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河流域污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黄河流域总体水资源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溉用水不断被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所挤占,农业缺水日趋严重。由于水资源开发几乎达到了临界状态,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只能通过节水灌溉、污水灌溉甚至超采地下水来弥补。 据农业部门调查,1991年全国污水灌溉面积已达306.7万ha,约占当年全国灌溉面积的6%,其中90%以上集中在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黄、淮、海及辽河流域。1998年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鱼类入侵的历史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鱼类入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经济也遭受巨大损失,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鱼类入侵的前提是人类对其有意无意的相互引进。作者综合国内外大量资料,论述了国际范围内鱼类引种、入侵的历史,概括了国内外鱼类生物入侵的途径,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鱼类入侵的机制和防范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全力落实天然林保护建设工程,以此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在针对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中,天然林的建设能够有效保障黄河流域内水土流失等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文章便围绕黄河流域天然林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黄河流域天然林保护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4.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连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花连作易导致早衰、病虫发生严重、土壤肥力下降等。在分析了棉花连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园林植物引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浙江省园林植物引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2)重视对本省植物的引种栽培;(3)政府与相关机构指导农民正确地、科学地对待引种;(4)调整苗木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5)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林业引种是指人为将林木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自然扩散潜力以外的地区,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存林木资源的重要手段,引种具有简便易行、见效快的优点。本文主要阐述林业引种出现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警示要重视林业引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云南抚仙湖外来鱼类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仙湖现有外来鱼类26种,1995年以来增加了12种,外来鱼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已经占据了优势。外来鱼类的引入途径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不仅改变了抚仙湖原有的鱼类区系组成,对土著鱼类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通过“下行效应”产生了一些连锁的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云南湖泊外来鱼类入侵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对传统的耕作技术进行改革的问题。通过几十年的试验,以少免耕和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黄河流域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较为广泛的应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旱地的玉米整秸秆全程覆盖耕作和旱地小麦留高茬少耕全程覆盖技术基本成熟。以往的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地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作物产量。虽然局部地区温度低阻碍农作物种子萌发、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缺乏适合区域特点保护性耕作机械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推广,但从总体上看,该技术在黄河流域仍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的环境保护提出了对传统的耕作技术进行改革的问题。通过几十年的试验,以少免耕和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黄河流域得到深入的研究和较为广泛的应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旱地的玉米整秸秆全程覆盖耕作和旱地小麦留高茬少耕全程覆盖技术基本成熟。以往的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地地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作物产量。虽然局部地区温度低阻碍农作物种子萌发、病虫草害发生严重、缺乏适合区域特点保护性耕作机械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推广,但从总体上看,该技术在黄河流域仍然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于2008-2010年对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青海省湟水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并对渔业资源变化、生物多样性和鱼类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湟水流域有鱼类36种,隶属于4目8科26属,鲤形目鱼类为主要类群,有2科19属25种,鲑形有3科4属6种,鲈形目有2科2属4种,合鳃鱼目有1科1属1种,其中土著鱼类有14种,外来鱼类有22种;湟水流域土著鱼类呈现出个体小型化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整体不高,水域污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及外来鱼类物种的入侵,对湟水鱼类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此,提出了保护湟水渔业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23-1626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抵御洪水、净化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概况、景观分类、生态特征及功能,分析了郑州黄河湿地与郑州城市发展的关系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21-6724,6727
为了解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河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12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小,鱼类资源下降严重,渔获物组成趋于小型化。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分析该河段鱼类资源量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河段鱼类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站建设对鱼类资源影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电站等涉水工程对青海黄河上游鱼类资源造成的影响,论述了目前对鱼类资源保护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郭奇  郭洪海 《农学学报》2013,3(12):64-68
为持续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法规、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四大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健全和完善财政支农增长、投入、运行机制和农业行政执法。强化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准入,整合区域动植物病虫害防控资源,推进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渔业疫病防控体系构建。立足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科技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完善农民转移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农村信息和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有大面积的滨海盐渍土,需筛选适宜盐渍土栽培的小麦品种.[方法]引进9个耐盐、抗逆、高产的小麦品种(系),以德抗961为对照,在全盐含量3~4 g/kg盐渍土上进行初步筛选试验.[结果]济南18号、盐鉴14品系、山融3号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德抗961,这3个品种(系),成熟期都在6月13号以前,生育期适中,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结论]济南18号、盐鉴14品系、山融3号均适合在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营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条件和特点,采取试验、示范、种质创新、繁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进行集成配套,丰富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林木资源,避免因树种单一而导致的生态系统脆弱,同时调整改良盐碱地绿化林种、树种组成,优化结构配置,提高经营水平,逐步建成系统稳定、功能健全、高效持续的盐碱地绿化体系,为丰富耐盐碱种质资源和改良盐碱地绿化提供示范样板、配套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研究技术与手段不断提高、研究内容不断深入是三角洲植被研究的特点,系统定位研究、“3S”等新技术应用及植被群落演替是现今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夏引黄灌区种植的鲜食大豆品种,为鲜食大豆在该地区的引种与发展提供参考,对从国内鲜食大豆主产区引进的7个优良品种与当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鲜1号和引豆9701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豆荚饱满、食味品质佳,沈鲜1号生育期68 d,可作为早熟鲜食大豆品种示范推广;引豆9701生育期81 d,可作为中晚熟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运用分形理论从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特征,提出了优化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郝福生  惠治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84-9785,9800
流水受科氏力的作用,对右岸的冲刷比较严重,被冲刷的每一块都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黄河沿岸的可耕地面积非常有限,防止河流沿岸水土流失对保护川道耕地有很大的意义。为了引导物理专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黄河宁夏段沿岸水土流失和治理措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可为水土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并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