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西气东输二线南宁—百色支线工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工程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设计了工程区的水土保持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对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东西向横贯我国中部,沿线地貌复杂多变,工程建设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加剧,因此采取相关的生物植被恢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十分必要。就西气东输工程宁夏段的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及环境问题,在对项目区气候、地形、土壤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分2大地类,6个立地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物植被恢复措施,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该项研究对于创建西气东输绿色管道、生态长廊,保证管道安全和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气东输工程的水土保持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能源战略通道。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法全面履行水土保持义务,先后涌现出两个"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长输管道建设的水土保持管理、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效果和示范作用。系统总结了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并且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以西气东输工程山西段为例,从分析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特点、植被恢复的立地条件等入手,在采取工程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适宜的生态恢复设计,使项目区及时恢复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区域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5.
西气东输二线新疆段主要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气东输二线新疆段(霍尔果斯—星星峡段)经过伊犁山间盆地、天山山地、天山北麓倾斜平原、吐哈盆地等地貌区和艾比湖风区、达坂城风区、吐鲁番三十里风区及哈密百里风区,总长1 395 km。管线经过区域水土流失以中、强度为主,流失类型以风力侵蚀为主,水力侵蚀面积相对较小但破坏性极强。在开展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考虑到区域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选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有地面定位监测、调查监测、遥感监测等。  相似文献   

6.
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西气东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实地调研和现场勘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生物防治、土地整治措施的实施以及水土保持资金落实和监理、监测工作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存在的水土保持工程质量不高,且与主体工程相比较严重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促进保护环境以及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矿区的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大增加了人们对能源及矿产资源的需求,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而人为盲目开采矿产资源又使环境进一步恶化,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破坏经济的持续发展。本阐述了当前矿业生产存在的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问题,讨论矿区开采后的植被恢复及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8.
西气东输工程宁夏段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和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西气东输工程宁夏段按不同建设期、不同部位、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的水土保持监测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侵蚀模数的差异较大,不同的工程类型和不同的建设时期侵蚀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工程建设期和工程类型确定监测点,对不同的工程按照不同的建设期实施监测,分时段计算水土流失量,特殊地段必须及时实施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气东输工程郑州至上海段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长、规模大 ,涉及地貌类型多 ,施工方式多 ,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多 ,局部水土流失量不大但总量较大。郑州至上海段扰动地表面积 2 0 81 47hm2 ,将新增水土流失量 78万t ,其中弃渣流失量 64 4万t。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包括预防措施、治理措施、临时措施和水工保护四方面 ,其中弃渣拦挡保护是治理措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黄河流域不仅是黄河的发源地,也是黄河主要产流区之一,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大气候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植被条件是维持本区域水土保持重要生态功能的最主要因子,通过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植被的分布特征及其演替规律,提出了恢复植被的技术途径:在流域内地广人稀地区实施"自然型"植被建设,在流域内丘四区实施"集流型"植被建设,在流域内城镇(市)周边实施"灌溉型"植被建设。  相似文献   

11.
西气东输工程沿线陕西段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其理论尚在发展之中。研究以西气东输工程陕西段为例,从保证管道安全和解决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入手,提出了管道工程沿线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框架,对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制图分析得出陕西段主要生态系统有丘陵黄绵土农田生态系统、丘陵黄绵土丛生禾草草原生态系统、平原黄绵土农田生态系统、沙地生态系统等。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显示3个标段均有超过80%区域属敏感区,水土流失很严重。生态系统中关键生态单元主要有6处,包括丘陵沟壑区梁峁穿越,腰岘穿越,中小冲沟穿越,河流凹岸(陡崖)穿越,大开挖河流,固定、半固定沙丘穿越。在生态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基本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并针对关键生态单元进行了关键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防止柏叶口水库工程区水土流失,减小工程建设对生态的破坏,使因工程施工所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尽快恢复,对柏叶口水库建设过程中水库淹没区、枢纽区、料场区等不同功能区可能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工程施工扰动,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增大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针对各功能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工程防治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库不同的功能区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或生态措施。生态恢复与培育的主要措施是栽植油松、落叶松、乔木或刺槐,其间散播苜蓿草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研究丹江口库区不同降雨类型下植被措施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以丹江口库区典型生态修复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法,基于长期野外原位监测的降雨和径流泥沙数据,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降雨类型下典型植被恢复措施[柏树林(Cupressus funebris, CF)、枇杷林(Eriobotrya japonica, EJ)和紫花苜蓿草地(Medicago sativa, MS)]对坡面产流产沙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植被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对降雨类型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中历时、中雨量、小雨强降雨(雨型Ⅲ)是研究区常见的降雨类型,短历时、小雨量、大雨强降雨(雨型Ⅰ)和长历时、大雨量、中雨强降雨(雨型Ⅱ)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但雨型Ⅰ所导致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占总侵蚀量的46.79%以上,降雨量和最大30 min雨强(I30)是控制该区域土壤侵蚀的关键降雨因子。(2)植被措施均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应,减流减沙效益依次为紫花苜蓿草地>柏树林>枇杷林。相比于裸地,紫花苜蓿草地径流系数减少54.07%,含沙量减少50.80%,土壤侵蚀量减少65.4...  相似文献   

14.
依据英买力气田群地面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实地调查和现场勘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土保持预防保护措施、工程生物防治措施、土地整治措施的实施、水土保持资金落实以及监理、监测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存在的水土保持工程质量以及与主体工程相比较严重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促进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线状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以西气东输项目为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西气东输项目为例,在分析项目区及不同工程部位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以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分区为依据,对大型跨区域线形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类型区进行了划分.采用监测类型区与监测工程区正交布点的方式确定监测点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监测时段分为施工前期、施工建设期和运营初期,给出了各时段的确定方法.分时段提出了不同工程类型区的监测内容和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第四纪红粘土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坡面绿化实践中。总结出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群落组合系列。主要有刺槐-胡枝子-百喜草系列;柏木-紫穗槐-长叶画眉草系列;木荷-胡枝子-假俭草系列;樟-多花木兰-百喜草系列;枫香-胡枝子-百喜草系列等。生物多样性群体的建立有利于增大环境容量,抑制植物虫害发生和缓解植物的早衰现象发生。利用优选植物种实现土壤流失坡面绿化,必须采用正确的实施方法,而公顷施750~1125kg钙镁磷肥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7.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因地制宜,分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意义重大.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做了进一步研究.从增强地方编制及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的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以县为单位界定了4个一级生态修复类型区和13个二级生态修复类型区的边界,绘出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图,阐述了各类型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