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石蒜富含重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为了优化石蒜中加兰他敏的微波提取工艺,以石蒜为原料、乙醇作提取剂,研究微波功率、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及次数等单个因素对微波法提取加兰他敏的影响,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与超声波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用微波法提取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7,提取温度45℃,微波功率350 W,提取时间7 min;在提取2次的情况下,加兰他敏的提取率达95.8%,产率达0.0549%,粗提取物中加兰他敏含量达15.15%。用微波法提取石蒜中加兰他敏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整体效果优于超声波法。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微波提取火龙果果皮天然红色素的工艺进行探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色素提取的影响,确定微波提取火龙果果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微波萃取的最佳条件为:以纯净水为溶剂,微波功率60%(480W),提取时间80s、料液比(g:ml)1:3,提取次数为3次。微波提取火龙果色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溶剂浸提法。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盐法分步对米糠蛋白进行复合提取。在提取过程中,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料液比、pH值、温度、时间对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这3种方法各自提取蛋白的最佳工艺,最后依次采用碱提、酸提、盐提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步对米糠蛋白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时间2.5 h,pH值12,温度30℃,料液比1∶11,提取率为34.49%;酸法提取新鲜米糠最佳工艺条件:时间3 h,pH值0.05,温度35℃,料液比1∶11,提取率为25.88%;盐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最佳工艺条件:NaCl浓度0.6 mol/L,温度35℃,料液比1∶11,提取率为15.66%。复合法提取新鲜米糠蛋白总提取率达60.12%。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作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石榴果渣中黄酮类物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石榴果渣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00 W,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7 min,此条件下石榴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率可达3.665%。  相似文献   

5.
确定超声微波协同萃取红豆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定红豆中总黄酮的含量。研究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进行单因素试验之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红豆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红豆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超声微波协同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微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5;提取3次,总黄酮提取量为1.75 mg/g。  相似文献   

6.
在微波单因素提取的基础上,采取L9(33)正交优化试验,探讨乙醇浓度、微波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水红花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影响水红花子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在微波功率为350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微波提取时间为90s,料液比(g∶mL)为1∶25。在此条件下,水红花子总黄酮提取率可达5.05%。  相似文献   

7.
乙醇作为提取剂,以姜辣素得率为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300 W,料液比1∶14,在微波温度55℃下生姜姜辣素提取率可达1.710 8%。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技术对黑豆中的蛋白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和pH值对黑豆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黑豆蛋白提取率影响顺序为微波功率pH值微波时间料液比,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pH值9.5,料液比1∶15,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工艺条件下黑豆蛋白提取率可达85.53%。  相似文献   

9.
以火棘果为原料,用已获得的色素提取方法将火棘果中的红色素、黄色素提尽,然后用稀盐酸溶液作提取剂,运用微波法提取火棘果渣中的果胶,并检测果胶的品质。探讨提取剂pH、料液比、微波功率、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火棘果胶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火棘果胶的最佳条件为:提取剂pH 2,料液比1:9,微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2.5 min,提取2次;火棘果胶的提取率为86.7%,产率为7.55%。微波法提取火棘果胶耗时少、提取率高,优于传统酸水解法。检测表明,果胶品质符合标准QB 2484—2000,且有益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及超声波功率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得出超声波提取茄子皮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用酸性无水乙醇溶液超声波提取茄子天然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0min、功率160W。  相似文献   

