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世权 《中国茶叶》2011,(12):19-19
茶树要取得高产优质,必须具备良好的树冠蓬面,成年茶树经过不断采摘,茶树枝梢逐渐变细、鸡爪枝增多,此时只有进行适当深度的修剪,剪去“鸡爪枝”、细弱枝、病虫枝和突出蓬面的枝条、控制分枝层次、才能维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平整的采摘面;才能提高分枝萌发系数、分枝萌发百分率和年新梢平均育芽轮数;  相似文献   

2.
周期修剪是青壮年茶树增强营养生长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茶树萌发新梢经过连续采摘,枝梢生长越来越细,育芽能力减弱,采摘面参差不齐,呈现许多“鸡爪枝”,鲜叶的持嫩性降低,产量逐年下降。因此,茶树每年或隔年必须进行周期性的修剪,培育强壮的新梢,促进芽梢萌发,提高芽头密度,维持茶树的持续丰产。  相似文献   

3.
茶树采摘是收获过程,又是栽培技术的末端,为了持续地获得优质高产的鲜叶,必须实施合理采摘。1新梢伸育规律:合理采摘是以新消伸育为基础的,了解其规律,才能采得较多鲜叶,并使茶树持续丰产。1.1新梢神育量:冬季低温,茶芽休眠,当春季温升至茶芽萌动起始温度时,细胞激活,内含物转化,如果此时水份充裕,芽萌动,从鳞片展开一鱼叶—3~5片真叶,完成一个生长过程,然后进人休止。当季长叶多少,受芽中叶原基已形成雏叶数支配。休止一段时间后,第二次生长开始,从1叶一3—5片真叶一休止。第二次生长在一次生长的顶端向上延伸展开,…  相似文献   

4.
深修剪与重修剪不同之点,主要体现在修剪程度上,深修剪一般适用于成年茶树,重修剪适用于未老先衰或衰老茶树。茶树经过定型修剪后,具有比较粗壮和一定数量的三、四级分枝,但由于投产前期偏重于采,忽视了养,未注意留叶采摘,导致茶园复盖度小,树冠面分枝稀疏,茶芽萌发不旺,单产小高;或经过多年采摘,树冠面  相似文献   

5.
(二)鲜叶产量1.幼青年期一芽二、三叶嫩梢产量定植后第2年(3龄)茶树打顶采,各轮均留一叶,采摘一芽二叶。4~8龄各轮均留一叶,采摘一芽二、三叶与嫩对夹叶。分轮分批统一标准采摘,比较鉴定的结果看出(表8),黄奇3~8龄六年平均亩产鲜叶261.7公斤,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13%。  相似文献   

6.
引言对正常投产茶树进行适度的轻剪整形是一项重要的树体管理措施。这既是整饰树容,方便管理的需要,也是维持采摘面育芽能力,调整芽数与芽重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鄂茶9号”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原宜昌县茶叶研究所)从宜昌大叶茶中经系统育种而选育出的抗寒性优异的茶树新品种,并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品比试验表明,“鄂茶9号”茶树品种春季营养芽萌发期早,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产量高;红绿茶兼制;抗病虫性较强,抗寒性优异,特别适宜在宜昌三峡茶区海拔1000m左右的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影响春茶开采期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带或亚热带气候域,茶树生长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性。冬季由于寒冷茶树的营养芽呈休眠状态,芽的外面被覆着鳞片越冬,翌年春季回暖时越冬芽再开始萌发生长。越冬芽萌发期及春茶开采期迟早,不但直接影响春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而且还会影响下一个茶季以至整年的茶叶生产。春茶产量约占全年的一半,而且品质优于夏秋茶。特别是现在茶叶市场竞争激烈;春茶以早,优取胜。因此,探讨影响春茶开采期的因素,对于指导茶区适时修剪、施肥和采摘,多采制高档茶,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茶树新梢是由枝条上各类营养芽萌发而成的。探明各季茶的芽类组成,茶芽形态结构与其新梢伸育强度的关系,对于科学栽培茶树,实现茶叶高产优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曾以福鼎白毫、毛蟹、政和白毫生产茶园为对象,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现将几年来的研究结果初报如下。茶树年生育周期中形成各季茶的营养芽,主要是顶芽和侧芽两大类。前者由有鳞片包裹的顶芽和由嫩叶包裹的裸芽(展叶过程  相似文献   

