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中药研究中,往往需要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从复杂的体系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澄清、过滤、浓缩等方法达到分离有效成分的目的。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传统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有浸提、沉淀等,但均存在提取效率低、成本高、产品杂质多、对环境污染和易造成有效成分破坏等缺点,不能满足中药GMP的要求。近年来,一些现代化的分离技术不断涌出,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仙鹤草药用成分浸提工艺优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确定仙鹤草中药用成分及鹤草酚、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系统地对影响有效成分提取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仙鹤草中鹤草酚的较佳提取工艺为:醇水溶液浓度6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h、浸提次数3、液料比10:1。  相似文献   

3.
探讨超滤提纯高山红景天浸提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浸提液微滤后超滤处理,分别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吸光度法对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主要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和酪醇(以红景天甙计)的含量和溶液中杂质的截留去除效果进行了测定.在料液浓度0.1 g/mL(生药含量),pH=7.0,温度40℃,料液流速530 mL/min,操作压力0.1MPa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实验,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由0.348 5 g/10 mL下降到0.112 2 g/10 mL,主要有效成分的纯度由4.60%提高到12.93%(wt.),超滤过程的回收率达到90.38%,全过程的总回收率为85.35%.超滤是分离提纯高山红景天浸提液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纯净水为溶剂进行低温浸提白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浸提温度有利于提高白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的提取率,但温度过高提取率反而下降,较高的浸提温度是导致茶汤褐变的主要原因;减小固液比和延长浸提时间可提高提取率.影响白茶中有效成分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固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优化的低温浸提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50℃.  相似文献   

5.
高山红景天乙醇浸提液有效成分的超滤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超滤提纯高山红景天浸提液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对浸提液微滤后超滤处理,分别用烘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吸光度法对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主要有效成分红景天甙和酪醇(以红景天甙计)的含量和溶液中杂质的截留去除效果进行了测定。在料液浓度0.1g/mL(生药含量),pH=7.0,温度40℃,料液流速530mL/min,操作压力0.1MPa的条件下进行超滤实验,溶液中的总固体含量由0.3485g/10mL下降到0.1122g/10mL,主要有效成分的纯度由4.60%提高到12.93%(wt.),超滤过程的回收率达到90、38%,全过程的总回收率为85.35%。超滤是分离提纯高山红景天浸提液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杜仲叶有效成分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态平衡理论,改变杜仲叶浸提条件使有效成分不断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试验分别进行了溶剂、原料、浸提比、浸提次数和浸提时间对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等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参数.结果表明,当选择水为溶剂时,调节pH值为8.5,叶与水的比例为1 ∶10,微沸1 h,反复浸提2次,杜仲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醇提取法,研究水稻谷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浸提次数等5个主要因素对水稻谷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L9(34),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质量浓度为5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6h,料液比1∶30,浸提次数3次。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聚酰胺薄层层析、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黄酮提取物进行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8.
绿茶浸提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成品绿茶为研究对象,从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叶级别和用水量4个因子发,对浸提过程中茶沁有效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绿茶为研究对象,用保温杯冲泡,探讨冲泡浸提时间A、冲泡水温度B和溶媒浓度C等3个参数对水液中氨基酸浓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值的影响,构建数学模型。并比较热风干燥绿茶及充氮降氧干燥绿茶的多级冲泡效果。分析表明:冲泡浸提时间是影响绿茶水液中氨基酸浓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主要因素;冲泡浸提10min时,氨基酸较多地浸出,且有相当部分的可溶性固形物浸出;增大溶媒浓度可提高冲泡浸提过程的推动力,加快水溶性成分浸出速度,但水液中的营养成分浓度或含量比例下降。多级冲泡浸提试验表明,充氮降氧干燥绿茶明显优于热风干燥绿茶。  相似文献   

