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紫花苜蓿生产中灌溉水分和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该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及施磷量耦合对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水磷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紫花苜蓿优质高效生产的最佳灌溉方式及施磷水平。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分别为:地下滴灌(I1)和微喷灌(I2);4个施磷(P2O5)水平,分别为:0 (P0)、50 (P1)、100 (P2)和150 (P3) kg/hm2。结果表明,相同灌溉方式下,随施磷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叶茎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磷肥利用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或降低的趋势,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先降低后稳定或增加的趋势。相同施磷处理下,地下滴灌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及水磷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微喷灌处理(除第1茬外)(P<0.05)。通过主成分综合评分可知,I1P2为正向得分最高的耦合方式。当灌...  相似文献   

2.
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常规灌溉量(330mm),节水20%灌溉量(264mm)和节水40%灌溉量(198mm)作为主处理,施磷量(0,60,120和180kg/hm2)作为副处理,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和施磷量对紫花苜蓿土壤贮水量、耗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贮水量、紫花苜蓿耗水强度和根重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增加而降低。施磷对紫花苜蓿土壤贮水量和耗水强度影响不明显。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和深度0-40cm根重随施磷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当施磷量达到120kg/hm2时,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26.50kg/(mm·hm2)﹞和全生育期平均根重(1 320.78g/m2)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磷素营养对青饲玉米产量品质形成与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北农牧交错区旱滩地条件下,以饲用玉米白马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磷肥不同施用量对青饲玉米产量品质形成与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使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增产10.5 %~25.1 %;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氮素和磷素的吸收,使植株比不施磷分别多吸收氮素26.03~51.10 kg/hm2和磷素8.63~28.95 kg/hm2;植株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随施磷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的产量也增加显著,增幅分别为9.26 %~37.82 %和14.95 %~33.33 %。试验结果还表明,施磷比不施磷显著提高了青饲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幅为10.44%~16.77%, 相当于多供水27.51~47.36 mm。因此,施用磷肥是提高饲用玉米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肥水利用效果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套播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3 000 m3/hm2(D1),4 500 m3/hm2(D2),5 250 m3/hm2(D3),6 000 m3/hm2(D4)和6 750 m3/hm2(D5)和常规地面灌(CK)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不同灌溉定额下套播玉米茎粗、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D5 > D4 > D3 > D2 > D1,玉米整个生育期高灌溉定额(D5)比低灌溉定额(D1)分别平均提高21.74%,17.36%,18.73%,18.50%;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3 000~6 000 m3/hm2)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 6 000 m3/hm2)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在5 250~6 000 m3/hm2内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的棉花需水量及节水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适宜的灌溉制度,2008年通过田间灌溉试验,采用水量平衡法研究了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和耗水规律。以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拟合了棉花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评价了膜下滴灌棉花的节水效益。结果表明: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量为543 mm,其中苗期252 mm,蕾期186 mm,花铃期316 mm,吐絮期139 mm。随滴灌量减小,耗水量减小。滴灌量影响棉花各生育阶段的耗水量及产量,并不影响耗水比例。相应于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点的滴灌量要低于产量最高点的,因此节水与增产产生矛盾,仅从节水角度考虑,滴灌量为3 091 m3/hm2时,可以达到最大灌溉水利用效率,要获得最大产量,滴灌量应满足3 464 m3/hm2。与漫灌相比,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效益明显。