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茶叶作为蕉城区特色和传统优势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起着重要作用,全区茶园总面积达13.1万亩,年产干茶1.117万多吨,商品总值13.16亿元,其中八都、九都、霍童、赤溪、洋中5个乡镇茶园面积过万亩。16个乡镇中,产茶村达216个,茶农5.3万户23万人。2009年--2014年蕉城区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被授予"中国名茶  相似文献   

2.
蔡远 《福建茶叶》2014,36(6):51-52
蕉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区位优势独特,山海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全区茶园面积13.1万亩,年茶叶产量10610t,产值7.06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3.89亿元.全区16个乡镇产茶村达216个,种茶农户5.3万户,人口达23万人.全区70%农户经济、收入直接或间接得益于茶叶.2009年起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2年蕉城区荣获“中国名茶之乡”之称号.2004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茶叶品种结构的调整,蕉城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区新增新优茶树良种茶园面积4万多亩,产量增加4247吨,产值增加3亿元,比增191.1%.名优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区产量、产值的27%和46.4%,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松阳县对全县20个乡镇共10.7万亩茶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采样调查点1534个,对土样进行了化验分析,基本查清了茶园基础生产能力、土壤养分状况以及障碍因素,以此为依据,对松阳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宁德市茶业的现状宁德市是著名“天山绿茶”的故乡,茶业是宁德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茶园面积61000亩,产量3000吨,产值3600万元,年提供国家财税600万元,全市茶叶经济效益总量达1亿多元。全市16个乡镇(办事处)、216个村均产茶,种茶农户达35053户,人口151260人,户均茶叶收入1052元,人均收入238元,重点产茶村茶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50%左右。建立了以霍重溪沿岸平原地区明前茶基地,宁古钱高山地区天山绿茶基地,有市、乡(镇)、村三级茶场112个,有集中成片高标准茶园15000亩,全市拥有茶叶初制厂89家,精制茶厂39…  相似文献   

5.
武义县是浙江省重点产茶县之一,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现有茶园面积11万亩,产量7100吨,产值2.28亿元,其中有机茶规模化基地2.1万亩,年产量850吨,年产值6000万元。近年来实施“规模化基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运作”的有机茶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茶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2003年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茶叶加工厂改造先进县,武阳春雨茶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2005年获得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茶文化休闲观光基地,武阳春雨茶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推荐“放心茶”品牌。  相似文献   

6.
一、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前后我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全县共有茶园面积73000亩,年产干茶3—3.5万公担,是我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列为商品红碎茶基地。全县建立国营茶场一个,乡、村以茶为主的场子795个,共有茶园面积52000多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近80%。生产干茶2.5万公担,占全县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四川雅安市名山区制定实施"茶业富区"战略,茶叶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茶业已成为推进名山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富民裕区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全区20个乡镇中有16个乡镇茶园面积上万亩,5个乡镇茶园面积上2万亩,98%的村产茶、90%的农户以茶为主,"茶叶"已成为名山区的名片。截至2012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达30.2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3%,茶鲜叶总产量达4.63万吨、总产值14.28亿元,全区农民人均茶园面积1.27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产值、良种  相似文献   

8.
<正>茶叶是浙江临安"老三宝"之一,是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安太湖源镇东坑村是我国有机茶认证第一村,目前全区共有获有机认证茶园8000多亩,获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茶园5.7万亩,其中采摘面积4.25万亩。2017年茶叶总产量2230t,产值3.3亿元。其中名优茶860t,产值2.95亿元。临安茶园主要害虫有茶尺蠖、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等。茶尺蠖是临安市茶园中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我区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全区除海岛外,社社队队都产茶,现有茶园面积56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占全省茶园面积的31%,每个农业劳力有茶园0.7亩,1981年茶叶总产22.6万担,占全省产量的38%,平均每个人口产茶八斤半。此外,还种植茉莉花六千多亩,总产2.1万担。  相似文献   

10.
漳墩乡是我县小白茶的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全乡农户4162户,人口23763人,农业劳力9489个,耕地4.33万亩,山林15.91万亩,毛竹、油桐、油茶、山苍子等3.8万亩,茶园0.91万亩。茶叶是主要经济作物,有17个村、1个乡办场产茶。1979年白茶产量7615担,1981年实行划区定点产制后,全县60—70%白茶产自该乡。茶叶是漳墩乡的重要经济支柱,1986年茶叶产值10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95%,占种植业产值的18.54%,茶叶收入人均达到44.81元。 小白茶是该乡的主要出口产品,但由于国  相似文献   

