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认为《指物论》的思想素材突出于墨,它是针对墨家的指物观而作的,其文体不是客难主答式对辩体,而是立、破相间的驳论体式。在对《指物论》作解的同时,从现代符号学的角度,提出了对于《指物论》的新认识,指出《指物论》乃是一篇论述名物关系的符号学专论  相似文献   

2.
3.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明·许次纾《茶疏》),没有茶具,茶事活动就无法进行,茶艺也就因它而"缺一则废".可见茶具在品茶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文献中最早提到茶具的是西汉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其次是西晋杜育《赋》中的"器择陶简",但都语焉不详.真正对茶具给以足够重视的是陆羽,他在《茶经》中专辟一章"四之器"来详细论述煮茶的器具,可以说,是陆羽首次明确肯定茶具在茶艺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村委主任》,服务基层;独树一帜,颇受欢迎;宗旨凸显,情系三农;紧跟形势,旗帜鲜明;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语切真情;身边高参,工作师朋;  相似文献   

5.
6.
科技园地一枝花, 八亿农民喜爱她。科学务农结硕果, 勤劳致富爱国家。林茂粮丰六畜旺, 传统农业现代化。神州大地春意闹, 《农业工程》人人夸。  相似文献   

7.
邓立平 《湖南农业》2004,(10):27-27
复刊瞬历廿四载,湘楚大地百卉妍。提高效益充先导,服务“三农”作后援。撰编呕心挥汗水,农夫晗首乐丰年。兴邦富民酬壮志,湖南农业展新篇选赞《湖南农业》$醴陵市农业局!(412205)@邓立平  相似文献   

8.
《农村新技术》发下来,读者读了乐开怀。刊中藏有致富经,好似宝贝农民爱。联系实际有特色,通俗易懂好明白。有点文化就可学,难题不解能自开。读刊时间仅半载,学会技术就发财。知识能把财富变,小康步伐定加快。赞《农村新技术》杂志@付修忠!162131 黑龙江甘南县中兴乡永久村前屯  相似文献   

9.
《蚕桑图》与《木棉图》赏析中国农业博物馆王潮生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明代吴门绘画集》中有《蚕桑》、《木棉》二图。作者系明人孙艾,字世节,自号西川翁,江苏常熟人,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弘治(公元1488-1505年)前后,学诗于书画家、吴门画派领袖沈周,工绘事...  相似文献   

10.
《斗茶图》     
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曾画过一幅《斗茶图》,这幅画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饮茶史上的珍贵史料,对说明古代斗茶风俗有重要价值。《斗茶图》共绘四位人物,皆男性,每人身边都放置着几副茶担子,盛有茶具、茶炉。其中一位脚穿草鞋,坦胸露臂,手捧茶碗,正在夸耀自己茶品的优异,左侧一位男子,卷着衣袖,正提壶持碗,往茶碗中注入茶汤,对面两个人正聚精会神,听其讲述,自己也耀耀欲试,似乎在发表自己的斗茶意愿。唐代陆羽《茶经》讲究茶汤香和味,鉴别方法不是“干看”,而是“湿看”,即通过泡茶加以识别,“嚼味嗅香,非别也。”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兴起一种“斗茶”风俗。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斗茶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其中有关茶文化的描写丰富多彩,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制作精良、品质高雅的茶具.在拢翠庵品茶一回中妙玉招待贾母、宝钗、黛玉、宝玉等人时就拿出十种不同茶具,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对茶具的讲究.明清时的茶具多用白瓷与青花瓷,制作陶瓷茶具的产地以“景瓷宜陶”最为出色,涌现出大批壶艺名家,使传统的制作工艺又有新突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清茶具特色,为中国茶具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考古学家去刻意地关注到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演变和鉴赏问题,更不会引领我们走向古代茶具历史的深处,让我们抚摸到古代茶具历史的脉搏,把其间意味深远的茶的文明和文化,融会到汉魏晋南北朝的朴拙、唐宋的精美、元青花的异彩、明清的繁复.  相似文献   

