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把森林生态补偿从狭义界定扩展到广义界定,包括狭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税费、投资、贷款贴息和市场补偿等各种手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安排可以划分为以政府补偿为主导和以市场为主导两种基本形式,以政府补偿为主导的形式目前还停留在森林生态效益狭义补偿阶段和整体负补偿阶段。影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安排的主要因素包括产权不清、补偿主体不明确、交易成本高以及包括计量困难在内的森林生态效益复杂性等。需要从明晰产权,社区参与、生态宣传、生态产品计量与评价等方面促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沿革和现有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实施现状,指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的原则、依据,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计量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征收办法和补偿渠道。分析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
GPS在林业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的应用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2004年,我国正式建立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将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纳入国家公共预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开始付诸实施,标志着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重大转变。吉林省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按中央要求,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4000多万亩,制定多项法规和措施,确保补偿制度落实到位。两年的实践表明,重点…  相似文献   

4.
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山西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分析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保证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文章从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角度出发,指出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即用财政政策调节存在于森林生态价值循环补偿中的“市场失灵”.运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个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下生态保护实施者与生态保护受益者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模拟现实中各方的行动策略和得益,分析均衡结果,以验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否安排有效,是否能使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符合集体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体系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有利于合理制定和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加快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是建立生态效益型林业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森林生态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解决生态公益林保护所需资金 ,林业部门提出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其重点和难点问题是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测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筹集。建议以现有公益林面积及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测算 ,比较理想的筹集办法是从税收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相似文献   

8.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的确定和补偿资金发放的操作程序等4个方面对生态公益林补偿进行了分析,并对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于2004年12月10日正式确立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的。构建并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不仅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也为森林资源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自治区通过近几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各地方先后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森林的生态状况渐趋好转。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为解决生态公益林保护所需资金,我国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文章论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补偿原则,并就地方性的补偿制度和生态效益资金补助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明确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是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础。我国目前对生态效益补偿的涵义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生态效益补偿的内涵应该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出发,同相关概念加以区别,揭示其本质。  相似文献   

12.
姚顺波 《林业科学》2005,41(6):85-88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实施,对于补偿基金方面的投入也有所提高,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也初见成效,但是在资金的运行与管理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立的意义,然后分别从问题与对策方面对国家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提供部分参考意见,服务生态公益林建设。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5年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益,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性,更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青海省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所需资金,国家已经提出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本文结合泽州县的实际,对全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与县域林业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运用价值循环理论分析河南省不同类别森林生产的价值循环特点,探求当前情况下不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了对生态类森林必须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才能保障其不断扩大再生产,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才能使不同类型的森林生产实现价值的完全循环.测算出河南省当前生态类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为360元/a.hm2.  相似文献   

17.
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衙州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我国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现状,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为75元/hm2,指出目前的补偿制度存在资金渠道单一、总量不足、补偿范围窄、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简单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实行财政分级负担、科学确定补偿范围、实行补偿形式多样化等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湖北省,在推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已具备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第一,全省完成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具备了启动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试点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湖北省把开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工作状况及其建设成效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当前浙江省生态补偿标准低、群众认识还不到位、经营采伐难度大、管理机构及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提高林分质量、建立生态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施分类经营,公益林生态价值的流转和公益林生态效益的补偿制度必须创新。公益林生态效益应给予经济补偿。建议政府从立法上增收生态效益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在解决江河流域环保问题时,可以建立“上下游利益互补机制”,通过森林环保基金、对口支持等形式,促进上下游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