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徐州市丰县2018年Landsat 8 OLITIRS影像为数据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核密度、邻近度指数、分形模型和可达性模型,对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特征、分形特征和生产、生活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居民点分布的总体密度约1.52个/km2,呈现出"北高南低,内高外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上呈聚集-随机分布状态;(2)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呈现明显的分形特征,聚集维数为0.7541,表明丰县农村居民点由测算中心向外围呈逐渐衰减的变化趋势;(3)研究区各村生产生活可达性整体较好,生产生活可达性最好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3.71%,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常店镇、孙楼镇和凤城镇等交通便利、靠近集贸市场、医院和学校的区域;生产生活可达性较差和最差的区域面积占比为27.43%,主要分布在受"边际效应"影响的省际边缘区,其次分布在受到河流的阻隔作用的区域,使得上述区域的生产生活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以富锦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辨识三江平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推进乡村体系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空间韵律测度、空间洛伦兹曲线、核密度估计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规模、分布及形态演变三方面测度2009—2016年富锦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特征,探讨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出效益等影响因素对富锦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决定力。研究表明:富锦市农村居民点规模演变整体呈现"低密度稀疏分散式"布局,大型斑块逐渐主导;空间布局理性发展,均衡分布;空间形态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富锦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主要受区位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外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出效益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富锦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关中平原台塬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情况,加强精准农业施肥管理,针对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836.69 km2范围内的土壤养分元素进行空间格局研究。通过GPS定位选取研究区内3 231个土壤采样点,测定了土壤样品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pH值,并利用地统计法对其空间变异结构及格局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元素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09~0.84,其变异程度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pH值;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pH值的变异函数曲线均符合指数模型;在空间结构上,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属于弱相关性,速效钾和碱解氮为中等强度相关性,pH值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采用Kriging插值方法,可直观得到研究区域的土壤养分空间格局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热带地区居民点分布特征及优化模式,采用Voronoi图变异系数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海南省陵水县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选取高程、坡向、水源、道路、城镇、商业点、居民点规模和聚集度共8个指标,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陵水县居民点人居适宜性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显示:1)陵水县居民点在县级和乡镇级别均呈现高度集群模式.2)高程、坡度和道路对居民点分布有显著影响,90%以上的居民点集中在高程低于海拔100m、坡度<6°的滨海台地及中部平原地区;60%的居民点集中在距道路距离<500 m的范围内;城镇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吸引力在2 000m以内逐级增加,2 000m以外减少,该值可作为城镇划分的参考半径.3)根据人居适宜性,将居民点分为城镇转化型、内部挖潜型、并地改造型和异地迁移型4类,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将为陵水县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可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大型城市水土流失的空间格局,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利用DEM提取坡度,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计算植被覆盖度,采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判定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作空间分布图。[结果]武汉市水土流失具有"4圈"分布格局:(1)内圈,主城区,地面硬化程度高,以微度流失为主;(2)第2圈层,主城区周边城市拓展区,是城市建设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3)第3圈层,城市拓展区外围平原农业生产区,水土流失面积小,强度低,但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又是山地、丘陵区的地表径流进入主城区的必经区域;(4)第4圈层,远郊山地、丘陵区,以林地为主,兼有少量坡耕地和采石采矿迹地。[结论]根据武汉市水土流失"4圈"分布格局,制定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内圈需要加强城市绿地管理维护和地下排水系统的清理管护;第2圈层要加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最大限度地扼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大施工迹地的恢复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第3圈层需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第4圈层需要严守生态红线,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继续开展坡耕地治理、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注意控制旅游开发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模式和变化过程,充分利用多期时间序列土地利用数据来探究特征规律。[方法]以长沙市为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IDRISI软件操作平台量化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次数和转移地类的时空变化。[结果](1)随着转移次数和地类数的增多,对应变化的像元数在减少,2个地类变化1次的新增变化比较突出。(2)主要表现为城市扩张占用外围耕地和林地明显,面积分别为202.86,169.96km~2,而在乡村地区通过建设用地转为耕地来补给耕地,面积分别为48.27,12.04km~2。(3)其他城镇和长沙市中心城区变化模式相似但辐射能力较弱。[结论]长沙市的城市扩张加速进行,土地整治等能补给少量的耕地和林地,但城市扩张占用外围耕地和林地仍是当地土地利用中主要的变化方式,且当地的土地利用模式和规模遵循一定的城市等级位序。  相似文献   

7.