在同一灌溉量下,膜下滴灌增产30.2%,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30.2%,在同一产量水平下,节水29.3%,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41.5%。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旱地磷肥残效及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4年的冬小麦定位试验证明,旱地施磷(P2O5)量在75~300kg/hm2时,小麦的增产率基本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P2O5的增产作用和磷肥利用率却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磷肥不仅当季增产显着,而且后效明显,第1季施磷后在第4季P2O5施用量75kg/hm2的增产率为53.9%,施用量150kg/hm2的增产率为64.3%,施用量300kg/hm2的增产率为109.6%,1kgP2O5累计增产小麦依次为38.7,25.5,15.1kg,分别为第1次效果的2.26倍、2.38倍和2.85倍。磷肥的利用率随用量增加而降低,当季利用率低,累计利用率高,施P2O575~300kg/hm2时,当季利用率为12.0%~4.3%,累计利用率达25.0%~12.4%。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氨基酸复合肥对盐碱地改良及燕麦增产效果,探究连续2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施用A3(2250 kg/hm2)、A2(1500 kg/hm2)、A1(750 kg/hm2)和CK(0 kg/hm2)4个氨基酸复合肥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地施用氨基酸复合肥后,0~40 cm土层直径>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了0.17%~9.08%;土壤质量含水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燕麦拔节期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提高12.34%。0~40 cm土层,土壤pH由8.84降为8.03,全盐含量由9.16 g/kg降为8.30 g/kg;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增加12.22%~27.36%、1.16%~9.50%、7.18%~39.66%和7.83%~35.56%。燕麦的籽粒与鲜、干草产量增加显著,增产49.38%~65.16%。以施用2250 kg/hm2氨基酸复合肥对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与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无磷肥和生物质改良剂对照、单施不同量磷肥和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微生物菌肥、生物质炭、腐殖酸和黄腐酸)处理,研究了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应及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的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1.96%~14.38%和0.11%~1.98%,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33.71%~182.39%;施磷75 kg/hm2处理下的籽粒磷素积累量最高,施磷150 kg/hm2处理下的茎秆、叶片和植株的磷素积累量最显著;磷肥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和磷肥偏生产力随施磷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的玉米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6.52%~34.78%和11.54%~42.31%,百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31.15%~40.52%和21.81%~60.02%。主成分分析表明,150 kg/hm2磷肥配施7 500 kg/hm2生物质炭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分值为1.255 1),该处理在土壤改良、磷肥利用与玉米增产等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喷施硫酸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锰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酸锰可显著(P<0.05)提高苜蓿草产量,以喷施锰浓度为100 mg/kg效果最好,年总产量达14 268.88 kg/hm2,产量比对照提高24.0%。喷施硫酸锰可以显著提高苜蓿粗蛋白的含量,当喷施浓度为100 mg/kg时效果最显著;而喷施锰肥后苜蓿粗灰分有所降低;粗纤维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不同茬次对粗脂肪含量影响效果有较大差异,以200 mg/kg(Mn2)处理更能提高粗脂肪含量;喷施锰肥对无氮浸出物含量影响不明显。营养物质的年积累量均以喷施浓度为100 mg/kg时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有机肥培肥复垦土壤过程中磷的有效性如何变化、不同有机肥在什么施磷水平下能使作物取得最大生产效率以及合理培肥土壤,依托采煤塌陷定位培肥试验基地(山西省孝义市偏城村),在4个磷水平下(0,25,50,100 kg/hm2)研究不同肥料(鸡粪、猪粪、牛粪和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经过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的趋势,通过构建2年磷肥效应方程发现,化肥、鸡粪、猪粪和牛粪处理的最佳施磷量范围分别为67.54~83.02,24.91~38.65,26.10~29.26,50.33~58.38 kg/hm2,可见,3种有机肥推荐施磷量均小于化肥处理;(2)玉米吸磷量和磷肥利用率在各施磷水平下均表现为鸡粪≥猪粪>牛粪>化肥。玉米吸磷量随施磷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后基本不变的趋势,磷肥当季回收率表现为随施磷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连续施肥2年后,不同施肥处理在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上影响的土壤有效磷深度不同。其中,化肥处理在50,100 kg/hm2磷水平下显著提高0—60 cm土层Olsen-P含量;鸡粪处理在50 kg/hm2磷水平下显著提高0—40 cm土层Olsen-P含量,而100 kg/hm2磷水平下显著提高Olsen-P含量到60 cm土层;猪粪处理在50,100 kg/hm2磷水平下显著提高0—40 cm土层Olsen-P含量;牛粪处理仅对表层Olsen-P含量有影响。总之,不同有机肥处理之间对作物生长和土壤Olsen-P含量的影响均表现为鸡粪≥猪粪>牛粪,且不同有机肥对于新复垦土壤的推荐施肥量不同,鸡粪和猪粪的推荐施磷量最少,其次为牛粪处理。  相似文献   

11.
