸入管道与闸阀法兰连接处的焊缝裂开了长80mm的裂缝,喷油不止。造成裂缝的原因为泵出口压力大,泵震动较大,泵吸入管道刚度小,使原有焊缝缺陷扩大等。针对泵吸入管道和集油管垂直焊接成一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停泵卸压的泵房内焊接的抢修方案,在抢修过程中,通过停泵停输、泵房内通风换气、塞堆黄油确保集油管中油气不冒出等措施,保证了安全。在抢修施  相似文献   

11.
西气东输管道的管材钢级、输送压力、管道长度、输气量、供气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跨越,保证其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采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对西气东输的失效概率和风险水平进行了预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降低西气东输管道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LNG接收站处于低流量外输工况下,海水泵跳车后,为了避免接收站启动零外输工况,维持接收站在运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采用开启零外输循环流量控制阀的方法,将高压泵排量引入高压排净总管,然后进入低压排净总管,最终汇入储罐.以水力学分析为基础,通过计算该流程最大通过流量和评估其对储罐压力的影响,证明该应急操作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为应急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油气水混输技术在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南油田基东集输管道起点压力高,部分计量配水站的气液无法进入集输系统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三相混输公式求出的管道各段压降预测值与实测值较接近,误差在5%~30%之间,且较安全.根据压力预测结果选择油气水混输泵,在基东集输管道起点区域增建了混输泵站及配套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其混输难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输油管道运行优化实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14  
基于输油工艺的实际情况,以进站油温为变量,给出了一定输量及稳态条件下密闭输送原油管道泵管耦合运行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和逐站工艺计算,实施了全线运行方案的优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直接得到给定输量下管道各站泵炉的运行方式、加热温度、出站压力等运行控制参数以及包括经济指标等内在的最优运行方案,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CO_2管输特性,以输量为100×104 t/a的CO_2管道工程为例,采用Pipephase仿真软件建模,分别对气相、液相和超临界相3种相态的CO_2在不同管径和温压条件下的输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气相、液相、超临界相3种管输方式在不同管径下的压降均不大,压降基本只受输送距离的影响;管输CO_2的密度和黏度以气相输送时基本不受输送距离、温度及压力的影响,以液相和超临界相输送时主要受温度影响。管道以气相输送时,应避免在高压和准临界区域运行;以液相输送时,应选择在较高压力下运行;以超临界相输送时,应避免温度压力到达临界点。中长距离、沿线人烟稀少的CO_2管道优先采用超临界相输送;中短距离、沿线人口密度高的CO_2管道优先采用气相输送。  相似文献   

16.
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主泵运行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绍军 《油气储运》1999,18(12):8-10
以格-拉成品油管道昆仑山口泵站的技术改造为例,探讨了顺序输送多咱油品的管道泵站的主泵运行方式,通过对主泵并联运行和串联运行的各项参数计算,比较,指出了当顺序输送不同油品,且各油口的输量相差较大时,主泵运行采用串联比用并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海油气田的开发,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凝析气的工程技术也不断发展。凝析气是多元组分的气体混合物,以饱和烃组分为主,在开采、输送过程中的凝析和反凝析现象显著,这使凝析气的管道输送不同于气体或液体的单相输送,其管输方式可分为气液混输、气液分输。气液混输中通常采用气液两相混输,这种混输投资少、工期短,但要解决因凝析液的积聚而降低输送能力及液塞处置等技术问题;密相气体输送是管内单相流动,管道建造和运行费用高。气液分输就是先将凝析气分离,然后将天然气和凝析液分别输送,管内流体均为单相流动,气液分输又可分为双管输送和顺序输送。凝析气管道输送工艺参数中,沿线压降、温降、持液率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分析了凝析气输送管道压降、输量和持液率的关系,并指出了预测管路温度下降值是管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结合东海平湖油气田的开发,通过对气液比、输送压力、管径三者的选择分析,就油气单管混输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估。  相似文献   

18.
齿轮泵圆形卸荷槽下的困油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齿轮泵圆形卸荷槽下的卸荷面积和对应的困油压力。以困油的膨胀过程为例,首先通过啮合点位置和圆形槽圆形轮廓与从动轮齿廓和主动轮槽廓的交点位置计算,给出卸荷面积的精确计算方法,其结果由虚拟的测量数据验证;其次由流体体积弹性模量定义所构建的困油模型,对圆形、矩形两卸荷槽下的困油压力分别进行仿真运算,结果则被相关文献提供的试验结果所验证。结果表明:卸荷面积的计算结果与虚拟测量结果非常吻合;困油压力峰值的仿真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也非常吻合。当泵采用小侧隙大卸荷槽间距时,应多采用矩形槽,以提供更大的卸荷面积;当泵采用大侧隙小卸荷槽间距时,应当多采用圆形槽,以降低加工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9.
吴考民 《油气储运》1997,16(5):9-11
由于中原油田的减产和东部原油流向的调整,中洛线的输量大大降低,为避免采用正反输送工艺,减少输油成本,对降量输送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分析1995年中洛复线运行参数的基础上,指出让管产呆持适当的结蜡厚度,降低总传热系数,可降低输量。  相似文献   

20.
液态(或超临界态)CO2输送与其他液体输送不同,由于临界温度和压力较低,其在输送过程中易气化。为此,采用HYSYS软件对CO2的物性进行分析,并在多种工况条件下,对CO2管道进行水力热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沿程压力-温度变化曲线,总结管输CO2在超临界态、密相、一般液相下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以某管道为例,给出了管道入口压力、温度可行区间的计算方法,可为管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管输压降的根本因素,而黏度对压降的影响可以忽略;避免管输CO2气化的关键在于合理设置管道的入口温度和压力;CO2管道设计应以最高环境温度作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