研究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高效的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提供依据,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运用Arc GIS在盱眙县各乡镇构建Voronoi图得到CV值,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并用缓冲区分析研究了交通因素和水文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盱眙县及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均属于集聚型,斑块间差异显著,破碎度高,存在较大的整治优化空间;(2)距道路和水系的距离与农村居民点分布数量呈负相关,交通因素对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PRA)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并迅速推广运用的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其核心是一个在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相互沟通和对话的过程。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应用PRA,对流域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尝试性研究,主要采用PRA的半结构访谈、问题树等方法,调查分析当地社区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完成相关数据的集成及图示表达,此外,还选取部分景观组分进行格局分析。结果显示:PRA为人为因子信息获取及相关评价分析,提供了一个主动而有效的途径,它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结合,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诠释与解析现状格局成因及预测未来演变趋势。在蔡家川流域,近期导致景观格局变异的主要人为干扰,是由外来利益群体的直接行为与本地核心问题———“缺水”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地貌是影响景观空间格局的自然要素之一,本研究应用GIS软件,以湖南省醴陵市为例,分析了县域尺度不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地貌类型深刻影响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同一景观类型在不同地貌区中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林地和水田占主导地位的景观格局.(2)随着地势的升高,林地景观优势愈加明显,其他景观类型的分布比例逐渐减少,景观多样性降低.(3)平原、低山区景观的空间异质化程度较高,破碎程度深;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相对简单、优势度高,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贵州省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分布特征并识别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结合自然保护地识别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电路理论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后由电流密度诊断生态障碍区并制定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26 017.90 km2,其中大型生境斑块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东部; 生态阻力面呈“西聚集东分散,由市中心向外扩散”的特征。(2)构建了生态廊道1 414条,长34 765.84 km,主要分布在河流廊道、林地丰富和较平坦地区。(3)诊断出生态障碍区1 374处,面积3 903.04 km2,集中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及西北部,其他区域较零散,主要为耕地和林地。(4)基于构建的生态安全格局,强化生态源地保护,修复生态障碍区且对不同生态景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修复策略并联动各类各级修复工程。研究可为贵州省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内,设置了2个有代表性的固定标准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获得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以山杨为优势种群的群落Ⅰ和以蒙椴为优势种群的群落Ⅱ年龄结构呈塔型,群落高度结构呈“L”型,幼苗相当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2)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均为衰退种群,蒙椴种群表现为增长型种群。(3)在分布格局上,不同群落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白桦伴生种群呈随机分布,黑桦种群在不同群落中分布格局差异较大。不同群落在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但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和中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阶段显示出扩散的趋势,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物种的竞争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1hm2天然次生林样地调查结果,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内的主要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雾灵山天然次生林单种格局在较大尺度范围内都呈显著的集群分布,个别种群在尺度r<3m和r>48 m时,呈随机分布;2)主要种群分布格局在0~50m尺度范围内,均达到了最大聚集强度,不同种群出现最大聚集强度和最大聚集规模的空间尺度差异较大,聚集强度大小顺序为蒙椴>黑桦>山杨>白桦,单种格局的最大聚集规模顺序为山杨>蒙椴>黑桦>白桦;3)树种之间存在着种间关联,负关联种对比率较大,树种间竞争激烈,群落组成和结构不稳定,处于植被演替的初期向演替中期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1999/2000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GIS技术,对广西河池市土地利用景观进行了遥感解译与制图,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类型指标(如斑块数、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等)和景观格局指标(如类型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维数等)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了土地利用的聚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河池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以林地为主,其次为草地、耕地、水域和城镇及建设用地,分别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72.62%、14.07%、11.93%、0.88%和0.51%。2000年该市土地利用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为1.70,景观破碎度指数为1.18,分维数为1.43。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复杂,景观破碎度较高,连通性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极易遭到破坏而日益恶化。研究该地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可以为可持续开发利用土地及土地管理与设计提供依据,并为研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城市化进程中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为区域土地利用配置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以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为例,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图谱法、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1996—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6年土地覆被以耕地为主,均占总面积的59%以上;其次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特征为耕地的非农化。