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气候变化,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森林经营抚育,提高生态林的功能效益,选取泰安徂徕山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油松、麻栎2个树种的样本,建立年表,分析各树种径向生长与气温、降水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麻栎、油松2个树种生长更易受降水的影响,两者与7月份、8月份的降水量呈正相关,2个树种对降水和气温因子响应程度为油松大于麻栎。在海拔600~800m范围内,油松对降水和气温的响应程度是阳坡大于阴坡,表明油松较宜生长于600~800m的阳坡,而麻栎对气温和降水2个因子的响应表现也是阳坡大于阴坡,600~800m范围阳坡较适宜麻栎的生长;在海拔400~600m范围,油松生长与降水、气温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海拔200~400m范围内,阴坡的油松生长主要受气温限制,阳坡的油松生长主要受降水影响。  相似文献   

2.
《河南林业科技》1993,(4):53-53
<正> 树木受到病虫害侵袭会慢慢枯萎。正常生长的树木的树液PH值为7,而受到病虫侵害的树液,PH值会下降到6以下。日本专家发明了一种药剂,能提高树液的PH值,从而防止树木因病虫害为害而枯萎。药剂的配方是:在70份27.5%多硫化钙溶液中加入15份尿素和5份单宁酸,搅拌溶解后,得到深茶褐色混浊粘液。使用时,在病树根部钻孔,  相似文献   

3.
选取近30年的黄土高原地区58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年降水以及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在50~900 mm,空间分布上东南高西北低。降水高值区分布在三门峡站与武功站附近以及五台山站,年均降水量为900 mm;低值区位于临河站附近,年均降水量为50 mm;(2)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集中度分布于0.43~0.76,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而降水集中期的变化则不太明显,多集中于夏季的7-8月份。因此在降水集中的7-8月份,水土流失会比较加重,应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在降水量大的月份做好灾害防护,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预警,减少工农业生产损失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冀北山地油松与落叶松径向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选取承德围场地区立地条件相似的油松与落叶松2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二者的生长规律,并结合该地区降水与气温2个主要气象因子,研究气象因子对油松、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冀北山地油松、落叶松2个树种生长与气温和降水都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其中2、3月份的气温与油松径向生长呈显著正相关,而6月份则呈显著负相关;2)上年12月份的降水与其显著负相关,当年6月的降水与其显著正相关;3)落叶松方面,2、5、6月这3个月份的气温与落叶松径向生长呈显著负相关,上一年11月、当年的3、8、9月的气温与落叶松径向生长呈正相关,但不显著;4)该地区降水与落叶松径向生长总体呈正相关,其中3、5、6、7月份的降水与落叶松径向生长呈显著正相关;5)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12月份至当年4月份的气温总体呈正相关,与5—10月份的气温整体呈负相关,与上一年10—12月份的降水呈负相关,与当年4—10月份降水呈正相关;6)落叶松对气象因子响应程度略大于油松,落叶松与降水因子整体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说明该区域内气温是落叶松径向生长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进入夏季,各地降水逐渐增多,强降雨或持续降雨很容易对苗木造成涝害。在强降雨后,应及时对遭受涝害的苗木进行抢救,最大限度地保持苗木的长势。树穴排水。强降雨或长时间降雨后,第一时间要做的工作就是排除树穴内的积水。如果树穴长期积水,栽植土壤处于高含水状态,土壤内就会缺氧,厌氧菌迅速滋生,苗木根系将会腐烂死亡。  相似文献   

6.
随着春季天气转暖,全国各地气温迅速回升,大风日数增多。春季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火灾发生次数占全年的90%以上。因此,加大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力度尤其重要。一、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分析1、气象形势分析据气象部门分析,乌兰察布市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量比历年平均少2成,且降水分布不均匀,3~4月份有效降水少,有春旱现象发生,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的中、下旬;春季平均气温比历年高1℃,大风日数较常年略少,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处于较高级别。2、植被可燃物状况分析  相似文献   