13.
以高濂《瓶花三说》、张谦德《瓶花谱》和袁宏道《瓶史》为代表的明代花艺理论著作建构起了完整而周延的花艺理论体系,并以清、疏、淡、远为主要的审美旨趣。其中张谦德《瓶花谱》体系规整,超越此前著家随兴记录体而有意著录自己的审美理念,分品瓶、品花、折枝等八节内容来述呈其花艺思想和生活观念,在讲述折枝、插贮、滋养、事宜等具体实践经验时贯穿着天趣的美学观念,将自然天趣和人工维护的理则有机统一起来。无论从农学、园艺、杂艺视角还是从休闲学或者美学视角来看,我们都可从中借鉴其释放生存窘意、提升和开拓风雅的能力及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谣》儒释道茶礼中的茶具与道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释道三家茶礼是中国茶谣中主要的茶礼表演,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宗教文化与茶、儒家思想与茶的结合,而茶具和道具则是这种外在体现的主要载体,因此在舞台艺术表现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三家茶礼的茶具和道具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茶具概述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7,(5):100-108,126
一.茶具定义茶具就是饮茶的器具,古代也称为茶器或汤器。在古代茶具是指种茶、制茶的用具,如陆羽《茶经.二之具》中所列嬴、灶、甑、杵臼、规、承、衤詹、芘莉、、朴、焙、贯、穿、育等,《茶经.三之造》中就说制茶工序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可见上述14种都是采茶、制茶的工具。《茶经.四之器》记载的一些煮茶器具才是真正的茶具。如风炉、■、炭木过、火、钅复、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熟盂、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都是唐代煮茶的器具。又如…  相似文献   

16.
武夷品茗 ,其乐无穷。武夷茶艺 ,精美绝伦。窗明儿净 ,幽雅环境。燃香插花 ,肃穆温馨。咏诗作画 ,琴瑟和鸣。古朴茶具 ,小巧玲珑。极品佳茗 ,款待佳宾。石泉泡饮 ,乌龙入宫。蟹眼初沸 ,火候适中。高冲低斟 ,括抹沐淋。玉液回壶 ,香高味醇。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奉茶敬客 ,再三品评。四绝俱全 ,色香味形。清香甘活 ,引人入胜。岩骨神韵 ,意会传神。舌有余甘 ,活泼清新。细咀慢啜 ,回味无穷。齿隙留芳 ,两腋生风。高雅情趣 ,崇尚文明。《武夷岩茶神奇功效》赞万病之药 ,神奇功效。温而不寒 ,益脾和胃。化食下气 ,消胀涤秽。生津止渴 ,防暑去痧…  相似文献   

17.
《耕织图》流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大约是四年前,距我家不远的平塜市博物馆展出了安政六年(1859)画师云霁陈人所画的《四季耕作图》之复制品。该画以富士山为背景,将水稻耕作中的从浸种至收获的各个作业环节绘于一幅画之中。它作为反映幕末相模地方的农村生活习俗的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另外,流传于日本各地的类似的《四季耕作图》不胜枚举,它们也都被作为农业技术史资料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程苗根  程超 《农业考古》2003,(4):159-160
自古至今饮茶品茗要用茶具。茶具的品种材质繁多,据统计有金器、银器、锡器、珐琅器、瓷器、陶器、紫砂器等等。  相似文献   

19.
自题茶具诗     
玉壶华彩赖神工,新煮茶尖香雾浓。一碗顿醒昏睡意,寻诗觅句百愁空。自题茶具诗@王长顺$甘肃省诗词学会 ~~  相似文献   

20.
近得友人赠袖珍玻璃茶具一套,品茗之余成诗一首: 玻璃杯壶玉光华,玲珑剔透洁无瑕, 更喜盛世丰硕果,终得休闲细品茶. 茶具亦属茶文化,源远流长史无涯, 今夕抽暇略漫话,根深叶茂待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