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防治稻瘟病的十佳农药雷国明(江西省修水县植保站332400)稻瘟因其分布广、面积大、流行快、为害重、病菌小种多而使田间防治难,重发频率高。我县是稻瘟重病区,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田间防治的经验和体会,特推荐防治稻瘟病的十佳农药如下。一、三氯异氰尿酸本品商品...  相似文献   

2.
稻瘟病是稻作栽培的重要病害。一般以病害的发生部位或病斑特征加以区分。就其发生部位划分有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等。以叶瘟的病斑型划分有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这些以病征分类的方法无疑对准确识别、测报与防治稻瘟病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根据闽西北稻瘟病发生与防治情况,为了客观反映病害起因与发展趋势,便于掌握情况,指导防治,还应该有一个与生产实际更紧密结合的生态学分类方法。剖析闽西北山区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历史与现状,稻瘟病发生的生态型大致可以分为气候发生型、过肥发生型、沙地发生型、种性发生型。这种分类方法是建立在激发病害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菌拮抗细菌bio-2的抑菌作用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可引起大幅度减产.目前,利用水稻抗瘟性品种和使用化学农药仍是防治稻瘟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因抗瘟品种的单一化、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化学农药的毒性以及病原菌的抗药性,使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谷城县是水稻稻瘟病的常发区、重发区,尤其山区发生较重,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药剂及用量防治水稻叶稻瘟病效果,筛选经济有效防治水稻叶稻瘟的药剂品种及用量,为水稻叶稻瘟应急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水稻稻瘟病防治策略和21世纪研究展望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我国水稻稻瘟病经过数十年的研究,防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面向21世纪,我国水稻稻瘟病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对稻瘟病菌变异机制、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机理、持久抗瘟性及生物技术在稻瘟病研究中的应用等重点领域的研究,从而促进防治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体系,达到持续控制稻瘟病灾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药液浸秧移栽防治本田叶瘟效果好唐韵(四川达县植保植检站,635002)我县是国家水稻商品粮基地,常年种植一季杂交中稻62.8万亩。近几年稻瘟病重又抬头,去年发生叶瘟16.6万亩,穗瘟27.1万亩。为了探索防治本田叶瘟新方法,去年在四川省植保站指导下,...  相似文献   

7.
2008年秀山县稻瘟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特点表现为叶瘟发生偏轻,穗颈瘟流行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品种间差异明显。原因是病原充足、气候条件有利、品种抗瘟性差、防治不力、技术宣传指导不力、农药市场混乱等。提出了稻瘟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选用抗病品种 控制稻瘟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抗病品种控制稻瘟发生赵绍斌(四川省植保站,610041)对稻瘟病的防治,近几年我省重点实施了“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中心,落实种子消毒和三环唑浸秧移栽措施为前提,挑治叶瘟重治颈瘟为保证”的防治策略,其中抓好抗病品种的选用及其合理布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防...  相似文献   

9.
杜永全 《植物保护》1986,12(6):26-27
1985年本站进行三环唑防治稻瘟病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防治叶稻瘟选用杂交中稻“汕优二号”(感病品种),防治穗颈稻瘟选用常用中稻“2134”(高感品种)。试验田选择在稻瘟病常年流行的田块,栽培管理措施同大田。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其中以叶瘟和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但两者对产量影响关系和程度怎样?却很少有报道.在1990年早稻稻瘟病综合防治示范中,我们在平南县同和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于分蘖期、始穗期、齐穗期施药防治,以了解不同时期施药对稻瘟病的发生及其造成产量损失的效应,从而进一步探索叶瘟和穗颈瘟对产量影响的关系,为更好地提供指导防治依据,现将试验结果及分析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湖北植保》2011,(2):20-20
一、注意确定防治对象田。调查稻瘟病常发区、感病品种种植地区,发现本田出现发病中心(病株率达3%以上)或急性病斑(病斑为暗绿色水浸状,无光泽,多为椭圆形,密生青灰色霉层),即确定为叶瘟防治对象田。凡是稻瘟病常发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和发生了苗瘟、叶瘟的地方则确定为颈瘟预防田。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Pyricu’aria oryzae)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目前,防治稻瘟病的有效药剂常常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稻瘟病菌又易产生抗药性,稻瘟净、富士一号等的防治效果已欠佳,因而寻找新农药仍有必要。 1989年我们承担了全国大田药效试验网提供的广东省江门市农药厂以三环唑加硫磺生产的复合新剂型—45%瘟特灵胶悬剂防治叶瘟和穗瘟的小区试验,防治效果很好。 由于穗瘟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1991年  相似文献   

