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集中提前产卵,提早出苗,提高经济效益,须进行牛蛙的人工繁殖,各水产专业刊物对牛蛙的人工繁殖技术介绍较多,但对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技术介绍却是蜻蜓点水,零星报道。本人从事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工作多年,现将其关键技术总结如下:1.天气的选择选择天气稳晴、气压高,水温稳定在18℃以上的条件下进行。2.催产亲蛙的选择选择体质健壮活泼,无病无伤,体重400克以上,1~2冬龄,第一至第二次产卵的新蛙最好,使用两年后全部淘汰。雌蛙要求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泄殖孔轻度开放,雄蛙要求下颌皮肤金黄色,前肢粗壮,婚瘤…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棘胸蛙人工催产以及诱导产卵实验。使用野生亲蛙人工药物催产结果表明LRH-A33μg催产效果最好,具有成本低、催产率高、效应时间短等多项优势。而通过强化后备亲蛙培育,人工诱导产卵则具有节省劳力、节省成本、亲蛙损伤少等多项优点,有利于培育大批量同规格苗种,应用前景好。探讨了野生亲蛙的使用问题,建议开展棘胸蛙人工繁育使用自育后备亲蛙,既利于保持苗种生产的稳定性,又利于棘胸蛙良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牛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生长快,年平均个体可达500 g,最大个体达1.5 kg.为了集中提前产卵,提早出苗,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牛蛙的人工繁殖,其中,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技术是关键.笔者从事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工作多年,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牛蛙人工繁殖的若干技术措施,包括种蛙池建造,种蛙选择和培育,人工催产、孵化,苗种培育等。  相似文献   

5.
牛蛙人工催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大型食用蛙,生长快,年平均个体可达500g,最大个体达1.5kg。为了集中提前产卵,提早出苗,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牛蛙的人工繁殖,其中,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技术是关键。笔者从事牛蛙人工催产方面的工作多年,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天气的选择:选择天气晴好,气压高,水温稳定在18℃以上的条件下进行。湖南南部地区一般是每年4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6.
天南海北     
今年4月21日,江西省上高县蛙类良种场有二对牛蛙分别在二个亲蛙池产卵,产卵数约10000粒左右。受精率达98%。自然条件下,牛蛙产卵始期在热带地区为3月或4月份,在长江流域为5月下旬或6月。而这次产卵是在没有使用激素催产的情况下,将牛蛙产卵时间提早了一个月。比1992年又提早了二个月。牛蛙提早繁殖成功的主要措施是:采取了简易温室越冬和强化冬春培育等有力措施,使亲蛙没有冬眠、没有断食。立春那天就开始鸣叫,预告了今年早繁。  相似文献   

7.
周洵 《水产养殖》1993,(1):19-22
本文对棘胸蛙(R.spunosa Danid)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一系列实验考察了亲蛙的性腺发育、发情、产卵情况及卵的孵化情况。与14组自然繁殖的亲蛙对照,11组由LRH—A人工催产的亲蛙受精率及孵化率均较高,能同时获得大量蝌蚪,且能做到集中产卵,同时孵化,个体间基本同步发育。  相似文献   

8.
93年8月,上海市奉贤县某牛蛙养殖场爆发一种蛙病,大批牛蛙(包括亲蛙、成蛙幼蛙及蝌蚪)染病死亡。经诊断、病理剖检及检验,被确诊为牛蛙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牛蛙患此病,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报导过。  相似文献   

9.
牛蛙,原产北美,于1962年从古已引进我国,分别放养于云南、广东、湖南、浙江、天津、上海等地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当时主要采取繁殖与粗放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二、三十年的繁殖与驯化,牛蛙已完全适应了我国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其后大面积进行人工饲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美国青蛙是继牛蛙后,于1987年引进我国的又一食用蛙。美国青蛙原产北美洲的加拿大、美国一带,蛙体略小子牛蛙,耐亲力较牛蛙强,逅应性广,性温和,不怕人,不怕惊扰,不善于跳跃,另防选,易对理,生长速度快,对蛙类易感染的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是一种比牛蛙更…  相似文献   

10.
作为繁殖用的亲蛙,要选择无伤、无病、无残,体质健壮,体重达300-400g以上两冬龄的牛蛙,按雌雄比1:1搭配,加强培育,适当投喂活动食物,促进牛蛙卵巢发育良好,提高人工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