7.
孙阁  孙宝源  李晋 《河北林业》2014,(11):10-12
每年的九月份到来年的六月份是重要的防火期,也是务林人工作的紧要期。紧要期抓防火,非重要时期搞培训,全省各级森林公安和森林防火队伍系统在管好源头、抓住苗头、强化能力、严格督管上下功夫,多措并举,共防秋冬火。2014年,我省遭遇数十年不遇冬春连旱,一直无有效降水,林区植被生长缓慢,可燃物含水率极低,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特别是5月份,高温、干热风和大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范围广、程度重,多项气象指标突破历史极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采自关帝山中海拔(2200 m)山谷处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年轮样芯建立差值年表,通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探究气候因子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年生长季中期和末期的降水不利于其当年的径向生长,而上年冬季和当年春季的降水有利于华北落叶松积累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9.
基于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多年观测数据,研究辽宁冰砬区多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6年每年气温呈单峰型周期变化,峰值80%出现在7月份,谷值90%出现在1月份。4、5月空气湿度最小,7、8、9月份空气湿度最大。降水总量分布不均,降水最大年份降水量是最小年份的2.4倍,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降水集中在生长季。冰砬山处于西风带,全年盛行西南风。每年总辐射月均值近似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5、6、7月份,其中50%峰值出现在5月份,谷值出现在12月份。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秭归县不同海拔马尾松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采自三峡库区秭归县不同海拔高度的马尾松树轮样芯,分别建立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包括标准年表和差值年表,并对2种年表进行比较.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秭归县马尾松在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得出不同海拔高度处马尾松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海拔300 m处马尾松生长受上年6和10月份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影响,与当年气候因子的关系不显著;海拔600 m处马尾松生长与上年6月份温度呈显著相关,还受当年7月份的月平均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影响;海拔900 m处马尾松生长不仅与当年2月份温度呈显著相关,还受当年12月份月平均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影响,单年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水的水分来源、不同强度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时空运移过程及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为研究降水格局变化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及区域水资源科学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氘同位素技术,比较不同降水条件下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水δD与潜在水源(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δD,阐明土壤水的水分来源和降水在土壤剖面中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二元线性混合模型计算不同强度降水对各层土壤水的贡献率。【结果】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土壤水δD介于大气降水δD和浅层地下水δD之间,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雨后5天内,小雨(9.8 mm)对0~10 cm表层土壤水贡献率最高(31.2%~44.6%),对10~40 cm深处土壤水贡献率次之(24.2%~32.0%),对40~80 cm深处土壤水贡献率较小(8.3%~15.7%),对80~100 cm深层土壤水贡献率最小(接近于0);雨后5天为中雨(20.0 mm)对0~10 cm表层土壤水贡献率最大(63.3%~78.9%),对10~40 cm深处土壤水贡献率次之(46.9%~74.0%),对40~80 cm深处土壤水贡献率较小(37.9%~63.0%),对80~100 cm深处土壤水贡献率最小(35.8%~47.5%);无论湿季还是干季,大雨(降水量30 mm)后第1天,该次降水可渗透到80 cm以下深层土壤,且对80~100 cm深层土壤水的贡献率高达94.1%。【结论】0~10 cm表层土壤水δD与降水δD变化趋势一致,林中表层土壤水δD主要受降水δD的控制;降水强度越大,降水从土壤表层向深层土壤渗透速度越快,对80~100 cm深处土壤水δD影响越明显,降水对各层次土壤水的贡献率也越大;土壤剖面中土壤水δD的时空变化特征可指示降水在土壤剖面运移过程;无论小雨还是中雨,80 cm以下深层土壤水δD变化幅度较小,表明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植被结构对降水在土壤剖面入渗过程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侧柏利用水分来源对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降水不足的北京山区降水量变化对侧柏利用水分来源的影响,为了解侧柏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7月,测定侧柏枝条及各潜在水源的稳定氢氧同位素(18O/16O、2H/1H)比率,利用Iso-Source多元线性混合模型,计算2015年6月29日—7月1日3天不同降水梯度(A区:完全遮断自然降水,降水量0 mm;B区:遮挡自然降水的一半,降水量12.7 mm;C区:无遮挡自然降水,降水量25.4 mm;D区:将A区降水输入该区,形成双倍降水,降水量50.8 mm)下侧柏对各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率。【结果】随降水量增加,侧柏表现出"二态"结构特征,其水分来源从深层逐渐向表层转移;A区侧柏主要吸收60~100 cm土层土壤水和地下水,利用率分别为31.5%和32.8%;B区侧柏与A区相似,对60~100 cm土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率分别为28.1%和25.7%,对0~20、20~40和40~60 cm土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在15.4%左右;与B区相比,C区侧柏对60~100 cm土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利用率有所减少,分别为19.8%和22.8%,对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增加,分别为17.8%和22.9%;D区侧柏水分来源与C区相近,对0~20、20~40和60~100cm土壤水和地下水都有利用,利用率为20.0%~25.2%。【结论】侧柏能根据水分条件调整对水源的利用率,这种适应水分环境的水分利用能力有利于侧柏度过极端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3.
森林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树木是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效益的物质基础。树木的生态作用表现在,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力;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矿物质元素循环的有力保障;树木能有效提高降水有效性;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必须围绕树木看待问题,以树木在森林生态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才能避免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4.