13.
早稻穗瘟流行程度预测技术研究陈观浩陈少兰(广东省化州市病虫测报站525100稻瘟病是我市水稻上的重要病害,特别是早稻穗瘟发生面积大,大发生频繁,损失严重。做好穗瘟的预测预报,准确地指导防治,是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1991年我们对稻穗瘟流行程度开展了...  相似文献   

14.
朱小宁  李广香 《广西植保》2021,34(1):14-16,19
混用丙环唑、咪鲜胺与单用丙环唑、咪鲜胺、三环唑进行防治水稻稻瘟病比较试验,探索2种及以上杀菌剂混合施用的必要性.结果表明,混用丙环唑、咪鲜胺3种浓度与单用丙环唑、咪鲜胺、三环唑试验浓度均能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含叶瘟与穗颈瘟),从降低农药使用量出发,推荐单用1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即可.  相似文献   

15.
富士一号,通用名为稻瘟灵(isoprothiolane)。日本农药公司开发,1974年作为稻瘟病防治药剂登记后,生产量和使用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其所以能经销不衰,与它的多效性和独特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有关。一、一药多用防治稻瘟病富士一号对稻瘟病菌具有抗侵入和抑制菌丝体发育的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对叶瘟和穗瘟均有良好防效。因在水稻植株上内吸传导性能强,既可叶面喷雾,又可  相似文献   

16.
有关稻瘟病的测报研究,已有很多报道,本工作设计利用区域内稻瘟病在不防治情况下的自然发病状况这一内在的生物因素来开展短期测报,并通过对几年来资料的分析找出了一些相关规律和测报参数,作为大田测报应用指标。一、材料与方法选择稻瘟病常发地区,持续五年设立病圃,进行多品种(系)系统定点,定时观察,共调查了176份早稻材料的叶瘟、穗瘟在不防治情况下的自然发病情况,叶瘟的调查于5月18至  相似文献   

17.
罗标 《广西植保》1999,12(2):37-38
灌阳县是稻瘟病老病区,为了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减少药剂推广的盲目性,降低成本,我们选择了几个常用的稻瘟病防治农药与50%瘟克星进行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试验地点在黄关镇龙呤村周忠群的责任田,防治对象为水稻穗颈瘟,水稻品种为优Ⅰ402,曾...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稻曲病和稻瘟病有流行加剧趋势,长期使用稻瘟灵、三环唑等常规药剂防治药效有所下降。江苏金凤凰农化有限公司研制的15%苯乙锡·井可湿性粉剂(瘟曲必克)经试验能有效地控制穗期稻曲病和稻瘟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显示,50%瘟克星可湿性粉剂900g/hm2,对早稻叶瘟的防效为80.35%,穗颈瘟防效为79.78%.在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中可选用50%瘟克里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对稻瘟灵的抗性水平及变化动态,本研究于2017—2019年自辽宁省6个市的6个稻区采集并分离获得187株稻瘟病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这187株稻瘟病菌菌株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及抗性,并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稻瘟灵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以及该药剂与其它药剂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供试187株稻瘟病菌菌株对稻瘟灵的EC50范围为0.94~34.96 μg/mL,左侧正态分布峰内EC50平均值为5.05 μg/mL,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分布频率不符合正态分布,表明菌群中已经出现对稻瘟灵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187株稻瘟病菌菌株对稻瘟灵的平均抗性倍数为3.70,抗性菌株出现频率为55.61%,平均抗性指数为0.40,抗性水平呈逐年增加趋势。2017—2019年稻瘟灵对水稻叶瘟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2.97%、78.86%和81.36%,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81%、77.68%和80.20%,说明在现有防控手段下未产生高水平抗性群体。稻瘟灵与肟菌酯、戊唑醇之间无交互抗性。与不同药剂轮换使用的前提下,稻瘟灵仍可作为主要药剂防治稻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