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猪是一种杂食性野生动物,其肉鲜美细嫩,属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据测定,野猪胴体瘦肉率比家猪高6~8个百分点,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出1.5~2倍(亚油酸目前被认为是唯一对人体最重要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可导致人体代射紊乱,  相似文献   

2.
市场瞭望     
野猪的养殖前景 养殖野猪是指经过人工饲养驯化和改良后的野猪品种,基因稳定,可继代繁育而基因不变。驯化改良后的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野猪肉香味浓厚,营养丰富,瘦肉率高,瘦肉率比家猪高出53.5%,脂肪含量低,后腿肉脂肪只有家猪的50%,背膘薄、板油少,为家猪的六分之一,吃生食,头和腹部较少,日饲量仅为家猪的三分之一。野猪内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5倍。亚油酸是目前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和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取而获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特种野猪饲养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猪做父本,优良家猪做母本杂交培育的一代新猪种。它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和家猪繁殖性能好。肉质脆嫩的优点。野猪肉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人体只能通过食品摄取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2.5倍,另外,还含有大量抗癌物质锦和硒等,故其养殖前景日渐看  相似文献   

4.
<正>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山猪为父本,以家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选育、驯化、基因较稳定的野猪。特种野猪肉无野猪的腥膻味,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高于家猪的1.5~2.5倍,迎合了市场上肉类多样化的需  相似文献   

5.
我国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历史悠久.野猪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人体最重要和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是家猪的2.5倍.因此,开展野猪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已有5000多年历史。野猪肉香味浓、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人体最重要和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是家猪的2.5倍。在开发外向型经济和绿色肉食品、旅游经济产品的今天,发展野猪生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我国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历史悠久。野猪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人体最重要和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是家猪的2.5倍。因此,开展野猪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特种野猪”的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种野猪是以纯种野山猪为父本,以家猪为母本进行杂交,经过多次选育、驯化、基因较稳定的野猪。特种野猪肉无野猪的腥膻味,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高于家猪的1.5~2.5倍,迎合了市场上肉类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特种野猪肉香味浓,营养丰富,其肉内所含的亚油酸是家猪肉的2.5倍。故对于动脉硬化而导致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类疾病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野猪肉具有野味、保健、出口创汇三大优势,故特种野猪作为猪家族中的一个新品种以及解决目前家猪收入跌入低谷需转换替代新品种养殖的好机遇。笔者根据饲养实践,现将特种野猪的配种与接产技术介绍如下。1 配种技术 特种野猪年可产仔2~2.5胎,每胎6~16头,配种时间为出生后6~7月龄,体重60~70kg为宜。由于特种野猪智商和灵敏度比一般家猪高,故无法采用爬跨台、假阴道和徒手采精法,只能采用本交(…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灵寿县石家庄神伏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特种野猪获得成功,并带动发展起一批规模养殖企业和养猪大户。 特种野猪体瘦、嘴尖、耳小,模样与野猪相差无几,但性情却老实得像家猪。据神伏养殖公司负责人介绍,特种野猪是经过野猪与优良品种家猪杂交而成的新品种,它保留了野猪的形体和优良基因,肉质鲜嫩,脂肪含量低,瘦肉率高达65%以上,人体最需要的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出家猪2倍多。特种野猪适应性强,饲料成本只有家猪的30%至40%,活体猪市场价格高达20元/kg。据介绍,特种野猪是石家庄神伏养殖有限公司去年年初投资百万元引进的…  相似文献   