水氮配置对地下渗灌枣树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寻旱区适宜的水氮配置对地下渗灌枣树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8年成龄枣树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灌溉定额(W1:2250 m3/hm2、W2:3000 m3/hm2、W3:3750 m3/hm2)+施氮量(N1:240 kg/hm2、N2:300 kg/hm2、N3:360 kg/hm2)的2因素3水平试验.分析不同配置...  相似文献   

12.
晋北半干旱区苜蓿灌水次数与磷肥施用水平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苜蓿种植的水肥施用水平,在山西省北部半干旱区,采用田间试验裂区设计,研究了4个灌水处理(无灌溉,W0;灌水1次75mm,W1;灌水2次150mm,W2;灌水3次225mm,W3)和3个磷肥施用处理(未施磷肥,P0;低磷肥施用量105kgP2O5/hm2,P1;高磷肥施用量210kgP2O5/hm2,P2)交互作用下的苜蓿生长和干草产量。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可以提高苜蓿的抗寒性,表现在秋季枯黄迟,早春返青率提高。随着灌溉次数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苜蓿的开花期推迟,开花率降低。除第3茬苜蓿外,第1茬、第2茬和全年的苜蓿干草产量都随灌溉次数和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灌水和磷肥的增产效应显著或极显著,灌水和磷肥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在晋北地区,以第1茬和第2茬苜蓿分别灌水2次(W2)而第3茬以无灌溉(W0)、肥料以低磷肥施用水平(P1)的水肥配置方案为宜。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设施葡萄栽培中水肥盲目投入问题严重,因为缺乏灌溉决策标准导致农户实际生产中难以合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固态电阻传感器设备对设施葡萄根系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建立了基于土壤水分张力的设施葡萄灌溉决策指标,并依托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自动灌溉.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灌溉与施肥结合的综合管理比农户常...  相似文献   

14.
滴灌条件下减量施钾对香蕉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香蕉生长快,需要及时充足的水肥供应,特别是钾素的供应。研究滴灌条件下减量施钾对香蕉产量品质、钾肥利用率、钾素平衡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制定适合香蕉生产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2016—2018年,在福建漳州进行了为期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施用等量氮磷肥的基础上,以不施钾肥(K0)和常规灌溉施钾1400 kg/hm2 (K1)为对照,在滴灌条件下,设置施用常规施钾量的40% (K0.4)、60% (K0.6)和80% (K0.8) 3个减施钾肥处理。在收获期测定香蕉产量和品质,计算土壤钾素平衡。  【结果】  与K1处理相比,K0.4处理香蕉植株茎围、果指围、每梳果数、产量均显著降低,但不影响口感品质;K0.6处理对香蕉生长、结果数和果实外形、每梳果数、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果实品质没有下降;K0.8处理促进了香蕉生长、结果性状和产量,并提高了果指围和单株果重,没有降低营养品质。4个施钾处理的净收益依次为K0.8 (54179.4元/hm2) > K0.6 (46663.7元/hm2) > K1 (42538.1元/hm2) > K0.4 (36808.1元/hm2),K0.8处理净收益显著高于K1和K0.6处理,K0.6处理显著高于K1处理,K0.4处理则显著低于K1处理(P < 0.05)。连续种植3年香蕉后,K0.8处理与常规K1处理的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和全量钾素含量未达显著差异水平,K0.4处理的土壤钾素亏缺 93.3 kg/hm2,K1、K0.6和K0.8处理的土壤钾素分别盈余了501.9、8.9和220.4 kg/hm2。  【结论】  综合考虑滴灌条件下增产效应、经济效益和土壤钾素养分平衡,福建香蕉果园采用滴灌及减少常规钾肥用量的20%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优化灌溉制度提高苜蓿种植当年产量及品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灌溉定额及分配对滴灌苜蓿种植当年生产性能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该研究设3种滴灌灌溉定额,分别为3 750(W1)、4 500(W2)、5 250 m3/hm2(W3),且在W2处理下,设3种灌溉定额分配模式(Q1: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Q2: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50%+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50%;Q3: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结果表明,滴灌苜蓿种植当年,不同灌溉量条件下,苜蓿的株高、叶茎比、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均为W3W1处理,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为W3W2处理,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为W1W3处理;不同灌溉定额分配条件下,苜蓿的株高、叶茎比、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CP、WUE均为Q1Q3处理,且Q1处理的干草产量最高达到9 916~10 172 kg/hm2,WUE为3.31~3.39 kg/(mm·hm2),NDF、ADF含量为Q1Q3处理。