10.
茶树是一次种植多年生长,多年采收其幼嫩芽叶制成茶叶商品的经济作物.人们栽培它的目的,就是企求不断地获得高产优质的芽叶.在茶树栽培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的措施中,茶芽收获的采留技术对促控茶树芽叶产量高低,品质好坏,起着先导的作用.因此,把握茶树生长过程的芽叶萌发伸育规律和树体再生能力的强弱,相应的制定和应用科学的采留技术,既使茶树周而复始地萌发芽叶采而不败,又使其树势得到不断调整,刺激新芽不断地萌发,扩大再生产,获得较高的产量质量,同时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综合浅析.  相似文献   

11.
投产茶园经一年的采摘进行适度的轻修剪,是一项重要的树体管理措施,这既是整柿树容、方便管理的需要,也是维持采摘面育芽能力,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刺激芽叶萌发的手段。关于轻修剪时期,有的学者认为茶树休眠期剪好,有的认为春前动前剪好。究竟那个时期适合我镇的气候与茶树品种,特别近几年“明前茶”在市场上畅销,在那个时期修剪才有利于“明前茶”生产?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在陈荣不茶园初试,该园1982年种植福云6号品种,于1993年改变在春茶前修剪为10月下旬修剪,结实1994年他的茶园最早吐芽,比其他相邻茶园提早采摘.1994…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的需求 ,名优茶的种类和产量日益增多 ,茶青采摘标准也越来越高 ,去年我场茶叶生产中 ,以采摘单芽头制作各种名优茶的数量 ,占全年的 60 %左右 ,但生产上常遇到一个问题 ,就是每一轮单芽头采摘后 ,就会有一层幼嫩的叶留在树冠上 ,随着采摘轮次的增多 ,茶树采摘面上的绿叶层加厚 ,芽头会逐渐减少 ,尤其夏暑杀期间 ,由于气温高 ,雨水充足 ,茶叶生长旺盛 ,这现象尤为突出。为了解决生产上这一矛盾 ,我们做了一个小区实验 ,取得较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为福云六号成年茶树1 2 实验设计 ,小区面积 6 67m2 。随机排到重复…  相似文献   

13.
谈谈茶树修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剪是茶树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茶叶优质、高产,保持树势健壮,延长茶树经济寿命关系很大。同时,也为茶园管理,实行机器采茶,提高采茶工效提供了条件。茶树修剪方法,按修剪程度及作用,可分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和定型修剪五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1.轻修剪和深修剪主要用于成年投产茶树,其目的是促进茶树芽叶发得多,长得好,并进一步调整采摘面,提高采茶工效。轻修剪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如果茶叶采摘及时,茶树蓬面整齐的,也可以隔年进行一次,每次修剪高度一般应比上次提高3~5厘米。当茶树由于多年采摘和轻修剪的刺激,树冠面上分枝过于密集,且多结节  相似文献   

14.
正景白1号、景白2号为2014年浙江省新审定的白化茶树新品种(统称景宁白茶),春季新萌发的芽叶在生长过程中的一定时间段内表现为乳白色,芽叶洁白如玉,所制干茶滋味鲜爽,香气清高持久,并具有独特的蛋黄香。但景宁白茶作为新发展起来的优良茶树新品种,在其鲜叶采摘方面,鲜有系统的研究。因此,研究掌握其白化鲜叶采摘标准、采摘时间段和洪峰期时间,有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充分组织人员及时采摘,最大限度地发挥景宁白茶的优良特性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茶树体内单糖含量低于双糖含量。单糖与双糖的比,成熟叶片平均为(1∶3.24)0.31,一芽二叶嫩梢为(1∶4.45)0.22,成龄茶树越冬老叶在春茶萌发至采摘初期单糖增加,双糖减少,糖总量也下降;发芽早的品种单糖增加少,双糖降低最多,糖总量亦大幅度下降。成龄茶树各季成熟叶片,单糖含量以秋梢叶最高,夏梢叶最低,春梢叶居中;双糖含量春梢叶最高,夏梢叶次之,  相似文献   

