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空苞现象是制约我国板栗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板栗的显微观察发现空苞主要发生在幼胚发育期,合子(受精卵)发育所需的有机营养物质未能从胚乳细胞中得到,阻碍了合子发育(杜国华等,1995).袁艺等(1997)的营养物质含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合子形成后的营养供应不足是造成空苞栗子房发育停滞的原因.实际上,果树座果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调控(Ram,1983;Yuan et al.,1988),研究者也推测板栗子房中低含量的生长促进物质和高含量的抑制物质可能造成了合子分裂停滞(杜国华等,1994;1995).本研究拟通过空苞栗胚胎发育期子房内源激素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分析,探讨板栗子房内源激素含量与营养物质积累的关系,为板栗空苞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板栗空苞现象与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内源激素的含量与板栗空苞有显著的相关性,正常板栗GA1+3值花后一直上升至25d出现明显峰值,且在花后10d至25d增加非常明显,空苞板栗GA1+3值没有明显增长,花后GA1+3含量快速上升并达到一定的值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正常板栗花后iPAs值持续增长至25d出现峰值,空苞板栗其值在花后15d内缓慢下降,后持续明显地下降。可见花后iPAs含量上升有利于板栗胚胎的正常生长,花后ABA含量降低有利于板栗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3.
对板栗空苞原因的调查分析,并开展硼肥的试验推广,经过1995年以来的4年实践,表明硼的合理使用,可有效降低板栗空苞率,且能改善栗实品质,提高产量,同时又表明硼的不同使用方法,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证实板栗空苞现象是由土壤中缺乏微量元素硼所致。其临界值为0 .55×10-6。通过人工施硼能够明显抑制空苞 ,以每棵成年树0 .2kg 为宜 ,超过1kg 则表现为硼中毒。  相似文献   

5.
<正>板栗空苞就是栗棚中没有栗子,群众叫"哑巴栗子"、"哑栗树"。这种空苞或叫空棚现象,严重影响板栗的产量。据调查,板栗正常生长的地区平均有15%的空苞率。不少地区的空苞率占50%,北京、河北、山东及南方各省都有严重发生。板栗空苞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发生严重的地区年年都很严重,特别是嫁接树有时成片形成空包,已成为板栗  相似文献   

6.
板栗空篷发生原因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空篷发生原因,一是胚胎发育在双受精作用后,初生胚乳细胞分裂成一圈游离核,不同继续分裂,合子(受精卵)发育所需有机物未能得到满足,不能发育成正常胚,有少数不能形成有效的8核囊以及幼胚发育中途矢折造成空篷;二是在板栗受粉受精,幼胚发育和子叶发育时期中,总苞和子房内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等的含量都在变化。空篷栗的子房内氨基酸和淀粉含量以及总苞内的K,Mg,B和Zn等元素显著低于正常栗,通过对空  相似文献   

7.
所谓“空芭”,就是总芭中果粒干瘪 ,只有蚕豆大小 ,且有壳无肉 ,没有食用价值。果实不易脱落 ,甚至比叶片脱落还晚。空苞现象严重影响板栗产量 ,减少了果农的经济收入。其主要防治技术措施是 :增施硼肥。空苞主要原因是 ,在受精过程中由于缺硼而不能正常受精 ,导致胚胎早期败育。为了减少空苞 ,促进果实正常发育 ,在板栗盛花期 ,往树冠上喷洒 0 .5%硼酸或硼砂 ,同时加入 0 .3%尿素混喷 ,既有利受精 ,又可加强光合作用 ;或花前 ,在树冠外围须根分布最多的区域 ,以树冠大小计算 ,每 m2施硼 10~ 2 0 g为宜。施硼后不必浇水 ,通过雨水溶解硼肥 …  相似文献   

8.
9.
油桐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桐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观察油桐花芽形态分化的显微结构的基础上,测定并分析了该时期油桐叶片中内源激素ZR(玉米索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花芽生理分化期,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迅速下降,到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前降到较低水平;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呈现出前期上升、中期波动、末期上升的变化规律;花芽生理分化期,ZR/GA、ZR/IAA、ABA/GA和ABA/IAA之值迅速上升,而当花芽形态分化期,各比值在较高水平上的波动大.后期下降.因此,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与综合作用促进了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板栗空苞的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板栗的品种或基因型选择、树体营养管理和单一制剂与混合制剂的化学调节技术等方面,评述了板栗空苞调控技术研究的进展,并对当前提高单产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板栗雄花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以25年生大明栗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于1997~1998年对其雄花芽分化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板栗雄花芽形态分化自5~6月到年4~5月结束,持续10个月左右。分化过程分为雄花序原基形成期,花族原基形成期、花朵原基形成期、花被原基形成期、雄蕊原基形成期、花药形成期6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从授粉受精作用、胚胎发育过程、树体营养供应和子房发育生理等方面评述了中国板栗空苞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提高板栗单产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浙江主栽板栗营养物质的品种和地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4个品种、7个产地共11个板栗样品的含水量、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组分和含量以及支、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粒形状、直径等,在所测定的指标中,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与还原糖含量、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较显著正相关,而含水量与蛋白质、氨基酸、批肪与支、直链淀粉、还原糖、支链淀粉含量呈较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原产我国,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板栗普遍雄花多、雌花少,雌雄花比例常为1∶2000~4000,这是造成产量低的主要原因[1],因此,促进雌花分化,减少雄花数量对提高板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板栗花芽分化的特点与苹果(Malusspp.)、梨(Pyrusspp.)不同,板栗在芽内只进行雄花序原基的分化,而雌花簇和所有花器官分化形成都是在芽外完成的。李中涛等[2]认为在母枝大芽内形成雏梢(即是来年新梢),并分化形成全部雄花序原基,而其上的两性花序要在来年春季发芽后形成。板栗混合花芽的分化具有可塑性,易受外源激素和外界条件等…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测阳市永安乡1994-1997年营造板栗林近270hm^2,2000~2003年发生大面积枯死.经研究是板栗疫霉菌所致的板栗疫霉菌病所造成。此病的病原和发生规律与日本人猪崎政敏和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报道的情况相吻合。本文中,以病原物命名,称板栗疫霉菌病,与林业部检疫局所定的“疫病”相区别。  相似文献   

16.
实生板栗幼树从定值后第3年开始地径和树高生长超过嫁接苗。平均地径、树高和冠幅以永仁实生板栗最大。实生板栗早实性仅表现在形成雄花序和雌花簇,定值后第4年所有实生板栗幼树所结的球苞均为空苞,并以永仁实生板栗平均单株球苞数量多。达到104.6个。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淳安县1973~1992年板栗产量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就板栗花器分化期一系列气象因子变他对其产量形成的作用显著性及其丰歉年景作用权重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月和5月日照时数、越冬极端最低温度、5~6月降水量是影响气象产量的关键因子,此4因素对气象产量的作用权重占年总气象产量的75.55%~94.45%,在此基用上进一步提出了该县板栗产量模式及丰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板栗不同栽植密度生长结实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设置4种栽植密度,通过多年林分定位生长、结实性状调查,分析比较各密度在不同时期的产量变化及结实力趋向,认为适宜的初植密度为600-1050株/hm^2,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7-0.75 ,有利于栗林的丰产稳产,收效最好。  相似文献   

19.
二次结实板栗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逐步回归和方差分析方法,证实枝条的P含量对板栗丰产具特性上的二次生长及结实存在着互相制约的负相关,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不仅可避免板栗生产上常见的大小年现象,而且为实现第一次结实量与第二次结实量的人工调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