适宜的灌水量(4 500 m3/hm2)有利于苜蓿种植当年干草产量的提高,并保持较高的粗蛋白含量和相对较低的纤维含量;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并在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有利于苜蓿种植当年干草产量的提高及营养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施磷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以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盆栽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苜蓿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苜蓿充分供应氮、钾等其它营养的基础上,适量施用磷肥能显著增加苜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其光合作用,从而促进苜蓿植株生长,增加苜蓿产量和品质。本试验条件下P4处理的紫花苜蓿两次收割的植株平均高度与不施磷比较,增加了3.54cm、侧枝数增加3.78个/株、全年产草量增加25%;苜蓿粗蛋白含量年平均比对照增加了4.87%;粗纤维含量年平均比对照降低了5.85%。达到最佳经济产量的施磷(P2O5)量为106mg/kg.  相似文献   

17.
高水分苜蓿干草捆防霉复合添加剂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有效保存高品质苜蓿干草探索一种新型防霉复合添加剂,该试验选择5个主要防霉及载体成分,每个成分设置4个不同浓度水平,利用正交试验设计L16(45)进行防霉复合添加剂配方优化方案筛选。结果表明,硫酸钠和钠基膨润土为影响干草保存品质的2个主要影响因子;硫酸钾对提高干物质(dry matter,DM)和可溶性糖(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降低中洗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洗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效果最好;钠基膨润土明显改善了干草中粗蛋白(crude protein,CP)质量分数,是干草中CP、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灰分Ash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而亚硫酸钾和a-淀粉酶对干草品质的改善作用相对次之;正交表试验设计结果分析表明,优化复合添加剂最优组合为硫酸钠35.51%,亚硫酸钾32.78%,硫酸钾1.64%,a-淀粉酶0.03%,钠基膨润土21.85%,葡萄糖8.19%。其添加后能够维持或提高高水分苜蓿干草贮藏后的干物质、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灰分的含量,同时能够降低干草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非蛋白氮的含量。该组合添加剂在干草中的添加量为每吨干草添加1.15kg,应用成本为每吨干草11.5元。  相似文献   

18.
为北疆麦后复播大豆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滴灌量(3 000,3 600,4 200,4 800 m3/hm2,分别用W1,W2,W3,W4表示)对复播大豆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复播大豆各生育时期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大趋势,且处理间0—4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而40—60 cm土层的差异较小;总耗水量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明显减少。不同处理复播大豆全生育期单株干物质均呈“S”型变化趋势;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快增期持续时间(△t)及干物质总量均以W3处理最高;花前、花后的干物质转运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但花后干物质转运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各处理花后同化物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均表现为:W3 > W4 > W2 > W1。产量以W3处理最高,达3 741.23 kg/hm2,较W1,W2和W4分别高出30.42%,13.98,8.44%,差异显著(p < 0.05)。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W3 > W4 > W2 > W1;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在W1,W2,W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W4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