11.
<正>特种野猪肉香味浓,具有"野味",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后腿肉的脂肪只有家猪的50%,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很多。特种野猪作为一个新品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绿色野猪是野猪通过人工饲养培育出的一个特种养殖品种,由于在饲养过程中不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料原料全部来源于自然,因此被称为绿色野猪。绿色野猪的综合利用价值巨大,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肉内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亚油酸含量是家猪的2.5倍,而亚油酸可以降血脂。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血管硬化等疾病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是人们理想的保健食品。绿色野猪体型中等,面目清秀,耳小直立,嘴较家猪长。颈短被毛密,蹄黑色,背腰平直,体质结实,整体呈流线型,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国家,年消费生猪在1.8亿头以上。而野猪肉鲜嫩香酵,瘦肉率86%(家猪瘦肉率38%-50%),低脂肪、富含各类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高于家猪2.5倍,还含有抗癌物质锌、硒和亚油酸等。成本极低,仅家猪的三分之一。是真正的放心肉和绿色滋补食品。  相似文献   

14.
野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家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回归自然、崇尚绿色已成为饮食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将野生动物加以驯养 ,直接食用或者利用它们耐粗饲、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 ,通过杂交或现代生物学技术来提高现有畜禽品质 ,或生产具有一定特色的畜产品 ,已在许多国家受到关注。日本早在 1 0年前就有 5户饲养者养野猪 3 91头。现在驯养野猪和利用纯种野猪与家猪杂交生产野杂种猪 (在我国称为“特种野猪”)者已很普遍。特种野猪瘦肉率高、肉味鲜美、口感好、营养丰富 ,肉质中含有 1 7种氨基酸 ,特别是野猪肉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 ,其含量是家…  相似文献   

15.
野猪配种难度大 ,杂交组合相当繁杂 ,经过我们多年的试验重组家系后 ,逐渐形成规模。我们从217头野猪中选出8个优秀血统 ,作为建立父系与母系的基础 ,又从家猪中选出2个家猪品种作为杂交培育的母本和母系 ,两个品种各有所长。通过杂交 ,有利于提高野猪的种质 ,改进野猪生长慢、个体小、繁殖率低等生产性状方面的缺陷 ,提高野猪的商品价值。育成后的特种野猪 ,既保留了野猪肉营养价值高、瘦肉率高、野味浓郁和富含亚油酸的功效 ,又具有家猪性情温顺、生长快、个体大、繁殖率高、肉质细嫩等野猪不具备的优点。1.杂交组合模式 :将野外捕获到的8…  相似文献   

16.
野猪养殖是近几年新兴的养殖业,特种野猪作为家猪的替代产品,在国内是一种创新,也是解决目前生猪生产进入低谷的好机遇,发展前景广阔,如引种、繁殖推广,定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野猪合群性强,耐粗饲,抗病能力比家猪强,年产仔2~2.5胎,每胎6~18头,出售野猪仔猪获得的效益是家仔猪的8~10倍,是大有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但是野生仔猪多发黄痢,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特种野猪是选用雄性野猪与家猪杂交,经人工驯化,利用其优良基因选育而成的野猪种群。特种野猪具有极耐粗饲,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野味浓郁,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饲养效益高等优点,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含量是家猪的2.5倍。特种野猪以天然饲料(尤以青饲料)为主,产品中无任何污染与残留,为优质、绿色生态保健食品,绿色药膳。近年来,人工养殖特种野猪作为一种特色养殖项目,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好门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和首选,市场潜力较大、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特种野猪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的特点。其肉香味浓、具有“野味”的特色,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是家猪的2.5倍。现将特种野猪原种(杂交一代)的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特种野猪是选用优良野猪与优良家猪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它不同于家猪,形似野猪。家猪的祖先是野猪,我国将野猪驯化为家猪,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家猪遗传进化过程中,野猪的某些优秀品质和基因逐步退化,而野猪本身肉粗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猪业》2008,3(12):65-65
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未的。直到今天,有野猪出没的山区,在繁殖季节野猪常与家猪混群交配,并能产生正常后代,这是个明证。但是中国家猪起源于何种野猪,争论不已。有人认为中国家猪来源于亚洲野猪,也有人主张中国家猪来源于欧洲野猪,也有人认为中国四川地方猪种来源于亚洲野猪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