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钾与钙、硼混合喷施对龙眼糖积累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南方地区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果树。因受气候条件限制,我国龙眼主要栽培在广西、广东、福建及海南的红壤地区,而这些地区的土壤肥力水平一般较低,并存在多种养分缺乏现象[1,2]。由于遗传特性,果实发育期间龙眼叶片矿质营养水平下降幅度较大,果实需要矿质养分较多,树体营  相似文献   

2.
北京昌平苹果园土壤养分、pH与果实矿质营养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8-2009年,通过对北京昌平34个成龄苹果园土壤养分、pH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调查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果实矿质元素含量最佳的土壤养分含量和pH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各种养分均呈正相关,土壤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非常弱,单因子相关分析不能揭示土壤养分与果实矿质元素间的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容县沙田柚树体矿质养分水平,进而更好地优化矿质养分管理,2020年对容县18个沙田柚种植点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春梢老熟叶片和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开展了果实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果实膨大期是评价树体养分状况和做好施肥管理的重要时期。总体上,容县沙田柚树体Mo含量极低或缺乏,B和Cu含量过量,果实成熟期春梢老熟叶片N过量,其余矿质元素在参考适宜值范围内。果实膨大期不同种植点树体的大量元素(N、P、K)含量差异较小,到果实成熟期K含量差异稍有增大;果实膨大期不同种植点树体的中微量元素Ca、S、Fe含量差异较小,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种植点树体的K、Ca、S、B、Cu、Zn含量差异从果实膨大期到果实成熟期变大。种植点的矿质元素水平主要影响果实可滴定酸含量,进而影响固酸比和果实风味。容县沙田柚树在矿质养分管理上需补充Mo元素,全程降低B、Cu施用量,在果实膨大后期至成熟期应降低N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国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区土壤养分对‘富士’苹果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为两大苹果产区提高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果园合理施肥等提供理论依据。2010—2011年分别在中国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产区各选择22个县,每县3个果园,共计132个乔砧‘富士’苹果园,对每个果园的土壤养分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两大产区土壤养分、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筛选不同产区影响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线性规划求解优质果实矿质营养丰富的土壤养分含量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环渤海湾产区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钙、铁和锌含量极显著高于黄土高原产区,而土壤pH和有效钾含量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产区;环渤海湾产区‘富士’果实氮、磷含量显著高于黄土高原区,而钙、铁和锌含量则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产区。黄土高原产区土壤有效铁、环渤海湾产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分别与果实中的铁、硼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环渤海湾产区影响果实钙含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的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铁和有效钾,土壤有效锌对果实钙有最大的正效应系数,而土壤有效硼和全氮负效应系数较大;黄土高原产区对果实钙含量影响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的大小顺序为土壤有效磷、有效锌、有机质、有效铁和有效钾,土壤有效锌、铁对果实钙含量有较大的正效应系数。线性规划求解出两大苹果产区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丰富的土壤养分优化方案。环渤海湾苹果产区增加果实钙含量的主要土壤养分管理措施为降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提高土壤有效钾、铁、锌含量,维持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含量(17.7 g·kg~(-1)以上);黄土高原产区则为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锌含量,降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保持适宜的土壤有效磷、钾含量。  相似文献   

5.
以"桂香"、"早熟一号"龙眼品种为试材,比较了管道输液施肥和常规土施对龙眼果实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输液显著提高了果实品质,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单株产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优于土施处理。"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纵径分别提高了3.24、2.40mm,横径分别提高了0.72、2.45mm;"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单果重分别提高了19.57%、20.28%;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23.23%、5.73%;可食率分别提高了4.45%、5.2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10.83%、17.24%;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89%、10.48%。管道输液还有效地提高了龙眼果实矿质营养元素N、K、Ca的含量,但对果实矿质营养元素P和Mg的含量影响不明显。"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果实N含量分别提高了17.37%、23.27%;果实K含量分别提高了12.93%、17.30%;果实Ca含量分别提高了32.33%、16.96%。  相似文献   