11.
3种椰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得到一套快速提取椰子DNA的方法。采用CTAB小样法、SDS-CTAB法以及PVP法提取椰子组织的DNA,并通过后续的PCR扩增和酶切等实验比较了3种方法所提取的DNA质量的优劣。将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与SDS-CTAB法和PVP法提取的DNA进行了比较,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的OD260/OD280(1.839)较另外2种方法SDS-CTAB法(1.709)和PVP法(1.613)的值更高,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适合于PCR扩增,扩增的条带清晰,且特异性好。此外,CTAB小样法提取的DNA,酶切也较为均匀。CTAB小样法能高效地提取椰子的DNA,并且能一次提取大量的高质量DNA样品,因而能满足高通量的实验要求,同提取DNA能较好地满足下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种方法提取大肠杆菌E.coli脂多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洁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12-15
寻找大肠杆菌E.coli脂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分别用改良热酚法、超声波处理法、煮沸法从大肠杆菌细胞壁中提取脂多糖,经纯化后分别在721分光光度仪上测其吸光值;再用三种方法提取的脂多糖分别免疫草鱼,计数法测受试草鱼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愈创木酚法测受试鱼不同组织中过氧化氢酶的活力(用OD值表示)。改良热酚法、超声波处理法、煮沸法提取的脂多糖在稀释15倍时其吸光值分别是1.973、1.003和1.153;改良热酚法、超声波处理法、煮沸法提取的脂多糖在稀释15倍时免疫草鱼,测得受试鱼的白细胞数量分别为159个/μL、160个/μL和135个/μL,测得受试鱼血液中的过氧化氢酶活力分别是0.09、0.083、0.078,测得脾脏中的过氧化氢酶活力分别是0.083、0.078、0.06。结论改良热酚法提取的大肠杆菌脂多糖浓度高、免疫活性强,是相对比较好的一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角褐指藻是一种含有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洋单胞藻。为了从细胞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采用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匀浆法分别对三角褐指藻细胞进行破碎,并测定油脂提取率。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的最大细胞破碎率分别为91.5%,56.7%和81.2%;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8.1%,13%和13.4%。从操作的简捷性和经济效益来看,超声波破碎法优于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  相似文献   

14.
We suggest a class of generalized Newton method in this paper. As special exampls, it contains the usual Chebyshev method, tangent-hypobolic method and steepest descent method.  相似文献   

15.
澳洲坚果叶面积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不同品种澳洲坚果叶面积测定的最佳方法,找出系数回归法测量澳洲坚果叶面积的最佳参数,对3种叶面积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对不同叶片参数与叶面积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经方格法、画纸称重法、图像处理法测定的叶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3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说明3种方法均可作为澳洲坚果叶面积测定的可靠方法;不同品种的各叶片参数与叶面积间的回归系数并不相同,在利用系数回归法测量澳洲坚果叶面积时,叶长宽积是最能反映实际叶面积的叶片参数。本研究可为澳洲坚果的生理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豆杂交种异地鉴定及选育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大小及其稳定性,进一步探讨杂交大豆选育方法,通过对2006—2010年异地鉴定试验初次测产及二次测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同常规对照品种比较,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增产效果显著。大豆杂交种各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这是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决定的,与杂交种的亲本的遗传基础及配合力有关。杂交种产量优势主要来自于三粒荚数、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枝数等产量性状,为杂交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同时指出了大豆杂交种异地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初探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肖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2):147-150
基于榆林乃至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采用经典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滴定所用的硫酸亚铁(铵)消耗量很大,甚至与空白接近,耗时又消耗化学试剂。笔者选取69个有机质含量在2.0~30 g/kg的土样,采用经典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和减半使用K2Cr2O7-H2SO4溶液的情况下测定有机质含量,其他条件不变,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典方法与改进方法,当有机质含量≤8.7 g/kg时,100%的数据符合平行测定允许差;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种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越来越大,当有机质含量>15.2 g/kg时,修订方法的测定结果均低于经典方法的测定结果,且只有27%的数据能满足平行测定允许差,不宜采用上述测定方法。该有机质测定改进方法,特别是当有机质含量≤8.7 g/kg时,既节约了化学试剂,又节省了配置试剂和滴定所用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铃薯干腐病是由镰刀菌导致的马铃薯窖储真菌病害之一,获得高质量镰刀菌的DNA是建立马铃薯干腐病分子检测的前提。本试验采用改良SDS法和2×CTAB法对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五种镰刀菌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和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 Wollenw)的DNA提取过程中,改良SDS法优于2×CTAB,获得的DNA含量较高、条带较亮、纯度较高、完整性较好,而对于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 (Corda & Fr.) Sacc)、接骨木镰刀(Fusarium sambucinum Fuckel)和拟枝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oides Sherb)的DNA提取两种方法差异不大,但获得的DNA都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后面的分子实验过程中,此试验获得的结果可以为马铃薯干腐病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综合介绍了有机生产中控制有害生物的技术措施,主要有:生态学技术措施、农业措施、物理措施以及生物药剂防治措施等,为有机农业生产中有害生物的管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