气象因子对树木生长量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温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以及它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温度、降水、光照、蒸发量和风速等气象因子变量综述其对树木的年轮宽度、树高、解离管胞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降水的影响在众多的气象因子变量中表现尤为突出,并且各气象因子对树木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简要的阐述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不同年龄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科学》2021,57(3)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树木生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的森林动态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祁连山中段北坡排露沟小流域海拔2 800和2 900 m的青海云杉林全样地采样数据,采用胸高断面积年增长量(BAI)表征树木生长,探讨小龄树(30~60年生)、中龄树(60~90年生)和大龄树(90~120年生)在迅速增温期(1980—2000年)和增温趋缓期(2000—2013年)的生长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980—2000年,迅速增温导致的水分胁迫限制所有树龄组的树木生长,小龄树、中龄树和大龄树的BAI拟合线斜率分别为-5.91(P 0.01)、-9.48(P 0.01)和-14.97 mm~2·a~(-1)(P 0.01);大龄树BAI与当年5—8月的平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显著正相关的株数百分比最大,表明大龄树受到的干旱限制作用最大; 2000—2013年,增温趋缓伴随降水增加形成相对暖湿的气候特征导致不同树龄组的BAI均转为不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小龄树和中龄树的BAI拟合线斜率(分别为2.27和2.45 mm~2·a~(-1))大于大龄树(1.02 mm~2·a~(-1));大龄树BAI与当年6月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的株数百分比较大,小龄树和中龄树BAI与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总降水量以及当年5—8月的平均SPEI显著正相关的株数百分比较大,表明干旱缓解后增温对大龄树仍有一定限制作用,但上年7月到当年6月的总降水量以及当年5—8月的平均SPEI可促进小龄树和中龄树生长。【结论】迅速增温期,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BAI下降速率随树龄增长逐渐增大,该时段气温和SPEI对大龄树BAI的影响更为强烈;增温趋缓期,BAI恢复增加趋势,小龄树和中龄树BAI增加速率大于大龄树,该时段降水和SPEI对小龄树和中龄树BAI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鼎湖山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热带与亚热带交汇处,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占居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将影响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小气候。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中重要的输入因子,研究鼎湖山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和水汽来源,对探讨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循环过程、森林群落演替动态及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和分析鼎湖山2013年8月~2014年8月13个月108个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运用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法模拟大气降水气团传输途径和过程,判定该地区水汽来源。[结果]鼎湖山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863δ~(18)O+9.664(R~2=0.975,n=108);δD和δ~(18)O值范围分别为-118.26‰~-15.52‰,-16.05‰~2.25‰,均值分别为-34.44‰,-5.58‰;大气降水过量氘(d)显示出冬高夏低的季节变化;鼎湖山降水量效应显著,温度效应不显著。[结论]鼎湖山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干季的气团主要来自局地蒸发、中国华北地区及寒冷干燥的亚欧大陆,湿季的气团主要来自温暖湿润的西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气象站2013~2016年逐日降水及气温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不同量级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量级的降水随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差异。(1)小雨和中雨级别的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量随气温升高先升后降,低于临界气温时,降水量随气温的增长而增加,高于此气温时,降水量随气温的增长而下降;降水频率的变化趋势和降水量大体相同;小雨及中雨量级降水强度总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随温度变化不明显。(2)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峰值温度后无降水量分布;降水更集中,频率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当处于峰值温度时,降水频率高于其他量级降水;降水强度随机性强,与温度变化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和城市内降水与气温的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探讨城市化效应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贵州省酸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无酸雨污染;降水中SO_4~(2-)离子当量浓度呈下降趋势,NO_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_4~(2-)/NO_3~-呈下降趋势,贵州降水致酸因子由硫酸型逐渐过渡为硫酸与硝酸混合型。  相似文献   

19.
由于幼苗阶段对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苗的存活状态与降水、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息息相关。为了探究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幼苗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于2020年到2022年对高黎贡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幼苗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光照、地形、土壤及降水对幼苗季节性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调查期间共记录到56个物种的幼苗,幼苗数量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波动性,幼苗死亡率在旱季较高,在雨季较低。(2)充足的降水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数量;幼苗密度随着林冠开度的增加而增加;速效磷对首次复查的幼苗密度呈显著负影响;在2021年11月份至2022年5月份阶段(旱季),土壤pH值的升高有利于提高幼苗存活率。研究结果有利于了解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动态,可对保护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树木年轮学方法,在哈巴雪山海拔上、下限采集高山松年轮样本,建立差值年表并分析其与气候因子关系,以揭示影响该区域高山松(Pinus densata)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海拔上限高山松径向生长主要受上年8月水热状况影响,还与当年3月平均最高温呈显著正相关、与5月平均温和6月降水均呈显著负相关;海拔下限高山松径向生长主要受当年5月水热状况影响,还与上年12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哈巴雪山高山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关系较为稳定。通过对横断山区树轮研究的补充,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下森林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