6.
龙眼低温贮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除我国之外,泰国、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种植,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佳的是我国。主要产区在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龙眼果实属核果状浆果,含糖量达12.38%~22.55%。加之采收时气温高,使采后的果实呼吸作用旺盛,代谢强,使果实迅速衰老,缩短贮藏寿命,因此为龙眼贮藏技术提出了新课题。本试验对龙眼的冷藏适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龙眼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属亚热带果树,果实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视为珍品,颇受人们喜爱。我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沿,重庆中部,年均气温18.5~19℃,≥10℃年积温6000~6400℃,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土壤条件优越,是我国龙眼栽培的适宜区域。龙眼栽培在我区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成熟期多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生产实践表明,果实采收后,秋季果树应及时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植株的贮备营养水平,为来年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打下良好基础。1早施基肥施基肥是果树采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龙眼果实生长发育至成熟,消耗了树体大量养分,为了尽快恢复树势和及时抽出健壮的秋梢,…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陈世平)福建省福安市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北缘地区,具有晚熟地理区位优势,龙眼果实成熟期与闽南相比迟20~30天,与广东、广西相比迟30~40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湖南省柑橘园果实矿质元素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指导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湖南省主产区84个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测试分析,运用SPSS、R和LINGO软件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果实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因子,求解土壤养分线性规划方程,指出果园土壤养分缺素问题。【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全钾、全钙和全铁含量与土壤pH呈正相关,其余的果实矿质养分与土壤pH均呈负相关;果实全氮、全磷和全钙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其余养分与有机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矿质元素与土壤养分因子间存在90.59%的相关性,果实矿质元素受到多个土壤元素的影响,果实全钙、全锰和全镁含量与土壤pH值、有效磷、有效锰、交换性镁和有效锌关系密切。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和线性规划求解出果园养分优化方案:pH为5.50~6.50,有机质含量为15.00~30.00 g·kg~(-1),碱解氮大于80.00 mg·kg~(-1),有效磷大于80.00 mg·kg~(-1),速效钾为100.0~200.0 mg·kg~(-1),交换钙为1 000.00~2 000.00 mg·kg~(-1),交换镁为150.00~300.00 mg·kg~(-1),有效铁大于10.00 mg·kg~(-1),有效锰为5.00~20.00 mg·kg~(-1),有效锌为1.00~5.00 mg·kg~(-1),有效铜和有效硼为0.50~1.00 mg·kg~(-1)。在调查柑橘园中,85.94%的样点柑橘园土壤pH值处于酸性至强酸性环境,76.56%的样点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适宜水平,1/3果园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偏低,有效钙、镁和硼元素含量严重不足,部分柑橘园土壤速效铁、锰、铜和锌过量。【结论】调节土壤酸碱性,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效钙、镁和硼含量是今后湖南省柑橘园土壤培肥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以九阡李不同生育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蒽酮法、质谱法对果实养分及矿质元素积累量指标测定分析,研究了九阡李果实养分及矿质元素积累规律,以期为九阡李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九阡李果实发育期内果实横纵径及果形指数持续增长,果实由扁长形长为扁圆形,果实干质量在前中期较低,应进行水分管理。九阡李果实发育期内,可滴定酸积累速度呈快-慢-快的规律,总酚积累速度呈下降趋势,糖分积累速度呈先慢后快趋势。随着九阡李的生长发育,果实中的矿质元素积累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实整个生育期矿质元素积累量大小为K>N>P>Ca>B>Fe>Cu>Mg,果实对K和N的需求量最大。九阡李果实发育前期(谢花后前30 d)是施肥关键时期,应加强氮肥、钾肥的施用和水分管理,同时施放磷肥、钙肥,还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补充Mg、B等微量元素肥料。九阡李果实发育中后期,应适量减少N、K肥施放,但需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  相似文献   

11.
龙眼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名特产果树,其果实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被视为珍贵补品,颇受人们喜爱.我国龙眼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种甚多,但四川种植的龙眼大部分为实生树,品种良莠不齐,品质普遍较差.我所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筛选出了2个龙眼优良株系,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之一。世界龙眼之栽培首推我国,闽、粤、桂、蜀分布颇广。而尤以福建龙眼名声卓著。果实干制而成的桂元干畅销国外,我国每年出口的桂元干大多数靠我省提供。历史上素有“兴化桂元甲天下”的美称。在本省各类水果中,龙眼商品化程度最高,经济效益最大,竞争能力最强。一些主产区的龙眼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个别地区占80%以上。近年来,我县各地龙眼生产发展较快,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一九七八年全县只有龙眼老树28万株,幼树1万多株。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13.
喷施矿质元素对金丝小枣营养状况及生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乐陵金丝小枣为试材,设置硼、锌、铁、磷酸二氢钾4种营养液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在金丝小枣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对金丝小枣发育不同时期的果实、叶片进行生理指标和养分含量的测定,探究不同矿质元素对金丝小枣果实发育、养分含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锌、铁、磷酸二氢钾处理均使得金丝小枣果径增长,果形指数增大,一级枣果比例提高;喷施硼、磷酸二氢钾使得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喷硼使得叶片磷、硼以及果实磷、钾、硼含量显著提高;喷锌使得叶片锌、钾含量提高;喷施铁使得叶片、果实中铁含量增加;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了叶片磷、钾以及果实硼含量。以上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矿质元素可以有效的促进金丝小枣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龙眼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南方名特优水果之一,主要产区在福建、广东、广西等省。龙眼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食用与医疗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国内外对龙眼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但是龙眼果实成熟于高温季节,生理  相似文献   