(2)1996—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格局,以稳定型为主,且分布最集中,而后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持续变化型分布均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松花江和呼兰河沿岸附近。(3)1996—2016年高程、年平均气温等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最显著,其中1996—2006年各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强。(4)不同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主控因子有差异,耕地变化受高程、年平均气温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变化受与水域距离影响大。受自然、社会和距离等因子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异特征显著,未来应强化对低高程和近水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内,设置了2个有代表性的固定标准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获得野外调查资料,进行优势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1)以山杨为优势种群的群落I和以蒙椴为优势种群的群落II年龄结构呈塔型,群落高度结构呈"L"型,幼苗相当丰富,天然更新能力强。(2)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均为衰退种群,蒙椴种群表现为增长型种群。(3)在分布格局上,不同群落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白桦伴生种群呈随机分布,黑桦种群在不同群落中分布格局差异较大。不同群落在整体上呈集群分布,但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和中树阶段为集群分布,中树阶段显示出扩散的趋势,大树阶段为随机分布,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物种的竞争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闵婕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157-162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指数分析方法,以石柱县冷水镇八龙村为研究对象,在村域范围内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居民点分布现状与该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八龙村居民点分布零散,主要受坡度、道路、河流、耕地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可分为优先发展型、持续发展、搬迁型三种类型。该研究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姗姗    曹广超    赵鹏飞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3):186-191
探讨不同地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依据。基于宁强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和SRTM-DEM,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分析和空间“热点”探测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着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主导因素地形的影响,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度较大,斑块规模较小,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用地规模差异显著,规模较大的斑块集中分布在河流阶地、低山区,呈“拱形分层”结构。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宁强县农村居民点的整合优化可分为积极发展型、内部挖潜型、异地搬迁型,为该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借助GIS空间分析,利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MCR模型,对黄海区域的普兰店沿海3个街道的农村居民点数据,从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资源保护3个方面构建了普兰店沿海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综合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根据普兰...  相似文献   

19.
孟霖  郭杰  欧名豪  李昆鹏 《土壤》2018,50(5):1032-1040
城镇建设用地多情景模拟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扬州市为例,以2005年、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训练数据,借助景观安全格局与ANN-CA模型模拟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趋势,并利用城镇建设用地转移矩阵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2013—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情景下的城镇建设用地模拟扩张占用其他景观规模不同,但均占用农村居民点规模最多,其中,惯性发展情景下,模拟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以布局在低景观安全格局为主,占用耕地、水域、林地规模较高;基本保障情景下,模拟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布局在中景观安全格局区域,较惯性发展情景占用耕地规模增加,占用水域、林地规模减少;与惯性发展情景、基本保障情景相比,最优保护情景下占用耕地规模略高但集中于高景观安全格局区,新增占用水域规模、林地规模降低。(2)不同情景下的景观格局也存在差异,惯性发展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一定程度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但不利于耕地机械化生产,影响林地、水域生态服务功能;基本保障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对非人工景观的破坏程度较惯性发展情景降低;最优保护情景下,景观格局变化更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发展。(3)惯性发展情景下,应适当规划生态基础设施,严格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基本保障情景下,应充分发挥景观安全格局的生态底线功能,引导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开发与布局;最优保护情景下,可通过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等措施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冯恩国  秦奋  李淑香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00-202,205
遥感以其高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为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各波段之间具有重要的互补性,但是也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冗余.利用最佳波段组合指数法和地物光谱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波段组合后的信息量最大和波段之间的相关性最小的原则,对实验区的居民地信息提取选取最佳波段组合方案,最后研究表明:分别将TM4、TM5、TM波段赋予红绿蓝三种颜色,所得的假彩色图像信息丰富,居民地与周围地物在色调上具有很好的可分性,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