16.
茶树系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据有关资料记载,叶片开展至成熟脱落,寿命为一年左右。四至九月为各轮新梢的芽叶伸展期,也是采摘春、夏、秋茶之季。任何一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是进行光合、呼吸、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管,是制造有机物质的工厂。我们栽培茶树最终目的是采摘它的芽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处理好“采与留”的矛盾,乃是至关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7.
茶树每年每公顷生产新梢(干重)1—4吨,比生长在类似条件下的其它营养作物如牧草或森林作物低。部分原因是采摘限制了茶树生物产量,但主要原因是茶树收获指数小。在肯尼亚,采摘茶树每年每公顷生物产量较非采摘茶树低36%,木质枝低64%。采摘的只有每年增长的生物总量的8.3%。或许采摘较老的芽叶,增大茎/根比及降低采摘面以减少木质枝的生产,可提高收获比率。肯尼亚,阿萨姆和马拉维茶树的生物产量只有15—18吨/年,公顷。(Othieno1976. Lagcook1978)。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茶树曾提倡“多次采摘,多次施肥”。因茶芽伸育程度的不一致,实行多次采摘,够标准就采,确是提高产持量的一良好措施。然茶树是木质植物,是否也象蔬菜作物似的进行多次施肥呢?从58年、59年的丰产措施调查来看,有每月施一次肥的,甚至每半月施一次肥的,象这样的多次施肥对茶树来说是否必要,从劳力、从效果来说是否合算呢?  相似文献   

19.
气候与茶芽的伸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叶经过精制加工而成的.因此,春季茶芽萌动得迟早、伸育得快慢,不但直接影响着春茶的产量、品质和经济价值,而且还会影响到下一个茶季、全年和次年的茶叶生产状况.影响茶芽萌动和伸育速度的因子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因子,包括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例如茶园的地形、  相似文献   

20.
茶树叶片含糖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九七九年三月至翌年三月期间,涉及六个无性系的四十多次所取的一百八十八个样木的测定结果如下: 一、茶树体内单糖含量低于双糖含量。单糖与双糖的比,成熟叶片平均为(1:3.24)0.31,一芽二叶嫩梢为(1:4.45)0.22。二、成龄茶树越冬老叶在春茶萌发至采摘初期单糖增加,双糖减少,糖总量也下降;发芽早的品种单糖增加少,双糖降低最多,因而糖总量亦大幅度下降。这可能是因发芽早的品种取样时单糖已大量用于新芽萌发伸育,因此耗损大量贮藏物质而致使双糖为主的糖总量却下降,发芽较迟的,这一过程正在强烈的进行之中。三、成龄茶树各季成熟叶片,单糖含量以秋梢叶最高,夏梢叶最低,春梢叶居中;双糖含量春梢叶最高,夏梢叶次之,秋梢叶最低。四、成龄茶树越冬期间,春夏秋梢上各段成熟叶片单糖、双糖和糖总量从秋——冬随气温降低而增加,冬——翌春随气温回升而减少。峰值出现在元月。单糖春夏秋叶增加比率基本接近,而减少的比率稍有不同;双糖则春夏叶增加比率较大,而秋叶增加比率较小,减少又以秋叶最迅速。淀粉含量春叶仍在增加中,夏秋叶则有所下降。五、萌发新梢比驻芽新梢下的成熟叶片光合作用强,而且糖总量也随之增加;无论那类新梢上面第一叶比下部第三叶光合作用强,糖总量也增加得多。六、光合作用强的成熟叶片,单糖增加较少而双糖增加较多;一芽二叶等采摘嫩梢糖分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与成熟叶片有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