15.
龙眼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多年来,龙眼日益受到消费者欢迎,但由于龙眼果实属核果类浆果,含糖量达12.4%-22.6%,加之采收时气温高,使采后的果实呼吸作用旺盛,果实迅速衰老,贮藏寿命缩短,这对龙眼贮藏保鲜提  相似文献   

16.
蝙蝠属翼手目,蝙蝠科动物,多发生在石灰山地区。近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多处发现为害龙眼、荔枝、红毛丹、毛荔枝等无患子科果树果实,其中,以为害龙眼和荔枝中的妃子笑、桂味等品种最为严重。蝙蝠主要在果实成熟或接近成熟时,咬食果实,夜间为害。严重时,可在一夜之间咬食荔枝、龙眼整株果实,造成大量落果。笔者至今尚未查到国内有关荔枝、龙眼园蝙蝠发生为害和防治的报道。由于蝙蝠是在荔枝、龙眼接近成熟或成熟期为害,加之蝙蝠是益兽,不能用农药来防治。笔者曾试用多种方法防治蝙蝠,但效果甚微。2000年5~7月,笔者选用了本地产小米辣(C…  相似文献   

17.
刘殊 《福建果树》1997,(3):34-37,25
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是我国南方的名贵特产,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的龙眼产区普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大小年或隔年结果现象,这不仅使小年产量锐减,给生产带来直接损失,而且使大小年果实变小,质量变劣,经济效益降低。龙眼是亚热带果树中产量最不稳定的树种之一。深入探讨龙眼大小年结果问题,对于科学认识这一规律,正确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龙眼大小年结果现象的发生特点1.龙眼大小隼结果问题在国内外普遍存在。国内福建、四川、广东、广西及台湾等产区都有过大小年或隔…  相似文献   

18.
<正> 龙眼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龙眼果实采后在自然条件下存放,通常3天左右风味就开始变劣,超过1周就会完全丧失食用价值。我国是龙眼生产大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年产量在100万t以上,其中,产地只能消费20%,其余80%要靠外销或者贮藏加工[1],有效地延长龙眼的贮藏保鲜期和货架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龙眼的贮藏保鲜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龙眼果实的贮藏特性、采后生理、冷害与果皮褐变机理、贮藏保鲜技术等。现将龙眼果实贮藏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荔枝龙眼果实异常症状观察及矿质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荔枝龙眼主产区出现多起果实发育期果实异常现象。小果期和中果期表现为外果皮出现黑褐色斑点,内果皮黑褐色斑块更为明显,严重者果皮开裂,果核坏死。大果期外果皮皱缩凸起,果实畸形变小,内果皮有黑褐色或淡绿色向果肉侵入的痂状物,严重者侵入部位果肉褐变腐烂。不同时期果实异常症状均为内部重于外部。在排除病原物侵染致病前提下,观察对比了异常果和正常果果皮和果核的微观形貌,测试了果实不同部位N、P、K、Ca、Mg和B等矿质元素含量,并调查了果园的管理、施肥及气候情况。初步判断,这些果实异常现象是由不良天气引起的果实缺Ca生理性病害,个别果园缺B也可能是一个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十月桔”黄化与正常植株的矿质养分及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十月桔”(沙糖桔)叶片黄化现象目前有增加的趋势.以同一果园中正常树和严重黄化树为试材,测定分析其根际土壤和叶片矿质养分、叶片养分的DRIS值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正常树果实相比,黄化树果实变小,着色变差,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还原糖的含量提高,风味偏酸;供试果园土壤偏酸并处于缺镁、缺钙和缺锌状态,正常树与黄化树根际土壤矿质元素差异以有效钙最大;黄化树叶片中钙与锌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树,其余无显著差异;在叶片镁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再严重缺钙和一定程度缺锌是导致黄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