11.
南郑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郑县地处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辖22个镇,393个村、15个社区,总人口56万,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茶叶是南郑县的传统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通过扩基地、壮龙头、抓质量、树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南郑已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是全省茶叶优势产区之一。一、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一是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全县茶园面积已由2006年的4.7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4.47万亩,其中投产园10.35万亩,  相似文献   

12.
一、我县名茶开发现状地处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英山县,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县18个乡镇312个村都产茶叶,现有茶园面积5.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3万亩,1991年生产各类干茶1533吨,产值1203万元,成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平角春”、“长冲茶”、“英山银毫”、“杨柳青”获部优、省优称  相似文献   

13.
泰顺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产茶环境得天独厚。解放后,泰顺主产绿茶,系浙江三大传统绿茶之一“温炒青”的主产区,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和全国眉茶出口基地县。1996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04年,全县茶园面积5.3万亩,茶叶产量1500吨、产值5400万元。茶叶居泰顺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首。近年来,在县委、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下,广大茶农积极探索优质高效茶叶栽培技术,茶叶生产整体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呈现出优质化、品牌化、效益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桃源县现有茶园5.8万亩,分布在全县58个乡(镇),)一般年分产茶2000~2250t,外贸出口1000t左右。1993年产茶2150t,总产值1412.83万元,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然而茶树病虫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茶叶生产的发展。一般年分因病虫危害损失产量  相似文献   

15.
苏南低产茶园土壤障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正芳  宋木兰 《茶叶》1994,20(1):18-22
目前江苏省平均亩产50公斤以下的茶园约2000公顷.占全省茶园面积的15%左右.因此,改造低产茶园,提高产量与品质是当前迫切任务。作者针对苏南丘陵地区下蜀茶场、溧阳县茶果场和溧水县茶场等6个场的低产茶园土壤的物理性状及养分状况进行了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结果探明苏南低产茶园土壤障碍因素:一是土壤物理性状差,在土体20~40cm处出现障碍层,限制茶树根系发育;二是土壤养分如有机质、全氮量、速效氮、速效钾等均普遍较低;三是施肥方法不当。最后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市茶园面积14万亩,产茶1万吨,是我省茶叶五大基地县之一。但由于开垦不合理及管理不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4%。严重影响茶业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5年到1997年,开展了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旨在探索保持茶园水土的办法,提高茶园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达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茶园选定在城北办事处前进村4号茶山,面积16.26亩,茶树主要品种是福安菜茶、福云六号,单行双株种植,1976年定植,茶园多…  相似文献   

17.
一、茶园及其作业机械化的现状茶叶是宁德地区的特产,也是大宗出口的商品,生产历史悠久,全区几乎每个乡村都产茶。据一九八三年统计,现有茶园面积49.5万亩,产茶10575吨。全区茶园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茶叶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九八一年全区毛茶产值为四千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足见茶叶生产在全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七年冬,我们对全县82个重点产茶村、场进行了“入”与“出”的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茶园的肥料构成和施肥水平。被调查村、场的茶园面积14449.8亩,占全县总面积36400亩的39.7%;年产干茶1079.9吨,占全县总产量1675吨的64.5%;亩产干茶74.8公斤,比全县平均46.5公斤高28.3公斤。一九八六年冬至一九八七年秋,这些村、场共施入土杂肥(栏肥和垃圾)267吨,饼肥(菜籽饼和桕籽饼)404.2吨,尿素  相似文献   

19.
一、遂昌县茶叶生产概况 茶业是遂昌县的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3.9%,是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全县现有茶园9.02万亩,2004年通过农业部“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验收。全县20个乡镇,390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产茶,其中茶园面积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1000亩以上茶叶专业村10个。  相似文献   

20.
宁德地区,是福建省茶业重点产区之一。全区辖于德、福鼎、福安3个市、寿宁等6个县,123个乡镇。县(市)、乡(镇)均产茶。1995年全区茶园面积达70万亩,其中可采56万亩,产茶3.35万吨,总产值8.7亿元,全社会茶叶经济效益总量达10.5亿元,年提供国家税金5000多万元。茶叶对闽东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积极作用。如何使闽东茶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此,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寻找闽东茶叶发展出路,望能为21世纪福建茶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一、闽东茶叶历史地位和作用(一)建国后的茶叶历史回顾建国后,闽东茶叶发展的历史可分为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