10.
李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51-17753
天然产物的微波浸提与常规传统浸提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操作时间少等显著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讨论了微波强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浸提原理和应用特点.研究表明,鉴于天然产物种类及其有效成分的多样性,以及有效成分浸提溶剂的不同,微波作用机理有一定的差异性,微波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浸提及其浸提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从罗汉果中提取甜苷的动力学模型。[方法]通过比较超声波辅助法和常规提取法的甜苷提取效果,并采用2种超声波动力学模型和1种常规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在优化试验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的效率比常规提取高,该过程符合动力学方程:lnC=γlnt+λ,而常规提取符合ln C∞C∞-C=Kt+ln C∞C-∞C0方程。[结论]超声波频率过高,提取温度过高,提取时间过长时超声波提取过程将不受动力学控制。  相似文献   

12.
运用溶剂萃取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对铜藻中岩藻黄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高提取率可为0.72 mg/g,相对应的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127 min,液料比68.3 m L/g。正交试验(0.71 mg/g)与响应曲面试验(0.72 mg/g)所得出的最佳条件接近。铜藻中含有一定量的岩藻黄质,试验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为岩藻黄质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梅列产的长梗黄精为原料,研究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等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长梗黄精多糖得率的影响规律,经优化确定超声波提取长梗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由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液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波作用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各因素的优化参数,采用DPS 9.05和Design Expert7.0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响应面模型进行结果分析,通过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获得各因素与长梗黄精多糖得率的交互关系,从而确定超声波提取长梗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长梗黄精多糖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18:1,超声波处理时间59.7min,浸提的温度72.9℃,超声波作用功率152.8W,所得的长梗黄精多糖的得率理论值16.65%。经响应面模型验证,实际得率为16.59%,表明该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人参叶总皂苷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时间、液料比对人参叶中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再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人参叶总皂苷提取的优化工艺,同时建立人参叶总皂苷提取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人参叶总皂苷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 ℃、时间4.2 h、液料比16。在最佳条件下,人参叶总皂苷得率为人参叶质量的14.23%。   相似文献   

15.
丁邦琴  邱鑫  周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380-12383
[目的]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对提取L-谷氨酰胺的影响,为谷氨酰胺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种新型分离工艺。[方法]利用单根阴离子交换柱,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分离试验研究从酶法合成液中提取谷氨酰胺的各种条件。[结果]模拟液离交分析的最适条件为:树脂201x4,进样流速为3.0BV/h,进样pH值6.5,谷氨酸浓度1.O%。酶反应液处理的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40℃,pH值6.5,10.0g/L粉末状活性炭进行二次脱色,15.0mmol/L的Ca2+添加量来去除样液中PO4^3+,离交分离条件同模拟液。Gin收率为66.6%、Glu去除率为95.O%。[结论]该研究得到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Gin收率和Glu去除率高,在工业生产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_2萃取紫苏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紫苏油的工艺,为开发紫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作为萃取溶剂从紫苏子中提取紫苏油。以紫苏子萃取后的出油率为指标,通过L9(33)正交试验筛选超临界CO2提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动态流量3种因素对萃取紫苏子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萃取紫苏子油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0℃、CO2动态流量30 L/h。在3种影响因素中,萃取压力的影响作用最显著,CO2动态流量的影响次之,萃取温度影响最小。[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其溶媒CO2可循环利用,因此,选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苏子油非常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以突变株红曲霉(Monascus rubber YT1)发酵后菌丝体为原料,优化其红曲色素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红曲色素提取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红曲色素的色价为指标,对三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对方程进行最优值求解。结果表明菌丝体中红曲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浸提时间100 min,浸提温度62℃,最优色价值达到799.2(U/g),与预测值误差为0.467%。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辅助提取黄伞多糖及其初步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黄伞多糖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水浴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子,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同时比较了Sevag法和Sevag法结合中性蛋白酶法两种方法除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黄伞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90 W、微波时间2 min,水浴时间1.6 h、料液比1:21 g/mL,多糖得率为17.694%.中性蛋白酶与Sevag法联合除蛋白得到多糖纯度为72.88%,比仅用Sevag法提高44.71%.  相似文献   

19.
柚皮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酮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提取过程中影响得率的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酮得率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0,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所得柚皮黄酮得率为0.53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萃取温度和静态萃取时间对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侧柏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因素排序为: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静态萃取时间;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流量50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动态萃取4.0h,无需进行静态萃取,侧柏桧木精油萃取率为4.59%.[结论]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是提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